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通史(彩圖超值白金版)
- 宛華
- 1756字
- 2019-01-03 02:09:58
英法議會政治
議會政治是指國會或類似的代議機構在一國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中世紀時期,英國、法國、尼德蘭、卡斯提、阿拉岡以及卡斯提與阿拉岡聯合后組成的西班牙,議會政治已開始存在。英國是實行封建議會政治的典型國家,它的議會政治源于《自由大憲章》和《牛津條例》的制定。
《自由大憲章》制定于1215年。國王約翰登上英國王位后與法國發生了戰爭,為了籌集戰爭軍費,約翰向各封建主征收款項,規定不交或遲交即受罰款。這種專橫的做法,引起了世俗貴族的不滿。加上約翰一向專橫暴戾,勒索無度,也觸犯了中小貴族和市民的利益。大封建主利用人們對約翰的不滿,在市民和騎士支持下組織武裝,進攻倫敦,迫使約翰于1215年6月簽署了《自由大憲章》。主要內容如下:保障教會教職人員的選舉自由;保障貴族、騎士的領地繼承權,未經“王國大會議”同意,國王不得向直屬附庸征派補助金和盾牌錢;國王不得干預封建主法庭司法審判權;未經貴族的判決,國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監禁自由人或沒收他們的財產。同時,少數條款還確認城市已享有的權利、保護商業自由、統一度量衡等。還規定,國王如果違背憲章,貴族有權對國王使用武力。1258年,英國大貴族們又在牛津開會,通過了進一步限制王權的決議——《牛津條例》?!蹲杂纱髴椪隆泛汀杜=驐l例》的制定,在英國歷史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首次打破了法律高于王權的原則,初步提出了組成國會管理國家的思想,奠定了英國封建社會制稅原則的基礎,納稅主體有權決定納稅事宜。

◎英國國王約翰像
《自由大憲章》和《牛津條例》簽署后,國王約翰和他的繼任者都沒有誠意遵守,人們于是繼續進行斗爭。1263年,勒斯特伯爵西蒙·孟福爾聯合騎士和市民打敗并俘虜了國王。1265年,英國召開了由封建貴族、主教以及各郡騎士代表和各大城市市民代表參加的封建主大會。1295年,英王愛德華一世為籌集軍費召開國會,出席會議的社會成分和1265年會議完全一致。此后國會經常召開會議,并以1295年的國會為榜樣。于是1295年的國會被稱為“模范國會”。1297年國會正式獲得了批準賦稅征收的權力。14世紀初,國會又獲得了頒布法律的權力,同時成為王國的最高法庭。英國國會從1341年起,又分為上、下兩院。上議院由教俗貴族組成,下議院由地方騎士和市民代表組成。至此,等級代表會議與國王相結合的統治形式在英國正式確立。
1265年
世界大事記:
英國首次召開國會,由每一城市召集市民代表二人參加。
·《自由大憲章》·
《自由大憲章》是英國封建專制時期憲法性文件之一,也稱《大憲章》,是1215年6月15日英國貴族脅迫約翰王在蘭尼米德草原簽署的文件。文件共63條,用拉丁文寫成。多數條款維護貴族和教士的權利,主要內容有:保障教會選舉教職人員的自由;保護貴族和騎士的領地繼承權,國王不得違例征收領地繼承稅;未經由貴族、教士和騎士組成的“王國大會議”的同意,國王不得向直屬附庸征派補助金和盾牌錢;取消國王干涉封建主法庭從事司法審判的權利;未經同級貴族的判決,國王不得任意逮捕、監禁任何自由人或沒收他們的財產。此外,少數條款涉及城市,如確認城市已享有的權利、保護商業自由、統一度量衡等?!蹲杂纱髴椪隆肥菍ν鯔嗟南薅?,國王如違背之,由25名貴族組成委員會有權對國王使用武力?!蹲杂纱髴椪隆泛髞沓蔀榻Y產階級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據之一。
法國中世紀的三級會議在存在形式和開會方式上與英國國會有所區別,但對王權的制衡作用也是相當明顯的。
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與教皇發生沖突,為了尋求社會各階層的支持,于是召開了法國歷史上第一次三級會議。會議由高級僧侶、貴族和市民三個等級的代表組成,會議召開方式是由國王召集,三個等級分別開會,每個等級只有一票表決權。法國三級會議的職能是國王要征收新稅,事先必須要經過三級會議同意;監督賦稅的開支及國家有關和戰等重大問題,都要交由三級會議討論。

◎在英國和法國,13世紀是人口增長、疆域擴大的時代,這幅畫卷描述了宮廷里的仆人為主人準備豐盛的宴會的情景。
與英國、法國的代議機構相類似,尼德蘭、卡斯提、阿拉岡以及從斐迪南到查理一世統治時期的西班牙的議會也有限制王權的作用。
總而言之,西歐各國大多自中世紀中期就形成了制約王權的議會政治,它們與東方集權專制國家在行政制度上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

◎正在舉行加冕儀式的愛德華一世
1286年
中國大事記:
《農桑輯要》頒行,為中國現存最古的官修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