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說話 會辦事 會做人(超值白金版)
- 若谷
- 14564字
- 2019-01-03 02:13:08
第四章 巧妙拒絕:學會說“不”的藝術
拒絕求愛這樣說
如果愛你的人正是你所愛的人,被愛是一種幸福。但是,假如愛你的人并不是你的意中人,或者你一點也不喜歡他(她),你就不會感覺被愛是一種幸福了,你可能會產生反感甚至是痛苦,這份你并不需要的愛就成了你的精神負擔。
別人愛你,向你求愛,他(她)并沒有錯;你不歡迎,你拒絕他(她)的愛,你也沒錯。最關鍵的是看你怎樣拒絕。如果拒絕得恰到好處,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也可以免去許多麻煩;如果你不講方式,不能恰到好處地拒絕別人的求愛,你就可能犯錯誤,不但傷害他人,說不定也會危害自己。
你也許曾經有過這樣的左右為難,因為對方的條件實在讓人愛不起來。但是,由于是你的上司介紹的,或者是上司的子女,使你在拒絕時產生了猶豫,雖然每次見面都會使你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你一想到對方的身份、上司的威嚴,屢次想謝絕卻又不好開口。有時候,也許你為了顧全對方的面子而難以開口說個“不”字,或者懾于對方的威嚴,你不知所措。你被這份多余的愛折磨得痛苦不堪,不知該如何去做。生活中處在這種矛盾中的人太多了。有些人遇到這些情況時不知該如何拒絕,因處理不當,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
那么該如何巧妙而不失體面地拒絕求愛呢?
首先要做到直言相告,以免產生誤會,這是非常必要的。
你若已有意中人,又遇求愛者,那么就直接明確地告訴對方,你已有愛人,請他(她)另選別人,而且一定要表明你很愛自己的戀人。同時,切忌向求愛者炫耀自己戀人的優點、長處,以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倘若你認為自己年紀尚小,不想考慮個人問題,那正好,你可以直言不諱,講明情況。
其次,倘若你不喜歡求愛者,根本沒有建立愛情的基礎,可以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婉言謝絕。
對自尊心較強的男性和羞澀心理較重的女性,適合委婉、間接地拒絕。因為有這類心理的人,往往是克服了極大的心理障礙,鼓足勇氣才說出自己的感情,一旦遭到斷然地拒絕,很容易感覺受傷害,甚至痛不欲生,或者采取極端的手段,以平衡自己的感情創傷。因此拒絕他們的愛,態度一定要真誠,言語也要十分小心。你可以告訴他(她)你的感受,讓他(她)明白你只把他(她)當朋友,當同事或者當兄妹看待,你希望你們的關系能保持在這一層面上,你不愿意傷害他(她),也不會對別人說出你們的秘密。
你不妨說:“我覺得我們的性格差異太大,恐怕不合適。”
“你是個可愛的女孩,許多人喜歡你,你一定會找到合適的人?!?/p>
“你是個很好的男人,我很尊重你,我們能永遠做朋友嗎?”
“我父母不希望我這么早談戀愛,我不想傷他們的心?!?/p>
如果這些自尊和羞澀感都挺重的人沒有直接示愛,只是用言行含蓄地暗示他們的感情,那么你也可以采取同樣的辦法,用暗含拒絕的語言,用適當的冷淡或疏遠來讓他(她)明白你的心思。
要記住,拒絕別人時千萬不要直接指出或攻擊對方的缺點或弱點,因為你覺得是缺點或弱點的東西,對他(她)自己來說也許并不認為是缺點。所以,不能以一種“對方不如自己”的優越感來拒絕對方。特別是一些條件優越的女青年,更不能認為別人求愛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推了之,或不屑一顧、態度生硬,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對于帶有騷擾性的某些“求愛”方式,就不必手下留情,一定要果斷出擊。
如果你是一名美女,你難免會遇到“性騷擾”。隨著開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許多女性走出家庭,與男子一樣,在社會工作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而且敢于展示自己的美,這就招來一些好色之徒,使他們有了非分之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對美女的垂涎太過分,就成了“性騷擾”。女性遭到來自于男性的性騷擾,如果太過軟弱,就會使好色之徒得寸進尺;如果義正詞嚴怒目斥之,就可能陷入麻煩之中弄得自己不開心。比較聰明的辦法是,以機智的譏諷言辭使其退卻,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試看這位漂亮的少婦是如何抗拒性騷擾的。
