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婚姻家庭官司

第一節 結婚官司

試婚受孕,是否受婚姻法保護

【案情介紹】

小麗與男友于2001年認識,因為相互不太了解,且對婚姻存在恐懼感,倆人決定試婚,他們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就開始同居,不久小麗就懷孕了。而在這時小麗的男友卻感到了厭倦,認為彼此并不合適。與此同時,在和朋友喝酒時小麗認識了小林,二人一見鐘情,很快墜入愛河。于是小麗的男友決定和小麗分手,不顧小麗已有身孕,并要求小麗在三日之內從他家搬走。小麗的家人知道后,非常氣憤,遂以女方在懷孕期間男方不得提出離婚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要求與男方補辦結婚手續。但小麗男友認為二人只是同居關系,并沒有結婚,不同意女方的訴訟請求。那么,法院會支持小麗的訴訟請求嗎?

【案件分析】

本案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其實質就是事實婚姻和非法同居關系。事實婚姻是個歷史概念,我國在實踐中實際已經沒有了事實婚姻。我國實行婚姻登記制,只有登記過的婚姻才受到法律保護。非法同居的男女雙方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這其實是一種違法行為,是不受我國法律保護的。小麗和她男友是一種非法同居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男女自由戀愛的過程是為了培養感情,增進了解和信任,側重于婚姻關系自然屬性的積累,男女雙方在此期間彼此所承擔的更多的是道義上的責任,多屬道德規范調整的范疇,不管戀愛的結果能否促成婚姻關系的成立,即男女雙方最終是否結婚,任何一方都無須因此對對方在感情上、精神上的失落或受傷害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小麗要求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取決于雙方的自愿,人民法院或其他人均無權干涉。盡管男方的做法不道德,但人民法院不會支持小麗的要求,只能依法辦事,判決解除他們的同居關系。

【操作指南】

結合本案,在現實中恐婚或者試婚的人越來越多。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怎么做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呢?

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意味著,在此關系狀態下孕育的生命其權益也難以受到全面的保護。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嚴謹自己的生活態度,對自己負責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雖然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雙方都有選擇結婚或不結婚的自由,但都沒有輕視新生命的權利。當自己決定孕育新生命的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給自己一個受法律保護的婚姻。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1年內或中止妊娠后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隱瞞性病結婚的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案情介紹】

趙先生與于女士在一次聚會中相識,雙方心生愛慕,于是開始交往,但趙先生患有梅毒,怕于女士知道后會與他斷絕往來,就在交往過程中刻意隱瞞了自己的病情。二人交往一段時間后,于女士感覺趙先生人還不錯,就提出結婚,趙先生欣然同意。在辦理婚姻登記的時候,趙先生刻意地向婚姻登記機關隱瞞了自己的健康問題,聲稱自己身體健康,沒有任何毛病,也沒有做婚前檢查。兩人就建立了婚姻關系?;楹笥谂扛杏X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檢查,結果查出患了梅毒,經詢問后得知實情,憤怒的于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雙方的婚姻關系無效。

【案件分析】

趙先生與于女士兩人的婚姻屬于無效婚姻。無效婚姻,也稱婚姻無效,是指不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或形式要件的男女結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婚姻效力的法律制度。

趙先生患有性病,這在醫學上被認為是不應該結婚的傳染性疾病,男女雙方結婚前最好做婚前醫學檢查。根據《母嬰保健法》第八條的規定,經過婚前的相關健康檢查,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病期內的,醫師應當提出醫學意見;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

【操作指南】

在我國,無效婚姻通過司法或行政程序予以確認。如果在結婚登記時存在無效婚姻的情形,但后來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當事人請求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支持。如果通過行政程序確認婚姻效力的,婚姻登記機關在受理當事人或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的申請后,對已辦理結婚登記應依法作出是否有效的決定。在查明有無效婚姻的情形時,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結婚登記,宣布其婚姻關系無效并收回結婚證。如果有關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申請宣告婚姻無效,人民法院在受理后,經審查確屬無效婚姻的,應當做出宣告婚姻無效的判決。無效婚姻由于違反婚姻的強行性、禁止性規定,不利于婚姻法的實施和社會秩序的穩定,人民法院有權對此干預,限制當事人對起訴權的處分,對當事人的撤訴申請不予準許。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母嬰保健法》第八條 婚前醫學檢查包括對下列疾病的檢查:

