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通史(彩圖超值白金版)
- 宛華
- 1929字
- 2019-01-03 02:09:54
拜占庭帝國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急劇敗落,走向滅亡,在其廢墟上建立起許多新的歐洲國家。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被稱之為“東羅馬帝國”,因其都城地處古希臘商業殖民城市拜占庭的舊址上,所以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的版圖包括歐洲的巴爾干半島、亞洲的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兩河流域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地,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拜占庭帝國地處東西方交通要道,經濟較為發達,社會環境比西部相對安定,保持了國家機器的完整性,并逐步走向封建社會。
拜占庭的封建化的背景是頻繁的對外戰爭。公元6世紀初,拜占庭在東西方幾乎沒有可以與其抗衡的競爭對手,從而導致其擴張野心的膨脹。查士丁尼當政時期(公元527~565年),拜占庭瘋狂向西擴張,傾力舉兵西進。公元533年,拜占庭帝國的鐵蹄踏進汪達爾王國。公元535年,又移兵意大利,向東哥特王國進攻,受到東哥特人民的奮力抵抗。拜占庭軍隊在意大利艱難作戰20年,終將東哥特王國消滅,但自己也損失慘重。東哥特的戰事還沒有結束,拜占庭大軍又踏上遠征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的征程,并將西班牙東南部以及科西嘉島、撒丁島和巴利阿里群島占領。至此,查士丁尼的西征才算結束。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公元610年建立的希拉克略王朝開始將其從前曾在局部地區實行過的軍區制在整個帝國推行起來。帝國將土地作為軍餉,按照軍種和級別頒發給各級官兵。士兵定居在其部隊駐守的地區,平時經營田產,以土地經營所得裝備自己。軍區制將本國公民作為軍隊的主要來源,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一整套軍事化體制。

◎拜占庭時期的象牙雕刻
軍區制的實行,有著深遠的歷史影響。首先,它使拜占庭國家擁有了充足而穩定的兵源。其次,在戰爭不斷和自然災害頻繁的情況下,軍區制為小農的復興創造了條件。軍區制的成功推行,使拜占庭穩定了以巴爾干半島為中心的疆域,同時使已經進入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臣服,成為拜占庭的臣民。除此之外,拜占庭還因此打垮了阿瓦爾人,擊敗了波斯人,并將阿拉伯人的擴張勢頭阻止在小亞細亞和東地中海一帶。可以說,軍區制的推行為拜占庭此后數百年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軍區制的推行也為軍事大地產階層和貴族勢力的崛起創造了條件,為拜占庭封建化開辟了道路。各軍區的將軍和中央政府的一些高級官職,由于各種原因,逐漸變成世襲,這樣就形成了軍事貴族階層。軍區的將軍們握有對農民的管理、調動大權和征稅權,極易將小農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們的興起對小農階層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到公元11世紀末,拜占庭的小農幾乎不復存在。科穆寧王朝(1081~1185年)時期,軍區制被監領地制所取代,按規定,自由農民成為了依附農,拜占庭的封建化自此宣告完成。
公元755年
中國大事記:
唐朝安祿山反于范陽,安史之亂爆發,至763年結束,使唐朝元氣大傷。

◎查士丁尼大帝及廷臣
這是拜占庭時期最著名的鑲嵌畫之一,描繪的是查士丁尼大帝在大主教的陪伴下主持教堂奉獻禮的情景。
封建化的完成,加強了拜占庭的國力,但它長期發展的結果,卻是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這就導致了帝國力量的削弱。至12世紀末,已無力抵抗塞爾柱突厥人入侵的拜占庭人,不得不向羅馬教皇發出求救信,由此引發了一場長達近200年的西方封建主對東方的掠奪戰爭——十字軍東侵。這場漫無天日的浩劫,使拜占庭帝國元氣大傷。此后,拜占庭帝國雖然恢復了帝位,但只能偏安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從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延續了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國的對外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化擴張方面,特別是對東正教的傳播上。通過這種方式,拜占庭將其文化和政治模式傳播給了東歐的斯拉夫人。所以有的人說:“拜占庭對東方的斯拉夫世界來說,猶如羅馬對西方的日耳曼世界一般?!?/p>
拜占庭戰術·
在歷史上,雖然拜占庭曾出現過幾次中興,但在四周的強敵壓境的情況下長期處于守勢。在軍事上,拜占庭奉行防御戰略,盡可能避免戰爭。整個國家劃分為幾個軍區,一旦外敵來犯,他們會堅守,并不反擊,然后等待附近軍區的援軍增援后將敵人趕走。拜占庭軍隊通常將敵人逼到堅固的山口和渡口,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協調進攻,擊敗敵人。拜占庭陸軍的骨干力量是名將貝利撒留創建的“鐵甲騎兵”。這支騎兵博眾家之長,既裝備了西歐人的重甲和長矛,又使用波斯人的弓箭。在戰場上,這支騎兵和步兵聯合作戰,能夠進行復雜的隊形變換。另外,富裕的拜占庭人還花費大量的金錢組建雇傭軍來保衛他們的國土。拜占庭的海軍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擁有一種神秘武器:希臘火。憑借這種神秘武器,拜占庭曾多次擊敗敵人的艦隊。有時,拜占庭人也會根據對手的不同情況主動發起進攻。在春天和冬天,他們進攻斯拉夫人;在寒冷和陰雨天氣,他們進攻波斯人。
公元787年
世界大事記:
拜占庭帝國女皇伊琳娜制定22條教條,嚴禁收藏異端書籍,為外國明令查禁異端書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