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夢與意識、潛意識

意識與潛意識的關系

潛意識具有無窮的力量,它隱藏在心靈深處,能夠創造魔術般的奇跡。愛默生說:“在你我出生之前,在所有的教堂或世界存在之前,潛意識這種神奇的力量就存在了。這是—個偉大永恒的真實力量,是生命運動的法則,只要你牢牢抓住這個能改變一切的魔術般的力量,就能夠治愈你心靈的創傷,愈合你身體的傷痛,擺脫心中的恐懼,擺脫貧窮、失敗、痛苦和沮喪。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將自己的精神、情感與你所期待的美好愿望結合為一體,富有創造力的潛意識會為你做出安排。”

意識與潛意識具有相互作用,意識控制著潛意識,潛意識又對意識有重要影響。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事例:有位大使與人交談時,他的一位侍者總在一旁侍候。后來,這位侍者得了神經方面的病,不得不住院治療。在醫院中,侍者居然與病友大談政治、外交,還提出了許多深刻的見解。大使為之震驚,深為自己埋沒了這樣一位人才而愧疚,決定任命他為秘書。不料,侍者病好后,再問他有關政治、外交方面的問題時,他竟一無所知。

侍者的表現說明了意識對潛意識的制約作用。侍者在大使與人交談的過程中,聽到了許多政治、外交方面的觀點,這些信息都貯存到了他的潛意識中。平時,由于意識的控制,這些認識一直埋藏在大腦深處,難以顯現。而當他患病,意識處于迷糊狀態時,那些貯存在大腦深處的潛意識開始活躍,于是便與病友大談起了外交、政治。可當意識恢復正常后,潛意識就又被牢牢地控制住了。這時,再問他政治、外交方面的事情,他就不可能輕易發表見解了。

潛意識的神奇力量被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詩人、歌唱家、作家和發明家深刻了解。

歌劇男高音卡魯索有一次突然怯場,因為害怕,他的喉嚨開始痙攣,無法再唱了。還有幾分鐘就要出場了,他感到恐懼,大滴汗水從臉上淌了下來。他渾身發抖地對自己說:“他們要嘲笑我了,我無法唱了。”他到后臺對著那里的人大聲說:“小我要把大我掐死。”“滾出去,小我!大我要唱歌啦!”如此這般后,潛意識回應了他,他鎮定地走上臺,結果唱得好極了,全場為之轟動。

在這里,大我指的就是潛意識中的力量和智慧。心理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有意識的,符合理性的;一個是潛意識的,不符合理性的,卡魯索顯然知道這一點。

意識如同船長,在駕駛臺上工作,他指揮船的方向,對機艙的操作員發布命令。機艙的人根據命令操作各種儀表等,他們不用管船向哪個方向行駛,只要執行命令就行。如果船長用他的羅盤發出錯誤的指令,船就會觸礁,操作員只能服從命令,別無選擇。船長是船的主人,他發布命令。

同樣,你的意識就是你身體、你的周圍環境以及你所從事的一切事務的主人。你的意識向你的潛意識發布命令,因為你的意識能做出判斷,接受認為是合理的事情。當你的理性(小我)充滿恐懼、擔憂、焦急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大我)會以恐懼、絕望等影響你的意識。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你要像卡魯索那樣,堅定地對非理性的我說:“請安靜一下,我能控制你,你必須聽我的指揮,你(這個小我)不準亂說亂動。”

你每天都在你的潛意識中根據你的思維習慣播種,所以你身體和你的環境所收獲的就是你在潛意識中所播下種子的果實。意識和潛意識代表心理的兩重性,人的心理好比是一個花園,你就是心靈的園丁。

如果你說:“我不喜歡吃櫻桃。”如果你無意中喝了櫻桃汁,你就會覺得不舒服。因為你的潛意識對你說:“主人(意識)不喜歡。”這一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工作方式。如果你說:“如果晚上我喝咖啡,我會在夜里3點醒來。”因此,一旦晚上喝咖啡,你的潛意識就會暗示你,好像在說:“主人想讓你晚上睡不著覺。”你的潛意識每天24小時不停地工作,不斷地為你效勞,將你習慣思維的果實呈現在你的面前。

心理、精神、意志這些東西最奇妙,看不見,也摸不著,似乎它們本身沒有一絲一毫的實際力量。但是,你只要恰當地運用它們,充分掌握激發它們的技巧和方法,借由它們來影響潛意識,就能發揮出你想象不到的巨大的力量,創造出奇跡。

