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打官司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孫靜
- 13409字
- 2019-01-04 04:01:39
第三節 婚姻損害賠償官司
配偶可否基于忠誠協議書要求賠償
【案情介紹】
方宇離婚后通過征婚,認識了同樣也處于離異狀態的王清。兩人交往不久后就登記結婚了。2004年6月份,兩人協商一致后,簽署了一份“協議書”,主要約定了婚前婚后的財產歸屬問題。除以上內容之外,協議內容還包括夫妻結婚后相互間的道德責任。內容中還尤其強調了夫妻間的“違約責任”:若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現破壞夫妻感情的情況,如婚外情等,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對無過錯的一方經濟賠償,數額為30萬元人民幣。不久后,王清便發覺丈夫與其他異性有染。2005年6月,方宇向法院請求離婚,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同時,王清也以方宇違反協議為由,要求方宇支付違約金30萬元。
本案的主審法官認為,夫妻忠實義務是婚姻關系最本質的要求,婚姻關系穩定與否,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此。雖然,對違反夫妻“忠誠”義務,情節尚未達到“重婚”、“與人非法同居”等嚴重程度的一方如何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未做具體規定,但法律也未明文禁止當事人自行約定。
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方宇支付王清賠償金30萬元。后方宇不服,提起上訴。在上訴期間,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方宇支付王清25萬元人民幣。
【案件分析】
這起案件涉及夫妻間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丈夫因婚內對妻子不忠,違反了“忠誠協議”的相關約定,被法院判決支付賠償金,在調解后,最終確定賠償女方25萬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改后,道德協議發生法律效力的判例。它的啟示是:可以運用協議的效力,把婚外情也納入法律調整范圍內。之后,很多法院都效仿此一做法。
本案中夫妻之間的“忠誠協議”,是雙方在沒有受到任何脅迫的情況下自愿簽訂的,協議的內容也未損害他人利益。協議實質上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義務的具體化,“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正是這一具體的協議,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上原則性的夫妻“忠實”義務具有了可訴性,因而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操作指南】
婚姻的存續是以愛與信任為基礎的。夫妻雙方之間互負忠實的義務。但是,若只是基于“忠誠協議”而提起債權訴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上卻沒有相應條文予以固定。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因一方有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情形也與可基于“忠誠協議”而提起的債權訴訟不符。所以,夫妻間的“忠誠協議”不屬于合同之債的范圍內,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調整。
在具體的操作中,類似的“忠誠協議”只能起到督促和約束的作用,起不到決定性作用。所以,與簽署“忠誠協議”相比,“財產協議”更具有實際意義。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條 夫妻之間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之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 當事人僅以婚姻法第四條為依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一方喪失性能力后,配偶能否要求賠償
【案情介紹】
2003年4月27日,小胡與本單位的小金在同一科室工作。小金在一次駕駛自卸車倒車時,將站在卡車后面幫助關車門的小胡撞倒。隨即,小胡即被送往醫院治療,經診斷后,醫生告知家屬小胡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導致其喪失了性能力。小胡的妻子小柳聽到后認為,丈夫喪失性功能,嚴重傷害了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而丈夫會失去性功能,都是由于小金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執行公務時,倒車不慎造成的。因為小金工作于某環境衛生管理所,故該環境衛生管理需承擔賠償責任。于是,小胡夫妻二人共同以環境衛生管理所為被告起訴,要求賠償損失,其中包括性權利損害的精神損害賠償。