(一)嚴重遺傳性疾??;

(二)指定傳染??;

(三)有關精神病。

事實婚姻有無法律效力

【案情介紹】

小明和小紅家住農村,從小青梅竹馬,雙方父母也是故交。小明和小紅在一起生活中互生愛慕,雙方家長也同意兩個人交往,后來兩個人都達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于是倆人決定結婚,他們按照當地農村的習俗辦了婚事,在家里擺了幾桌酒席,請了親朋好友和鄉親,并按傳統習俗拜了天地,舉辦了結婚儀式,鄉親們也承認雙方是夫妻關系了,但兩人一直沒有到所屬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他們的婚姻是否受法律保護,能否享受和登記結婚同樣的法律效力呢?

【案件分析】

在農村只按傳統儀式舉辦婚姻而不辦理結婚登記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其實是一種事實婚姻。事實婚姻,是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辦結婚登記,便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并且符合我國結婚實質條件的男女兩性結合。小明和小紅雖然按習俗辦了婚事,卻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法律對這種事實婚姻的保護是有限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第八條的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男女雙方根據本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本案中,小明和小紅兩人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但缺少形式要件,仍然構不成婚姻法上的婚姻關系,如果雙方在婚姻關系上發生爭議,那么他們必須在補辦結婚登記的前提下,婚姻才能得到法律保護,而且婚姻關系的效力可以追溯至雙方均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其關系將視為同居關系,為不合法婚姻,不受《婚姻法》的保護。

【操作指南】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已經沒有事實婚姻的概念。但是,在生活中,不少人都認為結婚證只是一張紙。所以,不少地區都把辦酒席當成是正式結婚的象征。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認識。我國實行婚姻登記制,只有在民政部門登記結婚的婚姻才會受到法律更全面的保護。如果沒有登記只辦酒席,事后多年也沒有補辦登記的話,在這段時間內,兩人的諸多行為都不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出現感情破裂,財產需要分割時,會很難處理。如果有了下一代,孩子的戶口、就學等諸多問題都不會受到和法定婚姻出生的小孩同等的待遇。所以,面對婚姻,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識,登記結婚,給自己的愛一個交代。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 男女雙方根據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

第五條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后,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新婚夫妻離婚,彩禮是否返還

【案情介紹】

周某與秦某經人介紹相識,一年之后兩人籌備結婚。結婚時,男方秦某的父母按照當地的習俗準備了一份價值約10萬元的彩禮送給周家。但小兩口剛結婚不到一年就因感情不和而離婚。在分割財產時,秦某要求周家返還結婚時自己父母制備給周家的價值約10萬元的彩禮,周家人拒絕,秦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周家返還彩禮。

【案件分析】

彩禮是一方給付給對方的,以結婚為目的的禮物。接受了彩禮即對婚姻的承諾。但有一個前提是建立在男女雙方自愿的基礎之上的,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者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當然,法律并不排除當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出于關心,對當事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是,是否結婚最終應由當事人自己決定。

本案中,還得具體分析,如果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秦某父母給周家的彩禮,周家應當返還,如果雙方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要看雙方有沒有共同生活,雙方確未共同生活的,女方家應當將彩禮返還給男方。如果雙方共同生活了,就要看婚前給付有沒有導致生活困難,如果導致生活困難應該是要返還。如果沒有導致生活困難則無須返還。

【操作指南】

彩禮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在我國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這是結婚的首要條件,是婚姻自由原則在結婚制度上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尊重當事人的意志自由,排斥一方當事人、當事人父母或第三人的對他方進行強迫、包辦或干涉。同時,也當然地反對買賣婚姻,或借婚姻大肆索要彩禮等影響男女雙方意愿的各種行為;因為這是與婚姻的基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道德相違背的,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所明確加以禁止的。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第(二)、(三)項規定的,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同居期間買房,分手時如何分割

