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3)
- 曼斯菲爾德莊園(簡·奧斯丁小說全集)
- (英)簡·奧斯丁
- 4816字
- 2016-12-12 11:30:04
諾里斯太太就是這樣來教育兩個外甥女的。盡管她們天稟聰穎,小小年紀就懂得很多事情,但在諸如自知之明、寬宏大量、謙虛謹慎等不怎么尋常的資質方面,卻十分欠缺,也就算不得十分奇怪了。她們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上好的教育,唯獨心性氣質方面例外。托馬斯爵士也不清楚她們缺少什么,雖說他熱切地盼望她們樣樣都好,但表面上并不顯得親熱,正是在他拘謹舉止的壓抑下,她們在他面前壓根兒活躍不起來。
對于兩個女兒的教育,伯特倫夫人更是不聞不問。她沒有工夫關心這些事情。她整天穿得整整齊齊地坐在沙發上,做些冗長的針線活,既沒用處又不漂亮,對孩子還沒有對哈巴狗關心,只要不給她帶來不便,她就由著她們,大事聽托馬斯爵士的,小事聽她姐姐的。即使她有更多的閑暇關照兩個姑娘,她也會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她們有保姆照管,還有正規的老師教授,用不著別人再去操心了。談到范妮學習愚笨:“我只能說這真是不幸,不過有些人就是笨拙,范妮必須多下苦功,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別的辦法。我還要補充一句:這可憐的小東西除了笨拙之外,我看倒沒有什么不好的——我發現,叫她送個信、取個東西什么的,她總是非常靈便,非常麻利。”
范妮盡管存在愚昧、膽怯等缺陷,還是在曼斯菲爾德莊園住下來了,漸漸把對老家的依戀之情轉向了這里,和兩個表姐一起長大成人,日子過得還不算不快活。瑪麗亞和朱莉婭并非真有什么壞心眼,雖說她們經常搞得她沒面子,但她覺得自己不配有過高的要求,因而并不覺得傷心。
本來,伯特倫夫人每到春天就要到倫敦的宅邸里去住上一陣。大約從范妮到來的時候起,她由于身體有點欠佳,加上人過于懶惰,便放棄了城里的那座宅邸,完全住到了鄉下,讓托馬斯爵士履行他在議會的職責,在她不在身邊的情況下,爵士究竟過得好些還是差些,她就不管了。于是,兩位伯特倫小姐繼續在鄉下學習功課,練習二重唱,長大成人。她們的父親眼看著她們出落得姿容秀美,舉止得體,多才多藝,樣樣都令他稱心如意。他的大兒子是個無所用心、揮霍無度的人,使他甚為憂慮,不過其他三個孩子看來還是挺有出息的。他覺得,他的兩個女兒出嫁前勢必給伯特倫家增添光彩,出嫁時必定會給伯特倫家贏得體面的姻親;而埃德蒙憑著他的人品、他的是非分明和襟懷坦蕩,必然會使他有所作為,給他自己和家族帶來榮譽和歡樂。他將成為一位牧師。
托馬斯爵士在為自己的兒女操心并為他們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為普萊斯太太的兒女們盡力幫幫忙。他慷慨資助她的男孩子們上學讀書,等他們長到適當年齡的時候,又幫助給他們安排職業。范妮雖然已與家人幾乎完全分離,但是一聽說親戚給他們家幫了什么忙,或者聽說家人的處境有了什么好轉,品行有了什么上進,都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多年來,她和威廉只有幸相會過一次,而且只有那一次。至于家里的其他人,她連影兒也沒見到。看來誰都覺得她再也不會回到他們中間,甚至連回去看看都不會,家里人似乎誰也不想她。不過,在她離家后不久,威廉決定去當水手,就在他去海上之前,應邀到北安普敦郡跟妹妹聚會了一個星期。兩人相逢時的骨肉深情,無比喜悅,無盡歡樂,真摯交談,都可想而知。同樣可以想象得到,男孩一直興致勃勃,十分樂觀,而女孩在分手時自有一番離愁別緒。幸好這次相聚是在圣誕節假日期間,她可以直接從埃德蒙表哥那里得到安慰。埃德蒙向她述說威廉選上了這個職業之后要做什么事,今后會有什么發展,表妹聽了這些喜事美景之后,也漸漸承認他們的離別也許是有好處的。埃德蒙一直對她很好。他離開伊頓公學到牛津大學讀書,并未因此改變他體貼人的天性,反倒有了更多的機會顯示他對人的體貼。他從不炫耀自己比別人更加盡心,也不擔憂自己會盡心過頭,而總是一心一意地關照她,體諒她的情緒,盡量宣揚她的優秀品質,克服她的羞怯,使她的優秀品質展現得更加明顯,給她出主意,給她安慰,給她鼓勵。
