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落拓奇士隱秘出山(2)
- 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上卷)
- 孫皓暉
- 4208字
- 2016-11-03 15:41:45
次日清晨,一隊騎士簇擁著一輛黑篷車出了咸陽北門,翻上北阪直向北方山塬而去。這片山塬位當關中平川之北,河西高原之南,雖無險峻高峰,卻是土塬連綿林木荒莽越向北越高,直抵北方的云中大河。時當初春,草木將發未發,溝壑蒼黃蕭瑟,這荒莽山塬又無官道,車馬只有在間不方軌的商旅獵戶小道上艱難跋涉。如此三日,前方突兀一片青山,黑篷車后的騎士們頓時噢嗬嗬歡呼起來。
“君父,橋山到了!”緊隨車側的英挺騎士翻身下馬,掀開了車簾。
“好。下車。”
篷車中話音落點,一名健壯的少年仆人先行跳下車來,回身將一個胖大的黑衣人背了下來。英挺騎士已經將一方厚厚的毛氈安放到了一棵大松樹下,少年仆人將黑衣人靠著松樹輕輕放下,轉身快步從篷車上拿下一個皮囊,向騎士手中的銅碗注了一碗清水。騎士喂水,少仆捶背,一陣忙碌,黑衣人蒼白虛脹的臉才泛起了一片紅暈,睜開眼睛長噓一聲:“傒,這便是橋山?”英挺騎士笑道:“沒錯!我等兄弟行獵,來過橋山多次。”黑衣人沉下臉道:“黃帝陵寢,是行獵之地么?”騎士連忙道:“君父誤會,我等兄弟歷來只在橋山外圍狩獵,從來不進橋山松柏林。”黑衣人點頭道:“秦人護黃陵。越人護禹陵。這是天下大規矩,壞不得。”說著話扶著少年仆人站了起來,從懷中摸出一方折疊的羊皮紙抖開:“看看這張圖,能找到么?”騎士接過羊皮紙圖端詳片刻道:“看圖上地勢,這個所在是黃陵之后,沮水河谷。孩兒沒去過,大略知道。”黑衣人道:“如此便好。吩咐車馬人等在此扎營,只你隨我進山。”騎士急迫道:“君父體虛,不宜跋涉,還是車馬進山好。”黑衣人臉色一沉:“傒呵,你已到加冠之年,不知訪賢求師規矩么?”騎士紅著臉一躬:“是!孩兒知錯。”轉身馬鞭一揚,“車馬人等在此安營造飯,巡查等候!”眾人一聲領命,開始了忙碌扎營。騎士一回身,見父親已經大步走了,連忙快步趕上,搶前開路進山。
“君父,士倉敢居橋山,忒是怪異。”騎士邊走邊說。
“好在沒犯法。”黑衣人一揮手,“先找見人再說。”
“也是。君父隨我來。”騎士用長劍撥打著枯黃的茅草,沿著山麓繞了過去。
這橋山乃是天下一奇。奇之根源,在于華夏上帝——黃帝陵寢在此。自從黃帝葬于橋山,橋山成了橋陵,秦人呼為黃陵。原本,橋山只是溝壑縱橫的河西高原的一座尋常土山,與周圍山塬一樣,只生雜木野草,每到秋天枯萎蕭瑟茫茫蒼黃。可自從有了黃帝陵寢,這橋山便生出了四季常青的萬千松柏,郁郁蔥蔥地覆蓋了方圓十余里的山頭,加之沮水環山,橋山竟成了四季蒼翠的一座神山。逾千余年來,遍山松柏株株參天合抱,枝干虬結糾纏,整個橋山被蒼松翠柏遮蓋得嚴嚴實實。但有山風掠過,遍山松濤如怒潮鼓蕩,聲聞百里之外,那濃郁的松香隨著浩浩長風彌漫了整個河西高原。
自秦人成為東周開國諸侯入主關中,橋山黃陵便成為秦人頂禮膜拜的圣地。在華夏傳說中,黃帝生于上邽軒轅谷[3]。軒轅者,天龜也,玄武之神也,西方上帝也,四靈之根也[4]。這上邽之地位于華夏西部,恰恰是老秦部族立國之前生存的根基。這軒轅谷,這玄武天龜,這西方上帝,則都是老秦人在西方游牧部族的包圍中艱難自立時的佑護神靈。黃帝雖非秦人直接先祖,秦人卻是在黃帝根基之地生存壯大而起的。唯其如此,秦人對黃帝的景仰膜拜,與對自己直接先祖的景仰膜拜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祭祀者的足跡與香火,秦法禁止農人獵戶靠近橋山十里居住。秦人尚黑,其源多出,根源之一,甚或第一個根源,是對黃帝玄武之神的崇拜,后來才是陰陽家的水德論證。
如此一座神山圣陵,卻有人在此隱居,如何不令造訪者忐忑不安?
