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枝
-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 1683字
- 2019-12-24 10:54:32
第二章 祭司就是王
這里主要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來回答:首先,“森林之王”——內米的狄安娜的祭司,為什么必須殺死自己的前任?其次,他這樣做之前,為什么必須折下“維吉爾的金枝”呢?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那位祭司的稱號——森林之王,他的職位被稱為王位,其原因何在?
在古意大利與古希臘,把王位與祭司職位合稱,并不罕見。無論是羅馬還是古羅馬的其他城市,總有一個祭司擁有“祭祀王”或“主持祭祀儀式的王”的稱號,而他的妻子,則被稱為“主持祭祀儀式的王后”。同樣,在雅典,每年選出的第二重要的地方長官和他的妻子,也分別被稱為“王”和“后”,其實,兩人的工作都和宗教有關。古希臘還有很多共和制城邦有名義上的“王”。據了解,他們的工作似乎只限于主持境內平民的祭祀。很多希臘國家甚至同時有多個名義上的“王”。相傳羅馬在廢除君主制后,指定了一位“祭祀王”替代國王主持祭祀儀式。在希臘也流傳著類似“祭祀王”由來的傳說。例如,斯巴達,是當時希臘唯一一個保持君主制的國家,君主們被認為是神的后裔,因而,全國性祭祀的祭品都只能由君主來奉獻;它的兩個國王,分別主持祭祀拉瑟帝門的宙斯和上天的宙斯。
這種神職與王權的結合廣為人知。小亞細亞曾是一些偉大宗教的發源地,在那里聚居著無數受大祭司統治的神奴。和中世紀的羅馬教皇一樣,大祭司同時掌握著世俗之權與神權。澤拉和佩西納斯就是這種“祭司統治”的城市;在古老信仰異教的時代,條頓民族的國王們所處的地位與擁有的權利都與祭司長相似;中國的皇帝,同樣要依照經書《儀禮》的規定主持公共祭典;馬達加斯加的國王同樣也是祭司長,選定一頭閹牛用來新年祭祀時,國王就在一旁監督,祈禱并酬謝上蒼。在東非蓋拉人的獨立君主制國家,由國王掌管并在山頂主持祭祀,殺祭人牲;在一個充滿魅力的中美洲國家,它的某些傳統習俗也可以給我們一種朦朧的啟示,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類似把王位與祭司職位,世俗權力與神權集中于國王一身的情況。這個國家的古老首府早已沉睡在繁茂的熱帶雨林之下,只有在帕倫克莊嚴而神秘的廢墟中才可以窺見歷史的痕跡。
我們只指出古代國王通常也是祭司,然而對其官職宗教方面的內容闡釋得還遠遠不夠。在那個時代,披在國王身上的神性薄紗,是一種堅定的信仰,而不只是空洞的言語。在很多情況下,國王是被當做神靈膜拜的,并不因為他是溝通聯系人與神之間的祭司。他可以給自己的臣民與崇拜者賜福,這種賜福,通常被認為只有祈求超人和神靈并貢獻祭品才能獲得,是凡人力所不及的。因此,國王經常被期望是賜予國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人。這種期望,在現代人看來是奇怪的,但,對于早期的人類來說,這種思想十分自然且普遍。對開化的人來說,這種自然與超自然現象的區別是明顯的。但對于野蠻人來說,他們想不出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在他們眼中,很大程度上是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這種超自然力量來源于那些具有人性的神靈。神靈和人一樣,也會心血來潮,喜歡憑自己的喜好做事,同樣也會因為人們的乞憐與希望或者恐懼而感動。在這種充斥著想象的世界里,原始人認為自己擁有一種無限的力量,他們通過這種力量來影響自然,謀取自身利益。他們認為無論是適宜的氣候,還是豐盛的谷物,只要通過虔誠的祈求,誠心的許諾,甚至是威脅,就可以從神靈那里獲得。但倘若哪個神靈真的化身為肉體凡胎,那么人們也就相繼沒有了祈求更高神靈的需要。作為野蠻人,他們自身力量其實就足夠獲取幸福。
關于導致“人神”概念出現的原因,除上述方式外,還有一種方式。除認為世界是充滿神力,受神控制的觀念之外,原始人還有一種更古老的觀念。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觀念中包含了自然法則的胚芽,也就是把自然看成不受人左右,按照規定有序的方式出現的一系列事態。這種胚芽包含在大多數廣為流行的迷信體系中,我們稱之為“交感巫術”。早期社會,國王通常身兼祭司和巫師兩種職位,實際上,國王確實經常被人們認為是用其所精通的法術才獲得了權力和王位。因此,為了理解王權及其神性化的進程,就必須對巫術原理有所涉獵,同時也應該對那些在不同時代和國家,被人民深深牢記和信仰的古代迷信有所了解。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闡述“交感巫術”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