一位生性風流的男子,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少婦迎面走過來,便跟在她后面,尋找機會和她搭話,但因素不相識,不好開口。忽然瞥見她手上挎了個提包,于是找到了話題,他嬉皮笑臉地說:“請問,您這漂亮的小提包是從哪兒買的,我也想給我妻子買一個。”沒想到這位少婦冷冷地說:“你妻子有這種包會倒霉的?!薄盀槭裁囱??”少婦幽默地回答說:“因為不三不四的男人會以提包為借口找她的麻煩?!?/p>
這位少婦看穿了這個風流男子的意圖,但沒有揭穿他,而是接過男子的話頭,以嘲諷而幽默、機智的言辭給了他當頭一棒,這個男子見難以得手,只得灰溜溜地逃之夭夭了。
年輕漂亮的女性,單身獨處,往往容易受到騷擾。
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獨自坐在酒吧里,被一個油頭粉面的青年男子瞧見了,于是他走過來主動搭話:“您好,小姐,我能為您要一杯咖啡嗎?”“你要到舞廳去嗎?”她喊道?!安?,不,您搞錯了。我只是說,我能不能為您要一杯咖啡?”青年男子說。
“你說現在就去嗎?”她尖聲叫道,比剛才更激動了。
青年男子被她徹底搞糊涂了,紅著臉悄悄地走到一個角落坐下。這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轉向了他,憤慨地看著他。
過了一會兒,這個年輕女子走到他的桌子旁邊。“真對不起,使你難堪了,”她說,“我只是想調查一下,看看他人對意外情況有什么異常反應?!?/p>
這位聰明女子的做法真讓人叫絕,她故意裝糊涂,大聲叫嚷,引起別人注意,好色之徒只好灰溜溜地躲開了。
約會是男女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戀愛的標志,所以,接受別人的約會請求也意味著接受別人的求愛。對于不愿意接受的示愛者,我們首先應該拒絕與其約會,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使對方誤會,導致真正明確兩人關系時牽扯不清,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拒絕約會應該有“快刀斬亂麻”的魄力,因為這不僅僅代表對一次約會的推搪,而且暗示著自己對對方的愛情的謝絕,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把握說話的分寸,不損害對方的感情,另一方面要表明心意,斷絕對方再次邀請的念頭。
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推搪約會,使對方體會到拒絕之意。
上課、加班、身體欠安、天氣不好……這些都可以成為拒絕約會的好借口。在搬出這些借口的同時,可以有意地露出破綻,讓對方從借口的不嚴密性中明白是在有意敷衍。此外,也可以以委婉的方式暗示自己確實不愿意與對方交往??傊?,借口不能找得太嚴密、太合乎情理,不要讓對方誤認為是客觀原因導致不能赴約,從而把約會的時間推至以后,令自己再次處于被動局面。
張京對同事小潔暗戀已久,這天,他終于鼓起勇氣約小潔出來看電影。小潔也覺察到了張京的感情,無奈自己對他實在沒有“觸電”的感覺,于是對他說:“真是對不起。這段時間我正在上夜大的電腦培訓班,每天晚上都有課。上完夜大后又要準備英語的等級考試,實在沒有看電影的空閑時間。要不,你找劉偉吧,你們哥倆不是常在一起討論好萊塢的影片嗎?”張京聽了,只好悻悻而歸,從此再也沒向小潔提出過約會的請求。
看一場電影只需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小潔愿意接受張京的話,怎么也能抽出點時間來赴約,而她的推辭卻根本沒有流露出任何的遺憾和改日赴約的愿望。想清楚了這一點,張京自然明白小潔的拒絕之意,只得收回自己的感情。
暗示已經有了意中人,使對方知難而退。
由于約會是戀愛的前奏,當對方剛剛提出約會,尚未表露愛意時,可以“先發制人”,間接說明已經心有所屬。對方聽了之后,明白自己希望渺茫,自然不敢強求,有時甚至會為了避免尷尬,還會找理由取消此次約會。
郭建對新來的同事孫紅一見鐘情,星期五下午下班前,他打電話給孫紅:“我聽朋友說,這兩天香山的楓葉紅得最美,你有興趣和我一起去看看嗎?”孫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笑著答道:“哎呀,真是不巧。明天恰好我男朋友的媽媽過生日,我要趕著去拜壽,要不我們改天再叫幾個朋友一起去吧?”郭建聽了,心里涼了半截,只得敷衍道:“那……那就以后再說吧!”
