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2)
- 國富論
- (英)亞當·斯密
- 2988字
- 2016-11-23 10:03:49
如果商品的市價偶然發生了變動,只會影響其中的工資和利潤部分,一般不會影響到地租部分。因為,地租已經被確定成了貨幣,不會隨著市價的變動而發生比率或價值的變動。即使地租是按原生產物的比例或數量來計算的,其受影響的部分也只是年租的價值,而年租的比率則保持不變。地主和農業經營者在議定租佃條件時,都竭力使地租與生產物的平均價格相適應,而沒有考慮生產物的臨時價格。
決定商品市價偶然或一時變動的因素,是當時市場上積存的商品量或勞動量,換句話說,就是當時市場上的商品量或勞動量影響工資或利潤的程度。以黑布為例,如果遇到國喪,往往連黑布存貨都不足以供應需求,以致市價昂貴,使得持有大量黑布的商人大大獲利。可是,從買賣黑布中獲利的只有商人,織布工人的工資卻沒有因此而增加。因為,這時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是既成的商品,而不是待成的勞動。
在國喪時,雖然織工們的工資不會受影響,但是縫工們的工資卻會抬高。因為,在黑布被縫成孝服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縫工的待成勞動,使得現有供給量不足以滿足有效需求。因為國喪,絲綢和棉布的需求會停頓半年甚至1年。這么一來,絲綢和棉布就供過于求,它們的價格會因此而降低,從而使得持有大量絲綢和棉布的商人的利潤,以及精制這些絲綢和棉布的勞動者的工資,都跟著降低。
對于各種商品來說,雖然其市價始終都有圍繞自然價格上下波動的趨向,但確實也有許多商品的市價在長時間內大大超過其自然價格。其原因不一而足,比如特殊的意外事故、天然因素、特殊的政策規定等。以下詳細說明。
一、特殊的意外事故引起的市價增高
當某一商品的有效需求增加,從而將其市價抬得比自然價格高很多時,大部分供應者都會小心翼翼地隱瞞這一變化,免得被人知道。因為,如果人們知道其中有豐厚的利潤,一定會向這方面投資。這么一來,市場上的商品量就會重新滿足有效需求,于是這一商品的市場價格重新降回自然價格,甚至是降到自然價格以下。至于這種秘密能保持多久,要看供給者距離市場的遠近。如果供給者距離市場很遠,這一秘密有時就能保持好幾年。于是,知道這一秘密的人,就可以在這幾年內獨享這份非常的利潤。不過,這種秘密一般都不能長久地保持。
就保守秘密的時間而言,制造業比商業要長久一些。比如,一個染工發現了一種制造染料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制造染料,可以節約一半的費用。如果他能夠妥善地保守這一秘密,他甚至他的子孫就能獨享這一發現帶來的利益。這種利益雖然是額外利益,卻是他的“高價格”勞動所得,或者說是他個人勞動的高工資。但是,這么說似乎又不太準確,還不如說是他所有資本的額外利潤。由于他可以一再地得到這種利益,因而他的利益總額在資本總額中就保持了一定的比例。
市價的這種增高只是由一些特殊的偶發事件引起的。但是,它的作用卻不小,有時甚至會持續好多年。
二、天然因素引起的市價增高
有些自然產物比較特殊,它需要特殊的土壤和地理位置,或許用上該國所有適合生產這些產物的土地,都生產不出滿足市場有效需求的數量。對于這種產物,就算全部上市,也只能供應給那些愿意支付特別價格的人。也就是說,這些人不僅要支付按照自然率計算而必須要支付的地租、產制和運銷所用的勞動工資、資本利潤,還要支付其高出自然價格的那一部分價格。
這類商品的高售價,可以連續保持好幾個世紀。這樣的話,其價格中的地租部分就比按照自然率計算的地租要高。如果一種土地跟鄰近的同樣肥沃和精耕細作的土地相比,可以生產珍貴的產物(比如土壤和位置優良的法國珍貴葡萄種植地),那么它們的地租就不會保持一定比例,但它們的勞動工資及資本利潤卻往往保有一個自然的比例。
這種市價增高方式,是天然原因引起的,它的作用會永遠持續下去,因而其有效需求也得不到充分的供給。