人民法院審理查明后同意小胡夫妻二人的請求,判決某環衛所司機金鳴在工作中倒車時疏于觀察,將小胡撞傷,環衛所應負全部責任。正是由于金鳴的侵害,使小柳作為妻子的性權利受到了侵害。因此,該法院于2002年9月2日做出判決:該環衛所賠償小胡醫療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等損失159205元,賠償小柳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0元。
【案件分析】
本案件比較特殊,它是因工作事故引起的間接侵害夫妻關系而產生的賠償糾紛。因而,對本案的處理也產生了多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該案中有兩個平行的侵權賠償法律關系,一是小金倒車時不慎撞傷小胡,造成了小胡身體健康受損;一是小金不慎造成的事故對小胡妻子小柳造成了間接傷害,即性權力受損。法院在審理中認為,小金在倒車時不慎造成小胡受傷,且該事故發生于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應由該環衛所承擔對小胡的各項賠償金,關于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對于小胡之妻,法院則認為,性權利也是公民健康權的一個內容,但由于小金的不慎造成小胡喪失性功能,也就間接損害了小胡妻子小柳的性權利,因而,對于小柳性權利損害的精神賠償,環衛所也應一并承擔。
【操作指南】
本案中,由于小金的疏忽過錯使得小胡被撞傷,失去了性生活的能力,這勢必使小胡的配偶小柳也要遭受幾十年的無法過完整的夫妻生活的痛苦。因此,本案中,加害人的行為顯然構成間接侵害婚姻關系。但是,加害人的行為,侵犯的是不是受害人配偶的性權利呢?根據配偶權的相關理論,夫妻相互之間的同居權利和義務是最基本的夫妻關系之一,是男女之間之所以成為夫妻、配偶的基本利益所在。配偶一方因為侵權行為而健康受損,致使其配偶無法與其同居,損害的是夫妻間的性利益,屬配偶權的范疇,而不是一項獨立的性權利。
所以說,現實訴求中,不能單純就性權利發起訴求,而是應該把范圍擴大。從配偶權利和人格利益的角度出發。這樣的訴求被滿足的可能性比較大。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因出軌導致離婚,無過錯方如何要求賠償
【案情介紹】
劉女士和丈夫董某結婚10余年,夫妻感情穩定,令鄰居們羨慕不已。但自從董某下海經商后,經濟收入越來越多。董某開始過夜不歸宿、花天酒地的生活,還結識了一個酒吧女。剛開始,劉女士還認為丈夫很快膩了,就會回到自己身邊來。因此,并沒有采取強硬手段,正是這種縱容,反而讓丈夫董某的行為更加肆無忌憚。后來,將近有兩年,董某都沒回家過夜,使得夫妻有名無實。劉女士從丈夫的行為中醒悟過來,要求離婚。可是丈夫董某卻因害怕其財產會被分走而堅決反對與妻子離婚。后來劉女士的朋友對她說,夫妻兩人只要分居夠兩年再提出離婚,法院就會判決離婚。而且,離婚時丈夫存在過錯,女方還可獲得適當賠償。劉女士開始與丈夫分居,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搜集證據,以待訴訟時采用。
【案件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經調解無效,即可判決離婚。因此劉女士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后,如果確實有合法有效的證據證明其與丈夫的分居已滿兩年,又無法調解和好,即使劉女士的丈夫反對,法院也應當判決離婚。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無過錯方可請求有過錯方予以損害賠償。
在本案中,劉女士能夠提出證據證明丈夫在婚內與他人同居,并且因為此事導致二人感情破裂從而分居、離婚,那么就能證明其丈夫有過錯,離婚時,應對無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操作指南】
離婚賠償的數額是沒有明確的法定標準的。因為離婚的緣由不同,無過錯方權益受到的侵害程度也不同,所以要求的賠償數額也不同。同時要考慮到過錯方的支付能力。如果數額遠遠超出其支付范圍,反而會失去執行力,出現拖欠的情況。所以說,依據過錯方的過錯程度、具體的損害情節、經濟能力和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等情況,提出一個合理的損害賠償數額,才會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利益。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對不愿生育的配偶可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案情介紹】
宋某與其妻章某2007年登記結婚,婚后二人感情穩定,都有各自的事業需要奮斗。章某作為一名演員,平常非常注重保養自己的皮膚與身材。而今兩人結婚已4年有余,仍無一子,其原因也是由于妻子為自己的身材考慮,怕生了孩子后便會發胖,從而影響自己的事業,而不愿生孩子。宋某多次與妻子商量生一個孩子,均被妻子拒絕。宋某覺得生孩子之事再無希望,便于2011年8月14日向法院起訴離婚,理由是妻子章某不愿生孩子侵犯了自己的生育權。法院經過審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的最新規定,判定兩人離婚,但宋某認為妻子章某侵犯自己生育權的理由不成立。