【案情介紹】

方方和王明原本是一對戀人,大學畢業后便開始同居,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2008年兩人打算結婚,“小兩口”計劃先用兩人共同的積蓄在北京買一套房,首付40萬。這時,王明因工作需要被公司派到上海出差一個月,于是方方就獨自一人到房地產公司辦理好了所有的購房手續,支付了40萬元的首付,并將房子登記在自己的名下。

王明在出差期間由上海分公司的同事小劉負責接待,兩人一見鐘情。王明向總公司申請調入上海分公司,并決定和方方分手,出售由兩人共同出資所購買的房子,以便到上海重新買房。

方方對王明提出的變賣房產的要求堅決不同意,并聲稱房子登記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是她的個人財產。無奈之下,王明只好偷偷地拿出房產證到房地產中介公司出售。但由于房產證書上寫的全是方方的名字,沒有一家中介公司能受理。王明只好向法院起訴。法院經審理后判決房產歸方方一人所有。

【案件分析】

本案的關鍵是房產證上所署購房人的名字到底是誰。如果是兩個人合買的(房產證上簽署了雙方的名字),就共同享有所有權,應屬于共有財產的分割問題。

分割共有財產,首先應判斷共有關系的類別,即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如不能證明共有關系為共同共有的,應當認定為按份共有。能夠證明按份共有關系的證據有共有人之間簽訂的協議、權屬證書上記載的份額等。

本案中所涉及房屋是由方方個人名義購買的(房產證上只有方方一個人的名字),且王明又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兩者之間的錢物是共同支配的,因此,按照法律規定,最后房產的所有權只能歸方方所有,王明無權轉售房產。當然從情理上來說,如果另一方也出錢了,應視為一種債務,房屋所有人應該歸還另一方錢財,但前提條件是未簽署《購房合同》的一方必須拿出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支付了部分的費用。如果沒有證據的話,就無法向房屋所有人主張債權。

【操作指南】

如果兩人未婚同居的話,最好能簽署一份同居協議或者同居期間財產協議。如果不能提供上述協議的話,最好能在發生糾紛時及時地找出證據來證明各自的財產關系,而且在買房的時候也可以同時簽署兩人的姓名,或是進行公證來避免今后房產糾紛。

此外,在我國,同居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如果生活中遇到案例中類似的問題時,一定不能自作主張,而要共同協商處理大額財產,尤其是不動產。在沒有拿到結婚證之前,不要輕易在房產上花費太多金錢。否則,一旦出現變故,自己的財產很難受到合理的處置。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規定:“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p>

婚前個人財產能否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案情介紹】

張強熱愛收藏,收藏了不少名人的字畫,總額價值不菲。2003年,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了李斯,兩人談得很投機,便開始交往,不久雙方就結婚了?;楹螅钏拱l現了張強家中有不少的名人字畫,心生貪念,想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她四處打聽,想知道,自己要與張強維持多久的婚姻關系才能在離婚時取得古畫的分配權。后被張強發覺,張強認為李斯已經不愛自己,沒必要再一起生活。協商不成,便向法院提出了離婚訴訟。張強的個人收藏品是否會因婚姻關系的持續時間而轉化為夫妻共有財產,是李斯最關心的問題。

后經法院審理判決雙方離婚。古畫仍為張強個人財產,李斯沒有分配權。

【案件分析】

在本案中張強收藏的古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應屬于張強的婚前個人財產,不會因時間而轉化為夫妻共有財產。我國法律明確規定,除非婚姻雙方當事人在結婚時或者婚后訂立約定,否則無論婚姻關系存續多久,婚前個人財產也不會轉化為夫妻共有財產,所以無論張強、李斯結婚多長時間,只要雙方沒有約定,那么這些古畫都屬于張強個人的財產,離婚時李斯沒有請求分配古畫的權利,這也是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對婚前個人財產的保護。

【操作指南】

婚前個人財產,在沒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是不能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沒有約定,無論結婚多久,婚前的個人財產都不能轉化為夫妻共有財產。