潛意識大師摩菲博士說過:“我們要不斷地用充滿希望與期待的話,來與潛意識交談,于是潛意識就會讓你的生活狀況變得更明朗,讓你的希望和期待實現。”只要你不去想負面的事情,而選擇有積極性、正面性、建設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運。

夢與潛意識的關系

研究人員認為,夢主要是由潛意識控制的。潛意識是和意識相對的概念。意識在醫學、心理學及哲學界有著不同的觀點,但一般認為,意識或者心靈,它涉及心理現象的廣泛領域,既無處不在,也深奧莫測。意識是人腦所特有的反映內部和外界客觀現實的機能,也是人在清醒時對自我和周圍事物的覺知狀態。

與意識相對而言,無意識則是人未意識到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總和,是人不自覺的認識和體驗的統一,是人腦重要的、輔助性的反映形式,是與語言沒有明顯聯系的大腦皮層中興奮較弱部位的活動。

潛意識的來源

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病與內心被壓抑的愿望或觀念有關。當受到某種特殊刺激后,這些被壓抑的愿望或痛苦就會以不正常的活動形式表現出來,造成精神病。這種被壓抑在心靈深處的、平時意識不到的精神活動就叫潛意識。

弗洛伊德將“意識”分為三個部分,即意識、前意識、潛意識。

在他看來,前意識里邊的東西,只要借助于注意,就可以進入意識。但潛意識里的內容,想進入意識時,就要受到抗拒。

潛意識是每個人的心理活動的源泉,但我們對它的存在又一無所知。這一人類心理的決定性部分沒有時間感、地點感和是非感,它像個嬰兒一樣對法律、倫理和禁忌一無所知,它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若不設法得到滿足絕不罷休。這種沖動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造成一個“追求滿足”的固定需要,這就是“享樂原則”。

潛意識藏有我們童年的大概記憶,這些是我們以為早已遺忘了的,但實際上還珍藏著;它還包括我們自己感覺到的秘密、怨恨、愛以及某些強烈而原始的熱情和欲望。

一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上居然會有這些不道德的觀念和欲望。我們醒著的時候,潛意識因素大大地影響與掌控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影響我們思考感覺和行動的方式;在夜間,它又出現在我們所做的夢里。

潛意識里的東西,還可以通過升華的方式出現在意識里,把那些可能是不道德的違反倫理的強烈潛意識愿望和訴求,利用升華作用而以較能接受的形式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夢是通向潛意識的必由之路。

潛意識的特征

潛意識具有原始性。潛意識是人的精神機構中最初級、最簡單、最基本的因素。它的產生早于意識和前意識。意識是經過發展而轉化了的潛意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潛意識都能成為意識,這取決于外部環境和潛意識本身的性質。

潛意識具有沖動性。由于潛意識的原始性才使得潛意識具有很強的沖動性、活躍性。潛意識的沖動性來自它的原始性,它在人的心理序列居于領先地位,最先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出現。

潛意識具有非時間性。

潛意識活動具有非道德性。

潛意識具有非語言性。在潛意識或本我中沒有思維的概括能力,它的表達主要是借助知覺材料,并無語言參與。

潛意識的心理意義

潛意識會導致人做夢,而潛意識對清醒時的我們又有哪些意義呢?

觀察到自我潛意識心靈的存在。夢能夠充分顯示出人類體驗的兩分性——意識能力與潛意識能力。在夢中,我們的潛意識心靈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地具有實體感。此時,對潛意識心靈戲劇化呈現出來的產物,我們可以觸摸和感受到。呈現出極強的真實性。

熟悉自己潛意識心靈。因為意識使我們可以和自己做的夢做有目的的交互作用,所以我們就能夠對自己的夢境進行仔細的觀察和體驗。

承認潛意識是我們心靈的伙伴。

接受“自我”和潛意識之間的關系。

夢既是潛意識的思維工具和潛意識思維的成果,通過對夢的解釋,就能挖掘出深藏在夢里的潛意識的高度智慧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走出困境。因此,夢境的剖析對于分析心理以及心理調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潛意識在夢中是怎樣體現的

夢在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夢的研究證明了潛意識活動的豐富性,是研究被壓抑的潛意識的最便利方法,夢的研究可視為研究神經病的引線。

