- 莊毓敏《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2版)
- 圣才考研網
- 5303字
- 2019-01-04 22:09:13
2.2 課后習題詳解
1.銀行資本對銀行的經營有什么意義?
答:銀行資本對銀行經營的意義主要是指吸收意外損失和消除銀行的不穩定因素:
(1)資本可以吸收銀行的經營虧損,保護銀行的正常經營,以使銀行的管理者能有一定的時間解決存在的問題,為銀行避免破產提供了緩沖的余地。因此,資本金又被稱為旨在保護債權人,使債權人在面對風險時免遭損失的“緩沖器”。
(2)資本為銀行的注冊、組織營業以及存款進入前的經營提供啟動資金,諸如土地獲得及建設辦公樓或租用、安裝設備等。
(3)銀行資本有助于樹立公眾對銀行的信心,它向銀行的債權人顯示了銀行的實力。對于高負債經營的銀行業,市場信心是決定銀行經營穩定性的直接因素。充足的資本令銀行即使在緊縮時期也能滿足市場的信貸需求,在客戶看來。這是一種有力的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資本在維持市場信心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4)銀行資本為銀行的擴張,銀行新業務、新計劃的開拓與發展提供資金。許多銀行的增長超出其開業時設施的承受能力,追加資本的注入允許銀行增加辦公設備、增設分行,以便同市場的擴大保持同步發展。
(5)銀行資本作為銀行增長的監測者,有助于保證單個銀行增長的長期可持續性。因為監管當局與市場都要求銀行的貸款及其他風險資產的增長與銀行的資本保持一致。隨著銀行風險的暴露,銀行吸收虧損的緩沖裝置也必須相應擴大。相對資本而言,貸款與存款業務增長過快的銀行會從市場和監管部門接受到降低增長速度或增加資本的信號。監管部門的資本監管已經成為限制銀行風險暴露程度的越來越重要的政策工具。這也同時有利于提高公眾對銀行的信心。
2.《巴塞爾協議》對銀行資本的構成是怎樣規定的?
答:《巴塞爾協議》明確規定銀行資本的構成包括兩類:一類是核心資本,另一類是附屬資本。
(1)核心資本。銀行的核心資本由股本和公開儲備兩部分構成。
①股本。股本可為兩部分,普通股和永久非累積優先股。其中,普通股是商業銀行發增加資本的重要手段,通過發行普通股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使銀行資本足夠雄厚,以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債權人不受損失,激勵公眾信心。發行優先股增加銀行資本也是構成股本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債券和普通股的雙重特點。
②公開儲備。公開儲備是指通過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資產負債表上明確反映的儲備,如股票發行溢價、未分配利潤和公積金等。
(2)附屬資本。銀行的附屬資本主要包括五項。
①未公開儲備。未公開儲備又稱隱蔽準備,在該項目中,只包括雖未公開,但已反映在損益表上并為銀行的監管機構所接受的儲備。
②重估儲備。重估儲備一般包括對記人資產負債表上的銀行自身房產的正式重估和來自有隱蔽價值的資本的名義增值。
③普通準備金。這是為防備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切虧損而設立的,因為它可被用于彌補未來的不可確定的任何損失。普通準備金不包括那些為已確認的損失或者為價值明顯下降的某項資產而設立的準備金。
④混合資本工具。混合資本工具是指帶有一定股本性質又有一定債務性質的一些資本工具。由于這些金融工具與股本極為相似,它們能夠在不能清償的情況下承擔損失、維持經營。
⑤長期附屬債務。長期附屬債務是資本債券與信用債券的合稱。
(3)為了使資本的計算趨于準確,《巴塞爾協議》還對資本中有些模糊的成分應予以扣除做了規定,包括:
①商譽。商譽是一種無形資產,它通常能增加銀行的價值,但它又是一種虛擬資本,價值大小比較模糊。
②從總資本中扣除對從事銀行業務和金融活動的附屬機構的投資。這一規定的目的是力圖避免銀行體系相互交叉控股,導致同一資本來源在一個集團中重復計算的“雙重杠桿效應”使銀行資本更加空虛和給銀行體系帶來風險;也可以避免跨國銀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網絡巧妙調撥資金,規避管制或進行投機活動。
3.怎樣理解資本充足?資本充足是否意味著銀行在穩健經營?
