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某村某村,婆婆虐待媳婦。哪家哪家的公公喝了酒就耍酒瘋。又是誰家的姑娘出嫁了剛過一年就生了一對雙生。又是誰的兒子十三歲就定了一家十八歲的姑娘做妻子。

燭火燈光之下,一談談個半夜,真是非常的溫暖而親切。

一家若有幾個女兒,這幾個女兒都出嫁了,親姊妹,兩三年不能相遇的也有。平常是一個住東,一個住西。不是隔水的就是離山,而且每人有一大群孩子,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務,若想彼此過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做母親的同時把幾個女兒都接來了,那她們的相遇,真仿佛已經隔了三十年了。相見之下,真是不知從何說起,羞羞慚慚,欲言又止,剛一開口又覺得不好意思,過了一刻工夫,耳臉都發起燒來,于是相對無語,心中又喜又悲。過了一袋煙的工夫,等那往上沖的血流落了下去,彼此都逃出了那種昏昏恍恍的境界,這才來找幾句不相干的話來開頭;或是——

“你多咱來的?”

或是:

“孩子們都帶來了?”

關于別離了幾年的事情,連一個字也不敢提。

從表面上看來,她們并不像姊妹,絲毫沒有親熱的表現。面面相對的,不知道她們兩個人是什么關系,似乎連認識也不認識,似乎從前她們兩個并沒有見過,而今天是第一次的相見,所以異常的冷落。

但是這只是外表,她們的心里,就早已溝通著了。甚至于在十天或半月之前,她們的心里就早已開始很遠地牽動起來,那就是當著她們彼此都接到了母親的信的時候。

那信上寫著迎接她們姊妹回來看戲的。

從那時候起,她們就把要送給姐姐或妹妹的禮物規定好了。

一雙黑大絨的云子卷,是親手做的。或者就在她們的本城和本鄉里,有一個出名的染缸房,那染缸房會染出來很好的麻花布來。于是送了兩匹白布去,囑咐他好好地加細地染著。一匹是白地染藍花,一匹是藍地染白花。藍地的染的是劉海戲金蟾,白地的染的是蝴蝶鬧蓮花。

一匹送給大姐姐,一匹送給三妹妹。

現在這東西,就都帶在箱子里邊。等過了一天二日的,尋個夜深人靜的時候,輕輕地從自己的箱底把這等東西取出來,擺在姐姐的面前,說:

“這麻花布被面,你帶回去吧!”

只說了這么一句,看樣子并不像是送禮物,并不像今人似的,送一點禮物很怕鄰居左右看不見,是大嚷大吵著的,說這東西是從什么山上,或是什么海里得來的,那怕是小河溝子的出品,也必要連那小河溝子的身份也提高,說河溝子是怎樣地不凡,是怎樣地與眾不同,可不同別的河溝子。

這等鄉下人,糊里糊涂的,要表現的,無法表現,什么也說不出來,只能把東西遞過去就算了事。

至于那受了東西的,也是不會說什么,連聲道謝也不說,就收下了。也有的稍微推辭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留著你自己用吧!”

當然那送禮物的是加以拒絕。一拒絕,也就收下了。

每個回娘家看戲的姑娘,都零零碎碎地帶來一大批東西。

送父母的,送兄嫂的,送侄女的,送三親六故的。帶了東西最多的,是凡見了長輩或晚輩都多少有點東西拿得出來,那就是誰的人情最周到。

這一類的事情,等野臺子唱完,拆了臺子的時候,家家戶戶才慢慢地傳誦。

每個從婆家回娘家的姑娘,也都帶著很豐富的東西,這些都是人家送給她的禮品。東西豐富得很,不但有用的,也有吃的,母親親手裝的咸肉,姐姐親手曬的干魚,哥哥上山打獵打了一只雁來腌上,至今還有一只雁大腿,這個也給看戲小姑娘帶回去,帶回去給公公去喝酒吧。

于是烏三八四的,離走的前一天晚上,真是忙了個不休,就要分散的姊妹們連說個話兒的工夫都沒有了。大包小包一大堆。

再說在這看戲的時間,除了看親戚,會朋友,還成了許多好事,那就是誰家的女兒和誰家公子訂婚了,說是明年二月,或是三月就要娶親。訂婚酒,已經吃過了,眼前就要過“小禮”的,所謂“小禮”就是在法律上的訂婚形式,一經過了這番手續,東家的女兒,終歸就要成了西家的媳婦了。