【案件分析】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判決離婚的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如果夫妻感情有調解和好的可能,法院不會判決離婚,只有雙方的確已經沒有任何和好的可能,無法在一起生活時,法院才會判決離婚。此外,關于生育權,我國法律規定生育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關于生育權,公民既有生育的自由,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結合本案,首先,宋某妻子不愿生孩并不是侵犯宋某生育權的行為,宋某妻子有權利選擇生孩子還是不生孩子;其次,宋某僅以其妻不愿生孩子便起訴離婚,達不到法定離婚的條件。當宋某多次要求與妻子生孩子被妻子拒絕后,二人產生矛盾,導致感情確已破裂時,才符合離婚要件,法院也是因此才判決二人離婚的。換句話說,法院可以判決離婚,但不是由于妻子的過錯,而是由于法定的“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操作指南】
生育權是女性的天賦權利。女性有選擇是否使用的自由。如果生活中遇到類似章某這樣有自我主張的女性,作為配偶又不想放棄下一代,就需要雙方坐下來好好溝通。即使溝通不成,感情最終無法挽回,也沒必要非要爭論對錯。從主張自我權益的角度出發,是沒有對與錯的。法律在此問題上也是保持中立態度的。從法律的角度講,這種情形下的離婚判定只能屬于《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情形。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 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妻子懷有私生子,可以起訴離婚嗎
【案情介紹】
2006年1月,余某與楊某在一場社交酒宴上相識,并且一見傾心。之后,兩人便開始交往。3個月后,余某和楊某都覺得彼此很適合,便于2006年5月1日登記結婚。2007年10月,妻子楊某懷孕,余某得知后很高興,對妻子的照顧更加細致。可沒高興多久,到妻子楊某懷孕5個月的時候,余某從別人口中聽到消息稱:妻子肚里的孩子并非自己的骨肉。這個消息讓余某憤怒異常。回家時質問其妻,妻子坦率承認孩子是別人的,不是余某的。余某覺得妻子背叛了自己,還隱瞞實情欺騙自己到現在,自己卻一直傻乎乎地蒙在鼓里,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養。妻子的做法實在太過分,讓他再也無法容忍。最終,他顧不上妻子的身孕,還是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離婚。
【案件分析】
我國法律有明確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1年內或終止妊娠后6個月內,男方向法院提出離婚的,法院應當說服男方撤回訴訟。如果男方堅決要求離婚,不肯撤回訴訟,法院應當做出不受理案件的決定并通知男方。之所以制定這條法律,本意是為了保護懷孕期間婦女的權利。當然,也不是說,男方在此期間沒有合法權益。在規定男方不可與懷孕期間的婦女離婚外,還有兩點例外:如果女方在此期間提出離婚,不受此限制;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受此限制。這就規定了懷孕期間丈夫不可起訴離婚的兩種例外情形,其中第二種情形下的“確有必要”包括的情形即有女方所懷孩子并非男方的骨肉這一情況。在本案中,妻子楊某婚內與他人發生關系并致懷孕,違反了夫妻間相互忠實的義務。因此,余某向法院起訴離婚時,法院應予受理。
【操作指南】
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否出于惡意,夫妻雙方都不能相互欺瞞。尤其是像血緣、不動產之類會對今后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事。
對于被隱瞞的一方,視自身具體情感狀態而定是否對另一方追究責任。對于夫妻來說,雙方之間最重要的是忠誠,沒有忠誠,夫妻建立的基礎也就瓦解,對于重大欺瞞,法律也無須再保護其利益。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1年內或中止妊娠后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此處,法院認為的“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包括的情形中有女方懷孕,但所懷孩子并非男方的骨肉,此這種情況下,男方提出離婚,法院應予受理。
離婚未賠償,離婚后能否追加
【案情介紹】
段睿睿和高峰結婚后,兩人一直各自忙自己的事情。高峰經常出差,導致兩人聚少離多。段睿睿一直猜測丈夫在外面有別的女人,但苦于沒有證據,也就一直閉口不談。之后,兩人因為相處時間太少,感情越來越淡,決定協議離婚。兩人一起到當地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在兩人離婚后不到3個月,段睿睿從朋友那得知高峰剛和一個女人生下孩子,遂找到他們所住的小區,親自證實。段睿睿知道自己以前的猜測都是對的,覺得自己感情上受傷,一怒之下,她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自己的前夫予以精神損害賠償。
【案件分析】