答:(1)資本充足率,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符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規定的資本與商業銀行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計算應建立在充分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等各項損失準備的基礎之上。商業銀行資本應抵御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商業銀行應同時計算未并表的資本充足率和并表后的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資本充足性是銀行安全經營的要求。存款人均希望銀行擁有充足的資本,使它們的債權保障程度得以維護;社會公眾及金融管理當局也要求銀行資本充足,以防止銀行冒險經營,保證金融穩定地發展;從銀行自身管理要求而言,保持充分的資本是其安全經營、穩定發展的前提。因此,銀行持有充分的資本是風險管理的要求,也是在安全經營基礎上追求更多利潤的保障。
(2)所謂資本充足只是相對于銀行的資產負債的狀況而言,資本充足并不意味著銀行沒有倒閉的風險。為此,美國銀行監管當局曾向社會公眾建議幫助判別銀行資本充足程度的輔助性方法,它包括8個方面的因素:①管理質量;②資產的流動性;③銀行的歷史收益及收益留存額;④銀行股東的情況;⑤營業費用;⑥經營活動效率;⑦存款的變化;⑧當地市場行情。銀行資本規模再加上以上因素,會幫助社會公眾對銀行經營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4.銀行資本的需要量與哪些因素相關?怎樣測定最佳資本規模?
答:(1)銀行所需資本的數量,銀行并非完全可以主觀決定。在銀行業務經營活動中,一系列因素影響著銀行資本的需要量:
①有關的法律規定。各國金融監管部門為了加強控制與管理,一般都以法律的形式對銀行資本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②宏觀經濟形勢。經濟形勢狀況對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具有直接影響。如果經濟周期處于繁榮階段,經濟形勢良好,銀行存款會穩步增長,擠提的可能性很少,而債務人破產倒閉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因此,在該時期銀行資本的持有量可以少于其他時期。此外,銀行所處地區的經濟形勢也對資本需要量有很大影響。
③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從負債看,不同的負債流動性不同,從而需要保持的資本儲備也不同。從資產看銀行資本受資產質量的制約,銀行資產質量是由資產結構及各種資產的期限、收益、風險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④銀行的信譽。資本多少是決定一個銀行信譽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樣,信譽的高低也影響銀行應該持有的資本數量。如果銀行的信譽很高,公眾對其比較信任,愿意將自己的資金存入該銀行,則該銀行就會有較充裕的資金來源。當經濟形勢發生動蕩、金融體系不穩定時,由于銀行信譽高,存款人不會大量提取現金,該銀行也就不必保持大量的資本來應付資金的外流。
(2)最佳資本需要量是指銀行資本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銀行資本過高會使財務杠桿比率下降,增加籌集資金的成本,影響銀行的利潤;資本過低會增加對存款等其他資金來源的需求,使銀行邊際收益下降。下圖反映了銀行資本量與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從財務角度看,資本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為最佳資本量。

但是,銀行的資本成本曲線要受到銀行的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結構及其面臨的市場狀況的影響,即不同的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結構和所面臨的市場狀況會決定不同的資本成本曲線。一般地說,小銀行由于信譽不高,業務有限,負債缺乏彈性,為應付顧客提存必須保持相當數量的流動資產而使資產盈利率降低,同時還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來補償信貸風險帶來的損失。這使資本成本曲線遠離原點,不僅最佳資本需要量很大,而且資本成本很高。而大銀行由于信譽較高,業務聯系廣泛,流動性比率和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相對較低,其資本成本曲線的頂點也更接近原點下圖反映了這種情況。

5.《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主要精神是銀行風險監管的三大支柱。
(1)第一支柱是最低資本要求。這一部分論述如何計算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總的最低資本要求。在測算銀行風險資產狀況時,新協議提供了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即標準法和內部評級法。所謂標準法,就是指銀行根據外部評級結果,以標準化處理方式計量信用風險。所謂內部評級法,就是銀行采用自身開發的信用風險內部評級體系,但必須通過銀行監管當局的明確批準。
(2)第二支柱是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第二支柱是針對銀行業風險而制定監督檢查的主要原則、風險管理指引和監督透明度及問責制度,其中包括如何處理銀行賬戶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如何加強跨境交流與合作和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的指引。新協議認為,監督檢查程序的目的,不但要保證銀行有充足的資本應對業務中的所有風險,而且還鼓勵銀行開發并使用更好的風險管理技術來監測和管理風險。
(3)第三支柱是市場紀律。第三支柱是對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補充。巴塞爾委員會希望通過建立一套披露要求以達到促進市場紀律的目的,披露要求將便于市場參與者評價有關適用范圍、資本、風險、風險評估程序以及銀行資本充足率等重要信息。巴塞爾委員會認為:披露十分重要,特別是考慮到新協議允許銀行采用自己的內部評級法,這使銀行在評估資本要求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權。