也有男女兩家都是外鄉趕來看戲的,男家的公子也并不在,女家的小姐也并不在。只是兩家的雙親有媒人從中媾通著,就把親事給定了。也有的喝酒作樂的隨便地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了人家。也有的男女兩家的公子、小姐都還沒有生出來,就給定下親了。這叫做“指腹為親”。這指腹為親的,多半都是相當有點資財的人家才有這樣的事。

兩家都很有錢,一家是本地的燒鍋掌柜的,一家是白旗屯的大窩堡,兩家是一家種高粱,是一家開燒鍋。開燒鍋的需要高粱,種高粱的需要燒鍋買他的高粱,燒鍋非高粱不可,高粱非燒鍋不行。恰巧又趕上這兩家的婦人,都要將近生產,所以就“指腹為親”了。

無管是誰家生了男孩子,誰家生了女孩子,只要是一男一女就規定他們是夫婦。假若兩家都生了男孩,就都不能勉強規定了。兩家都生了女孩也是不能夠規定的。

但是這指腹為親,好處不太多,壞處是很多的。半路上當中的一家窮了,不開燒鍋了,或者沒有窩堡了,其余的一家,就不愿意娶他家的姑娘,或是把女兒嫁給一家窮人。假若女家窮了,那還好辦,若實在不娶,他也沒有什么辦法。若是男家窮了,男家就一定要娶,若一定不讓娶,那姑娘的名譽就很壞,說她把誰家誰給“妨”窮了,又不嫁了。“妨”字在迷信上說就是因為她命硬,因為她某家某家窮了。以后她就不大容易找婆家,會給她起一個名叫做“望門妨”。無法,只得嫁過去,嫁過去之后,妯娌之間又要說她嫌貧愛富,百般地侮辱她。丈夫因此也不喜歡她了,公公婆婆也虐待她,她一個年輕的未出過家門的女子,受不住這許多攻擊,回到娘家去,娘家也無甚辦法,就是那當年指腹為親的母親說:

“這都是你的命(命運),你好好地耐著吧!”

年輕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劇來,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語說,“女子上不了戰場。”

其實不對的,這井多么深,平白地你問一個男子,問他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個年輕的女子竟敢了,上戰場不一定死,也許回來鬧個一官半職的。可是跳井就很難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節婦坊上為什么沒寫著贊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贊詞?那是修節婦坊的人故意給刪去的。因為修節婦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個女人。他怕是寫上了,將來他打他女人的時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來一大群孩子可怎么辦?于是一律不寫。只寫,溫文爾雅,孝順公婆……

大戲還沒有開臺,就來了這許多事情。等大戲一開了臺,那戲臺下邊,真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搭戲臺的人,也真是會搭,正選了一塊平平坦坦的大沙灘,又光滑,又干凈,使人就是倒在上邊,也不會把衣裳沾一絲兒的土星。這沙灘有半里路長。

人們笑語連天,哪里是在看戲,鬧得比鑼鼓好像更響,那戲臺上出來一個穿紅的,進去一個穿綠的,只看見搖搖擺擺地走出走進,別的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用說唱得好不好,就連聽也聽不到。離著近的還看得見不掛胡子的戲子在張嘴,離得遠的就連戲臺那個穿紅衣裳的究竟是一個坤角,還是一個男角也都不大看得清楚。簡直是還不如看木偶戲。

但是若有一個唱木偶戲的這時候來在臺下,唱起來,問他們看不看,那他們一定不看的,哪怕就連戲臺子的邊也看不見了,哪怕是站在二里路之外,他們也不看那木偶戲的。因為在大戲臺底下,哪怕就是睡了一覺回去,也總算是從大戲臺子底下回來的,而不是從什么別的地方回來的。

