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離婚官司

可撤銷婚姻行使撤銷權的法定期限

【案情介紹】

小趙與小吳經人介紹成為男女朋友,兩個人交往了4年。小趙向小吳提出結婚,并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婚禮,但小吳告訴小趙,其實她并不愛小趙,只是迫于情面不好意思說分手,自己從來沒有打算和他結婚,并且認為兩人性格不合,決定與小趙分手。小趙堅決不同意,并威脅小吳與其結婚,聲稱如果小吳不答應和他結婚,就殺死她全家。小吳了解小趙的為人,聽后很害怕,為了全家人的安全只好同意與小趙結婚。婚后,小趙看小吳不順眼,總是想盡辦法折磨她,以報當初小吳不同意結婚之仇,小吳實在無法忍受小趙的折磨,半年以后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雙方的婚姻。

【案件分析】

本案中小吳是因脅迫而和小趙結婚的,因此,他們的婚姻屬于可以撤銷的婚姻。但是法院并不是無條件地受理一切可撤銷婚姻案件,婚姻撤銷是有時間限制的。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1年內提出。所謂脅迫,是指非法地以將要使他人產生損害或者以直接對他人實施損害相威脅,使某人產生恐懼或因為受到損害而結婚。脅迫的手段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非法地以將要使他人產生損害相威脅,而使某人產生恐懼。在本案中小趙威脅如果小吳不與他結婚就殺死小吳的全家,這就是一種脅迫,為了促使請求權人盡快地行使權利,避免婚姻關系長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受脅迫方須在法定期間行使撤銷權。該期間性質為除斥期間,因而不適應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或者延長到規定。

本案中,小吳是因為受到小趙的脅迫才與之結婚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的可撤銷婚姻的情形,同時是在半年內提出的,也沒有超過行使撤銷權的時間,法院會受理并支持小吳的請求,作出婚姻可撤銷的判決,保護小吳的合法權益。大家要注意到一點就是時間限制,一定要在1年內提出,如果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在恢復自由的1年內提出,否則法院將不再受理。

【操作指南】

婚姻關系一旦結成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也不是沒有追溯性的。婚姻對人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一樁錯誤的、悲劇的婚姻,最終仍會走向破裂。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因為找不到適合的結婚對象而買婚,或者為了和他人結婚而威脅、恐嚇他人。在此類違法行為下締結的婚姻,本身就是錯誤的,應該被糾正。所以,如果身邊有人正在承受這類婚姻的束縛和痛苦,一定要告知他(她)有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益的權利。最好能夠提供強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婚姻在結成之初就存在欺騙、脅迫等現象。這樣,提起訴訟后勝算更大。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1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內提出。

有瑕疵的協議離婚如何處理

【案情介紹】

小陳與小李于2007年5月1日在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結婚。2007年11月,小陳患上了精神病,小李實在無法忍受,提出了離婚。2008年12月22日,小陳與小李到婚姻登記部門辦理離婚手續,雙方填寫了離婚登記申請書,并訂立了離婚協議書。同日,民政局向小陳、小李頒發了離婚證。小陳的父母知道他們離婚后,非常生氣,于是在2009年1月7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宣告小陳與小李的離婚無效。

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申請法醫對小陳進行精神鑒定。法院委托了某醫院法醫精神病鑒定所對小陳進行司法鑒定。得出了小陳患有精神分裂癥,辨認和控制能力受到極大損害,對在離婚協議上簽字這一行為缺乏實質性辨認能力,結論為小陳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簽字行為并非出于理解后的自愿行為。于是,由小陳作為原告,其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宣告離婚無效。

【案件分析】

本案中,由于小陳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在離婚協議上的簽字不是本人真實的意思表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代理人或監護人來代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因此這份離婚協議是無效的。

按照《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婚姻登記機關應對辦理離婚登記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子女撫養、財產、債務等協議內容進行審查、詢問,當事人也應共同到場,這種審查主要是形式審查,是針對雙方離婚的意思表示及對離婚后果的安排,并無法排除違法離婚的情形。

