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心態叫舍得(珍藏版)
- 黃亞男 若谷
- 753字
- 2019-01-03 02:11:44
以退為進,繞指柔化百煉鋼
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領略大自然的秀美風光就要離開喧囂熱鬧的都市,想要獲得如陽光般明媚開朗的心情就要驅散昨日煩惱留下的陰霾。放得下是為了包容與進步,放下對個人意見的執著才能包容,放下今日舊念的執著才會進步。表面看來,放下似乎意味著失去,意味著后退,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退步本身就是在前進,是一種低調的積蓄。
一位學僧齋飯之余無事可做,便在禪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畫來。畫中龍爭虎斗,好不威風,只見龍在云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作勢欲撲。但學僧描來抹去幾番修改,卻仍是氣勢有余而動感不足。
正好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見到學僧執筆前思后想,最后還是舉棋不定,幾個弟子圍在旁邊指指點點,于是就走上前去觀看。學僧看到無德禪師前來,于是就請禪師點評。
禪師看后說道:“龍和虎外形不錯,但其秉性表現不足。要知道,龍在攻擊之前,頭必向后退縮;虎要上前撲時,頭必向下壓低。龍頭向后曲度愈大,就能沖得越快;虎頭離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學僧聽后非常佩服禪師的見解,于是說道:“老師真是慧眼獨具,我把龍頭畫得太靠前,虎頭也抬得太高,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借機開示:“為人處世,亦如同參禪的道理。退卻一步,才能沖得更遠;謙卑反省,才會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學僧有些不解,問道:“老師!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謙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無德禪師嚴肅地對他說:“你們且聽我的詩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你們聽懂了嗎?”
學僧們聽后,紛紛點頭,似有所悟。
進是前,退亦是前,何處不是前?無德禪師以插秧為喻,向弟子們揭示了進退之間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做人應該像水一樣,能屈能伸,既能在萬丈崖壁上揮毫潑墨,好似銀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靜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