孫紅以男朋友的母親過生日為由,既推掉了郭建的邀請,又表明自己已“名花有主”,郭建只好識趣地知難而退,便不會再提出什么約會的邀請了。
無論如何,在愛情的歷程中,當遇到不滿意或不能接受的求愛時,最好采用恰當的語言,婉言拒絕,巧妙收場。
多說“不過”和“但是”
有時對方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條件的限制又無法予以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拒絕的言辭可采用“先肯定后否定”的形式,使其精神上得到一些滿足,以減少因拒絕而產生的不快和失望。例如,一家公司的經理對一家工廠的廠長說:“我們兩家搞聯營,你看怎么樣?”廠長回答:“這個設想很不錯,只是目前條件還沒有成熟。”這樣既拒絕了對方,又給自己留了后路。
對對方的請求最好避免一開口就說“不行”,而是要表示理解、同情,然后再據實陳述無法接受的理由,獲得對方的理解,自動放棄請求。
李剛和王靜是大學同學,李剛這幾年做生意雖說掙了些錢,但也有不少的外債。兩人畢業后一直無來往,忽一日,王靜向李剛提出借錢的請求。李剛很犯難,借吧,怕擔風險;不借吧,同學一回,又不好拒絕。思忖再三,最后李剛說:“你在困難時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剛剛買了房子,手頭一時沒有積蓄,你先等幾天,等我過幾天賬結回來,一定借給你?!?/p>
先揚后抑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先承后轉”的方法,這也是一種力求避免正面表述,而采用間接拒絕他人的一種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氣去贊賞別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來表達你需要拒絕的原因,這樣你就不會直接地去傷害對方的感情和積極性了,而且還能夠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一般情況來說,你還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話來表達你的意見:“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們不能馬上采用它,等情況好了再說吧”; “我知道你是一個體諒朋友的人,你如果對我不十分信任,認為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那么你是不會找我的,但是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來支持你”,等等。
有的時候對方可能會很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確實又沒有時間,沒有辦法幫助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和他當時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對方惱羞成怒,以免造成誤會。
拒絕還可以從感情上先表示同情,然后再表明無能為力。
黃女士在民航售票處擔任售票工作,由于經濟的發展,乘坐飛機的旅客與日俱增,黃女士時常要拒絕很多旅客的訂票要求。黃女士每每總是帶著非常同情的心情對旅客說:“我知道你們非常需要坐飛機,從感情上說我也十分愿意為你們效勞,使你們如愿以償,但票已訂完了,實在無能為力。歡迎你們下次再來乘坐我們的飛機?!秉S女士的一番話叫旅客再也提不出意見來。
拒絕領導不要讓他難堪
領導委托你做某事時,你要善加考慮,這件事自己是否能勝任?是否不違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作決定。
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情面,即使是無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來,這種人的心似乎太軟。縱使是很照顧你的領導委托你辦事,但自覺實在是做不到,你也應該很明確地表明態度,說:“對不起!我不能接受?!边@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否則你就會誤大事。
如果你認為這是領導拜托你的事不便拒絕,或因拒絕了領導會使其不悅而接受下來,那么,此后你的處境就會很艱難。因畏懼領導報復而勉強答應,答應后又感到懊悔時,就太遲了。
領導所說的話有違道理,你可以斷然地駁斥,這才是保護自己之道。假使領導欲強迫你接受無理的難題,這種領導便不可靠,你更不能接受。
盡管部下是隸屬于領導,但部下也有他獨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不分善惡是非都服從。倘若你的領導以往曾幫過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無理或不恰當的事,你更應該毅然地拒絕,這對領導來說是好的,對自己也是負責的。
當然,拒絕領導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誰都不愿因此而得罪領導,因為領導有可能掌握你一生的前程。然而,若你知道一些拒絕領導的技巧,就能兩全其美,既不得罪領導,又可以表明拒絕之意。不過要強調的是,這些技巧僅限于那些領導的非合理要求。
當領導提出一件讓你難以做到的事時,如果你直言答復做不到,可能會讓領導有損顏面,這時,你不妨說出一件與此類似的事情,讓領導自覺問題的難度而自動放棄這個要求。
甘羅的爺爺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羅看見爺爺在后花園走來走去,不停地唉聲嘆氣。
“爺爺,您碰到什么難事了?”甘羅問。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聽了誰的教唆,硬要吃公雞下的蛋,命令滿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3天內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罰。”
“秦王太不講理了。”甘羅氣呼呼地說。他眼睛一眨,想了個主意,說:“爺爺您別急,我有辦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p>
第二天早上,甘羅真的替爺爺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進宮殿,向秦王施禮。
秦王很不高興,說:“小娃娃到這里搗什么亂!你爺爺呢?”
甘羅說:“大王,我爺爺今天來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來了。”
秦王聽了哈哈大笑:“你這孩子,怎么胡言亂語!男人家哪能生孩子呢?”
甘羅說:“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怎么能下蛋呢?”
