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心紀念專號:《溫故》特輯
- 劉瑞琳主編 木心作品編輯部
- 629字
- 2019-01-04 04:58:49
陳丹青悼詞
浙江 桐鄉 木心先生告別儀式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上午九點至九點四十分
今天大家來到木心的故鄉,送別木心先生。這是我們全體的榮耀,也是他的故鄉的榮耀。
木心先生十五歲離開烏鎮,從此,他說,他開始了“美學的流亡”,直到七十九歲那年,他呼應了故鄉的盛情邀請,回到烏鎮,成全了他自己的傳奇,也成為故鄉的傳奇。
這是一個摯愛藝術的烏鎮人。他說,他是古希臘人。這個古希臘人,在“文革”囚禁期間,用白紙畫了鋼琴的琴鍵,無聲彈奏莫扎特與巴赫;他在出獄后描繪的小小風景,日后使西方的觀眾將之與達·芬奇的廣大精微相比美;在漢語書寫持續荒敗的年代,這位少年時就熟讀詩經、圣經、屈原與尼采的烏鎮人獨自守護漢語的富麗、漢語的尊嚴,是他使漢語的命運,免于絕望。
木心先生經常引述一位西方人的活:“藝術廣大已極,足可占有一個人。”他當得起這句話。他又說:“愛我的人,一定是愛藝術的人。”我們今天站在這里,當得起這句話么?在我與木心先生相處的二十九年里,我親眼目擊他如何摯愛藝術,如他自己所說:人不能辜負藝術的教養。
木心先生將讀者看得很高。我們都是木心先生的讀者。閱讀他的文學,我們有可能逐漸學會如何閱讀我們自己。這些天,全國各地出現紀念他的文字,有位陌生讀者的話,非常簡單,非常懇切,說出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也說出我對先生的悼念。我愿在送別之際,大聲地說:
木心先生,謝謝你!
2011年12月23日寫在烏鎮

上圖:2011年12月24日上午9點,木心告別儀式即將開始。下圖:當天下午,烏鎮昭明書院木心追思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