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女人要做的100件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蘇暢
- 3439字
- 2019-01-04 03:19:59
4 定義屬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覺
哲人說,由古至今,人類一部煌煌文明發(fā)展史,唯一的動力和能源即是——追求幸福。誠然,我們每個人終日都在為學(xué)習(xí)、戀愛、事業(yè)、名利、子女而苦苦奔波,只因“幸福”二字的蠱惑。那么,究竟何為幸福呢?
有一則小幽默說:一位青年學(xué)者去請教他的導(dǎo)師:“幸福是什么?”導(dǎo)師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就像甜甜的笑。”學(xué)者去問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乞丐說:“幸福是所有人都向我的碗里放錢,面值越大我越幸福。”學(xué)者去問一名慣犯,慣犯說:“幸福是得到自由。”然后低聲在學(xué)者耳邊說:“是下次犯罪時不會被抓到。”學(xué)者又去問另一位學(xué)者,對方說:“幸福是……”他停頓了一下,說:“是你的研究報告署上我的大名。”
一笑之余,我們似有所悟。關(guān)于幸福,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對幸福的詮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點,譬如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政治家就定義不一。這取決于一個人的知識底蘊和他的思想境界。
幸福不止這些。呻吟的病人說健康就是幸福,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說活著就是幸福,頑皮的孩子說得到一件心愛的玩具就是幸福,流浪街頭的盲人說有家就是幸福,苦讀的學(xué)子說金榜題名就是幸福,失戀的青年說被人愛著就是幸福……
其實,幸福很簡單。它是你的一種身體和心理的快樂感受,你身心的舒適、自由,你擺脫了欲望羈絆后的無憂無慮。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
幸福是知足,是豁達。幸福是短暫的滿足與快感。幸福是發(fā)自個人內(nèi)心的感覺,在于我們的體會。幸福是享受自由,也給他人自由。幸福不分性別,不依賴于年齡,不取決于財富。幸福是……
每個人的幸福不同,但幸福并不是世間的稀缺品,它如同陽光普照大地,惠及萬物生靈。它又似一杯透明的水,雖淡然無味,口渴之人卻能品咂出其中的甘甜。許多時候,只需換一種心情,換一個角度,本來索然無味的事也許會變得精彩無比。
生活中,盡管幸福如同隨處可見的陽光,但有些人卻習(xí)慣把目光投向陰影和黑暗,身在福中卻絲毫感覺不到幸福,導(dǎo)致了無數(shù)遺憾和悲劇的發(fā)生。可見,幸福至關(guān)重要的,在于領(lǐng)悟,在于感覺。
然而,我們太忙碌了,總是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梳理自己的思緒,沒有時間反省自己的行為,甚至沒有時間倒掉鞋里的那粒沙子。我們無所適從、力不從心甚至疲憊不堪,可是我們卻一直在無奈與陣痛中蹣跚前行。
其實,簡單來說,幸福就是你的感覺,它來自你的心靈深處,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猶如花開般奇妙的人生體驗,潛藏在你的心底,只是常常被你忽略。
幸福常與深沉的愛連在一起。隨著你的希望逐漸被失望代替,最誠摯的愛連同心靈的寄托一同失去,久違的幸福就會被巨大的失落感和深深的痛苦擠壓在心的最底層,被“郁悶”和“無聊”所反復(fù)驅(qū)趕。但幸福從來都不曾消失或走遠,始終默默伴隨著你的每一個平凡生活。
自始至終,從來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qū)⑿腋奈覀冃牡讑Z走,那是上天分發(fā)給我們的,永久屬于我們的豐厚無比的私有財產(chǎn)。除非我們自己甘愿放棄,它時時刻刻都在那里,通過你的真誠和你的感恩之心,一碰,就會觸到。
幸福就是相伴一生
神父:“新郎,你愿意娶新娘為妻嗎?”
新郎:“是的,我愿意。”
神父:“無論她將來是富有還是貧窮、或無論她將來身體健康或不適,你都愿意和她永遠在一起嗎?”
新郎:“是的,我愿意。”
神父轉(zhuǎn)向新娘。
神父:“新娘,你愿意嫁給新郎嗎?”
新娘:“是的,我愿意。”
神父:“無論他將來是富有還是貧窮、或無論他將來身體健康或不適,你都愿意和他永遠在一起嗎?”