甘羅的爺爺作為秦朝的宰相,遇到皇帝提出的不可能做到的請求,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拒絕。甘羅作為一個孩童,能如此得體地拒絕秦王,并讓秦王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無理請求,實在是大出人們的意料。也正因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嘆服。以后,秦王又封甘羅為上卿?,F在我們俗傳甘羅12歲為丞相,童年便取高位,不能不說正是甘羅的那次智慧的拒絕,才使秦王越來越看重他的。
當上司要求你做違法或違背良心的事時,平靜地解釋你對他的要求感到不安,你也可以堅定地對上司說:“你可以解雇我,也可以放棄要求,因為我不能泄漏這些資料?!比绻阈疫\,老板會自知理虧并知難而退;反之,你可能授人以柄。但假若你不能堅持自身的價值觀,不能堅持一定的準則,那只會迷失自己,最終會影響工作的成績,以致斷送自己的前途。
當上司器重你并將你連升兩級,但那職務并不是你想從事的工作時,你可以表示要考慮幾天,然后慢慢解釋你為何不適合這工作,再給他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我很感激您的器重,但我正全心全意發展營銷工作,我想為公司付出我的最佳潛能和技巧,集中建立顧客網絡?!闭娴赜懻摚梢允鼓惚灰暈橐粋€注重團體精神和有主見的人。
當領導提出某種要求而你又無法滿足時,設法造成你已盡全力的錯覺,讓領導自動放棄其要求,這也是一種好方法。
比如,當領導提出不能滿足的要求后,就可采取下列步驟先答復:“您的意見我懂了,請放心,我保證全力以赴去做?!边^幾天,再匯報:“這幾天×××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來,我再立即報告他。”又過幾天,再告訴領導:“您的要求我已轉告×××了,他答應在公司會議上認真地討論。”盡管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你也會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因為你已造成“盡力而為”的假象,領導也就不會再怪罪你了。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總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回音,就會認為對方不重視自己的問題,反感、不滿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滿足領導的要求,只要能做出些樣子,對方就不會抱怨,甚至會對你心存感激,主動撤回讓你為難的要求。
你也可以利用群體掩飾自己說“不”,這不失為一大妙招。
例如,被領導要求做某一件事時,你其實很想拒絕,可是又說不出來,這時候,你不妨拜托兩位同事和你一起到領導那里去,這并非所謂的3人戰術,而是依靠群體替你作掩護來說“不”。
首先,商量好誰是贊成的那一方,誰是反對的那一方,然后在領導面前爭論。等到爭論一會兒后,你再出面含蓄地說“原來如此,那可能太牽強了”,而靠向反對的那一方。
這樣一來,你可以不必直接向領導說“不”就能表明自己的態度。這種方法會給人“你們是經過激烈討論后,絞盡腦汁才下結論”的印象,而包括領導在內的全體人士不管哪一方都不會有受到傷害的感覺,從而領導會很自然地自動放棄對你的命令。
對于超負荷工作的要求,你即使是力不能及,也不能馬上怒形于色。不妨先動手來做,讓事實來證明領導的要求是不可能達到的。
下面是發生在職場中的一件事情:
“小康,請你今晚把這一疊講義抄一遍。”經理指著厚厚一疊稿紙對秘書小康說。小康聽到此言,面對講義,面露難色,說:“這么多,抄得完嗎?”“抄不完嗎?那請你另覓輕松的去處吧!”也許經理正在氣頭上,于是小康被“炒了魷魚”。
小康的被“炒”實在令人惋惜。像她這樣生硬、直接地拒絕上司的要求,給上司的感覺是她在對抗,不服從指示,因而掃了上司的威信,被“炒”也就難免了。其實,她可以處理得更靈活些。她不妨這樣,立即搬過那一堆稿子埋頭就抄起來,過一兩個小時后,把抄好了的稿子交給經理,再委婉地表示自己的困難,那么經理肯定會很滿足于自己說話的威力,并意識到自己的要求的不合理處,而延長時限;小康就不至于被解雇。
拒絕上司必須把握以下3點。
1.要有充分的拒絕理由
首先設身處地,表明自己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然后再表明自己的遺憾,具體說明自己為什么不能接受。比如說:“我有件緊急工作,必須在這兩天趕出來?!背渥愕睦碛?、誠懇的態度一定能取得上司的理解。
2.不可一味地拒絕
盡管你拒絕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上司也許仍堅持非你不行。這時,你便不能一味地拒絕,否則上司可能會以為你是在推脫,從而懷疑你的工作干勁和能力,以致失去對你的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無意地使你與機會失之交臂。
3.提出合理的接替方法
對上司所交代的事,你不能接受,又無法拒絕,這時,你可得仔細考慮,千萬不可怒氣沖天,拂袖而去。你可以與上司共商對策,或者說:“既然這樣,那么過兩天,等我手頭的工作告一段落就開始做,您看怎么樣?”你也可以向上司推薦一位能力相當的人,同時表示自己一定會去給他出點子、提建議。這樣,你一定能進一步地贏得上司的理解和信任,也會為你以后的工作、生活鋪開一條平坦的大道,因為上司也是和你一樣是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感情,也當過職員的人。
把握好以上要點,才能不讓自己難堪,也不會失去上司的信任。
從對方口中找到拒絕的理由
在交際過程中,當自己處于不利態勢時,為了尋找轉機,加強己方的立場,也需要找借口拒絕對方。這時,如果你能靈活機智地用對方的話來拒絕對方,就能使對方不再堅持,從而達到自己拒絕對方的目的。
有一次,蕭伯納的脊椎骨出了毛病,需從腳上取一塊骨頭來補脊椎的缺損。手術做完后,醫生想多撈一點手術費,便說:
“蕭伯納先生,這是我們從來沒有做過的新手術啊!”
蕭伯納當然聽出了醫生的言外之意,但向病人收取額外的手術費顯然是不合規定的,蕭伯納不愿意再給醫生“紅包”,但又不便明確拒絕,便裝傻賣愚地順著另一層意思說下去:
“這好極了!請問你們打算支付我多少試驗費呢?”