在現實生活中,婚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愛護的基礎上的。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相互信任。有不良企圖的配偶,無權享有對方的個人財產。如果為了占有對方的財產而進行欺騙,簽訂了約定的話,這種因為欺騙而訂立的約定也是無效的。

所以,在結婚之初,訂立財產協議,明確哪些是婚前個人財產,哪些是夫妻共有財產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對于個人財產,只有本人有處分的權利,對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雙方有平等的處理權。這樣有利于保護婚前個人財產,預防婚姻訛詐。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一方的婚前財產,婚后未作特別約定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離婚后仍歸一方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冒用他人姓名結婚,是否有效

【案情介紹】

李軍與王紅從小一起長大,1994年雙方家長商量著讓兩個人結婚,但兩人均未到法定婚齡,但為了能夠順利地在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他們分別冒用自己哥哥和姐姐的名字,用他們的戶口證明,用自己的照片領取了結婚證。領證日期是1994年1月30日?;楹?,兩人生有一子一女,2002年,李軍以二人感情破裂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雙方離婚。法院經審理查明李軍和王紅是冒用他人名義而結婚,因此所領取的結婚證是無效的。但基于他們二人在1994年2月1日以前即對外以夫妻名義長期穩定地生活在一起,并生有一子一女,周圍的鄰居鄉親也視他們為夫妻,從而構成事實婚姻,因此建議李軍變更訴訟請求為“解除事實婚姻關系”,并依法判決解除了雙方的事實婚姻關系。

【案件分析】

李某與王某以夫妻名義長期穩定生活在一起,生有一子一女,且在1994年2月1日之前開始以夫妻名義生活,符合結婚的實質要件,所以構成事實婚姻關系。如果李某與王某的這種情形出現在1994年2月1日之后而又起訴離婚的話,除非兩人補辦結婚登記手續,否則應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F在我國實際上已沒有了事實婚姻,如果該案發生在現在,李某和王某就是非法同居關系,不受法律保護。我國施行結婚登記制,結婚必須符合實質要件和法定形式,否則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

【操作指南】

法律實踐中,凡是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的婚姻都不受法律的保護,一般都按同居關系處理。對于要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為同居關系不是法律的管轄范圍。在一起或者離開都是當事人自己的選擇。只有屬于“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況時,人民法院才會在考證事實關系的基礎上,解除雙方關系。

所以,感情到位后想在一起的兩個人還是去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結婚,建立法律所承認的夫妻關系為好。不要把自己的幸福放在最不安全的“懸崖邊”。

【法條跟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 當事人起訴請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請求解除的同居關系,屬于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當事人因同居期間財產分割或者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婚前財產協議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案情介紹】

張順(男)與王晶(女)于2006年結婚,婚前,二人訂立了一份協議,協議內容上寫道:“男方婚前自己居住的總價值70多萬元的住房,婚后將為兩人共同居住使用,如果男方提出離婚,則該住房歸女方。而且,男方還要將每月所領到工資的60%支付給女方做生活費,并在離婚時,男方一次性賠償女方25萬元整。”協議簽訂后二人結婚,但不到半年時間,二人的婚姻問題便開始出現,張順難以忍受,便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離婚,并稱雙方在結婚前所訂的協議并不是自己真實的意思,且與公平原則相違背,因而主張撤銷,從而,自己也就無須履行該份婚前協議。但王晶提出反對意見,她認為該份協議是在雙方意思一致的基礎上訂立的,內容真實合法,因而是有效的。請問,本案中,雙方簽訂的離婚協議是否有效?

