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譯文】

如果不及時好好教育,原本善良的品性就會發生改變。教育的道理,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要教之以專心之道。

【注釋】

茍:如果。

教:讀jiào。指導,教誨。“養子使做善,是謂教。”

遷:改變。

道:法則,規律;方向,途徑。也可指道理。

貴:特別重要的,值得看重的。

專:集中在一件事上,單純,獨一。指專心致志。

拓展故事

仲永作詩本文取材王安石作品《傷仲永》。

北宋時期,在江西金溪,有一戶姓方的人家,世代以耕種為業。家有一子,名叫方仲永。仲永長到五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哭著要書寫的工具。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就從鄰居那里借來給他,他當即提筆寫了四句詩,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父親將這首詩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大家都覺得方仲永小小年紀就能寫出這樣的詩,很奇怪,也很贊賞,都說方仲永是個“神童”。

仲永的“神童”之名傳遍鄉里,有人指定事物叫方仲永寫詩,他立刻能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父親去做客,并讓仲永寫詩。仲永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就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再有人叫他寫詩,詩的水平已經大不如前了。再過了七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已經做回了農民,跟普通人一樣了。

筆者按:方仲永天資聰慧,文思敏捷,最后卻成為普通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即使有著比常人高的先天稟賦,如果后天不加以培養和歷練,不接受傳統正規的教育,也會慢慢喪失聰慧,與常人無異。

紀昌學箭

古時候,有一個叫紀昌的人,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的技術。飛衛是當時赫赫有名的箭師。

飛衛是一位負責的老師,他收下紀昌做徒弟后,對紀昌學習射箭要求很嚴!

飛衛要求紀昌先學會不眨眼,他說只有練到不眨眼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紀昌決心練好老師的這個要求。

紀昌回家就想,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不眨眼呢?

他抬頭看到妻子正在織布,織布的梭子不停地在織布機上上下穿梭忙碌,他突然有所醒悟。于是,他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眼直盯著織布機下面穿過來的梭子。就這樣,紀昌天天如此,躺在織布機下看穿過來的梭子,堅持練了三年,從未間斷過。后來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也能做到雙眼一眨不眨了。于是紀昌去到飛衛那里向老師匯報自己的成績。

可是,這位嚴格的老師聽了紀昌的匯報后,并沒有馬上表揚紀昌,而是說:“你還沒有學到家。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練,練到了那個時候,再來告訴我吧。”

這一次,紀昌用一根牦牛毛,一端系上一個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南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牦牛毛下端的虱子。他一直目不轉睛地看。10天的時間,那虱子似乎是漸漸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練習。三年過去了,眼中的那個系在牦牛毛下端的虱子仿佛變得更大了,大得像車輪一樣。紀昌再轉看其他的東西時發現,原來什么東西在他眼前都變大了,大得像巨大的山丘。于是,紀昌找來用燕國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瞄準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牦牛毛卻沒有被射斷。

紀昌深深體會到要學真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了飛衛。

飛衛聽了高興得跳了起來,拍著紀昌的胸脯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筆者按:堅持不懈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持之以恒反復不斷地練習,才能練好基本功,學到真本領。

【評析】

如果不去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那么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改變。方仲永流于市井平民的例子正好充分說明了“教”對人成長的重要性。

“教”分“教育”和“受教”兩個方面。

前者指父母師長對晚輩學生的指點引領,包括道德意識和文化技能。這個自然就和我們現在講的“教育”相近。當然古代文化中的“教”更重視道德教育,如《弟子規》中就講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把道德教育中諸如孝順父母,愛護兄弟,謹慎做事,誠信做人,有博愛之心,親近仁德放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前面,認為人應該是具備良好的品德之后,才能去學一些知識和技能。如果沒有德行做前提,任何文化知識的培養都是對社會的負擔,還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現代社會往往更重視的是文化知識的培養。比如從小就讓孩子學習畫畫、唱歌、跳舞、彈鋼琴、打球等。等到學校教育階段,主科是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等。這些科目中,學校教育大多注重的是分數的提升,忽略了人格的培養和道德意識的建立。家長在分數指揮棒之下,也唯分是圖,讓學生進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補課班,學生本來不多的時間讓補課占據,學生自由的空間和時間少了,思考的時間也少了,正在成長的道德意識不能夠確實完善。造成了諸如憂郁、壓力大、嫉妒等各種心理問題以及打架、犯罪等各種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不能不說和現在教育體制下忽視道德教育、重視文化知識教育有關。

后者指晚輩學生對父母師長教育的接受問題。《論語》中有一句話,“不憤不悱,不啟不發”,說的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預先想求知的希望,老師才能適時點拔引領,讓他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中國有句古話:“教婦初來,教人嬰孩。”想要培養媳婦能夠識大體,孝順公婆,尊敬丈夫,謹慎持家,就要從她剛入門的時候開始教她;想要讓自家的孩子能夠知書達禮,懂得孝悌和敬讓,懂得是非和得失就要從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開始教育。中國人講慎始,從一開始養成一個什么狀態,今后就是什么狀態,如果從一開始沒有養成想要的狀態,以后再想改就難了。

“教之道,貴以專”,這里的“專”含義非常深刻,中國古人講“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說的就是“教育”要“專”的問題,“專”,就是專一,專心致志,要持之以恒,要堅持不懈,要把一門學問或技能弄通弄懂,學到通達明了的程度,不能一會兒學這樣,一會兒又學那樣,不能半途而廢,要熟練掌握才行。

所以,教育是一個大問題,要適時、及時、注重內容、要講究方法。如果不能做到這幾點,人的本性就是再優秀,也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思考】

各位讀者,您有什么夢想?您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奮斗嗎?接下來您又有什么計劃呢?

名言欣賞

1.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左傳》

2.持之以恒才能成大事。

——哈佛格言

3.習,數飛也。

——《說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和静县| 淮南市| 汉寿县| 鹿泉市| 那坡县| 满洲里市| 大宁县| 枣强县| 湖南省| 波密县| 大悟县| 曲靖市| 永和县| 马龙县| 枣庄市| 玉林市| 靖州| 公安县| 红桥区| 新建县| 广州市| 德保县| 怀化市| 石家庄市| 翼城县| 湾仔区| 太仆寺旗| 伊吾县| 汨罗市| 乌审旗| 屏边| 项城市| 甘南县| 翁源县| 焦作市| 奈曼旗| 钟祥市| 万全县| 新泰市|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