夢不完全是一種軀體現象,而是一種不規則的反應的產物或物理刺激所引起的有意義的心理現象。夢代表一種警告,一種決心,一種準備,代表人的潛意識歷程。夢的隱含是一種異常復雜的心理動作,夢的內容的改造是為了滿足潛意識的欲望。夢是心靈在睡眠中對前一日或前幾日經驗的反映,是醒時心理活動的繼續。

夢的元素本身并不是原有的思想,而是夢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化裝的代替物。解夢就是利用夢者對這些元素的“自由聯想”使它被代替的觀念進入意識之內,再由這些觀念,推知隱藏在背后的原念。自由聯想不僅依賴于解夢者所給予的刺激觀念,而且有賴于夢者的潛意識活動,即有賴于當時沒有意識到的含有強烈的情感價值的思想和興趣(即情結)。

夢之所以奇異難解,是由于夢的化裝作用,化裝的主要動因在于夢的“檢查作用”。凡是在夢中較明確的成分之中,出現一種在記憶里較模糊的成分,這便是檢查作用的結果。檢查作用常用修飾、暗示、影射等來代表真正的意義,而夢的元素中重心的移置和改組則是檢查作用的有力工具。可見,材料的省略、更動和改組,是夢的檢查作用的活動方式和化裝作用的方法。檢查作用的本質是自我本能的理性規范對性本能的潛意識沖動加以審查、刪略和變形。檢查作用和化裝作用相互制約,被檢查的欲望愈強,化裝程度愈大;檢查的要求愈嚴格,則化裝愈繁復。化裝的功用在于以自我所認可的傾向對夜間睡眠里出現的不道德“惡念”施行檢查,即進行內心批判。

夢的工作所回溯的時期往往是原始的或退化的,即退回個體的幼年或種族的初期。幼年的經驗在記憶中往往是一個空白,只有通過徹底的分析才能將它們召回。夢的這種倒退作用,不僅是形式的,而且是實質的;不僅將我們的思想譯成一種原始的表現方式,而且喚醒了原始的精神生活的特點。這些古老的幼稚的特性,以前曾獨占優勢,后來卻只得退處于潛意識之內。強烈的被壓抑的潛意識加上有意識思想的影響,構成了倒退作用的條件。這可視為關于夢的性質的最深刻的了解。

夢是欲望的滿足。這是夢的主要性能,這種滿足主要指欲望內容的滿足,至于某些夢中不快的情感則維持不變。事實上,夢者常常摒斥和指責一些原可產生快感的欲望,這時焦慮就乘機而起,以代替檢查作用。焦慮表明被壓抑的欲望的力量太大,非檢查作用所能制伏。人類的精神生活中頗多“懲罰”傾向,它們強大有力,可視為某些“痛苦”的夢的主因。懲罰本身也不失為一種滿足,它滿足的乃是檢查者的欲望。

一言以蔽之,夢是了解認識潛意識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渠道。

潛意識具有預測性嗎

夢與現實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了夢的現實,將是枯燥而空虛的,夢為現實生活填補了空缺,也幫助人放松了處于緊張狀態下的神經;夢的基礎來源于現實,離開了現實,夢也將不復存在。

根據事物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后再發生的事會成為一種必然,這種必然原本存在于人的潛意識當中,潛意識是夢的源頭所在,夢因此具有預見性。當人們開始著手做一件事時,潛意識就會根據人的本性和種種客觀因素對這一事件的發生及其結果做出預測,而人本身并不會真正想到這些,它完全隱藏在潛意識里,不能被人發現,卻是真實存在著的。在做夢的時候,這些存在于潛意識里的想法或情景等就會反映在夢境當中。夢醒后的一段時間里,現實世界則有可能發生與夢境相同或類似的事件。

一個學生講述其初三時的一個夢境。睡前,她在做物理練習題,而臨睡前做的最后一道題她并未解出來,由于困倦便沉沉睡去。夢中,她又在做那道物理題,借助了計算器,在就快醒時解出了答案,醒后發現,那道題的正確答案正是她夢到的答案。

該夢者在長時間做同一門功課的題后,思維開始混亂,原本在正常狀態下能夠解出的題卻解不出來了,然而潛意識中存在的智慧卻不受影響,于是通過夢的形式傳達給夢者。因此,可以看出,潛意識有時也會使夢通過象征的形式向夢者傳達信息,所謂夢的預見性實際只是潛意識對現實事物的客觀分析的結果。