【案件分析】

本案中,張順與王晶于婚前簽訂的協議符合法律的規定,真實有效。雙方對婚前財產約定,男方提出離婚則男方婚前個人財產歸女方所有,這種通過婚前協議來處理離婚后的財產分配問題是為法律所允許的。本案中雙方簽訂的婚前協議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真實有效,且也不存在損害他人的財產權益等不公平現象,且雙方簽訂協議時都已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完全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訂立協議,處置自己的財產,因此,人民法院認定該協議有效,張順既然先提出離婚,就應該履行該協議的約定,遂判決準許二人離婚,原告張順婚前的房產歸女方王晶所有;男方每月將領到工資的60%付給女方,同時,男方一次性向女方支付賠償金25萬元。

一審判決后,張順不服,提起了上訴,認為自己沒有過錯,因而沒有義務對女方進行賠償,并且將自己工資的60%都給付給女方的話,自己的生活就繼續不下去了。審理后,中級人民法院依然支持了賠償金的約定,但認定協議中約定的男方支付工資的60%給女方顯失公平,而且兩人婚姻持續期間很短,男方離婚后的收入還難以確定,于是依法予以撤銷。

【操作指南】

在實踐中,新人在婚前或婚后做婚前財產協議或婚內財產協議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些約定中,大部分內容相對于雙方而言基本是公平的,但也有一些約定,是約定在特定條件成熟時,將原屬于自己的財產歸對方所有。從這些約定的內容看似乎十分不公平,并且還有限制離婚自由的嫌疑。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一方的婚前財產,婚后未作特別約定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離婚后仍歸一方所有。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如何認定重婚罪

【案情介紹】

閆某(男)與李某(女)于1992年相識,相識之初雙方均為已婚身份。一年后,閆某與李某先后離婚,之后,李某便帶著兒子來到閆某居住的某市與閆某同居,但二人一直未到民政部門進行結婚登記。李某在兒子的學籍卡父親一欄填的是閆某的名字,兩人對外也宣稱是夫妻關系。1999年閆某與李某的同居生活中開始產生矛盾,并進而演化成激烈的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李某先后兩次給兒子在外租房子住,而自己卻仍住在閆某的房子內。2001年4月2日,兩人因錢的問題發生爭吵,李某一氣之下拿著刀沖進閆某的辦公室。閆某制止不了,遂叫來居委會和派出所兩位民警,在居委會主任及兩位民警的調解下,兩人簽訂一份協議,約定閆某再支付李某5萬元后,兩人便再無任何關系。后閆某履行了協議約定,李某搬出。同年6月,李某與余某辦理了結婚證書。8月,閆某以李某犯重婚罪為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案件分析】

在此案中,李某的重婚罪依法不成立?!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規定的重婚罪是“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另外,根據相關司法解釋:“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1月12日國務院批準,1994年2月1日民政部發布)發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仍應按重婚罪定罪處罰?!钡诒景钢?,閆某與李某只是同居關系,二人沒有到民政部門進行過結婚登記,之后也沒有去補登記,從來沒有領過結婚證,因此,并非法律上的夫妻關系,不具有符合法律意義的配偶身份。所以,閆某以李某重婚罪起訴李某不能成立,李某可以與他人結為合法夫妻。

【操作指南】

生活中,如何界定“有配偶的人”。男女雙方有且只有進行結婚登記,才能成為夫妻,互為配偶。對未經依法登記而以夫妻名義生活的人,不能稱之為“有配偶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兩人是同居關系,后其中一方又與第三人登記結婚的,不成立重婚,只屬于不道德行為示范。本案中是婚后又與他人同居,順序雖然顛倒了,但結果是一樣的。合法配偶可以以同居理由起訴離婚,但與他人同居的人并不構成重婚。

如果生活中遇到類似情形,只能起訴離婚和賠償,以無過錯方的身份爭取更多合法權益,但是不能以重婚罪起訴,否則很可能會敗訴。

【法條跟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鹤山市| 孟津县| 金溪县| 锡林浩特市| 德令哈市| 潼关县| 通许县| 大厂| 石渠县| 如东县| 棋牌| 华安县| 科尔| 白城市| 大冶市| 仁布县| 丰城市| 纳雍县| 彝良县| 博乐市| 永宁县| 河曲县| 双辽市| 安国市| 通辽市| 苍南县| 瑞丽市| 泽普县| 扎兰屯市| 常熟市| 通州市| 库伦旗| 吕梁市| 高台县| 宁强县| 从化市| 高安市| 临城县| 错那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