“君父,你看!”
胖大黑衣人順騎士指向看去,遙遙一簾瀑布從對面高山掛下河谷,蒼黃草木中一縷炊煙裊裊直上,其下一座茅屋隱隱可見。端詳有頃,黑衣人笑道:“前有滿山松柏,后有天河飛瀑,腳下滔滔清流,左右修竹成林,好個所在也!”除下皮靴布襪,卷起長袍褲腳,說聲走,大踏步走進河中。騎士高喊一聲:“君父且慢,我背你涉水!”連忙趕上,見父親頭也不回,也不再說話,只搶到前方趟水去了。
春日河枯,水流清淺,不消片刻二人涉水到了對岸。瀑布茅屋炊煙已經不見,唯聞水聲如隱隱沉雷,面前竹林遍山搖曳,與對岸橋山的萬千松柏恰成遙遙呼應。黑衣人也不整衣衫,赤腳向竹林山坡爬了上來。將到半山,騎士忽然停下:“君父你聽!”
山上傳來悠長的吟誦,在隱隱沉雷中若斷若續:“……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己。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以人之意也,不可不察……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言有象,事有比……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的語合事,得人實也……”
“咿咿呀呀念叨個甚?”騎士一臉茫然。
默默沉思的黑衣人突然道:“傒兒,還記得為父那篇《天吟》么?”
“記得。”
“好!為父氣力不足,你與他一唱。”
騎士一清嗓子,放喉唱了起來,粗獷的秦音頓時貫滿山川——
天有長風 我無帆篷
天生驚雷 我做困龍
天為廣宇 我思鯤鵬
翼若垂云 何上蒼穹
歌聲方落之際,山腰傳來一陣哈哈大笑:“好!其志可嘉也!”
黑衣人再不說話,貓腰大步向山坡爬上。精壯騎士連忙飛步搶前,撥草尋路,拉著父親上山。爬得一陣,眼前一片平地,茅屋炊煙隱在竹林深處,那道飛珠濺玉的大瀑布卻掛在茅屋北側的山腰。茅草中一條小道直入竹林,隱隱可見茅屋前發黑的竹籬與幽靜的小庭院。黑衣人喘息打量一陣,深深一躬:“秦,安國君嬴柱,拜會先生。”
“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
隨著長聲吟誦,瀑布旁的山崖上突兀現出一人,須發散亂虬結,精悍黑瘦,幾是一個山民獵戶。騎士看得一眼,大皺眉頭道:“君父,回去算了。”黑衣人凌厲的目光向騎士一掃,回身遙遙拱手:“敢問先生,何以稱謂?”山崖之人朗聲笑道:“河西士倉,等候安國君多日矣!”黑衣人肅然一躬:“請先生回莊,嬴柱父子登堂拜謁。”山崖人朗朗一笑:“士倉茅舍,向不待客。安國君稍待,我片刻來也。”笑聲落點,倏忽不見了山崖人身影。
客不當道。嬴柱父子剛剛走上竹林旁山坡,一束松枝火把高高拋向林中茅舍屋頂,山坳處一團煙火驟然升騰。伴著撲鼻松香,一陣大笑傳來,茅舍庭院頓時被大火吞沒。
“灑脫不羈,真名士也!”嬴柱不禁高聲贊嘆。
“君父,忒煞怪也!”騎士驚訝地嚷嚷起來,“這煙火不向四山蔓延,燒到竹林松柏火便住了!”
嬴柱板著臉:“這是橋山,黃帝陵寢,不知道么?”
騎士不說話了,只皺起眉頭盯著漸漸飛散的煙火。此時,山坡竹林中一陣婆娑,精悍黑瘦的身影已經站在了小道中間,一身布衣粗針大線地釘滿了各色補丁,肩頭一只包袱臟污得沒了本色,手中一口短劍也是銹蝕斑斑,加上長發長須赤腳草鞋,活生生一個落荒難民。騎士想笑不敢笑,硬生生憋出一個響亮噴嚏。安國君顧不得呵斥連忙迎了過來:“山路崎嶇,先生頃刻而至,嬴柱佩服。”來者哈哈大笑:“士倉常居山野,與鳥獸爭食,身輕體健而已,安國君謬獎了。”嬴柱笑道:“敢問先生貴庚幾何?”士倉道:“老夫已過耳順之年,六十有三也。”“六十有三?”嬴柱驚訝地打量著勁健輕捷的士倉,無論如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長長一躬:“先生真世外仙人也!”士倉一擺手道:“范叔扯出老夫,要給哪位王子點撥?”