太過真實的夢會擾亂人的正常思維,使夢幻與現實混淆。生活節奏較快、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一天中接觸的事物大都是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而很多事物也在經歷的過程中逐漸進入潛意識中去,而夢者本身并不會感覺到這一點,只有進入夢境之后,這些早已被儲存在潛意識中的東西才會被反映出來,而反映在夢中的場景卻像自己經歷的一個真實事件。夢者醒后一般不會對整個夢記憶得很深,往往在一段時間以后,當回憶某件事或某個細節時,將會分不清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則會擾亂人的正常思維。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夢者本身,因為這樣的人的生活長期都處于一種固定模式下,很少接觸相對新鮮的事物。如此便使潛意識中儲存的信息相對單一,便不能構成豐富多變的夢境。夢與現實生活聯系十分緊密,使人愉快的夢可以保證人健康積極地度過一整天;與現實太過類似的夢不但不會使人在睡眠中放松自己,反而會增加壓力,使人變得消極并且思想受束縛而機械化。

在《夢的解析》一書中,弗洛伊德提出夢是人的欲望的反映,與愿望有關,然而較為現實的(即通過努力可實現的)愿望很少在夢中有所反映,幻想中非現實的愿望則會頻繁在夢中得以實現,而且這種愿望必須是長時間存在于人的腦海,而非短暫的沖動。同樣,每個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對某一個或幾個事物而感到恐懼,那些使人長時間感到恐懼的事物也會為夢所反映出來。比如,小孩會經常夢到大灰狼、鬼怪等一些大人常常為他們描述的事物;長期為一種病所折磨的患者則會夢到與自己的病有關的事,而這樣的夢常常表現為噩夢。不論是由愿望引起的夢還是由恐懼的事物引起的夢,都經常與現實相反,即反夢。雖然與現實相反,這樣的夢卻對人有很大的啟示作用,尤其由恐懼產生的夢,它往往能揭示夢者自己本身未意識到的缺點與不足,以警示夢者需要改進。

潛意識的內容與它相對應的夢是有因果聯系的,因此將潛意識轉化為前意識可以控制人不做某個夢。通常潛意識都是不能被人感知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潛意識中有些什么,也無法感知它的存在。而前意識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意識,人的日常行為、語言等都受它的支配。夢是潛意識的產物,即夢來源于不可感知的潛意識而基本不會以其他形式或途徑產生夢。由此可以發現,人類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做某個夢,辦法就是將潛意識中存在的事物轉化為前意識,如此便會使一些事物從潛意識里分離出來進入可被感知的前意識,從而切斷夢的來源這條途徑,使人不會做與這個事物相關的夢了。

一個人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得到很多知識,如此積累起來,便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生。然而正是如此,也構成了與現實脫軌的怪夢。目前心理學家已經發現,智者所經歷的這種夢比較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于智者擁有多于常人的智慧和更為豐富的人生體驗。人的一生所經歷到的大部分都會在夢里有反映,經歷的事物越多、越豐富,能夠被夢反映的也就越多,然而夢者處在睡眠過程中時不具有邏輯思維能力,不能合理有序地將各個事物安排好,只有任憑大腦隨機將幾個事物聯系在一起,這種聯系不存在因果、包含與被包含、先行后序等,只是無序地排列。無序排列的事物越多,夢就會越復雜、越離奇,而這些與現實脫軌的怪夢實際上是毫無意義可言的。

解夢需要進入潛意識嗎

有一位外國作家,寫了一個神秘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主人公是一個水手的兒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第一次隨大人上船去玩。

他伏在甲板上看海,忽然他看見在船后有一條很大的大魚。他指給別人看那一條大魚。但是沒有人看見這條魚。

大家想起來一個傳說,說海里有一種怪物形狀像魚,一般人看不見。如果一個人能看見它,這就是不祥的,這個人將因它而死。

從此這個人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經常走過海邊,每次他走到海邊,都能看見這條魚在海里出現。有時他走在橋上,就看見這條魚游向橋下。他漸漸習慣了看到這條魚,但是他從不敢接近這條魚。就這樣他生活了一生。

在他很年老,面臨死亡的時候,他終于忍不住了,決定到魚那里去,看看到底會發生什么。他坐上一條小船,劃向海里的大魚。

他問大魚:“你一直跟著我,到底想干什么?”大魚回答:“我想送給你珍寶。”他看到大量的珍寶。

他說:“晚了,我已經要死了。”