在本案中,婚姻登記機關并無法判斷小陳是否無民事行為能力,只能由專門的醫生進行鑒定。在發生這種審查未能排除違法離婚的情形時,應由當事人按民事訴訟程序申請人民法院宣告離婚無效,人民法院宣告離婚無效的判決,無須由婚姻登記機關再次進行離婚無效的宣告,婚姻登記機關只要將人民法院的判決收入婚姻檔案即可。因此本案中小陳與小李的離婚協議是無效的,由小陳按民事訴訟程序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婚姻無效,法院可以直接宣告離婚無效,婚姻登記機關無須再次確認。

【操作指南】

婚姻伴侶有相互之間的扶養義務。但是,同時也有選擇離婚的自由。這兩點是并不沖突的。所以,當生活中遇到案中類似的問題時,感覺自身對患病的一方已經無法盡到扶養責任時,承受不了這種壓力的時候,離婚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前提是雙方自愿。協議達成一致,離婚的結果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

如果患病的一方已經喪失了判斷能力,就要充分考慮其直系親屬的意見。協商交流,爭取獲得理解。而不能自作主張,帶著患病的一方去辦理離婚手續。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一)未達成離婚協議的;(二)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三)其結婚登記不是在中國內地辦理的。

第十三條 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離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并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確屬自愿離婚,并已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處理意見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離婚證。

離婚案件起訴地如何確定

【案情介紹】

2003年,小華與小歐在河南鄭州登記結婚,結婚后兩人共同去北京發展。2004年初兩人開始鬧矛盾,經常吵架要離婚。2004年6月小華單位安排他到美國深造,而小歐仍留在北京,兩人進入分居狀態,并且因為身處兩國,交流越來越少,感情最終破裂。2004年12月,小歐向北京××區(此區即為二人在北京居住時的區域)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院受理后,向小華送達傳票,通知其出庭,但小華因嫌麻煩不愿回國出庭,并對北京××區法院的管轄權提出異議,并在美國法院提起離婚訴訟,那么小華的管轄權異議是否成立?

【案件分析】

小華的管轄權異議不成立,無論是小華還是小歐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小歐住所地的法院都有權管轄。如果小華在美國法院起訴,小歐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受訴的人民法院仍有權管轄。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離婚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婚姻締結地(通常指婚姻登記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在這里應明確何為住所地,何為經常居住地。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

本案中鄭州是小華和小歐的住所地,北京××區是小歐的經常居住地,美國為小華的經常居住地,被告為小華,所以鄭州的法院是肯定有管轄權的,但由于小華身處國外,我國對于這種情況有特殊的規定,即無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我國的法院都有權管轄。對于被告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在本案中即由北京××區人民法院管轄。

【操作指南】

當確定雙方無法一起生活,感情確已破裂的時候,協議離婚是最易被雙方接受的選擇。但如果協議不成要通過訴訟結束婚姻關系的話,選擇正確的管轄法院也是成功訴訟的關鍵。只要能夠確定原告或者被告其中一方經常居住地,就能找到合適的管轄法院。當事人出國的行為不會對此造成影響。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五條 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權管轄。

對方不履行離婚協議的法律后果

【案情介紹】

席女士與王先生感情破裂,于2008年3月11日協議離婚,雙方達成了一份自愿離婚協議書,內容約定雙方自愿離婚,共有的一套房屋歸王先生,在離婚手續辦理后3日內王先生一次性補償席女士房屋差價8萬元,席女士收到補償差價后給王先生開具收據,在找到新的住處后搬出房屋。雙方還約定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該協議,應支付對方違約金10000元。離婚協議簽署后,雙方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3天過后王先生一直沒有支付給席女士8萬元。其間席女士曾多次催促,但王先生每次都以種種借口拒絕支付。無奈,席女士將前夫告到法院。最終,法院判決王先生支付席女士8萬元房屋差價款,并支付違約金10000元。

【案件分析】

本案中屬于協議離婚,對于協議離婚,只要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問題等事項都做了處理,雙方意思一致,沒有爭議就可以到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是辦理離婚登記的必備材料。離婚協議作為一種特殊的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現,雙方都應當遵守,不得違反。

席女士與王先生協議離婚時簽署的自愿離婚協議書,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并且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行性規定,沒有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因此是合法有效的,對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均應按照該協議履行相應義務。現王先生未按照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席女士有權依據離婚協議主張要求王先生履行協議中的義務并支付違反協議的違約金,這符合法律的規定,法院應當支持。