新娘:“是的,我愿意。”
這一段最普通的婚禮對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簡單的對白,永遠不變的問題,卻讓無數(shù)的新人為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只因它給出了人們對婚姻最好的詮釋:是的,我愿意。
決定成為一個人的妻子,就意味著你已做好準備與他相攜相伴一起接受生活對你們的考驗,當戀愛的激情消退,你是否還能在他下班的路口靜靜等待?當大難來臨,你是否還能緊緊握住他的手?多少愛情,只有陽光,沒有風(fēng)雨;只有快樂,沒有苦痛。愛的時候,都會說你的愛永遠,可又有多少愛能抵得過似水的流年,只有經(jīng)受了生活考驗的愛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愛。無論在什么境況下,都可以堅定地說道:是的,我愿意。
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說:“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會把一半給我的母親,另一半給你。”小女孩喜歡上了小男孩。那一年他12歲,她10歲。
他們村子被洪水淹沒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唯獨沒有親自去救她。當她被別人救出后,有人問他:“你既然喜歡她,為什么不救她?”他輕輕地說:“正是因為我愛她,我才先去救別人。她死了,我也不會獨活。”于是他們在那一年結(jié)了婚。那一年他22歲,她20歲。
全國鬧饑荒,他們同樣窮得揭不開鍋,最后只剩下一點點面了,做了一碗湯面。他舍不得吃,讓她吃;她舍不得吃,讓他吃!三天后,那碗湯面發(fā)霉了。當時,他42歲,她40歲。
許多年過去了,他和她為了鍛煉身體一起學(xué)習(xí)氣功。這時他們調(diào)到了城里,每天早上乘公共汽車去市中心的公園,當一個青年給他們讓座時,他們都不愿坐下而讓對方站著。于是兩人靠在一起手里抓著扶手,臉上都帶著滿足的微笑,車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都站了起來。那一年,他72歲,她70歲。
她說:“10年后如果我們都已死了,我一定變成他,他一定變成我,然后他再來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真愛與“我愛你”無關(guān),與金錢無關(guān),與地位無關(guān),與容貌無關(guān)……它僅存于一碗粥,一碗湯面,一個座位,一次相視而笑之間。在漫漫的長夜中,只要有他相伴就足夠了,在人生的各種溝溝坎坎中,只要有他相伴就可以了,真愛博大深邃,包容、用生命的力量守候著你的愛人,10年、20年……情不死,愛永存。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愛情的力量不斷激發(fā)著兩個生命的快樂,一時的激情不足為道,能相攜相伴一起走過人生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才是真正的愛情。愛情是女人生命的需要,其實找到真愛并讓愛常鮮的真正秘訣并不掌握在命運或時機的手中,它存在于自己的觀念與行動中。尊重、體貼、贊美、寬容你的愛人,給他空間,與他溝通,與他徜徉于浪漫的愛意里,直到永遠。
幸福,取決你如何看待
每一個女人都擁有幸福,只看你是給自己一個肯定還是否定。幸福與否,完全是取決于你自己如何看待的。
每個人對幸福的看法都不一樣。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告誡我們:“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xué)會吃得起苦。”
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表示,幸福不在于擁有金錢,而在于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的激情。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強調(diào),“醉心于某種癖好的人是幸福的”,“正像我們無權(quán)只享受財富而不創(chuàng)造財富一樣,我們也無權(quán)只享受幸福而不創(chuàng)造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該如何被定義呢?下面這位哲學(xué)家的故事或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有一位哲學(xué)家,當他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小屋里。盡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很快樂,很幸福。
有人問他:“那么多人擠在一起,連轉(zhuǎn)個身都困難,這樣的生活也能算作是幸福嗎?”
哲學(xué)家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學(xué)家一個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這樣的生活你還覺得幸福嗎?”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么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讓人覺得幸福呢?”
幾年后,哲學(xué)家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里。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里環(huán)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臟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幸福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費很大的勁兒;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yǎng)些花、種些菜。這些樂趣呀,數(shù)之不盡啊!”
后來,那人遇到哲學(xué)家的學(xué)生,問道:“你的老師總是覺得自己很幸福,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huán)境并不那么好呀。”
學(xué)生笑著說:“決定一個人幸福與否,不是在于環(huán)境,而在于心境。”
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取決于自己的內(nèi)心。同樣,生活可能反饋給我們的影響,也取決于我們的內(nèi)心。如果內(nèi)心是悲觀的、消極的,那么我們從生活中接收到得一切信息都將是傷感的、帶著痛苦的;如果內(nèi)心是樂觀的、積極的,那么不管生活給予了我們什么,我們都能感覺到同樣的幸福和快樂。
所以,幸福的生活并非是要住好房子,吃大餐,只要內(nèi)心感到了幸福,那么,幸福就會降臨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