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心態叫舍得(珍藏版)
- 黃亞男 若谷
- 15字
- 2019-01-03 02:11:41
第一章 庸人自擾,人生何必太計較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一個年輕人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他見山腳下綠草叢中一個牧童在那里悠閑地吹著笛子,十分逍遙自在。
年輕人便上前詢問:“你那么快活,難道沒有煩惱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煩惱都沒有了。”
年輕人試了試,煩惱仍在。
于是他只好繼續尋找。
他來到一條小河邊,見一老翁正專注地釣魚,神情怡然,面帶喜色,于是便上前問道:“你能如此投入地釣魚,難道心中沒有什么煩惱嗎?”
老翁笑著說:“靜下心來釣魚,什么煩惱都忘記了。”
年輕人試了試,卻總是放不下心中的煩惱,靜不下心來。
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見一位面帶笑容的長者,便又向他討教解脫煩惱的秘訣。
老年人笑著問道:“有誰捆住你沒有?”
年輕人答道:“沒有啊?”
老年人說:“既然沒人捆住你,又何談解脫呢?”
年輕人想了想,恍然大悟,原來是被自己設置的心理牢籠束縛住了。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找的,要想從煩惱的牢籠中解脫,首先要做到“心無一物”,放下心中的一切雜念,不為外物的悲喜所侵擾,才能夠拋卻一切的煩惱,得到內心的安寧。
蕭伯納曾經說過:“痛苦的秘訣在于有閑工夫擔心自己是否幸福。”故事中的年輕人,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卻不知道這其實將帶來更多的煩惱。許多煩惱和憂愁源于外物,卻是發自內心,如果心靈沒有受到束縛,外界再多的侵擾都無法動搖你寧謐的心靈;反之,如果內心波瀾起伏,汲汲于功利,汲汲于悲喜,那么即便是再安逸的環境,都無法洗脫你心靈上的塵埃。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一切的雜念與煩憂,都源自動搖的心旌所激蕩起的漣漪,只要帶著牧童牛背吹笛、老翁臨淵釣魚的心緒,而不去自尋煩憂,那么,煩擾自當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