醫生頓時窘住了,只好訕訕離開。蕭伯納的思維是:既然你要強調這是從來沒有做過的新手術,那我的身體便變成試驗品了!蕭伯納合理地從對方的話里引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相反結論,巧踢“回傳球”,讓對方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有很多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巧妙地把對方設置在同樣的情景,以此來引誘對方作出他的判斷,從而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處境或意思,巧妙地拒絕對方的要求。
小李從一個朋友那里借了一架照相機,他一邊走一邊擺弄著,這時剛好小趙迎面走來了。他知道小趙有個毛?。阂娏耸烊擞泻猛娴臇|西,非得借去玩幾天不可。果然,小趙看見了他手中的照相機又非借不可。盡管小李百般說明情況,小趙依然不肯放過。小李靈機一動,故作姿態地說:“好吧,我可以借給你,不過我要你不要借給別人,你做得到嗎?”小趙一聽,正合自己的意思。他連忙說:“當然,當然。我一定做到?!薄敖^不失信?”小李還追加一句說?!敖^不失信,失信還能叫做人?”小趙趕緊表態。小李斬釘截鐵地說:“我也不能失信,因為我也答應過別人,這個照相機絕不外借?!甭牭竭@兒,小趙也是目瞪口呆了,這件事也只有這樣算了。
通過設問,拋磚引玉,以對方的回答來作為拒絕依據,使對方就此作罷。因為人不可以出爾反爾,自我推翻。
小陳是小楊的一個好朋友。有一天,小陳來到小楊的單位,找小楊幫他做一件事,為他的未婚妻報仇。原來小陳的未婚妻被車間主任欺侮了,小陳發誓要為未婚妻報仇,而且還買了一把鋒利的彈簧刀,想殺掉那個車間主任,但考慮到車間主任人高馬大,自己一個人對付不了他,于是就想請小楊幫忙。小楊聽后,心中很明白,盡管那個車間主任不是好東西,應該教訓教訓他,但如果感情用事將他殺了,那是會犯罪的。因此,小楊決定拒絕小陳,也不能讓他辦錯事。他問小陳:“你愛你的未婚妻嗎?”
“愛,當然愛,如果不愛我才不管這事呢。”小陳回答說。
“這就好,愛一個人不容易,真正愛上一個人,是不管她遇上多么大的不幸,都會永遠愛她,并且在她遇到不幸時還要幫她解脫出來。如果你將主任殺了,只是感情用事,這不是愛她,是在傷害她,使她更傷心。她也不會為此而感謝你,相反會恨你。壞人總是要受到懲處的,這要靠法律。車間主任的行為是犯法的。這樣吧,我幫你和你的未婚妻運用法律的手段來懲處車間主任吧,我相信,法律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復的?!?/p>
小陳聽了小楊的一番話,放棄了報仇的想法,最終運用法律懲處了那位車間主任;而小陳也非常感謝小楊對他的幫助。
小楊先拿到一個肯定的答案:小陳愛自己的未婚妻。既然是愛,那就應該采取一種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幫她擺脫困境。小楊透徹地闡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如果小陳還不放棄報仇的想法,那就說明他并不愛自己的未婚妻。因此,小陳只好放棄了找小楊協助犯罪的念頭。
在尋求拒絕的技巧過程中,要知道,拒絕對方的最有力武器往往是對方自身。我們應該懂得引導對方的談話,從對方口中找到自己拒絕對方的理由。
裝聾作啞輕松搞定對方
裝傻充愣的拒絕法有兩種,一種是裝聾作啞,沉默不語;另一種則是答非所問,模糊應對。這兩種方式都是一種大智若愚的體現。
對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無法做到的要求或自己不愿意允諾的要求,本來是應該拒絕的,只是由于人情關系、利害關系等,很難說出一個“不”字。
你可以以沉默來表示拒絕。狹義的沉默就是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發,即緘口不語。廣義的沉默則是不通過言語,而是綜合運用目光、神態、表情、動作等各種因素,或明或暗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是拒絕藝術中一種最常見的手段。
在處理問題時,沉默具有豐富的內涵,作用也十分明顯。
一是沉默可以用來避免沖突升級。
當人們被拒絕時難免會產生不良的情緒,甚至會與拒絕人產生激烈沖突。當一方怒火沖天、嚴厲責備時,另一方應保持沉默,即使有理也暫時不爭,以免火上澆油,使沖突進一步升級。這樣既維護了對方的尊嚴,又避免了矛盾激化,還為進一步向對方陳述自己的觀點留了余地。保持沉默,不僅可以避免矛盾激化,保全對方面子,而且也可以顯示出你的豁達大度和良好修養。有時,面對一些難處理的問題,如果保持沉默,并伴以嚴厲的目光、嚴肅的神情,就可能會產生一種威懾作用,使對方迅速警醒,從而很快明白自己的要求不夠合理。
二是沉默可以用來做暗示性表態。
沉默在有時候是模糊語言,不置可否,但在特定的背景下,其實就是明確表態。如果對方提出一種意見或處理辦法,而你卻不敢茍同,但出于全面平衡關系考慮,你又不能明示反對,這時的沉默看似不偏不倚,但聰明人卻可意會神通,知道自己的要求令你為難,十有八九辦不成。其實沉默就是不同意、不支持。此時彼此心照不宣,也不用固執己見,傷了和氣。
在有的場合,對對方的提問不管作出怎樣的回答,都于己不利,這時不妨佯裝沒有聽見、沒有看到,不作任何表示,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1953年6月,已79歲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到百慕大參加英、法、美三國會談。他以自己年事已高為借口,時常裝聾,在需要回避的問題上就裝作沒有聽見,不予回答,在感興趣的問題上就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法國外交總長皮杜爾討價還價,使與會者頗感頭痛。艾森豪威爾幽默地說:“裝聾成了這位首相的一種新的防衛武器?!?/p>
然而有的時候采取一種答非所問、話不投機的做法,比光是沉默來得更有效。
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名叫宮一郎的青年去拜訪廣源先生,想將一塊地賣給他。
廣源聽完宮一郎的陳述后,并沒有給出“買”或者“不買”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類似纖維的東西給宮一郎看,并說:“你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嗎?”