我國法律對于婚姻關系中無過錯的一方的保護有比較全面的規定,其中就包括對已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后,發現另一方在婚內存在過錯時,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可提出損害賠償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進一步明確規定,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1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本案中,段睿睿發現丈夫在離婚不到3個月內就與別的女人有了孩子,合理推測其在婚內便開始了與他人的同居生活,符合法律規定的無過錯方請求有過錯方進行損害賠償的條件。同時,段睿睿不到1年的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該項請求,也符合法律的規定,因而,法院應該受理。因為段女士和高先生辦理離婚登記手續不到1年,所以,段女士依然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操作指南】
在感情糾葛里主張合法權益,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很多前夫前妻,都是分開便不再往來的。但對于事后才知自身受到的是更大的傷害時,只要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依舊有權利追索賠償。法律尊重的是客觀事實,只要有事實有證據,那么法律就會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追索賠償時,雙方可以先進行私下協商,如果談不攏再起訴。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后,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當事人在協議離婚時已經明確表示放棄該項請求,或者在辦理離婚登記手續1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全職太太被迫離婚,如何索償
【案情介紹】
張某任職于一家電視臺,在該電視臺做記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張某經常在外地跑新聞,一年到頭難回幾次家。自從二人有了孩子后,妻子胡某擔心孩子因為父母都有工作,不能經常在身邊,得不到好的照顧,為了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其妻胡某辭去工作,在家安心帶孩子,負責照料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做起了全職太太。這樣的生活過了幾年,由于夫妻倆聚少離多,感情大不如前,生活也無法再繼續下去,最終,兩人決定離婚。但由于胡某為了照顧孩子,辭去工作,在家做全職太太,沒有任何經濟來源,胡某便要求丈夫張某為這幾年她對家庭的付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張某認為自己一人在外打拼很不容易,離婚對自己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自己也需要補償,所以不愿意出錢。胡某到法院起訴離婚,要求補償金,法院審理后認為,胡某的要求屬于合理要求,應當予以支持。
【案件分析】
中國婦女,在生小孩之前大都能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生完孩子之后,為了能照顧好家人而辭去工作,專心在家打理起居的也大有人在。因而,她們的經濟來源完全依靠丈夫。雖然婚姻關系期間,她們為家庭付出了很多,幾乎承擔起了整個家庭事務,但離婚后,由于她們脫離了社會和職場太久,而在短期內無法改善自身的被動局面。法律為了保護這一部分婦女的利益,規定,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中為家庭多承擔責任、多履行義務的一方,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這條法規的制定,即為那些為家庭犧牲了很多,而放棄了自己利益的人在離婚后能得到應有的補償。
本案中胡某為照顧孩子,料理家務而辭去工作,專心在家做全職太太,也因此失去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胡某的付出在家庭中算是付出了較多的義務的那一方,因此離婚時胡某可請求丈夫就這幾年她對家庭的犧牲做出補償。
【操作指南】
幸福無價,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和彌補。但是,沒有任何人為別人付出所有是理所應當的。被照顧的一方應該抱著感恩和理解的心態來回饋對方。這樣才有幸福的存在。
如果生活中遇到了胡某這樣的境遇,應當努力爭取自己的權利,不要遲疑。全職太太是一個不算特殊的群體,同時也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法律對其給予保護是合情合理的。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前夫對法院判定支付補償的決定不予履行,就要督促其履行。對于補償的金額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孩子跟隨女方生活,除了補償金之外,還要保證子女的撫養費。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家庭暴力,受害方如何請求賠償