由于受到眾人的壓抑,單靠埃德蒙一人還很難把她激勵起來,但是他的這番情義卻另有其重大作用:幫助改善了她的心智,增加了她心靈的樂趣。他知道她聰穎、敏銳、頭腦清晰、喜愛讀書,只要引導得法,定會自行長進。李小姐教她法語,聽她每天讀一段歷史,他則給她推薦課余時間讀起來有趣的書,培養她的鑒賞能力,糾正她的錯誤見解。他和她談論她讀過的書,從而使她體會到讀書的益處,并能通過富有見地的評價,使她越發感受到讀書的魅力。表哥如此盡心,表妹愛他勝過威廉之外所有的人。她的心一半屬于威廉,一半屬于他。
第三章
這個家族所出的第一個較大的事件是諾里斯先生的去世。事情發生在范妮大約十五歲那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變化和新鮮事。諾里斯太太離開了牧師住宅,先是搬到了曼斯菲爾德莊園,后來又搬到托馬斯爵士在村里的一座小屋。她為失去丈夫安慰自己,心想沒有他照樣能過得挺好,也為收入減少安慰自己,明擺著應該更加節儉些。
這個牧師職位本應由埃德蒙接任的,如果姨父早死幾年,埃德蒙還不到接受圣職的年齡,就由哪個親友暫干幾年,到時候再交給他。但是,姨父去世之前,湯姆即已揮霍無度,職位的下一任人選只好另找他人,做弟弟的必須為哥哥的尋歡作樂付出代價。其實,他家還有另一個牧師職位給埃德蒙留著,盡管這一情況使得托馬斯爵士在良心上多少好受一些,但他總覺得事情做得不夠公平,便極力想讓大兒子也認識到這一點,希望這一努力能產生比他以前的任何言行都要好的效果。
“湯姆,我為你感到害臊,”他以極其莊重的神態說道。“我為我被迫采取這個應急措施感到害臊。我想我要可憐你在這件事上所感到的為兄的慚愧之情。你把本該屬于埃德蒙的一半以上的進項剝奪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說不定是一輩子。也許我今后有能力,或者你今后有能力(但愿如此),給他謀到一個更好的職位。不過,我們決不能忘記,即使做出這樣的好事,也沒有超出我們做父兄的對他應盡的義務。事實上,由于急于給你償還債務,他現在不得不放棄的那份明擺著的好處,是什么也補償不了的。”
湯姆聽著這席話倒也感到幾分慚愧,幾分難受。不過,為了盡快擺脫這種心情,他很快便帶著樂滋滋的自私心理琢磨道:第一,他欠的債還不及某些朋友欠的一半多;第二,他父親對這件事嘮叨得夠煩人了;第三,下一任牧師不管由誰來擔任,十有八九會很快死去。
諾里斯先生死后,繼任圣職的權利落到了一位格蘭特博士身上,因而他就來到曼斯菲爾德住了下來。沒想到他竟是個四十五歲的健壯漢子,看來伯特倫先生的如意算盤是要落空了。可是,“不,這人是個短脖子,容易中風的那種人,加上貪吃貪喝,很快就會死去。”
新任牧師的妻子比他小十五歲左右,兩人無兒無女。他們來到這里,像以往的牧師初來乍到時一樣,人們都傳說他們是非常體面、和藹可親的人。
時至如今,托馬斯爵士覺得他的大姨子應該履行她對外甥女的那份義務了。諾里斯太太的處境變了,范妮的年齡也漸漸大了,諾里斯太太原先反對范妮住她家的理由似乎已不復存在,反倒顯得兩人住在一起是最妥當不過了。再說托馬斯爵士的西印度種植場近來遭受了一些損失,加上大兒子揮霍無度,境況已不如從前,因此他也并非不想解脫掉撫養范妮的負擔,以及將來供養她的義務。他深信必須這樣做,便向妻子說起了這種可能性。伯特倫夫人再次想到這件事的時候,碰巧范妮也在場,她便平靜地對她說:“這樣看來,范妮,你就要離開我們住到我姐姐那里去了。你覺得怎么樣?”
范妮大為驚愕,只是重復了一聲姨媽的話:“就要離開你們了?”
“是的,親愛的,你為什么感到驚訝呢?你在我們這里住了五年了,諾里斯先生去世以后,我姐姐總想讓你過去。不過,你還得照樣過來給我縫圖案呀。”
這消息不僅使范妮為之驚訝,而且令她感覺不快。她從未領受過諾里斯姨媽的好處,因此也不可能愛她。
“我離開這里會很傷心的,”她聲音顫抖地說。
“是啊,我想你是會傷心的,這也是很自然的。我想,自從你來到這個家之后,還不曾有過什么事情讓你煩惱吧。”
“姨媽,我想我沒有忘恩負義吧?”范妮靦腆地說。
“是的,親愛的,我想你沒有。我一直覺得你是個很好的姑娘。”
“我以后再也不能住到這里了嗎?”
