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抱一

載營魄抱一[51],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52]?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53]?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語譯】

你能攝持軀體,專一心志,使精神和形體合一,永不分離嗎?你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氣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嬰兒一樣地純真嗎?你能洗凈塵垢、邪惡,使心靈回復光明澄澈而毫無瑕疵嗎?你愛民治國,能自然無為嗎?你運用感官動靜語默之間,能致虛守靜嗎?你能大徹大悟,智無不照,不用心機嗎?

這些事如果都能做到的話,便能任萬物之性而化生,因萬物之性而長養。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興作萬物而不自恃己能,長養萬物而不視己為主宰。這就是最深的“德”了。

莊子寫了一篇老子的對話,其中提到了許多思想,和本章大義大為相符。

保全本性的常道

《莊子》之《庚桑楚》

南榮趎帶著糧食,走了七天七夜,到達老子的住所。

老子問他說:“你從楚國來的嗎?”

南榮趎回答:“是的。”

老子又問:“你怎么和這么多人一起來?”

南榮趎吃驚地回過頭看了看。

老子笑了笑說:“你不知道我所說的意思嗎?”

南榮趎羞愧地低下頭,然后嘆息一聲說道:“我不知道該怎么樣來回答你的問題,而且也忘記了自己此來是要問什么。”老子懷疑地問:“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南榮趎回答道:“有件事很叫我煩惱。如果我不求知,人家說我愚蠢,如果我得到了知識,反而使自己傷腦筋;如果我不學仁,會害人,行了仁,又擔心違背大道;若說我不行義,會傷人,行了義又憂愁自己會違背本性。我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這些困擾啊?這就是我老遠趕來向你請教的原因。”

老子說:“剛才我看你眉目間的神態,就已經了解大半,現在聽你這么一說,就知道我所想的沒有錯了。你的樣子看起來既像失去雙親的孤兒,又像拿著小竹竿去探測大海的人。唉!你已經失去了自我。雖然你想恢復自己的本性,但是又不知道從何做起,所以你的心才會這么混亂,我實在為你感到難過。”

南榮趎回到家中,拋棄那些擾他的俗事,專心致力于道德方面的修養。十天后,他仍然覺得心里郁悶,于是又來見老子。

老子說道:“你已經洗凈了本心,所以體內已充滿了精氣,但是你的內心還存有一些系累,這就是導致你煩惱的因素。請記住,當你的耳目受聲色引誘時,不可去控制它,應該不用心智來平息耳目的紛擾。”

“當你的心智被物欲所系時,千萬不要控制它,一定要盡力斷絕心神的活動。耳目心智被外物所擾,即使有道德的人也不能自持,何況那仿效大道而行的人?”

南榮趎說:“有個人病了,他的鄰居去看他,病人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了鄰居,但是來探望他的人并沒有因為聽到了病情就使得自己也生病。而我聽了你的大道,倒像是吃藥反而加重了病勢。你還是告訴我一些保全本性的常道吧!”

老子說:“要知道保全本性的常道,先得問自己有否離本性?能使本性自得嗎?能不必卜筮就知道吉兇嗎?能安守本分嗎?能不追求外物嗎?能不仿效別人而求于自己嗎?能無拘無束嗎?能隨順物性嗎?能像赤子之心嗎?”

“赤子整天號哭,聲音卻不嘶啞,這是心氣和順的極致;整天握拳而不拿東西,這是德行自然的結果;整天看而眼珠不動,這是看不偏向的結果;走路沒有目的,停下來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隨順外物,與之同浮同沉罷了,而這就是保全本性的常道。”

老子把人性非惡比做“嬰兒”和“璞”。

天徒與人徒

《莊子》之《人間世》

心里誠直的和天理同類(天徒),既和天理同類就知道:人君和我無分貴賤,全屬天生。……人們將稱我做“童子”,它的意思就是“和天同類”。

外貌恭敬的和人同類(人徒)。有人手執朝笏,跪拜鞠躬,行人臣之禮,一般人就說:別人都這么做了,我敢不做嗎?做別人所做的事,別人自不會嫉恨,這就叫做“和人同類”。

“生之”、“育之”等思想,請參閱第五十一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奉新县| 宁都县| 苗栗县| 揭阳市| 山西省| 怀宁县| 西平县| 青冈县| 蕲春县| 高要市| 郧西县| 凤阳县| 卓资县| 金秀| 乌拉特中旗| 泸西县| 慈利县| 东兰县| 天峨县| 高邮市| 丰顺县| 奉贤区| 恭城| 临颍县| 额济纳旗| 新竹县| 海丰县| 汪清县| 丰原市| 莱芜市| 顺平县| 武宣县| 滦南县| 博湖县| 宜春市| 伊春市| 孝感市| 宁晋县| 民权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