【操作指南】

在現實的離婚情形中,約定補償對方的款項被縮水是很常見的現象。不少違約人都認為離婚補償金只是一種精神補償,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寫多少就給多少。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觀點。個人行為一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呈現,就要承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在解除婚姻關系后的雙方,是普通的協議雙方的關系,所以,沒有理由拿過往的感情當折扣的理由。不按照約定支付補償金,肯定會受到法律的督促和懲罰。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愿并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一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的結婚證;

(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

辦理離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臺灣居民、華僑、外國人除應當出具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證件、證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臺灣居民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華僑、外國人還應當出具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國際旅行證件。

離婚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自愿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 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九條 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離婚后擅自更改子女姓氏是否合法

【案情介紹】

原告張建洲與被告余小蘭是夫妻,雙方生有一女兒張玲玲,1990年11月張建洲與余小蘭離婚,女兒張玲玲由被告余小蘭撫養。2001年余小蘭與吳卓文再婚,未經張建洲的同意,擅自將女兒姓名由張玲玲改為吳玲玲。原告知道后,非常氣憤,要求被告立即恢復女兒的姓名,余小蘭拒不同意。于是張建洲將余小蘭和吳卓文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恢復其女兒的姓名。被告余小蘭辯稱:我是女兒的母親,有權決定女兒的姓名,女兒與繼父吳卓文共同生活了多年,已形成撫養關系,為了維護女兒的自尊心,有利其身心健康成長,才將其姓改為吳。法院審理認為,張玲玲是由其父張建洲和其母余小蘭共同確定的,離婚后張玲玲由其母余小蘭撫養,余小蘭未經前夫張建洲的同意,擅自將女兒的姓氏改為繼父吳卓文的姓氏,是違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因此張建洲的請求有法律依據,會得到法院的支持,責令被告恢復張建洲女兒的原來姓氏。

【案件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子女姓名應由父母雙方共同確定。本案中,張建洲和余小蘭雖然是已經離婚的關系。但是,從子女的角度出發,他們仍舊對子女的權益享有同等的權利。任何一方都無權擅自為女子做主更改姓氏。所以,法院的判決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操作指南】

雖然姓氏只是一個代號,但是也承載了家庭的情感,也是親生父母與子女間最直接的感情體現。當一段婚姻結束,女子是唯一不會因為婚姻關系結束而改變的存在。所以,離婚后撫養子女的一方,不能擅自將子女姓名改為繼父或繼母姓氏,需經過前夫或前妻的同意,這樣才是最適宜的做法。所以說,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只是一種必要的方式,若真為了子女和父母的感情考慮,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協商,減少對子女的二次傷害。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子女姓名應由父母雙方共同確定。因此,離婚后撫養子女的一方,不能擅自將子女姓名改為繼父或繼母姓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案情介紹】

原告于某與被告王某是同村鄰居,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很好,2000年確立戀愛關系,2002年12月25日在當地鄉政府領取結婚證并于同年年底在家舉行了婚禮,婚后生有一子,后王某父親與于某父親發生矛盾,2005年7月王某的父親故意在于某的父親茶里下毒將其毒死,于是兩家結下怨恨,于某家里的人對其說三道四,要求她與王某離婚,鄰居相親也對他們指指點點,迫于家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于某于2005年10月向法院提出離婚,王某不同意離婚,認為夫妻感情很好,尚未破裂,于某承認夫妻感情很好,但是由于王某父親毒殺了其父,她無法同一個殺父仇人的兒子生活在一起,堅決要求離婚。

在審理過程中對于是否解除原、被告的婚姻關系產生了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感情破裂”是我國判決夫妻雙方離婚的唯一理由,本案中二人感情尚好,還未到關系破裂的程度,就應該維持他們的婚姻關系。法院最終依照法律規定,判決不能離婚。

【案件分析】

本案中,原、被告之間雖然感情尚未破裂,但婚姻是男女雙方以互為配偶,建立家庭為目的的兩性結合,是作為男女兩性精神生活、性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共同體而存在的。王某的父親毒死于某的父親已經給于某帶來痛苦,加上家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必然會導致于某與王某的感情發生變化。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就離婚請求發出的當時,當事雙方的感情并沒有發展到惡劣的程度,所以不符合判定離婚的法定要件。所以,法院的判決也是合理的。

