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三萬五千字篇幅的印度哲學?許多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可以肯定,即使有人被說服來嘗試這項工作,也沒有兩個人會按同一方式去做的。就本書而言,我對所用材料的多樣性的處理方法已在第一章中作了解釋。但無論如何,作為一本入門導讀其主要目的還在于突出特色,引導感興趣的讀者去涉獵比本書所蘊含的更為廣闊、更為復雜的主題,同時,還要使這類主題能為初學者所接受。這些就是我撰寫本書的指導思想。我希望本書能引起人們的一些思考,不管是就介紹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我們所經歷的世界,還是就激起感興趣的人去進一步探究這個課題而言。為此,本書最后列出了推薦書目。

按照入門導讀的方式探討哲學思想,并且是從非英語的文本著手,這就必須要處理兩個實際問題:一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與哲學問題有關的專業術語;二是如何才能最佳地翻譯出那些關鍵詞及原文摘錄。關于專業術語,我已盡量少用,但對那些用法較為重要、要求初學者加以熟悉的術語,我還是添加了一些解釋性的加框文字。然而無論怎樣,要記住的是這些術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它們所涉及的內涵。

至于翻譯,有時一個關鍵詞無法翻譯成有意義的英語對應詞;在這種情形下,我就照搬梵語或巴利語的原文。但我也請各位讀者不要因為不熟悉這些生詞而失去閱讀的興趣。實際上,諸多學科與領域——拉丁語,希臘語,涉及主要的語言學傳統或文化傳統的著作,數學與物理學,以及當代一般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都需要接受和學習一定的專業術語,而這些術語最初也可能是沒人能夠理解的。本書中沒有翻譯的原文詞匯是少量的,并且這些術語使用的前后語境也會有助于讀者對其進行理解。

對于從原文中引用的長篇節選,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是如何按原文忠實地翻譯出來。不僅對原文語法和句法的忠實經常會導致笨拙生硬的英文,并且許多原文組合的詞匯沒有相對應的英文:這種情況下直譯往往還不能傳達原文的含義。為尋求平衡,我認為一個可取的方法是在可能的地方把某些章節改寫成英文。因此,我在書中盡力使用普通的現代英語,而且,為了清楚地表達原文,在某些具體情況下我不會局限于意譯,而是采用形式上的翻譯。總之,我的目的就是盡可能明白清晰地表達原文意思。當然,要是讀者愿意,你們也可以去求助其他翻譯版本來作個對比或進行替代的閱讀。除特別聲明,本書中的直譯與意譯均出自筆者本人。

在此,我要對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喬治·米勒致以謝意,他邀請我撰寫本書并且給予我和藹可親的指導與建議;同時也感謝特雷西·米勒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所提出的寶貴意見。另外,我要特別感謝倫敦國王學院在所有其他學者忙于出版大量的“基礎研究”任務時,能允許我以公假專門撰寫本書。

還要對繆里爾·安德森、塞西莉亞·斯托爾和蓋伊·沃特森表示十分的感謝,他們慷慨地擠出時間來評閱了我的手稿。當然,最后定稿的文責全部由我本人承擔。我還要向我的同事兼朋友理查德·剛布里奇表示感謝,感謝他在本書寫作以及其他方面所給予的諸多建議、批評和支持。最后要感謝的是克萊爾·帕爾默,是他長期以來與我交流意見和想法并為我提供精彩的靈感,本書第101頁為方便讀者查閱,此處已將原文標注的英文頁碼替換為相應的中譯文頁碼。以下類似情形不再一一說明。——編注便是專門為他而寫。

語言及發音注解

本書談到了印度傳統中使用的梵語和巴利語兩種語言。如正文前幾章所述,公元前數百年,在自稱為雅利安人的人群從歐亞大陸中部經由今天的巴基斯坦遷徙至印度北部時,印度傳統便開始了。保留在他們儀式慣例中的語言就是梵語,即后來被一位名為帕尼尼的文法學家編撰成經典形式的語言(參見本書第四章)。在語言史上,梵語被稱為“古印度—雅利安語”,大多數印度哲學作品都是用這種語言寫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經典的梵語出現了多種形式的變體與方言,它們被統稱為“中期印度—雅利安語”,巴利語就是其中的一支。早期佛教的許多經文就是以巴利語的形式才保存下來的。上述不同語言之間的緊密聯系可以用梵語單詞dharma(“法”)來解釋說明,其在巴利語中是dhamma;同樣,梵語nrvāna變成巴利語則是nibbāna(其相應的英語形式是nirvana,即涅槃)。

梵語與巴利語是兩種以相同的字母為基礎的表音語言,這種字母比我們熟悉的羅馬字母要長一些,許多外加字母中都標有變音符號,比如:ā與a; ?、n、與n; ?、與s。有時人們會發現在英語中會將?改寫為sh,因為這就是?的發音。但是如果保留變音符,發音就更為準確,因此,我在本書中采用完整的梵語與巴利語字母。

熟知梵語和巴利語的發音規則有助于克服這兩種語言最初帶來的陌生感。以下即是一些發音規則:

a 短音,如英語hut中u的發音

? 長音,如英語nirvana中a的發音

i 短音,如英語hit中i的發音

ī 長音,如英語feet中ee的發音

u 短音,如英語put中u的發音

ū 長音,如英語boot中oo的發音

e 類似英語may中a的發音

o 類似英語rope中o的發音

r 如英語pretty中r的發音

s 如英語sit中s的發音

?, sh的變體

? 如英語canyon中ny的發音

ń,如英語not中n的發音,但n的發音要求舌頭位于上顎的后部

t 如英語tea中t的發音

t 如英語tea中t的發音,但t的發音要求舌頭位于上顎的后部

m 如英語hang中ng的發音

k, g 一直發濁音,如英語kill和gull中k和g的發音

c, j 一直發輕音,如英語chill和jug中ch和j的發音

h 發音一直如英語uphill中的h(也如Buddha中的h)

r 持續發音,如愛爾蘭語或美國英語中的發音(如karma中的r; kāma意為“欲望”——如在kāma sūtra中的音)

做一些練習能幫助讀者熟悉發音規則,請試做如下練習:

i, himālaya, dhamma, samāra, Nāgārjuna, Bhartrari,

ānvīkikī, ātman, Mīmāsā,dar?ana, mosa, Vaiesika,

?nkara, Smkhya, Vi?iaādvaita-vedānta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北京市| 寻甸| 东光县| 大埔区| 古丈县| 宁波市| 久治县| 宝鸡市| 康保县| 隆化县| 蕲春县| 石家庄市| 西乡县| 若尔盖县| 孝感市| 安义县| 江北区| 随州市| 县级市| 山阳县| 梓潼县| 茌平县| 百色市| 桃江县| 永平县| 福泉市| 周至县| 玉树县| 乌恰县| 兴业县| 新郑市| 南岸区| 蚌埠市| 东阿县| 满洲里市| 宁乡县| 石门县| 青州市| 谢通门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