《新巴塞爾資本協議》通過三大支柱,鼓勵銀行改善風險管理系統,采用先進的風臉計量方法,這有利于提高監管資本的風險敏感度,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進行風險監管,逐步建立適應不同銀行需要的資本制度框架。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國際銀行業的共同協調和努力,將三大支柱的精神結合本國實際加以落實。
6.銀行資本籌集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答:銀行資本籌集的主要渠道有兩個: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
(1)銀行資本的內部籌集
未分配利潤是銀行資本內部融資的重要來源。銀行內部產生的資本有很多優點:不必依靠公開市場籌集資金,可免去發行成本因而成本較低;不會使股東控制權削弱,避免了股東所有權的稀釋和所持有股票的每股收益的稀釋。內部資本融資的缺點在于其籌集資本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銀行本身的限制。
(2)銀行資本的外部籌集
當銀行的內部融資無法滿足它的資本需求時,就要通過外部融資解決資本問題。銀行從外部籌集資本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出售資產與租賃設備。銀行改善資本充足率的一個做法是出售其資產,以降低銀行風險資產的增長。
②發行普通股。普通股代表銀行的股東對銀行的所有權。一般情況下,現在大多數新銀行剛組建時,都采取發行普通股的方式籌集資本金。當銀行資本金不足時,也可以向社會公眾增發股票。
③發行優先股。優先股是介于銀行債券和普通股票之間的籌資工具,它有固定的紅利收入,其紅利分配優于普通股票。如果銀行倒閉,優先股的股東還有優先清償權。但是優先股的持股者無表決權。
④發行中長期債券。中長期債券之所以能夠成為銀行的補充資本,原因在于這種債券的持有者在發行銀行倒閉時,其求償權排在各類存款之后,而且債券的平均期限較長。但是,銀行中長期債券的還本付息是法定的,過多發行會增大銀行的還本付息壓力。
⑤股票與債券互換。近年來,美國的銀行已經采用股票與債券的轉換來改變資本的狀況。
銀行選擇哪一種方式融資,主要取決于對銀行股東收益的影響、外部融資的成本、銀行股東對銀行控制權的影響、融資風險、當時的市場行情、政府法律規定等。
7.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答:(1)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①管理方法上
第一,目前實行經濟資本管理的銀行,很多是經濟資本和分貸種貸款規模的雙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銀行分支機構調整風險資產結構的靈活性;
第二,由于我國很多商業銀行管理層次太多,信息溝通會由于這種多層和多點傳遞而導致精度和效率的喪失,各銀行總行在內部分配和測算經濟資本時對風險與收益的及時和全面把握就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第三,受信息數據基礎薄弱的制約,現行經濟資本分配系數還不夠精細;
第四,在經營管理風險資產的過程中,銀行尤其是分支機構對各類風險資產的優化組合主動性不足,通常重點關注的是常規性、傳統性的貸款業務,而對一些低風險或可以緩釋風險以及一些新的金融衍生產品,由于其程序相對復雜、缺乏相應的系統支撐,因而開展的積極性不高。
②分配方式上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分配額度的確定主要依據年初確定的利潤計劃和新年度的經濟資本目標收益率,未充分考慮一定時點上銀行下級機構實際實現的利潤差別,可能會造成下級機構經濟資本額度松緊不一,在額度調整尺度上較難把握,難以平衡協調,進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經濟資本在全行范圍內充分而適度配置和高效使用。
③考核方式上
商業銀行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由于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存在一定的沖突,經營部門和經辦人員可能放棄營銷長遠看效益非常好的項目,轉而選擇營銷即期效益明顯的項目,從而不利于保持業務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2)我國商業銀行實施資本管理的改進思路和建議
①建立有效的風險識別和量化機制,逐步完善經濟資本的計量方法;
②優化資源配置,建立經濟資本的有效配置和調控機制;
③建立長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將銀行管理、業務拓展與績效考核緊密結合。
對商業銀行的管理,在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未達標情況下,資本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增量上,優化增量資源配置,控制增量資產風險,使其與監管資本的增長相協調;已達標銀行的資本管理則繼續改善資產結構、降低高風險業務占比,降低存量資產的經濟資本,實現存量資產結構的優化調整。
- 景躍進《政治學原理》(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佟家棟《國際貿易學—理論與政策》(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病理學考點歸納與歷年真題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817綜合考試[藝術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新聞傳播實務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伍勝健《數學分析》(第2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 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克魯格曼《宏觀經濟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陳鈞輝《普通生物化學》(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資產評估碩士《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操作系統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 克魯格曼《微觀經濟學》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