【案情介紹】
金某與劉某2001年登記結婚,婚后感情和睦,相敬如賓。但結婚第五年,丈夫劉某在一次聚會中與年輕漂亮的女孩孟某相識,立即被其美貌吸引,開始夜不歸宿,為女孩買大量金銀首飾,并流連在女孩身邊時常不歸家。妻子金某起初問起,劉某總以公司正是發展黃金期,要擴展業務,因而不可能總是待在家里為由搪塞過去。后在商場中,被妻子撞見。回家后,妻子質問劉某,劉某不耐煩,坦然承認其已與該女孩同居。金某聽到后,與丈夫劉某激烈爭吵,引得劉某大發雷霆,一時控制不住,對妻子拳打腳踢至其重傷。金某很傷心,但出于多年夫妻情義還是原諒了劉某。沒想到,沒過多久,舊事重演,劉某對金某下手也越來越重。金某遍體鱗傷之后,終于受不了,于2007年2月向法院提出賠償。
【案件分析】
此案屬家庭暴力案件。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他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對一個人的身體進行摧殘,會嚴重損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是極其惡劣的事件。如果支持了受害一方的賠償請求,在另一方不積極履行的情況下,判決也缺乏強制執行的可能性。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個人財產不足以支付債務時,還要以共同財產執行。受害方作為申請人,要求法院強制執行其共同財產,在實踐中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社會效果。因此,在婚姻存續期間內,夫妻一方對另一方實施傷害行為,造成損害后果的,如果受害方在未提出離婚的訴訟請求時僅起訴要求對方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不予支持。
【操作指南】
很多人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人們都把“家庭暴力”當做一家的家務事,外人無權插手,更有甚者認為丈夫打妻子理所應當。這是傳統思想觀念中亟須摒棄的惡習,必須樹立起男女平等的觀念、生命安全健康權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權利、侵犯生命權及健康權即違法的法律理念。
我國法律明確禁止“家庭暴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規定了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的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責任,嚴重時,施暴者還需承擔刑事責任。在本案中,丈夫將妻子打成重傷,已觸犯了刑法,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外,還應受到刑事責任的懲罰。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 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無過錯方有權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即不論無過錯方是離婚訴訟中的原告或者是被告,均可在提出離婚訴訟時或應訴時提出要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的請求,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被告也可以在離婚后1年內另行起訴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
遭遇性侵害,受害方如何要求賠償
【案情介紹】
李衛與劉麗于1995年結婚,婚后李衛便不再隱瞞其自私貪婪的本性,導致夫妻之間矛盾愈發激烈,幾乎每天都在爭吵中度過,最終感情破裂。1999年10月8日,李衛向當地法院起訴離婚,法院判決準予,但李衛和劉麗遲遲未收到法院的判決書。在等待判決書期間,李衛去劉麗住所拿東西時,提出性交要求,劉麗不同意,李衛便以暴力強行要求李麗與其性交,使李麗身上多處地方被咬傷、抓傷等。
后經法院審理,被告人李衛主動起訴要求離婚,法院經一審審理后也判決準予離婚,雙方對此均無異議。兩人現已不是夫妻關系,在這種情況下,被告人李衛違背劉麗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強行與李麗發生性關系,使李麗身上多處咬傷、抓傷等,其行為符合強奸罪的構成要件,依法應予懲處。
【案件分析】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具有平等的性權利,性違約時無過錯一方可對有過錯一方提起精神賠償,但性違約和性暴力不同。
本案中,李衛在劉麗不愿與他性交的前提下,適用暴力手段,強迫李麗,使其與自己發生性關系,符合法律規定的強奸罪的構成要件。同時,強奸發生時,李衛和李麗已被法院判決離婚,雖然離婚判決書還沒有發到當事人手中,但夫妻關系卻已終止。只要法院一經宣判,婚姻關系即告終止。所以,本案構成強奸罪。
【操作指南】