一年沒有什么別的好看,就這一場大戲還能夠輕易地放過嗎?所以無論看不看,戲臺底下是不能不來。

所以一些鄉下的人也都來了,趕著幾套馬的大車,趕著老牛車,趕著花輪子,趕著小車子,小車子上邊駕著大騾子。

總之家里有什么車就駕了什么車來。也有的似乎他們家里并不養馬,也不養別的牲口,就只用了一匹小毛驢,拉著一個花輪子也就來了。

來了之后,這些車馬,就一齊停在沙灘上,馬匹在草包上吃著草,騾子到河里去喝水。車子上都搭席棚,好像小看臺似的,排列在戲臺的遠處。那車子帶來了他們的全家,從祖母到孫子媳,老少三輩,他們離著戲臺二三十丈遠,聽是什么也聽不見的,看也很難看到什么,也不過是五紅大綠的,在戲臺上跑著圈子,頭上戴著奇怪的帽子,身上穿著奇怪的衣裳。誰知道那些人都是干什么的,有的看了三天大戲子臺,而連一場的戲名字也都叫不出來。回到鄉下去,他也跟著人家說長道短的,偶爾人家問了他說的是哪出戲,他竟瞪了眼睛,說不出來了。

至于一些孩子們在戲臺底下,就更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記住一個大胡子,一個花臉的,誰知道那些都是在做什么,比比劃劃,刀槍棍棒的亂鬧一陣。

反正戲臺底下有些賣涼粉的,有些賣糖球的,隨便吃去好了。什么黏糕,油炸饅頭,豆腐腦都有,這些東西吃了又不飽,吃了這樣再去吃那樣。賣西瓜的,賣香瓜的,戲臺底下都有,招得蒼蠅一大堆,嗡嗡地飛。

戲臺下敲鑼打鼓震天地響。

那唱戲的人,也似乎怕遠處的人聽不見,也在拼命地喊,喊破了喉嚨也壓不住臺的。那在臺下的早已忘記了是在看戲,都在那里說長道短,男男女女的談起家常來。還有些個遠親,平常一年也看不到,今天在這里看到了,哪能不打招呼。所以三姨二嬸子的,就在人多的地方大叫起來,假若是在看臺的涼棚里坐著,忽然有一個老太太站了起來,大叫著說:

“他二舅母,你可多咱來的?”

于是那一方也就應聲而起。原來坐在看臺的樓座上的,離著戲比較近,聽唱是聽得到的,所以那看臺上比較安靜。姑娘媳婦都吃著瓜子,喝著茶。對這大嚷大叫的人,別人雖然討厭,但也不敢去禁止,你若讓她小一點聲講話,她會罵了出來:

“這野臺子戲,也不是你家的,你愿聽戲,你請一臺子到你家里去唱……”

另外的一個也說:

“喲喲,我沒見過,看起戲來,都六親不認了,說個話兒也不讓……”

這還是比較好的,還有更不客氣的,一開口就說:

“小養漢老婆……你奶奶,一輩子家里外頭沒受過誰的大聲小氣,今天來到戲臺底下受你的管教來啦,你娘的……”

被罵的人若是不搭言,過一回也就了事了,若一搭言,自然也沒有好聽的。于是兩邊就打了起來啦,西瓜皮之類就飛了過去。

這來在戲臺下看戲的,不料自己竟演起戲來,于是人們一窩蜂似的,都聚在這個真打真罵的活戲的方面來了。也有一些流氓混子之類,故意地叫著好,惹得全場的人哄哄大笑。

假若打仗的還是個年輕的女子,那些討厭的流氓們還會說著各樣的俏皮話,使她火上加油越罵就越兇猛。

自然那老太太無理,她一開口就罵了人。但是一鬧到后來,誰是誰非也就看不出來了。

幸而戲臺上的戲子總算沉著,不為所動,還在那里阿拉阿拉地唱。過了一個時候,那打得熱鬧的也究竟平靜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民勤县| 航空| 微博| 辽源市| 广水市| 巴马| 周至县| 武隆县| 南昌县| 鹤岗市| 新闻| 永修县| 东台市| 崇礼县| 四会市| 定兴县| 铜梁县| 祁阳县| 乐东| 定日县| 彰武县| 垦利县| 阜平县| 平湖市| 白河县| 宁远县| 中方县| 武胜县| 张家口市| 崇义县| 蓬安县| 府谷县| 昌都县| 舟曲县| 顺义区| 博湖县| 陇西县| 博白县| 始兴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