“不知道?!睂m一郎回答。
“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材料,我想用它來做一種汽車的外殼。”廣源詳詳細細地向宮一郎講述了一遍。談論了這種新型汽車制造材料的來歷和好處,又誠誠懇懇地講了他明年的汽車生產計劃。廣源談的這些內容宮一郎一點兒也聽不懂,摸不著頭腦,但廣源的情緒感染了宮一郎,他感到十分愉快。在廣源送宮一郎時順便說了一句:不想買那塊地。
廣源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一開始就回拒宮一郎,如果那樣,宮一郎就一定會滔滔不絕地勸說他買那塊地。而廣源采取了答非所問的做法,裝作沒有聽見宮一郎說的事情,把話題引到其他地方,沒有給他勸說的時間,在結束談話時才拒絕,這不失為拒絕他人的好方法。
最后要說明的一種裝傻充愣的方法是:將問題丟給時間。當你無論如何實在無法拒絕對方的時候,就先接受他的要求,然后再假裝忘記。
“對不起,我忘得一干二凈了!”
“你叫過我幫你什么嗎?”
這一招只要一句“忘了”就能輕松搞定一切,因此我們常會用上它。然而,雖然它用法簡單,但如果仔細想想,這招實在不值得推薦。這招容易使對方不悅,甚至會被人認為是一個“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人。再說,別人會請你幫忙做的事,多半都是非做不可的事,因此在他對你死心、轉而去找其他人幫忙之前,要“一直”忘記似乎也不太容易。
不過,不管是真忘還是假忘,在公司里像這種“忘記委托”的人,其實還真不少。
總的來說,裝傻充愣是最常見的拒絕辦法之一?!吧怠彼谏w下的是一種圓融大智、迂回之道,我們在社交中所需要的正是這樣一種為人處世之法。
找一個替身代你說“不”
有一次,約翰的一位好朋友的孩子,4歲的毛毛,一手拿蘋果、一手拿橘子,跑到約翰面前炫耀。約翰故意逗他說:“毛毛,伯伯的嘴好饞。你看,你是愿意把蘋果給伯伯吃呢,還是愿意把橘子給伯伯吃?”毛毛聽了約翰的話,很快就出人意料地回答:“伯伯你快去,媽媽那里還有!”
啊,這小家伙的回答真是太絕了!他并沒有直截了當地拒絕,但讓人無法從他那里撈到一點油水,因為他想到了一個替代方案來拒絕別人。
這個例子,顯示了替代方案的妙用。他沒有正面表示拒絕,你也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彼此既不傷和氣,也不會丟什么面子。
這種方法就叫替代法,是以“我辦不到,你去拜托某某比較好”的說法,來轉移給他人的做法。工作中常常會有人來請你幫忙,而你又因為種種原因不想插手,你應該怎么談呢?
“我對電腦沒辦法,不過小王對電腦很熟,你去拜托他幫你看看怎么樣?”
“我對計算工作最頭大了,我記得小蕓好像是簿記二級的,她應該做得來!”
像這樣搬出一位在這方面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然后要對方去拜托他就行了。
不只能力的問題,像下面這個例子中的場合也能適用。
“我如果要做這件事,恐怕要花掉不少時間。小范好像說他今天工作分量不怎么多!”
只有在大家都知道那個人的確比較勝任時才能用這招。
這個辦法有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會招致那個被你“轉嫁”的人的怨恨。想拜托你的人一定會說:“是某某說請你幫忙比較好!”對方也就會知道是你干的好事。這么一來,那個人心里一定會想:可惡的家伙,竟然把討厭的事推給我!