第二天,人們發現他死在海上。

作家說,這個故事是從他做過的一個夢中得到的靈感,我們知道,很多故事都是作家的較深層的潛意識的產物,那么,我們將這個故事當做一個夢的例子,來解析一下人類的潛意識。他看見在船后有一條很大的大魚,他指給別人看那一條大魚。但是沒有人看得見這條魚。在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說法:“察見淵魚者不祥。”在這里的海是潛意識的象征,海像潛意識一樣,浩瀚無邊又深不可測,隱藏著無數的奧秘。大魚就是大海的奧秘,是潛意識中的精神的象征,直覺的象征,大魚可以看做我們所謂的潛意識中想要的卻得不到的事物。

有些人和一般人不同,他們更容易見到自己潛意識中的內容。天才的藝術家就是這樣一種人。

如果一個人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他就注定了不能過一般人的生活。進入潛意識中是有危險的。如果你的潛意識里存在著心理矛盾,你無力解決這樣矛盾,又貿然介入太深,你的心理平衡就會受到威脅。精神疾病患者實際上就是進入了潛意識。精神病人會聽到我們聽不到的聲音,看到我們看不到的種種人物鬼怪。而他們把這當成真的存在,不知道這只是一種象征形象而已。精神病人就是“醒著做夢而又把夢當成真的人”。天才的藝術家也說是可以進入潛意識的人,正是在潛意識中他們才獲得了那么多新奇的想象。所以天才藝術家很像精神病人,他們和精神病人的區別在于:精神病人已經完全不會和一般人溝通了,藝術家還會;精神病人在潛意識的世界里充滿了恐懼等,天才藝術家在潛意識世界如魚得水。

那個孩子看到別人看不見的魚,就讓大家擔心他,如果一個人能看見它,這就是不祥的,這個人將因它而死。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他也可能成了精神病人,也可能成了藝術家,即使成了藝術家,他也可能像許多藝術家一樣饑寒交迫,像凡·高一樣幾乎餓死。

于是,他不敢再到海上,不敢再乘船。

“但他經常走到海邊,每次他走過海邊,都看見這條魚在海里出現。有時他走在橋上,就看見這條魚游向橋下。他漸漸習慣了看到這條魚,但是他從不敢接近這條魚。就這樣他生活了一生。”也許他從此找了一個一般工作,像一般人一樣生活,但是他經常走到海邊,體驗潛意識和藝術的沖動,也許還玩過藝術,但是他不敢讓自己投入大海。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固然有危險,更有無盡的珍寶。如果那個人早進入它,他也許已經是藝術大師了,而且他的心靈一定可以更豐富了。

我們解夢,就是進入大海。不過,不是自己盲目闖進去,是在解夢技術這一指南針的指導下進入,我們可以沒有多少風險,而得到極大收益。

通過夢境了解潛意識的波動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對愿望的滿足,不過,這種愿望在夢中的表現,有時是直接的,有時是間接的,有時則是以相反的形式出現的。有一次,弗洛伊德的一個朋友的夫人,做了一個來月經的夢,這樣的夢她過去幾乎沒有做過,她向弗洛伊德討教。弗洛伊德告訴她,夫人做這個夢意味著內心深處存在著“有月經就好了”的想法,如果反過來看的話,這個夢可以解釋為夫人目前的月經暫時停止了。這位夫人聽后驚訝地告訴弗洛伊德,自己正處于妊娠期,她對弗洛伊德的解釋異常欽佩。應該說,像這樣內心潛意識的欲求,在夢中按其本來面目直接或不很曲折地表現出來的情況,其判斷是比較容易的。當然,由于夢的本質和機制十分復雜,許多內容對于人類來說,還是未知世界,所以,難以解釋的夢仍然不少,甚至占夢的大多數。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還是可以解開不少神秘之夢的鎖結。

