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準備問題:我們是否已為建立人際關系做好準備?(6)
- 共贏:成功的秘訣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幫助伙伴成功
- (美)約翰·C.馬克斯維爾
- 3767字
- 2016-10-28 22:12:12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捫心自問的問題。因為我們如何回答對我們的人際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認為威爾科克斯是對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能為他人增加價值,減輕他人負擔,提升他人;就會減損他人價值,只考慮自己,壓低他人。更進一步說,我認為,根據我們提升或者壓低他人的程度,生活中可分為四類人:
1.有些人為他人生命增加價值——我們喜歡他們
很多人都渴望幫助別人,他們是價值增加者。他們使他人的生活更精彩更歡愉,他們是威爾科克斯所說的提升者。傳道者D.L.慕迪(D.L.Moody)建議人們:
盡你所能行善,
盡你所能惠澤每人,
盡可能用一切方式,
盡可能持之以恒。
慕迪是一位價值增加者。
價值增加者通常是刻意用心去做的。我認為給別人增加價值需要奉獻,而很少是偶然發生的。我就致力于做一個為他人增加價值者。我喜歡與人相處,也樂于幫助人們,成為別人的朋友是我的目標。
最近,一位大公司的CEO要我到其公司作一場領導力的講演。給決策層傳授經驗,并為經理級主管主持了系列研討會后,我贏得了他的信任,他想為我做點事表示謝意。
“約翰,我喜歡你為我們做的事情,”一天,我們在他辦公室做客時,他說,“現在,我能為你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用,”我回答,“您什么也不用為我做。”當然,這家公司已經為我的演講支付了費用,而我也真的樂在其中。他的員工很聰明,有很強的求知欲。
“哦,您就說吧,”他說,“每個人都有想要的東西,您想要什么?”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個人都需要那種毫無所求的朋友。”我看著他的眼睛,回答道,“我想成為一個那樣的朋友。”
他呵呵地笑起來:“OK,您就是‘淡如水’的朋友。”這正是我所要努力成為的。作家弗蘭克·泰格爾(Frank Tyger)說:“友情是由樂于傾聽的耳朵、善解人意的內心和伸出的援手組成的。”這些正是我努力給予朋友們的。
———————————
友情是由樂于傾聽的耳朵、善解
人意的內心和伸出的援手組成的。
——弗蘭克·泰格爾
———————————
多年以前,我的外甥特洛伊大學畢業后到一家房地產按揭公司工作,平時住在我們家里。特洛伊很聰明,工作很努力,而且很想成功。我也想幫助他。所以,他剛就職時,我給了他一些建議:
·早來晚走——比別人期望的多做一點兒。我建議他提前30分鐘到辦公室,午餐時間只用一半,下班后再多留30分鐘。
·每天幫周圍的人做些事情。我建議他通過為同事增加價值從而為團隊增加價值。
·為老板做些事情。我告訴他約老板談一次話,讓老板知道如果有些額外的事情需要做——無論多么細微瑣碎——自己都樂意而為。這意味著要犧牲掉一些業余時間,甚至周末。
我的用意就是教導特洛伊,要他成為價值增加者。特洛伊為周圍的人增加價值也增加了公司的價值——所以他很快就被提拔。30歲生日前,他在公司獲得了很高的職位。
2.有些人為他人生命減損價值——我們容忍他們
在莎士比亞的名劇《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中,二號人物卡修斯(Cassius)斷言:“作為朋友,應該容忍對方的缺點,但是布魯圖卻放大我的缺點。”這就是在減損他人的價值。他們不但不能分擔我們的重負,反而加重我們的負擔。可悲的是,價值減損者的行為常常是無意識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增加他人的價值,那你可能在減損他人的價值。
在社交中,接受是容易的;付出卻難得多。這與建設和破壞某物有異曲同工之處。制作一把精巧的椅子要花費熟練工匠很多時間和精力;拆掉一把椅子卻是瞬間的事,而且不需要任何技術。
3.有些人倍增他人的生命價值——我們珍愛他們
只要愿意提升他人并有意識地去行動,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價值增加者。喬治·克蘭就是教學生們去努力這樣做的。但要在社交中再提升一個層次——變成一位價值倍增者——則還需要有意識、策略和技巧。擁有的才干和資源越多,成為價值倍增者的潛力就越大。
我很幸運,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遇到了很多“價值倍增者”,比如托德·鄧肯(Todd Duncan)、里克·戈德(Rick Goad)、湯姆·馬林斯(Tom Mullins),他們都關注我,期待我的成功。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是頂尖人物,都有一顆為別人服務的心。他們珍視友情,常常新見迭出。他們對追求卓越激情滿懷。他們幫助我提升愿景、倍增優勢。
在你的生命中,你或許也有一些這樣的價值倍增者,他們樂于助你成功,并且運用技巧使你不斷進步。如果你能想起那些倍增你生命價值的“貴人”,就放下手頭的事情,打電話或者寫信給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對你生命的意義有多重要。
4.一些人倍減他人的生命價值——我們逃離他們