【操作指南】

生活中,法律與感情之間有時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法律只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客觀現實對當事人的非法侵害,卻無法滿足和彌補當事人的感情傷痛。所以,如果遇到法律和感情相沖突的情形,一定要拿出堅強和理性來判斷是非正誤。尊重法律,才能讓生活狀況逐漸改善。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當事人父母能否作為申請婚姻無效的主體

【案情介紹】

小強和小嬌是堂兄妹關系,兩人感情深厚。兩人成人以后決定結婚,但雙方父母認為這有傷風化,堅決反對二人結婚。兩人深愛著對方,所以不能接受這一現實。于是決定離家出走,找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結婚、生活。他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隱瞞了兩人之間的關系,想方設法登記結了婚。雙方的父母知道以后,大為惱火,找到了兩人的住處,要求兩人立即離婚,但兩人堅決不同意,于是雙方父母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宣告兩人的婚姻無效。

法院認為,小強和小嬌是堂兄妹關系,屬于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禁止結婚的,兩人的婚姻是無效的婚姻。對雙方父母作為申請宣告婚姻關系無效的要求成立。

【案件分析】

關于提起宣告婚姻關系無效的主體,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七條的規定,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其中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因此,本案中兩人各自的父母都是兩人的近親屬,屬于法律上規定的利害關系人,可以作為申請宣告婚姻關系無效的主體。

【操作指南】

生活中,因為愛情而結合的雙方沒有過錯,但社會因為有秩序而發展。如果每個人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無視公序和法紀,那么惡性循環的結果也不會給彼此帶來好處。

想要盡量減少和避免不應該發生的錯誤,就要對法律有基本的認識。在遇到婚姻問題、情感問題時,除了感性付出之外也要保留理性的思考。因為,一段不被家人祝福的婚姻不會長久,一段不被法律認可的婚姻也不會幸福。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就已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

利害關系人包括:(一)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二)以未到法定婚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三)以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四)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與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分居兩年能否構成離婚的法定理由

【案情介紹】

白雪在父母的極力勸說下,與比她很多歲的大海結婚。雙方于1999年9月辦理了結婚登記。結婚后,白雪搬入大海家居住,與大海及其父母和一個弟弟共同生活。白雪于2001年3月生育一女,不久大海與父母分家,夫妻倆單獨過日子。在夫妻倆單獨生活期間,雙方經常因為家庭經濟開支等瑣事吵架,使本來就不穩定的夫妻關系變得更加冷淡。2002年7月,白雪的父親找到大海讓他幫助解決一個老朋友的兒子的工作問題時,大海不同意,白雪很不滿,當場就與大海激烈爭吵起來。后在白雪父親的勸說下,雙方暫時停止了爭吵。但在白雪父親走后兩個人又開始爭吵起來,并且動手打了起來,夫妻感情出現裂痕。2003年春節,二人又為去誰家過年而吵起來。兩人又因此事打了起來,后有鄰居趕來勸開了雙方。白雪一氣之下帶著女兒回到娘家居住,再也沒回來。大海起初還去白雪娘家說要接她們回來住,但二人一見面就吵,后來大海就不再去接了,就這樣僵持到2005年,兩人一直分居,分居期間兩人各自花各自的錢,并無任何經濟往來。2006年12月,白雪向法院起訴,以分居滿3年為由,請求法院判決二人離婚,并確定女兒撫養權歸屬和對夫妻財產依法進行分割。

法院受理后對雙方進行了調解,調解最終以失敗結束。原告白雪與被告大海分居已滿3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依法應準予離婚。最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并對子女和財產做了適當處理。

【案件分析】

本案屬于以分居期限為理由請求法院判決離婚的案例。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準予或不準予離婚應以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作為區分的標準。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后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及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但是,夫妻分居作為法定應準予離婚的事由的實質,在于夫妻因感情不和而互不履行夫妻義務,并持續長達兩年。白雪和大海已經分居3年,雙方沒有來往,互不履行夫妻義務,夫妻關系名存實亡,應當認定雙方感情確已破裂。