弗洛伊德的助手費蘭斯分析一位女性夢見一只小白狗被絞死的夢的例子,曾被許多書引用。費蘭斯經過分析后認為,這條小白狗實際上是這位太太所討厭的妹妹的形象。在分析夢的過程中,這位女性說出了一些情況,她對烹調很擅長,并且有時還親手勒死鴿子、小鳥等來烹飪,但她絕不認為這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很想辭去這項工作。當費蘭斯問她是否有特別討厭的人時,她說出了妹妹的名字,并義憤填膺地說起了妹妹對她丈夫“就像訓練好了的鴿子一樣”,使她十分厭惡。她在夢中勒死小白狗的方法同勒死鴿子的方法實際是一樣的,而鴿子、白狗其實都已擬人化了,很可能就是她妹妹的形象。果然這位太太在做此夢之前曾與妹妹激烈爭吵,還把妹妹從她房間里趕了出來,罵道:“滾出去,但愿別讓狗咬著我的手!”分析到此,女士承認,她確實有過“妹妹死了就好了”的想法,而她的妹妹身材矮小,皮膚白皙,就像小白狗一樣。

夢是潛意識得以發泄的最佳場所,有人說:“若以夢中的行為做出判罪的依據,那么人人都是罪犯。”這類似的看法其實柏拉圖在其名著《理想國》中就有闡釋。他認為在夢中“……人們會犯下各式各樣的一切愚行與罪惡——甚至亂倫或任何不合自然原則的結合,或弒父,或吃禁止食用的食物等罪惡也不除外,這些罪惡,在人有羞恥心及理性的伴同下,是不會去犯的。”所以,弗洛姆在其著作《夢的精神分析》中說:“柏拉圖與弗洛伊德一樣,把夢當做我們內心無理性野獸天性的表現。”但是,弗洛伊德又認為,人們在夢中也不是完全肆無忌憚的,由于“檢察官”或“看門人”的作用,夢境常得經由化裝后才能象征性地呈現出來。所以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論》中說:“夢的表面意義無論是合理的或荒謬的、明了的或含糊的,我們都不會理會,這絕不是我們所要尋求的潛意識思想。”

同樣的夢境可能因夢境分析者對其顯意、隱意及象征意義有不同的理解,其解釋的結果也就可能迥然不同,甚至大相徑庭。所以心理醫生在為被分析者解夢之前都必須對其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心理狀況有個大致了解。對不熟悉的被分析者可通過交談或自由聯想而掌握線索。我們可以科學解夢概括為:“解夢者可根據解夢的需要,詢問這類夢境的出現是經常的或偶然的,做夢者的體會是什么,做夢者平時對夢是否有興趣,做夢者生活的順遞,再結合做夢者的性別、年齡、素質強弱、性格、職業、服裝、音容笑貌、近期生活狀況等方面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與其說解夢是一門科學,還不如說解夢是一門藝術。正如弗洛姆在《夢的精神分析》中說的:“它正如其他任何藝術一樣,需要知識、才能、實際操作與耐心。”

夢是潛意識的象征性語言

對夢的解釋過程就是對顯夢的逆向翻譯過程,這個過程與夢者制造夢境的過程相反,是對夢的還原。只有了解夢的制造過程,才能準確地理解夢的心理含義。盡管夢有一個精確的邏輯,用分析還原的方式把夢的顯意轉化為潛意識的文本即夢的隱意時,其意義具有唯一性。但是,就同一個夢來說,夢的意義卻可以進行擴展。夢的精確邏輯與夢的意義的可擴展性兩者并無矛盾。因為基于弗洛伊德式的分析還原解夢方法是一種客觀層面的解夢,其要義即將夢的內容“打碎”或“拆散”,將其還原為夢者對外部情境或對象的記憶。但在精神分析大師榮格看來,做夢者才是所做之夢的全部原因,做夢者就是全部的夢,所有夢的細節都表現了夢者沒有意識到的種種內心矛盾、體驗、傾向和看法。

要想通過夢的解釋準確聆聽心靈深處的聲音,必須了解夢的象征意義。夢是潛意識的象征性語言,這種象征通常以圖像化的“素材”和“場景”呈現出來,但就象征本身而言并不具備單一的意義,只能根據夢境的具體需要來確定。對夢中出現的各種象征的理解是準確解夢的關鍵,夢中一般有兩種不同的象征類型,即“偶發性象征”和“普遍性象征”。

偶發性象征是一種在象征與所代表的某物之間沒有內在聯系而只具有某種偶然聯系的象征,這種偶然聯系往往只有夢者本人才能理解,它與夢者本人的生活事件有直接的關系。例如,某人在某個城市曾經有過一段非常恐懼和沮喪的經歷,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當他聽到這個城市的名字就會與恐懼的情緒聯系在一起,如同他把自己快樂的情緒和另一個讓他經歷快樂的城市名字聯系在一起一樣。