尤其當需要幫忙的工作內容是人人都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惹來怨恨的可能性就更高。所以,最好在多數人都知道“某某事情是某某最擅長的”這樣的場合才用此招。
當然,這一招不僅僅是可以用在工作中,還能用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抽不開身,實事求是地講清自己的困難,同時熱心介紹能提供幫助的人,這樣,對方不僅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失望、生氣,反而會對你的關心、幫助表示感謝。
貶低自我讓對方知難而退
有很多既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又浪費時間與精力的活動,我們要對它進行拒絕,可以采取自我貶低的方法。
“自我貶低”是一種特殊形式,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不愿做不想做的事。也就是說:“我辦不到!所以不想做!”
根據心理學的調查發現,人們的確有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貶低的現象。例如,在上班族中,有12%的人曾對上司裝過傻,而14%的人對同事裝過傻。雖然它跟“楚楚可憐”法一樣,會導致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降低,但令人驚訝的是,仍有一成以上的人是在自己有意識的情況下用了這個辦法。
上班族會用到“自我貶低法”的場合有以下3種。
第一,遇到不想做的事。例如,像是打雜般的工作、很花時間的工作或單調的工作等;還有像公司運動會之類,籌辦公司內部活動也是其中之一。像這些情形便有不少人會用“我不會呀”或“我對這方面不擅長”等理由,來把不想做的事巧妙地推掉。
第二,拒絕他人的請求。當別人找上你,希望你能幫他的忙時,你很難直接說:“不!”因此便以“我很想幫你,可是我自己也沒有那個能力”的態度來婉轉拒絕。拒絕別人時,很難直接以“我不愿意”這種態度來拒絕,而且如果拒絕不恰當還可能會讓對方懷恨在心。因此,若是用沒有能力,也就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原因來拒絕(想幫你,可是幫不了)的話,拒絕起來便容易多了。
第三,想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一個人若能得到他人的高度期待固然值得高興,但壓力也會隨之而來。因為萬一失敗,受到高度期待的人帶給其他人的沖擊性會更大。因此,借由表現出自己的無能來降低期望值,萬一將來失敗,自己的評價也不會下降得太多;相反,如果成功,反而會得到預期之外的肯定。
根據工作的內容,“無能”的內容也應有所不同。例如:
別人要求你處理電腦文書資料時——
“電腦我用不好,光一頁我就要打一個小時,說不定還會把重要的資料弄丟!”
別人要求你做賬簿時——
“我最怕計算了,看到數字我就頭痛!”
不過,所表明的“無能”的理由不具真實性,那可就行不通。例如,剛才要求處理電腦資料的例子,如果是在電腦公司,說這種話誰信!后面那個例子,如果發生在銀行,也絕對會顯得很突兀。平常很少接觸到的工作,說這種話時,所獲得的可信度就越大。所以要說“我沒做過”、“我做得不好”這些話的時候,這些話一定要具有可信度才行。
“自我貶低”如果使用過度,很容易給人留下“無能”、“不可靠”的印象;而當自己反過來想求人幫忙時,被拒絕的幾率也會大幅提高。因此要注意,絕對不要使用過度。
“自我貶低”使用時的第一重點就在于慎選使用的場合,也就是只在與自己的工作無關的地方使用。
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個跑業務的說:“我在別人面前講話會很緊張!”以此拒絕參加公司的會議,那么這對他來說可是致命傷;但如果是做研究工作的人說這種話,那就另當別論,效果完全不同。要自我貶低時,切記:只用對自己不重要的部分來貶低自己。
第二個重點是,盡量避免招來“無能”或“不可靠”的負面印象。記住善用“如果是某某就沒問題,但這件事我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句話。例如:
“對文字處理機我還有辦法,可是資料輸入我真的不行!”
“公司旅行的賬目我倒是做過,但太復雜的東西我沒自信能做好!”