“夫妻分居滿兩年”須要證據證明。由于分居往往涉及個人的隱私,尤其是要證明雙方分居且沒有性生活滿兩年更是不易。在一方堅決要求離婚,而另一方堅持不離的情形下,這種證據就更難舉出了。實踐中,法院一般是根據相關證人或居委會的證明,并在結合其他證據材料的基礎上,綜合考證出雙方分居是否滿兩年。

【操作指南】

結合本案,如果生活中遇到與案中原告白雪相似的情形,都屬于迫于家庭的壓力而與被告結婚的,這說明婚姻基礎并不牢固。這樣而形成的婚姻,婚后感情的維系需要比一般家庭更困難。如果自身的情況是無法一起生活,最終選擇分居的,分居的時間期限就會成為今后訴訟中確定“感情是否確已破裂”的重要因素。分居的情形和來往狀況也是衡量的標準。如果分居時間超過法定時限,雙方互不來往,經濟也相互獨立,而且從分居后就沒有過性生活的。同時滿足這幾點,基本就可以確定感情確已破裂。當然,如果在法院審判的過程中有悔意,可以在法院調解的時候表示,法庭多會尊重當事人雙方的意見。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未辦離婚手續與他人同居的法律后果

【案情介紹】

小陳在一次同事聚會時結識了小娜,二人認識不久,正趕上小陳家拆遷。為了能得到更大的拆遷安置房,小陳匆匆地與小娜結婚,以便將小娜的戶口遷過來。二人結婚后兩人性格不合,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由于不堪忍受這段婚姻,小陳借單位對調工作之機調到外地,與小娜分居。

分居后的小陳在工作中認識了新同事小馬。經過長時間的一起工作,小陳發現小馬不但工作努力,而且聰明漂亮、十分善解人意,正是自己尋覓多年的終身伴侶,小馬也發現小陳成熟穩重,值得托付終身。兩人在進一步交往中感情發展得很順利,一起過著幸福生活,這讓小陳幾乎忘記了小娜的存在。

2002年春天,已經與小陳分居二年多的小娜,聽說了小陳在外地與另一女子同居的事情,十分生氣。但想到雙方結婚并沒有感情基礎,于是決定離婚,但是小娜想要倆人的房子。為了保住房子,小娜動起了腦筋。她悄悄地來到了小陳居住的城市,拍下了大量小陳與小馬相處的照片,隨后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根據小娜提供的相關證據,法院批準了他們的離婚請求,并將房產判給了小娜,而小娜要向小陳支付一定的差額,并以婚外戀為理由,判小陳給予小娜補償。接到判決書的小陳感到十分委屈,他與小馬相愛是在和小娜分居滿兩年后。他一直以為分居滿兩年不就證明婚姻無效了嗎?為什么還要判他給予小娜補償呢?

【案件分析】

在我國,無論是結婚還是離婚都應當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相應的手續,不會因為分居滿二年就自動解除婚姻關系。

本案中小陳的認識是錯誤的。只要沒有辦理離婚登記,雙方從法律上講就一直是夫妻關系。分居滿兩年只是法院判決離婚的條件之一,并不是說只要分居滿兩年之后婚姻關系就自動解除。此外,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在正式辦理離婚登記前,一方有跟他人同居事實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在本案中,小陳有配偶而又與他人同居,小娜作為無過錯方在提起離婚訴訟時,可以請求小陳給予損害賠償。

【操作指南】

如果生活中遇到本案里類似的情景,無過錯方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搜集配偶有第三者的實質證據是申請離婚損害賠償的主要依據。但是也要注意搜集證據方式的合法性。而且,不要在此過程中做出脅迫、欺騙對方的其他不理智的違法行為。否則,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將自己的主動地位變為被動。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配偶下落不明,如何起訴離婚

【案情介紹】

李某的丈夫因家庭比較貧困,3年前南下廣州打工,之后便失去聯系,杳無音信。李某和家人到廣州各地尋找都沒有消息。后來,警方也參與進來,但是仍舊沒有結果。李某迫于生活壓力,想要離婚另組家庭,可由于丈夫一直不知所蹤,所以她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案件分析】

李某想要同丈夫解除婚姻關系有兩種途徑:一是向法院宣告失蹤,然后再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宣告失蹤的前提是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

