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大全(超值白金版)
- 靜荺
- 2469字
- 2019-01-03 02:46:22
第四節 飲食工具禁忌
《禮記·曲禮上》有“共飯不澤手”的記載,所以中國人對飲食工具十分重視。中國人的飲食工具主要是碗和筷子。因此,在使用這兩種飲食工具時,要注意遵守其禁忌。
用碗的禁忌
碗是人們日常飲食必不可少的器皿,因此在用碗這一方面,留下來很多禁忌。
·忌吃飯前用筷敲空碗
這種行為被看做是乞丐要飯,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給予施舍。這種做法被視為是極其下賤的,被他人所不齒。
·忌拿碗姿勢不正確
拿碗的手勢一般是五指自然捧著碗,忌諱用手掌平托碗底,又忌用手攥著碗邊,這也是“丐幫”之相。
·忌將筷子插在米飯碗上
碗里的飯盛好后,民間又忌諱將筷子插在米飯碗上。據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
·忌把筷子橫擔在碗上
山東一帶還忌把筷子橫擔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正確的做法是把筷子放在碗的右邊。
·忌吃飯時把碗扣在桌上
有些地方還忌諱吃飯的時候把碗扣在桌上,據說扣碗會得噎食病。還有一些地區忌飯時扣碗是因與吃藥相似。吃湯藥時,喝完后常將藥碗扣于桌上,以示今后不再生病服藥。如扣飯碗,還恐易生病將不能進食。
知識鏈接
碗的由來
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形狀與現在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1/2,多為圓形,極少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
有些講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規矩,叫做“杯不出欄,筷不出緣”。又有筷子不放于杯子同一側的忌諱。若是杯子兩邊,—邊放一只筷子,就覺得不吉利,因為筷(快)分開了,這樣,看上去也不雅觀。
用筷子的禁忌
中國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明。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種族時說:“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發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對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
·忌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子上
吃飯時忌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后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后,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后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做法。
·忌拿筷子時食指伸出
民間禁忌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人們眼里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地指別人,而人們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別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并用筷子指人。
·忌筷子在菜盤里來回尋找而不下筷
吃飯時忌諱手里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里尋找,不知從哪里下筷為好。此種行為俗稱“執箸巡城”,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忌手里拿著筷子在菜盤里不住地翻動
吃飯時禁忌手里拿著筷子在菜盤里不住地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一般。這種做法同“執箸巡城”相近,俗稱“迷箸刨墳”,都屬于缺乏教養的做法,令人生厭。
·忌夾菜時將菜湯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
吃飯時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手里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這種做法俗稱“淚箸遺珠”,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忌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
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種行為俗稱“交叉十字”,是不對的。人們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這也無疑是在否定自己,這也是不行的。
·忌將筷子顛倒使用
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俗稱“顛倒乾坤”,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饑不擇食,以至于都不顧臉面了,將筷子使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忌用一只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
在用餐時用一只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這種行為俗稱“定海神針”。這也是不行的,會被認為是對同桌用餐人員的一種羞辱。在吃飯時做出這種舉動,無異于在歐洲當眾對人伸出中指,都是不行的。
·忌吃飯時用嘴嘬筷子并發出聲響
吃飯時忌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來回去嘬,并不時地發出“咝咝”聲響。這種行為俗稱“品箸留聲”,被視為一種不雅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加上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允許。
·忌把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
有的時候,人們出于好心幫別人盛飯,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這種行為俗稱“當面燒香”。這樣做是不可取的,會被人視為大不敬,因為中國人的傳統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疑會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絕不被接受的。
·忌把筷子掉在地上
吃飯時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種行為俗稱“落地驚魂”。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因為人們認為,祖先們全部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于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但這有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應當趕緊用落地的筷子根據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畫出十字。其方向為先東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東西,不該驚動祖先,然后再拾起筷子,嘴里同時說自己該死。
知識鏈接
筷子起源
筷子是一種餐具,用于夾起食物并把它們送往口里。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幫助吃飯的工具),也叫“筯”,還叫“梾”,因為“箸”和“住”是諧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來就用停住的反義字“快”加個竹字頭,就成了現在筷子名稱的由來。筷子從古代就流傳至鄰近國家,當今已成為東南亞多個民族常用的飲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