性生活是婚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影響夫妻感情的重要因素。生活中,尤其是在鬧離婚而未離婚的夫妻之間,夫妻雙方的性權利是平等的。即使第二天就要去辦理離婚手續,頭天晚上兩人自愿發生性行為,都不能算是性侵害。
在性關系中,因為女性自身屬于弱勢。所以,法律對其保護得更多。而且,一旦結束婚姻關系,再受到性侵害性質就改變。只要證據確鑿,完全可以追究實施方的刑事責任。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配偶有網絡情人,另一方能否要求精神賠償
【案情介紹】
小昭與吳某于2001年結婚,婚后生下一女,一家人其樂融融。吳某平時很喜歡上網,一有空閑便待在網上。幾個月前,吳某一改往日的體貼,突然對妻子小昭愛理不理的,上網時也小心翼翼,生怕小昭看到。小昭覺得奇怪,便趁吳某不在的時候,打開了吳某的網上聊天記錄。她很驚訝地發現吳某的網友里有一個網友被吳某稱作老婆。從留言中可看出兩人關系相當親密。小昭遂就此事質問吳某,吳某居然坦然承認這是他網上的“外遇”,小昭覺得自己被傷害了,無法再和吳某一起生活下去,于是想同吳某協議離婚,吳某則認為二人感情穩定,拒絕了小昭協議離婚的要求。小昭便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法院審查了解后認為,網絡外遇屬于“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所以小昭若堅持離婚,法院應該在調解無效后,依法準予其離婚請求,并要求吳某支付精神損失費5000元。
【案件分析】
法院在審理夫妻離婚案時,判斷是否準予離婚的一個很大的標準則是夫妻間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只有在感情確已破裂的前提下,法院才會判決離婚。
本案中,吳某起初向妻子隱瞞實情,在網上搞“外遇”,并且同其網上的“外遇”言語相當親昵,使妻子感情受傷,吳某的行為違反了夫妻間的忠實義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間有下列行為的,經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其中“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這即概括地說明了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行為,無法調解的,法律應準予離婚。因為離婚對于雙方而言都存在精神損失,所以,法院對小昭的精神損失要求不予支持。
具體說來,吳某網上有外遇的情況雖然不能當做重婚行為,法院不能以吳某重婚為理由而判決離婚。但是,吳某的行為違背了倫理道德和善良風俗,《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當然也可以對這種破壞夫妻感情的行為予以約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有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應當維護和睦、平等、文明的家庭關系。
【操作指南】
生活中,可能破壞夫妻感情的情形有很多。但不管是現實世界里的,還是虛擬世界里的,只要對另一方造成了傷害,其后果都是一樣的。如果遇到和本案相類似的情形,只需要確定一件事: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受傷的狀態難以恢復,無法再面對傷害自己的人,那就協議離婚。協議不成再訴訟。千萬不可,因為受傷而傷害別人,做出荒唐的事來。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因重大誤解而離婚,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案情介紹】
原告葉女士稱:“2007年,我與丈夫周先生生育一個女孩小周。兩人之前感情一直很穩定,但2007年年初開始,雙方生活矛盾開始顯現,經常爭吵,有時甚至變成家庭暴力。2008年3月晚上二人因為一點瑣事爭吵,之后便開始大打出手,造成我胸部外傷,全身多處受傷,到醫院進行診斷,醫生說我尚在哺乳期,因此不建議用藥物治療,故沒有開藥。”之后,葉女士起訴至法院要求判決離婚,小周的撫養權歸女方,周先生承擔每月女兒的撫養費700元,同時周先生需支付葉女士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
審理中,周先生請求對其與小周進行親子關系鑒定。法醫學檢驗報告顯示:支持周先生是小周的生物學父親。周先生表示鑒定費3000元也由他承擔,并于每月支付女兒的撫養費300元。葉女士認為周先生沒有證據便到處散播謠言,稱自己與他人私通生下女兒,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名譽,遂要求周先生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準予雙方離婚。雙方所生之女小周尚在哺乳期,且之前一直是由葉女士撫養,葉女士也表示女兒小周的撫養權歸自己,故判決小周由葉女士撫養。但因雙方爭吵打鬧時,感情并未完全破裂,因而不能認定雙方之間的打鬧系家庭暴力,葉女士要求離婚時的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不予支持。但對于周先生確實存在散播謠言稱小周是葉女士與他人私通生下的,損害了葉女士的名譽,故而存在侵權行為,要承擔精神損害賠償,但對于賠償數額,由法院酌定。