本案中李某的丈夫下落不明已滿3年,家人和警察通過各種途徑都沒有找到,符合宣告失蹤的條件。李某可在法院宣告其夫失蹤之后,向法院起訴離婚。一是等到丈夫杳無音信滿4年,李某可以按照宣告死亡程序宣告死亡,李某丈夫被宣告死亡之后,兩人的婚姻關系自然消滅。

【操作指南】

在配偶長期處于下落不明的情況下,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婚姻是雙方締結的,應該由雙方來結束。但是,若一方下落不明不能辦理離婚手續。那就只能給失蹤方一個時限。我國法律規定的宣告失蹤期限為2年。在此期間內,未失蹤的一方是有等待義務的,不能在此時限內再婚。否則會構成重婚罪。而且,在起訴離婚時要遵守法定的程序。先宣告失蹤,過了宣告期之后再起訴離婚。前后順序不可顛倒。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二十條 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配偶服刑,如何提起離婚訴訟

【案情介紹】

2003年6月,范某和何某登記結婚。2005年范某由于犯搶劫罪被判多年有期徒刑。妻子何某覺得丈夫人品不好,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想和他離婚,但公公婆婆等極力反對。幾次協商溝通都沒有結果之后,何某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夫家親屬認為,婚后,范某一家對何某都視如親生,何某在此時要求離婚是沒有良心的行為。

經過法庭審理,最后確認范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妻子何某要求離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法院對其訴求予以支持。

【案件分析】

在我國,離婚的唯一法定事由是夫妻雙方感情破裂。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準予或不準離婚都應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為區分的界限,不會將平日生活中的親屬關系考慮在內。

我國《婚姻法》把“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作為判決準予或不準予離婚的標準,并規定了在五種情形下,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有關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或其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傷害夫妻感情的,視為感情確已破裂情形。

【操作指南】

在實踐中離婚案件主要圍繞雙方感情是否破裂,只要證明夫妻感情破裂就應當準予雙方離婚,所以在離婚案件中主要的焦點就集中在了如何判定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有專門的解釋列舉性地說明了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但在實際中的情況要復雜得多,這就需要法官來行使自由裁量權來決定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

有的時候,起訴方不是因為感情破裂而申請而是因為自身尊嚴受到牽連,覺得有個服刑犯的丈夫很丟人而申請,這時,就不符合離婚的法定要件。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準予或不準離婚應以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作為區分的界限。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應當從婚姻基礎、婚后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結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結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難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騙對方,或者在結婚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結婚證》的。

5.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后,未同居生活,無和好可能的。

6.包辦、買賣婚姻,婚后一方隨即提出離婚,或者雖共同生活多年,但確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3年,確無和好可能的,或者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又分居滿1年,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

8.一方與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經教育仍無悔改表現,無過錯一方起訴離婚,或者過錯方起訴離婚,對方不同意離婚,經批評教育、處分,或在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過錯方又起訴離婚,確無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對方提出離婚的。

10.一方好逸惡勞、有賭博等惡習,不履行家庭義務,屢教不改,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或其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傷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滿2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13.受對方的虐待、遺棄,或者受對方親屬虐待,或虐待對方親屬,經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諒解的。

14.因其他原因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

借離婚規避債務,債權人利益如何保障

【案情介紹】

2007年5月14日,周曉和丈夫趙明到當地民政局離婚登記辦公室,決定協議離婚,因事先擬訂了離婚協議,二人很快就把離婚手續辦妥了。

兩人事前簽訂的離婚協議書上寫道:男方獲得兒子的撫養權,房產由雙方共同所有,但女方將屬于她的那一部分房產贈給兒子,現兒子還未成年,因而由男方代為管理,房產權證上也寫的是男方的名字,同時,男方給予女方5萬元補償費。但沒過幾個小時,兩人又回去要求復婚。工作人員雖然很感奇怪,仍為他們辦理了復婚手續。但更離奇的是,復婚后沒多久,兩人又要離婚,同時還更改了之前的協議,約定:房產歸男方和兒子所有。周曉與趙明雖然離婚了,但兩人仍然在一起居住。

