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愛是付出,是成長,是旅程(4)
- 他愛的是玫瑰,而你是薔薇
- meiya
- 2656字
- 2016-10-20 14:42:44
其實說到離婚,我自己就想過很多次。我們之間矛盾很多,他嘴毒不饒人,每次吵架都愛翻舊賬,而我又是那種無法忍受語言傷害的人。在此期間,我甚至想過自殺,為了孩子我還是從十幾樓走了下來。此外我們還有一個致命傷,就是沒有性生活,后來發現他是在和手談“戀愛”。這件事,我坦誠地找他談了不下十次,明確告訴他我也有需求。他對此有抱歉,只是沒有改變。
他提離婚,說心里話我是期待已久了。你可能無法想象一個女人竟會如此希望老公提離婚。如果是我主動提離婚,我會覺得虧欠孩子,所以我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世事難料,在我同意離婚后,他居然不同意了!而我一氣之下搬回了娘家。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個“高富帥”,闖進了我的生活。他比我大兩歲,比我老公還小一歲,有家室,還有兩個孩子。和他開始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我覺得自己是棄婦,想找個人報復。還有就是我的身體已經極度饑渴。所以,我就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把他抓到手里了。
戀愛的感覺的確如吸鴉片。開始我們都只是各取所需,后來他說他愛上了我,他說他的婚姻跟我的很像,不過比我更進一步,和老婆分房睡都有幾年了。最終,他說到了男婚女嫁。
對于這段婚外戀情,我是愧疚的。我知道,我扮演了一個自己曾經不齒的角色。我從來沒要求他離婚跟我在一起,還經常勸他回家,勸他對老婆好一點,勸他經常陪陪孩子。我媽也知道這件事情,她尊重我的選擇,她沒有因為要保全自己的面子,強迫我留在婚姻里,也沒有因為對方是有錢人而希望我嫁給他,她只說希望我能快樂。
現在問題來了。在我離家半年之后,我老公開始求我回家了。我跟他說了,他也開始跟他老婆提離婚。他說他愿意為此把他的上千萬身家都給他老婆。
我還真不知道,我和他的感情值不值這個價。我曾經覺得他不太愿意為我花錢,是因為想享用免費的性,我因此想過離開他。后來,投入情感多了,也就不計較他是否愿意花錢了,甚至想要幫他多省省——這么多人想花他的錢,那我就應該幫他節約點。
我和他,在性、性格、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上都比較默契。他除了有點大男子主義、文化程度不高、不文藝之外,幾乎無可挑剔。我是很愛他的,我們不愉快時,我很愿意去哄他,很愿意真心說對不起——這點跟和老公在一起時不一樣。如果他沒有家室,這個人我肯定抓住不放。但是現在,我卻隨時做好離開他的準備。
因為,我老公這邊一面猜我外面有人而罵我是個賤人,一面又苦苦求我回去,拿孩子來打感情戰。而他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他離婚不單要付出真金白銀(那是他從一個窮小伙子奮斗得來的大部分積蓄),還要被人叫作“陳世美”——在他的家鄉,離婚是不被人認同的。
要是貿然說分手,一來我怕他痛苦,二來我對他也有感情;但我內心真的不喜歡當“小三”。原來偷情到了付出真感情的地步,是這么不舒服。一方面,我希望快點和老公離婚,但又不舍得我的兒子;另一方面,我希望和他在一起,卻擔心到頭來他會怪我,怪我讓他破壞了家庭、丟失了錢財。我對我與他的感情不后悔,我只是怕這件事敗露后,我的人生、事業、朋友一下子就都沒了。我不是一個一無所有、敢作敢當的女人。我在這個城市里有根、有事業、有朋友,我需要名聲,但我卻做了這種事。我天天于心不安。人生是多么有戲劇性啊!我一下子從一個棄婦變成了一個蕩婦,是幸運還是不幸?
meiya
在中國,一個女人跟老公實在過不下去,對他雖然沒有多少感情,卻不敢離婚,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1)沒有經濟基礎,吃穿住用行全靠老公。(2)孩子問題:要么舍不得孩子,覺得對不起孩子;要么不想要孩子,害怕孩子成了拖累。(3)面子問題:害怕身邊小環境的輿論壓力。(4)擔心離婚之后再婚困難(其實男人困在痛苦的婚姻中,不敢也不肯離婚的主要原因也一樣)。
(1)經濟問題。
你有自己的工作,并不依賴丈夫養你。
(2)孩子問題。
你說,“如果是我主動提離婚,我會覺得虧欠孩子。”“很不舍得我的兒子。”你所謂的虧欠,不外乎是沒有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孩子組成的“健全”家庭。但是,爸爸媽媽在一起,卻三天兩頭爭吵,言語惡毒,互相抱怨,彼此仇恨,甚至媽媽還想要跳樓自殺,這些對孩子來說難道不是更大的虧欠?這種家庭難道健全嗎?而且即便這般痛苦,父母還要維系著這個名存實亡的婚姻,拉著他跳進這互相折磨的痛苦游戲中,難道不是一種更大的傷害和殘忍嗎?難道不是一種更自私的冷酷嗎?也許再過幾年,你會對孩子抱怨:“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呢!為了你,我才守著這個可怕的家!”清醒吧,多少父母就是這樣打著愛孩子之名,行自私與殘酷之實。你們說為了孩子,其實都是為了自己吧?不敢擔當起自己錯誤婚姻的責任,沒有勇氣糾正錯誤,只好讓幼小的孩子來承擔。如果真是為了孩子,恐怕早就舍不得他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之中,早已離婚了。
我有個朋友,在父母經常爭吵和打架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她經常要扮演調解員、安慰者。她對我說:“我從初中開始就勸他們離婚,離了婚大家就不用相互折磨,我也活得輕松、快樂一點。可是他們卻說為了我,不離婚。我真是恨他們,虛偽又自私。”有一個來信者說自己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爸爸媽媽從結婚到現在都是吵架、打鬧。她說:“高中以前只要他們打架、吵架我都會去勸架,高中以后我覺得自己也勸累了,這樣的家庭還不如他們兩人離婚好。”聽聽吧,這才是一個個孩子的真實心聲。難道你也希望未來你的孩子勸你離婚,恨你,說你虛偽又自私嗎?
國際著名婚姻專家、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說:“對某些子女而言,與其讓他們留在父母經常沖突、充滿烽火的家中,還不如讓他們在單親的愛中長大,心理發展會更健全些。”我相信離婚只要處理得好,給孩子帶來的創傷會比讓他待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里小——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
冰心有句詩:“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煩悶、憂愁,都在此中融化消滅。家是什么?有愛、有溫暖、有親密關系,能消融煩悶與憂愁的地方才是家。
(3)面子問題。
即便在“戀愛時,你們有很多的摩擦”,但因為“大勢所趨”,你們“如大家所愿”,選擇結婚了,但是可惜的是,你們并沒有如大家所愿那樣幸福,反而使婚姻走向破裂,彼此都不幸福。我相信經歷過這樣一段戀愛、結婚、離婚的過程,你會更加明白,生活只屬于我們每個人自己,只有滿足你自己的心,才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我媽也知道這件事情,她尊重我的選擇,她沒有因為要保全自己的面子,強迫我留在婚姻里,也沒有因為對方是有錢人而希望我嫁給他,她只說希望我能快樂。”我看,這幾年,你媽比你活得更進步一些,懂得自己快樂才更重要。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在“面子”的壓力下,干了多少滿足了別人,苦了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