普遍性象征是這樣一種象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象征與所代表的東西(意義)之間具有普遍的內在關聯,這種關聯深深地根植于人類情緒與情感體驗的共同經驗中,并為所有人或大多數人所理解。例如,夢中出現的蛇、太陽、水火、河流、橋梁與道路、房屋、車、人們熟知的各種動物、生活中人類共有的某些物品如電視機等,這些象征的心理意義不僅容易理解,而且不同的人對其意義的聯想內容基本相同。

下面是一位受困于幼年情節而不能進入戀愛狀態的女孩子的一個夢,夢中表達了對愛情充滿憧憬與迷惘,夢中使用的象征幾乎全部是普遍象征。

一個光線朦朧的時刻,我在像是一個生長著竹林和矮小梅樹的寺廟的后花園,有翻墻者(不該進來的人但不是小偷)進來,我想阻止他們,沒想到他們人多勢眾,我騎上一匹高大結實的棗紅馬一路飛奔,逃離他們的追趕……

夢中的許多事物的象征都能喚起人們共同的心理體驗和聯想。但盡管屬于普遍象征,由于象征具有多重意義,因而象征在某一夢中出現時,其確切意義往往需要補充兩方面的資料才能最終決定,一是夢者本人的自由聯想資料,二是夢的象征在意義上的關系是否符合夢自身的邏輯結構,因為夢具有精確的邏輯結構,而不是思想碎片的隨意拼湊,解夢者須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對一個夢的完整意義進行準確解讀。例如,“寺廟”包含的意義很寬泛,可以指“修身養性的場所”,也可以指“遠離塵世的精神世界、單身并壓抑的自我、沒有異性光顧的身體”等,而在這個夢中,寺廟的準確含義只能解釋為“夢者沒有異性光顧的身體”,生長著竹林和梅樹的后花園則指“隱秘的性器官”和“充滿情感期待的內在的精神世界”。這樣,“翻墻者為什么不是小偷”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釋,暗指“強行侵入她身體和隱秘的情感世界的男人”。

所以,無論象征的意義多么的復雜和難以把握,放到特定的夢境中,其意義通常具有單一性或一致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夢具有自身嚴密的邏輯結構和精確的心理意義,而并非可以隨意理解的潛意識語言。偶發性象征與普遍性象征之間并無明顯的界限,象征的意義受制于文化與亞文化的差異性,當一個偶發性象征被大多數人理解或者成為大多數人的經驗以后,就變成了普遍性象征。一位來訪者夢到自己與上司說話,嘴里吐出的卻是玉米粒,“玉米粒”的象征意義就難以理解,其實這個象征與“罵人”有關:在夢者的故鄉,用粗俗的語言說話的人被稱為“玉米棒子”。夢者實際上是在以偽裝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那位上司的不滿。

夢是打開人格最深層的鑰匙

在弗洛伊德眼中,夢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一種心理活動,是一種愿望實現,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夢并非空穴來風,夢亦非毫無意義,也不是意識昏睡,夢是被壓抑的愿望經過偽裝的滿足。

“夢可以告訴你想隱藏些什么和隱藏的動機,解夢之人要拼接夢,并找出邪惡之源。”這句話是驚悚懸念大師希區柯克1945年拍攝的電影《愛德華大夫》中的經典臺詞。這部心理學領域電影的開山之作,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藍色的音樂,蕭瑟的寒風,冷漠的石碑,零落的枯枝,黑白的簡單色調敘述了一個貫徹弗洛伊德理論的懸念迭生的心理分析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精神病療養院,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醫學界著名的愛德華醫生前來繼任。新來的愛德華年輕英俊,風度翩翩,身上籠罩著的個性魅力以及學術光環讓美麗的女主角心理醫生康斯坦絲情愫萌動。然而,之后的相處中,康斯坦絲漸漸察覺到愛德華的異常舉動,他忘記自己書中闡述的理論,看見印有黑色豎紋的白色布料會頭暈,遇到病人出血幾近昏厥……隨后,大家得知真正的愛德華醫生已經遇難,而來者是偽裝的,是一個被某些可怕的事情困擾的失憶癥病人——約翰·布朗。約翰忘卻了自己的身份,愛德華醫生女秘書的供詞更使他背負了謀殺的罪名。

