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定Ⅱ:提升工作與生活效率的52項原則
- (美)戴維·艾倫
- 1619字
- 2019-01-04 11:15:58
第3章
理清承擔的任務,可以更好地選擇新任務
不了解自己目前工作的整體情況,你就無法充分認識到哪些工作是你不能承擔的。由于品性正直,你不忍拒絕無窮無盡的新任務。如果你有意識地去了解一下自己承擔的全部任務,你的正直品性將迫使你去區別對待甚至拒絕接受新的任務,因為你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楚的把握。例如,假設你把要閱讀的材料放得隨處都是,那么你恐怕很難從頭到尾讀完其中一部分。把它們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只需花兩分鐘瀏覽一下,你就可以讀完許多材料。
如果中心成為邊緣
我所在的工作技巧培訓界有個貫穿始終的話題:自由與控制的理想結合點在哪里?在什么情況下,組織會過于死板?控制會過于嚴格從而成為限制?另一方面,在什么情況下,寬松的環境會失去效果?開放思維會讓人精疲力竭?無憂無慮會變成漠不關心?
如果一個人能準確地評判自我,同時還能恰當地平衡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這個人是幸運的。
——彼得·梅雷·萊瑟姆
(Peter Mere Latham)
這里我們一定要避免兩種互補性的錯誤認識:一方面,我們會認為所在的世界具備一種獨特的、固有的、事先存在的結構,有待我們去理解、把握;另一方面,我們又會認為世界是完全混亂無序的。學生經常犯第一種錯誤,他們會為天文學家發現太空中遙遠星座的真實名稱而驚嘆。第二種錯誤是劉易斯·卡萊爾筆下的海象經常犯的:它把鞋子、船和火漆歸為一類,把白菜與國王歸為一類。
——魯本·埃布爾
(Reuben Abel)
我們習慣于認為界限會限制我們的行動,例如有人會說:“不要阻攔我。”但我們也接受過這樣的教導:要完成某項工作,我們要承受壓力、拼命努力才有成效——“要埋頭苦干”。到底哪種方法最好呢?
這并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或哲學層面的探討。如果每天收到400封電子郵件和100封語音郵件、每天遭受50次意外干擾,那么你就必須面對自由與控制的選擇問題。因為上述因素的存在,熱衷于自由的人會感到沮喪,認為受到了干擾,所以選擇漠視這些影響(那些輕松有趣、確實“熱門”的問題除外)。或許是由于擔心各種因素之中會誕生更寬泛的工作重心,控制狂則是通過各種規則、媒介以及涉及細微環節的層層文件夾來限制生活的范圍。
每個人都可能跟這兩方面發生關聯。我們希望有能力控制,但卻不希望受到約束。問題源自通常與“控制”觀念相伴的一些消極內涵(以及實際經歷),因為“控制”具有約束性和限制性,就如同被囚禁在監獄中一樣。有一種方法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同時獲益。具體做法就是通過兩種基本手段開展工作:專注與合作。
把這兩種手段結合在一起,我們就可以擁有我們渴望的自由和需要的控制,從而充分提升效率。無論是從物理學的角度看,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專注都是獲得力量的關鍵,合作則是促進能量有效流動的潤滑劑。這一點可以在優秀運動員的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他們極其專注,高度注意比賽現場的情況,能充分利用自身力量去取得最佳成績。
做好需要做的事情屬高雅之舉,不去做不需要做的事情同樣如此。人生的智慧在于去粗取精。
——林語堂
要處理好電子郵件,你也必須專心致志。當前你正在做什么?每次郵件交流與你所做的工作有何關聯?而且你一定要具備合作精神。電子郵件就在那里——都是你寫的或至少是經過你允許的,因此你必須制定某種策略、創建某種流程來處理電子郵件。兩種方法可以相互促進。為了超越阻力、避免干擾,你必須與自己以及周圍的世界合作,這樣你才能夠做到專注。為了把握事物的本質更好地與人合作,你也必須集中自己的精力。
要想妥善處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事情,你需要密切關注當前所做的事情,需要高度的自覺意識,還要主動接受自身世界的種種細枝末節。這種境界聽起來可能很容易達到,但是,要始終明確自己當前的作為和前進的方向,要明確自己承擔的任務并以積極合作的態度應對未知的因素,可是需要高明的手段。如果能做到這些,你也就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當前的任務了。
順便想想……
● 你真正希望擺脫的是什么?要達到這個目的,在哪些方面需要哪些規則限制?
● 在哪些方面你可以更加放松?
● 在哪些方面你可以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