最終,法院判決原被告雙方離婚,二人共同生育的女兒小周歸葉女士撫養;被告周先生承擔女兒小周的部分撫養費,每月支付給葉女士400元(至小周18周歲止)。被告周先生賠償原告葉女士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駁回原告葉女士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分析】
本案中,在沒有經過權威機構的鑒定,周先生便把自己對小周不是自己親身女兒的懷疑當做既定事實予以散播,讓人認為小周是葉女士與他人私通所生,而在農村這樣一個相對保守,且互相之間很熟悉的范圍內,周先生的這種做法會給葉女士的名譽帶來很大的損害,給葉女士造成很大的苦痛,是侵犯葉女士名譽權的行為,因此,法院判決周先生承擔葉女士名譽受損的精神損害賠償,但同時對數額予以酌定。
在本案中,法院對于雙方在打鬧中致葉女士胸部外傷,全身多處受傷的事實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并未支持,因為當時并未造成二者感情破裂。但支持周先生侵害葉女士名譽權要求的精神損害訴求,并酌定了相關數額。
【操作指南】
婚姻的維持在于信任。如果沒有信任則可以分開,但其中任何一方都無權傷害對方。重大誤解傷害了夫妻感情,如果實在無法挽回,必須分開,過錯方應當給予另一方一定的經濟補償。在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中,對于家庭暴力情形,家庭暴力必然侵犯另外一方的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對于侵犯生命權、身體權的也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精神損害的情形之一。可見二者也有重復之處。雖然均是侵犯生命權、身體權,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中,家庭暴力同時侵犯了夫妻間的配偶權,家庭暴力是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原因,在此情況下,婚姻的無過錯方可以要求另外一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但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侵犯生命權、身體權情形的,要求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則應視侵害的過錯程度、侵權的具體情節、侵權后果等因素,考慮對方是否需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以及相應的數額。
【法條跟進】
我國2001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確定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離婚精神損害是指合法夫妻因一方重大過錯離婚時,無過錯方的配偶權因對方過錯行為而受到的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也即通常所說的“精神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被配偶限制人身自由,該如何維權
【案情介紹】
2002年10月,事業風生水起的崔曉勇迷上了網上聊天。一天,他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李春曉的女孩(均系化名)。二人見面后開始交往,崔曉勇以自己的名義買了一輛轎車給李春曉當定情信物。半年后,二人領了結婚證,但結婚后沒幾天李春曉便失蹤了。崔曉勇又發現,李春曉已經用他的身份證和戶口簿把車過戶到了自己名下。崔曉勇感覺自己被騙了。
2005年8月,一直尋找李春曉的崔曉勇看到一條幫助追款、尋人的廣告,于是按廣告上的電話聯系上楊某和劉某二人,讓他們幫忙尋找李春曉。9月25日,二人在一個小區的地下車庫里找到了李春曉開的那輛轎車,李春曉來取車時,二人一擁而上,將李春曉抬上了車。
崔曉勇和李春曉經過談判,約定第二天上午李春曉取出30萬元(20萬車錢,10萬作為楊某和劉某的“勞務費”)后,二人結束有名無實的夫妻關系。第二天,李春曉帶崔曉勇去銀行取出30萬元,崔曉勇放走了李春曉。
從25日下午到26日,李春曉被崔曉勇等人拘禁在家里達二十余小時。重獲自由的李春曉報警后,崔曉勇被抓獲。
【案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構成非法拘禁罪。行為人實施了以非法扣押、綁架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使他人的活動完全被控制并持續一定時間的就構成非法拘禁罪。
本案中,崔曉勇在一定的場所剝奪了李春曉的人身自由長達二十余小時,構成非法拘禁罪,二人是否夫妻關系與是否構成該罪無關。
【操作指南】
生活中,夫妻之間要相互愛護,相互扶持,如果因為對方不如自己的意就禁錮對方,這種行為超出了適當的限度,也可能構成犯罪。傳統觀念里,大男子主義很容易讓家庭關系變得更為緊張。男女平等,互敬互愛的相處模式才是營造美好生活的正確態度。女性如果遇到類似案中李春曉的遭遇,要有維權意識。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一款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