康斯坦絲憑著愛與心理學特有的直覺認定約翰不是兇手,她試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幫他回憶起隱藏在記憶深處的真相。警察的追捕迫使兩人躲避至康斯坦絲的老師阿歷克斯家中,正直善良的心理學家收留了他們并幫助康斯坦絲一起治療約翰,他們希望通過剖析約翰的夢境找到真正的兇手。

約翰的夢是影片的核心劇情,解夢則是劇情高潮,影片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弗洛伊德的解夢原理,解夢過程的精湛以及夢的解釋重組令人拍案叫絕。弗洛伊德認為,夢不像其表面顯示的那樣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表象,它是通向潛意識的捷徑,是打開人格最深層的鑰匙。通過對夢進行分析,可以揭示出被人壓抑到潛意識中的過去事件。人具有兩種心理機能:原發過程和繼發過程,前者以夢為代表,以凝縮、移置和象征為特點,毫不顧忌時空規范,并用睡眠時滿足欲望的幻覺來緩解本能的沖動;后者以日常清醒的思維為代表,嚴格遵循語法和形式邏輯。

夢是一種象征,每一個象征都是不可忽視的細節,是破譯和重組整合的關鍵。約翰夢中所出現的每一件物品、擺設,每一個人,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對話仿佛都具有特定含義。夢由人的意識產生,約翰的夢境與現實息息相關,白色屋頂代表雪山、絡腮胡男子代表愛德華醫生,與絡腮胡賭博時他得到21點紙牌代表紐約21點賭場,呵斥絡腮胡滾出他地盤的蒙面男子就是兇手,兇手扔出的變形車胎輪子代表左輪手槍……當把夢境和現實聯系起來就會發現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夢其實就是現實世界中兇案發生的反照。

謀殺發生在愛德華與約翰滑雪時,為了讓約翰徹底擺脫噩夢,康斯坦絲和他來到滑雪場,危急關頭,約翰終于憶起兒時情形,擺脫了犯罪情結。原來約翰年幼時與弟弟玩耍,失手把兩歲的弟弟從樓門外臺階兩旁的滑臺上推下去摔死了。適逢寒冬,大雪紛飛,盡管這只是一件意外,但它給約翰幼小的心靈所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比震撼而強烈的,從此噩夢開始伴隨著他,令他備受心靈的自我譴責與折磨,一直影響了他的童年、青年時代。他心底的內疚感一直存在,盡管事情已過去20多年,似乎一切都已忘記,但兩條平行線條(代表著門前的兩個滑臺)對他仍然起著某種作用,讓他莫名地緊張恐懼。

當他與愛德華醫生一起滑雪,愛德華忽然被人槍殺,現實中的情境——雪地、白光、滑雪板、筆直滑雪道接近了他潛意識的情緒源,童年的體驗和眼前的感受合而為一。那一刻,他意識完全混亂,深信自己就是殺人兇手,為了逃脫“罪責”,他開始扮演愛德華醫生的角色,同時仍然無法擺脫潛意識里可怕情境的困擾。警察按約翰提供的線索找到了愛德華醫生的尸體,但他仍然無法擺脫謀殺的指控。默奇遜院長一句失言,令康斯坦絲如夢方醒,聯系約翰的夢境,整個案件終于水落石出,真正的兇手就是在醫院工作了20年、無法接受自己被愛德華接替的默奇遜醫生。

電影中解夢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即讓有心理障礙的人了解自己潛意識行為產生的原因,通過讓他面對自我來克服心理障礙。解夢,找出它的隱義,就能恢復部分潛意識心理內容,并將其置于理性分析中。夢以幻覺和偽裝形式表現被壓抑的內容,它使不為人承認的愿望獲得部分滿足。夢的來源是潛意識,意識的愿望只有得到潛意識中相似愿望的加強,才能成功地產生夢。每個夢都是愿望的實現,即以偽裝形式表達或滿足某種潛意識的欲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吴桥县| 板桥市| 乐都县| 阿拉善盟| 闻喜县| 察雅县| 南投县| 济南市| 鸡西市| 汪清县| 高要市| 周口市| 阿拉善右旗| 永胜县| 禹州市| 阿克苏市| 铁岭市| 新闻| 昌吉市| 桦南县| 清水县| 阿荣旗| 象山县| 来宾市| 都安| 江油市| 黔西县| 清新县| 佛教| 塔城市| 宿州市| 五原县| 成武县| 宿迁市| 冀州市| 永泰县| 崇义县| 甘孜县| 易门县|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