一個星期后,兩人再次來到民政局,要求復婚。辦好相應手續后,兩人又像前幾次一樣,拿出一份事先擬訂好的離婚協議,再次要求辦理離婚手續。這已是二人短期內第三次離婚了,工作人員十分驚訝,紛紛表示第一次遇到這樣神速的離婚與復婚。但和上次不同的是,協議書里約定房產歸丈夫所有,孩子也由男方撫養,但男方需給予女方補償,共計35萬元。離婚后,兩人立即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將周曉名下的房產過戶給了趙明。

債主認為二人反復離婚復婚是為了規避債務。“這是惡意串通,目的就是規避債務”,債主黃先生憤怒地表示道。

原來,在2007年2月9日,周曉以自己的名義向黃某借了90萬元,并立下字據,上面寫道還款日期為一個月。

到約定的還款日了,周曉卻沒有按時還錢。5月份,周曉與丈夫便開始短期內反復地離婚復婚。5月24日,黃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9月25日,法院判決周曉歸還黃某90萬元,及違約金10萬元。

周曉不服一審判決,向省高院上訴。2008年4月19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原判。黃先生雖然打贏了官司,但由于周曉沒有存款,原在其名下的房產也過戶到丈夫名下,因而,黃先生無法拿到欠款,遂向法院再次起訴。

【案件分析】

法律雖然規定,夫妻離婚時可以協議劃分財產和處理孩子的撫養權問題,但對于那些以離婚為手段,企圖規避債務的,法院應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處理,維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在本案中,周曉與趙明幾次離婚復婚,離婚原因上雖寫的是感情破裂,但二人離婚后仍一同生活,并且黃先生也出具了周曉借款時的字據,可認定二人離婚的目的是為了規避債務。對此,法院遂以判決離婚,但可以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對二人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問題進行再審,通過審判監督程序予以糾正,以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操作指南】

生活中如果遇到案中債權人遇到的情形。債務人想方設法逃避債務責任,就應該早發現,早提出,以免任其發展后,財產歸屬不明或轉移,使債權人的利益受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民政部門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對于短期內連續反復離婚、復婚的人,應當進行審查。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愿并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同居關系要求解除,可否向法院起訴離婚

【案情介紹】

陳某(男)與郭某(女)在游泳中心相識,因為愛好相同很談得來,不久之后就確立了戀愛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二人對對方均有了一定的了解,雙方便以夫妻名義開始了同居生活,還根據當地習俗置辦了酒宴,請來親朋好友一起慶祝,以至于當地人都以為他們是合法夫妻了,但不為人知的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去當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雙方在一年的同居生活后,郭某生下一子陳小明。但孩子生下后不久,二人就因為相識時間不長,相互了解不深,使得生活矛盾日益突出,經常為家庭瑣事爭吵,甚至發生家庭暴力事件。為此,郭某再也無法忍受,遂以感情破裂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準予離婚。

【案件分析】

我國法律規定的同居關系主要是指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關系居住在一起。雖然同居是由雙方自主意思決定的,不結婚而一起生活也是個人的自由,法律對此并沒有干涉。但是解除同居關系卻不僅是二人相互同意即可,還涉及子女撫養、財產分割以及之后的再婚等問題,因此不能向決定同居時那樣草率隨意地處理。在司法實踐中,大多是按婚姻關系的解除方式辦理。本案中,陳某與郭某沒有法律上的夫妻關系而同居生活,在決定同居關系時,應同時解決好同居期間的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分擔等問題,但因為二者并沒有辦理過結婚手續,因此,法院對于郭某提起的離婚訴訟應不予受理。

【操作指南】

人民法院在審理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如涉及非婚生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問題,應予解除非法同居關系一并解決。具體分割財產時,應照顧婦女、兒童的利益,考慮財產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過錯制度,妥善進行分割。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法院只解決同居期間子女財產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互助| 崇信县| 印江| 达孜县| 邵东县| 九龙城区| 永济市| 建湖县| 长宁县| 商洛市| 麦盖提县| 孟津县| 渝中区| 遵化市| 恩施市| 遂平县| 衡东县| 崇明县| 旅游| 南川市| 上饶市| 连州市| 共和县| 衡东县| 罗定市| 凤山市| 海淀区| 东乌珠穆沁旗| 和龙市| 会昌县| 长垣县| 中山市| 平定县| 八宿县| 北川| 康马县| 什邡市| 临清市| 桐乡市| 万年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