這么說總比直接拒絕對方好,而且這種說法聽起來比較具有真實性,也比較容易成功。
在拖延中解決問題
在大學的課堂上,有一名學生提出與正課毫無關聯的問題,幾乎讓那位教授失態。起初那位教授很用心地答復他的問題,但不料卻與學生的意見發生了沖突。其實這時教授大可拒絕對方的質問,同時不必正面拒絕,可以用“像你這種問題我們不妨等下了課再談”這句話輕易帶過。
如果是在私人場合,就可以說:“像你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等會兒再談,怎么樣,喝一杯吧!”輕松愉快地將話帶過。若在會議中不幸形成了一場火爆的局面,此時你不妨暫時承認對方所言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他感覺此問題事關重大,難以解決,無法立刻作答,于是你便說:“關于這一問題我們日后再作討論,今天我們還是討論會議的本題?!?/p>
至于“日后”,此刻也不甚為人關心,這種做法也比直接拒絕回答來得恰當,容易讓人接受。雖然表面上你是在對他擺出低姿態,實際上卻是拒絕正面作答,以保持他心理的平衡。
發言者若來勢洶洶,你不妨說“像這樣的難題我們日后再談”來緩和當時的緊張氣氛。
在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如果你能做到,就可以答應別人,但如果你感到這一請求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圍時,你當然可以立即回絕:“不行,這個忙我幫不了!”但是你如果用延時法來說:“嗯,我來想想辦法,是不是能辦成我一定盡快給您一個回音,您看怎么樣?”如果你過一兩天再打電話表示無能為力,那至少你不是“一口回絕”,你已經是盡心盡力了。有時候,被拒絕的人耿耿于懷的往往是別人回絕時的態度,或是官腔十足,或是盛氣凌人,或是漫不經心。若是別人已經盡心竭力,那么即使事情最終沒有辦成也不至于牢騷滿腹。
對方提出請求后,不必當場拒絕,可以采取拖延的辦法。你可以說:“讓我再考慮一下,明天答復你。”這樣既為你贏得了考慮如何答復的時間,又會使對方認為你是很認真地對待這個請求。
張艷一心想當一名記者,于是想從學校調到某報社工作,她找到了同事的丈夫—某報社黃總編。黃總編知道報社現在嚴重超編,但又不好直接拒絕,于是對張艷說:“剛剛超編進來一批畢業生,短期內社里不會考慮進人的問題了,過一段時間再說吧?!秉S總編沒說這事絕對不行,而是以條件不利為理由,雖然沒有拒絕,但為后來的拒絕埋下了伏筆。
有時,在直接拒絕時也可使用“延時”法。
小張想觀摩一位特級教師上課。那位教師出于謙遜婉言謝絕了,他說:“行啊。不過這課要講得成功,讓學生、老師都滿意,還得符合教改精神,得讓我好好考慮考慮教學方案??磥砟愕媒o我一年時間。這365天我得天天想,多痛苦??!”
這位教師對小張的請求采用延時法予以拒絕,本來,別人慕名來觀摩自己的課對自己來說是一種尊重,如果直接拒絕,會使對方認為自己不識抬舉。而采用“拖延”的技巧來拒絕對方,先爽快地答應,然后把時間推到一年之后。誰都知道,準備一堂課怎么也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因此,請求者也明白這位教師是在間接地謝絕,當然也就不會勉強了。
抬出“后臺老板”
“不”字很難說出口,因此我們總是想方設法避免將這個“不”字說出口,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費盡心機想出來的婉言曲說方式。其實很多時候也不用這么復雜,只需要抬出一個“后臺老板”,將責任歸之于他,你便可以輕松說出“不”了。
一家公司的經理對一家工廠的車間顧問說:“我們兩家搞聯營,你看怎么樣?”顧問回答說:“這個設想很不錯,可是廠長已經決定跟先前一家廠搞聯營了,這個我也沒有辦法?!?/p>
注意了,拒絕不是顧問的意思,問題已經全部歸結到廠長那里了,廠長的決定,誰也改變不了,事情就這么簡單。
抬出“后臺老板”,就是以別人的身份表示拒絕。這種方法看似推卸責任,但卻很容易被人理解:既然愛莫能助,也就不便勉強。
有個女孩是個集郵愛好者,她的幾個好朋友也是集郵迷。一天,有個朋友向她提出要換郵票,她不同意換,但又怕朋友不高興,便對朋友說:“我也非常喜歡你的郵票,但我媽不同意我換。”其實她媽媽從沒干涉過她換郵票的事,她只不過是以此為借口,但朋友聽她這樣一說,也就作罷了。
有時為了拒絕別人,可以含糊其辭地推脫:“對不起,這件事情我實在不能決定,我必須問問我的父母。”或者是:“讓我和孩子商量商量,決定了再答復你吧?!?/p>
一位和善的主婦說,巧妙拒絕的藝術使她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寧靜。每當推銷員找上門來,她便彬彬有禮但卻態度堅決地說:“我丈夫不讓我在家門口買任何東西?!边@樣,推銷員會因為被拒絕的并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而心理上得到了一點平衡,減少了被拒絕的不快。
人處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中,互相制約的因素很多,為什么不選擇一個盾牌來擋一擋呢?例如,有人求你辦事,假如你是領導成員之一,你可以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像剛才的事,需要大家討論才能決定。不過,這件事恐怕很難通過,最好還是別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實在要堅持的話,待大家討論后再說,我個人說了不算數。這就是推脫之辭,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給你辦,而是我決定不了。求人辦事者聽到這樣的話一般都要打退堂鼓。
一個年輕的物資銷售員經常與客戶在酒桌上打交道,他覺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喝太多的酒了,可應酬中又是免不了要喝酒的,怎么辦呢?后來他想到一個妙計。每當客戶勸他多喝點的時候,他便詼諧地說:“諸位仁兄還不知道吧,我家里那位可是一個母老虎,我這么酒氣熏天地回去,萬一她河東獅吼起來,我還不得跪搓衣板啊?”
他這么一說,客戶覺得他既誠懇又可愛,自然就不再多勸了。
每個人在必要時都可以抬出甚至虛構出一個“后臺老板”,把自己的意愿通過這位“后臺老板”表達出來,適當放低自己的位置,便能直言拒絕。這樣拒絕的效果很好,而且不會得罪人,即使得罪,責任也到了“后臺老板”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