三、特殊的政策引起的市價增高
如果某種商品被個人或商業公司壟斷,那么其影響就會和保守商業或制造業秘密的影響相同。因為,一旦這一商品被壟斷,壟斷者就會把市場存貨量控制在有效需求之下,使得這一商品的需求量永遠得不到滿足。這么一來,他們就能以大大超出自然價格的市價賣出他們的商品,從而獲得高工資或高利潤,作為壟斷的報酬。
在商業壟斷出現之后的各個時期內,商品的最高價格幾乎都是由壟斷獲得的。相反的,在某些時期或長時期內,商品可能有的最低價格,都是由自然價格或自由競爭價格獲得的。在各個時期內,壟斷價格都是壟斷者可能向買者榨取的最高價格(或者說是買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而自然價格或自由競爭價格則是賣者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如果商品售價低于這一最低價格,賣者就不能夠繼續營業了。
除了壟斷之外,還有一些作用不及壟斷,但性質與壟斷相同的組織或法規,比如排他的同業組合、學徒法規和各種限制特殊職業競爭人數的法規。這些組織或法規,實際上控制了某些產業,是一種擴大的壟斷,往往能夠讓壟斷者以超過自然價格的市價賣出這些產業的所有商品,也稍微提高了生產這些商品所使用的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
這種市價增高方式,是由各種法規引起的,它會因為這些法規的有效而存在,也會隨著這些法規的消亡而消亡。
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商品的市價都能長期地高于它的自然價格;反之,則不然。如果一個商品的市價低于它的自然價格,那么不管降低的是土地、勞動或資本中的哪一個部分,其所帶來的損失都會立刻反饋給利益相關者,促使他們馬上撤回自己的那部分投資。于是,商品的上市量又重新適合了有效需求,使得市價不久就回升到了自然價格。這種情況,至少會出現在有完全自由的地方。
至于學徒法規和其他的各種法規,它能在制造業繁榮時抬高勞動者的工資,當然也能在制造業衰微時把勞動者的工資降到自然率之下。因為,在制造業繁榮時,這些法規可以避免競爭者進入他們的行業;而在制造業衰弱時,這些法規又妨礙了他們,使得他們不能改行去做其他的職業。
不過,這些法規在抬高勞動者工資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會持續好多個世紀;而在降低勞動者工資方面所起的作用,卻可能只會持續到那些受過職業訓練的勞動者死去。當那些受過職業訓練的勞動者們死去之后,從事這一職業的人數又會重新與市場的有效需求相適應。當然,這種情況有可能不適合古印度和古埃及那樣的國家。因為,在這些國家,每個人都必須依據教規繼承父業;如果有誰變更了職業,就犯了最可怕的褻瀆神靈罪。這樣,無論是任何職業,都很容易出現一連幾代的勞動工資或資本利潤都低于自然率的現象。
至此,商品的市場價格與自然價格的差異就講完了。
雖然決定商品自然價格的因素是工資、利潤和地租,但無論在任何社會,這種自然價格都會同時隨著社會的貧富、進步程度而變動。至于變動的原因,我將盡力在以下四章里詳細說明。
第一,工資率是在什么狀況下自然而然地確定的,這一狀況受到了社會的貧富、進步程度的哪些影響。
第二,利潤率46是在什么狀況下自然而然地確定的,這一狀況受到了社會的貧富、進步程度的哪些影響。
第三,下面我要說的比例,是由什么支配的。
勞動及資本用途的不同,決定了貨幣工資與貨幣利潤的不同。但是,無論各種勞動及資本的用途有多么不同,貨幣工資和貨幣利潤之間似乎都成一定的比例關系。決定這種比例關系的因素,一個是勞動及資本用途的性質,另一個是社會的不同法律和政策。對這一點的詳細說明,將在后章進行。這種比例雖然在許多方面都受制于法律和政策,卻似乎不會隨著社會的貧富、進步程度而變化。
第四,支配地租的因素,以及使得一切土地生產物的真實價格變動的原因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