R.G.萊圖爾諾(R.G.LeTourneau)是多功能大型推土機的發明者,他的公司曾經制造過一款型號G的鏟土機。一天,客戶問該公司銷售代表G是什么意思,像大多數人對待其工作一樣,這位銷售代表立即站起來,回答道:“G代表流言蜚語(Gossip),像整天搬弄是非者一樣,這種機器能夠快速大量地清除污垢。”
價值倍減者是那些一下子把你推到地獄的人,他們會盡其所能無時無刻不壓低你、貶損你。他們就像有位公司總裁交代其人事主管時所言:“提高警惕,密切注意公司里那些野心勃勃的年輕人,看有哪個覬覦我的位子——一經發現,立刻讓他滾蛋。”
————————————
作為朋友,應該容忍對方的缺點,而不是放大它們。
————————————
不像價值減損者,價值倍減者破壞力極強,他們的負面行為通常是故意的。他們傷害別人,使別人變得糟糕,以襯托出他們看上去更優越,感覺更好。結果是,他們破壞了人際關系,倍減了人們的生命價值。
將人們帶到更高層次
我相信,在每個人內心深處——即使是那些最負面的人也想成為提升者。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對他人的生命產生積極影響,而且我們也能夠做到。如果你想提升他人,為他人的生命增加價值,請牢記以下幾點:
提升者自我承諾每天都要激勵他人
羅馬哲學家西尼加(Lucius Annaeus Seneca)發現:“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機會做善事。”如果你想提升他人,就聽從克蘭的建議,每天持之以恒地激勵他人。
提升者理解害人助人之間的細微差別
超乎你的想象,每天你所做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對他人產生很大的影響。一個微笑,而不是皺眉,能夠改變別人的一天。一句暖語,勝過冷言,可以激勵別人奮進,而不會讓人消沉抑郁。通過每天的所作所為,你掌控著一股力量,可以使他人的生活感覺更好,也可以使人感覺更糟糕。那些你最親近的人——配偶、孩子和父母——更容易受你的言行的影響。明智地使用這股力量吧。
在消極的環境中,提升者產生積極影響
在積極或者中性的環境中,表現積極是一回事;在消極的環境中采取積極的行動以扭轉局面則是另一回事了。這正是提升者努力而為的:有時候需要一句友善的話,有時候需要采取一個服務他人的行動;偶爾則需要創造性。
美國革命家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自傳中講過在負面情境中通過尋求幫助而建立積極聯結的事例。1736年,富蘭克林被提名擔任國民大會秘書的職務。只有一位權勢人物反對這項提名,他不喜歡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寫道:“聽說他的圖書館中有一本珍藏善本,我就給他寫了一封信,表示渴望借閱該書,希望他能夠惠允。”這位先生因為信中的奉承之語而大為高興。他借給了富蘭克林書,兩人也成了終生的朋友。
提升者明白生活不是彩排
我很喜歡一句話:“雖然只此一回,但我仍期望經歷人生。為世間眾生,盡我所能行善,盡我所能播撒仁愛。當下行動,不要拖延,不要錯過,因為人生不能重來。”希望提升他人者不要明日復明日,或者非要等到“黃道吉日”再去幫助他人。要立刻行動!
每個人都能成為提升者。你不需要有錢,也不需要是個天才,更不需要萬事齊備,你只需要關心他人,付諸行動。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任由時光流逝,而于人無益。現在就開始去做,你既有的關系會得到改善,而更多的新關系也會得以拓展。
—討論問題—
1.不去有意識地為他人增加價值,是否就會自然而然變成一個價值減損者?為什么?價值增加者和價值減損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請解釋。
2.為什么有人會成為價值倍減者?他們和其他人之間是否有不可化解的矛盾?喬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說:“不能原諒他人,等于給自己拆橋。”成為價值倍減者,是永遠不變的選擇嗎?在單位和家庭中,哪些行為會被看作價值倍減者所為?未來生活中,如何避免這些行為?
3.微不足道的行為,可能輕易地提升或者壓低他人,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小事情如何影響孩子?父母們對提升孩子、使其不斷進步應負有什么責任?請解釋。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你是經常鼓勵孩子,還是訓誡他們?如果你的改變對孩子有益,你將做哪些改善?
4.如果不通過話語,如何提升或壓低他人?通過面部表情,如何使人振奮或者氣餒?你如何形容自己的面部表情?別人又如何形容你的面部表情?你如何使其變得更陽光更積極?
5.價值增加者和價值倍增者區別何在?你能成為價值倍增者嗎?請解釋。你如何倍增他人的生命價值?要成為更好的價值倍增者,你要怎樣做?
在進入第二部分之前,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些“準備”階段的人際法則:
透鏡法則: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他人。
鏡子法則:正人先正己。
痛苦法則: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會傷害他人,也容易被傷害。
榔頭法則:千萬別用榔頭拍打別人頭上的蒼蠅。
電梯法則:人際關系中,我們既可以提升他人,也可以壓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