嬴柱對山坡騎士一招手,回身拱手道:“久聞先生大才,我父子同為先生門下,回到咸陽行拜師大禮。”一指騎士,“此兒乃我六子嬴傒。傒,拜見老師。”
嬴傒板著臉走過來淺淺一躬:“嬴傒拜見老師。”
士倉目光飛快地向嬴傒一掃,淡淡一笑:“公子不好書,不深思,只醉心劍戈騎射,何以稱文武俱佳?”
嬴傒頓時面色漲紅,昂昂高聲道:“刀兵天下,劍戈騎射有何不好?”
“豎子無禮!”嬴柱呵斥一聲,回身頗為難堪地一拱手,“國事幽微,不得已出此考語,尚請先生見諒。若得補上此子學問見識,嬴柱一門永不負先生之恩。”
士倉哈哈大笑道:“此兒不學無術,卻不失本色,老夫姑且一試也。”
嬴柱心中大石頓時落地,當即吩咐嬴傒背老師下山。士倉一擺手,說聲老夫自在山下等候,已從草木間掠下山坡去了。嬴柱板著臉看一眼兒子道:“你既好武,追上先生是本事。”嬴傒頓時精神抖擻,口中好字未落,人已飛身下了山坡。山腰到河谷大約二里許,路程不長,卻是荊棘叢生草木糾纏,要想快步下山談何容易。嬴傒自恃精壯,順著來路趟開的毛道,連跳帶滾地來追落拓老士。說也奇怪,分明看見前方身影悠悠然如履平地,連跳帶滾的嬴傒卻總是無法望其項背。眼看再過一道山坎荊棘便是河谷草地,老士身影還是遙不可及。情急之下,嬴傒一個大跳和身滾過荊棘山坎,要在大下坡的河谷草地追上老士。不想剛滾下山坎荊棘叢,便被一名武士扶起道:“公子莫慌,我正在候你。”
“我慌個甚!”嬴傒一臉汗污一身泥土,又氣又笑,“你說在這里候我?”
“正是!”武士赳赳挺身,遙遙向河對岸一指,“那個老藥農說的。已經有兩人去接安國君了,公子莫慌。”
“你才慌!”嬴傒沒好氣吼得一聲,大踏步趟水過河去了。上得岸邊,卻見士倉大開兩腿騎坐在一方滾圓的大石上,悠悠然兀自吟誦著嬴傒全然不懂的古奧句子。嬴傒赤腳走過去冷冷一笑:“先生腿腳好利落。”士倉頭也沒回道:“老夫利落,何止腿腳?你小子卻沒得一件利落。”嬴傒紅了臉道:“滾山爬坡算個甚?劍戈騎射才是真功夫!”士倉回身哈哈大笑:“滾山爬坡尚不利落,卻有真功夫?小子當真可人也。”嬴傒憤憤然道:“我是黑鷹劍士!先生知道么?”士倉呵呵笑道:“縱是鯤鵬名號,你小子也是蠢豬一頭。”嬴傒大急,正要沖上來理論,卻聽身后嘩嘩水響,回頭一看,父親正沉著臉站在河邊,連忙低下頭走到旁邊預備車馬去了。
嬴柱赤腳走過來一拱手道:“先生之意,歇息一日再走,還是即刻便行?”
“但憑安國君。”士倉晃蕩著枯樹枝般的大腳,“老夫只一樣,毋得張揚。”
“如此甚好。”安國君笑道,“我不如先生健旺,歇息兩日啟程了。”回身正要吩咐軍士造飯,山道上一馬飛來,片刻已到面前。騎士跳下馬顧不得擦拭淋漓汗水,對迎上來的安國君一陣急促低語。安國君聽罷,回身一聲吩咐:“即刻拔營啟程!嬴傒前騎開路,我與先生同車。”一陣忙碌,騎士小隊護著那輛大黑篷車轟隆隆出了橋山。
注釋
[1]中車府,秦國掌管王城車馬的官署,主管官吏為中車府令。
[2]行人署,秦國外事官署。少內署,秦國掌管錢財官署。兩署均屬開府丞相管轄。
[3]上邽,今甘肅天水地帶。軒轅谷,傳說為上邽古城堡以東七十里的河谷。
[4]遠古以龜龍鳳麟為“四靈”,春秋戰國演變為“五靈”(增加了白虎),與五行相配。依據此說,龜為水位,居北面南,是為四靈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