“再也不能了,親愛的。不過,你肯定會有一個舒適的家。不管你是住在這座宅子里,還是住在別的宅子里,對你來說都不會有多大差別。”
范妮心情沉重地走出屋去。她無法把這差異看得很小,她無法想象和大姨媽住在一起會有什么稱心如意的事情。她一碰到埃德蒙,便把自己的傷心事告訴了他。
“表哥,”她說,“就要出一件讓我很不高興的事。過去我遇到不高興的事,往往經你開導就想通了,可這一次你就開導不通我了。我要住到諾里斯姨媽家去了。”
“真的呀!”
“是的,伯特倫姨媽剛剛這么對我說的。事情已經定下來了。我得離開曼斯菲爾德莊園,我想一等諾里斯姨媽搬到白房子,我就搬到那里去。”
“哦,范妮,要不是因為你不喜歡這個安排,我還真會覺得好得很呢。”
“噢!表哥!”
“這個安排從各個方面來看都不錯。大姨媽既然希望你去,表明她挺通情達理的。她選擇了你做朋友和伙伴是再恰當不過了,我很高興她沒有因為貪財而不選你。你做她的朋友和伙伴也是應該的。我希望,范妮,你不要為這件事感到太難過。”
“我真的很難過。我不可能為之高興。我喜歡這座房子,喜歡這里的每樣東西,而那里的一切我都不會喜歡。你知道我跟她在一起多不自在。”
“她把你當孩子看待時對你的態度,我沒有什么好講的。不過,她對我們大家的態度也和對你一樣,或者說差不多一樣。她從不懂得怎樣對孩子和藹可親。不過,你現在到了這個年齡,需要別人待你好些。我看她現在待你是好些了。等你成了她唯一的伙伴,她一定會看重你的。”
“我永遠不會被任何人看重的。”
“有什么事情妨礙你呢?”
“樣樣事情——我的處境——我的愚蠢,我的笨拙。”
“至于說你愚蠢、笨拙,親愛的范妮,請相信我,你一絲一毫也沒有這樣的缺陷,這兩個字眼用得太不恰當。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人們了解了你,你決不會不被人看重。你通情達理,性情溫柔,我敢說還有一顆感恩圖報之心,受到別人的好處總想報答人家的恩情。照我看,作為朋友和伙伴,沒有什么比這更好的品質了。”
“你太好了,”范妮說,聽到表哥的贊揚,不由得臉紅了。“你把我看得這么好,我怎么感謝你才好啊?噢!表哥,我要是離開這里,將永遠記住你的好處,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哦,范妮,不過是白房子那么一點距離,我倒真希望你能記住我。聽你的口氣,你好像是要到兩百英里以外去,而不僅僅是莊園的那一邊。不過,你差不多和以往一樣,還是我們中間的一員。兩家人一年到頭天天見面。唯一的區別是,你跟大姨媽住在一起,必然會理所當然地促使你早點成熟。在這兒嗎,人太多了,你可以躲在后邊。可是跟大姨媽在一起,你就不得不替自己說話。”
“噢!不要這么說嘛。”
“我必須這么說,而且樂意這么說。現在由諾里斯姨媽來照管你,比我媽媽合適得多。諾里斯姨媽有這樣的脾氣,對于她真正關心的人,能照顧得非常周到,還能促使你充分發揮你的能力。”
范妮嘆息了一聲,說道:“我的看法和你不一樣。不過,我應該相信你是對的,而不是相信我自己,你想幫助我對避免不了的事情想開些,我非常感激。如果我能夠設想大姨媽真正關心我,我會因為感到還有人看重我而高興啊!在這兒,我知道我是無足輕重的,可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
“范妮,你要離開的是這座房子,可不是這個地方。這個莊園及里面的花園你還可以一如既往地自由享受。對于這樣一個名義上的變化,即使你那小小的心靈也不必為之驚駭。你還可以照樣在原來的小路上散步,照樣從原來的圖書室里挑選圖書,照樣看到原來的人,照樣騎原來那匹馬。”
“一點不錯。是啊,親愛的老灰馬。啊!表哥,我還記得當初我多么害怕騎馬,一聽人說騎馬會對我有好處就嚇得不得了。噢!每次談到馬的時候,一看到姨父要張嘴說話,我就渾身發抖。再想想你好心好意費盡心思地勸導我不要害怕,讓我相信只要騎一會兒就會喜歡的,現在覺得你的話說得多么正確,我倒希望你每次的預言能同樣正確。”
“我完全相信,你和諾里斯太太在一起會對你的智力有好處,正如騎馬對你的身體有好處一樣——也對你的最終幸福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