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 陳致導讀 陳致 黎漢杰譯注
- 2525字
- 2019-01-04 01:01:15
召南
本篇導讀
周初召公奭與周公旦平定三監之亂之后,曾經經略江淮流域。其后召公次子仍稱召公,子孫世襲,直至東周晚期。《召南》的作品,就地區而言,在周宣王時期召穆公虎所經營之地,即今河南南部及長江中游流域一帶。舊說以為作品皆寫在周初,今人如屈萬里等則認為最早不過周宣王,晚則至東周初?,F從屈說。
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賀貴族女子出嫁的詩。詩中“百兩”雖是夸飾,但還是本于女子身份所設想的祝愿。詩人一邊描寫布谷鳥在喜鵲巢“居之”、“方之”、“盈之”,一邊鋪敘女子出嫁時的排場,是比而兼興的一種寫法。按照古禮書記載,諸侯宴會、士大夫鄉飲酒禮和射禮都會歌唱《關雎》《葛覃》《卷耳》《鵲巢》《采蘩》《采蘋》這幾首詩。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
,薄言還歸
。
賞析與點評
這是描述蠶婦為公侯養蠶的詩。此詩不直接寫出養蠶之事,只描繪蠶婦所戴的飾物,可說曲盡其妙。
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
,我心則降
。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一位采薇女子思念遠征在外、久未歸家的丈夫,表達了等待期間的哀傷苦悶,以及想象見到丈夫時的和樂美滿。每段前面是實寫,后面則是幻想。有論者以為全詩均是實寫,但細味每段,似是征人依然未歸。
采蘋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
。于以湘之
?維锜及釜
。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
?有齊季女
。
賞析與點評
此詩描寫貴族女子出嫁前祭祖的過程,從采集水蘋、水藻,到烹煮,再到祭祀,十分恭敬。《毛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可作參考。
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所茇
。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
賞析與點評
此詩為紀念召伯而作。召伯,應是周文王的兒子召康公姬奭。詩人因召伯曾在樹下聽訟決獄,故云“勿伐”、“勿敗”、“勿拜”,可謂由人及物,盡顯禮敬之意。
另外一個說法是這里的召伯是西周后期宣王時的召穆公虎,他經略江淮,曾休憩于甘棠樹下,故詩人詠之。
行露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
,謂行多露
。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出了一女子出嫁之前悔結婚約的心理矛盾。
羔羊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退食自公
,委蛇委蛇
。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賞析與點評
此詩從內容看似是贊美大夫自公宮退食,盡心政事,從容自得之貌??墒呛髞硪灿腥艘詾檫@是諷刺詩,本應忙于國事的貴族只顧享受錦衣美食,卻疏于政務。現代學者也多從此說。這恐怕是刻意翻案,沒有什么根據。
殷其靁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賞析與點評
這也是一首女子思念丈夫的詩。女子眼中這位丈夫的形象,顯得比之前幾首思婦詩中的明朗。另外,本詩大量使用迭字、疊詞,有回環往復之妙。
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
。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一位待嫁的貴族女子看見梅子落地,而生起青春將逝、還未成家的惆悵。詩中女子大膽表達愛意,可見周代社會風俗不似后世禮教森嚴。后世即以“摽梅及時”等指求偶的年齡。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肅肅宵征
,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
。寔命不猶
!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個士大夫因公務繁忙、早晚奔波,埋怨自己命運不如別人而作?!睹娦颉氛f此詩是歌頌君夫人不妒忌,恩惠及于賤妾等,雖非詩旨,但后世詩文中常以“小星”指如夫人。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歸
,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
。不我與,其后也處
。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
。不我過,其嘯也歌
。
賞析與點評
此詩題旨有不同說法:《毛詩序》說是國君的媵妾因君夫人妒忌而受氣,但勤而無怨,最后感動了君夫人,令她自悔;一說寫婦人怨恨丈夫另結新歡,拋棄自己,只能獨對江水號歌;一說男子傷于所愛者另嫁,悲哀之情,溢于言表。詩中言“之子歸”云云,似是男子聲口。但后世詩文中常從詩序,引“江汜”為嫡媵間良好關系。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
,吉士誘之
。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
,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
賞析與點評
詩作描寫貴族男子以獵來的小鹿作為禮物求愛,從他如何細心將鹿用茅草包起,就能感受到他對心中那位女子的重視。末章改以女子視角敘事,描寫出她收到禮物后又驚又喜、若即若離的神情。如此做法,生動傳神。
何彼秾矣
何彼秾矣?唐棣之華
。曷不肅雝
?王姬之車
。
何彼秾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賞析與點評
此詩描寫周王女兒出嫁的盛況。從容貌、車駕、地位多方面表現出嫁場面的華麗盛大。周王的女兒通常都稱之為王姬。這首詩歌頌的到底是哪一位王姬,是個問題。一種說法是,詩中的齊侯之子為齊莊公。歷史上有兩位齊侯謚號都是莊。前齊莊公購(公元前七九四—前七三一)生活的時代欲娶周平王孫女,似太老;而后齊莊公死于公元前五四八年,要娶周平王孫女又太幼。我懷疑這里的齊侯之子指襄公諸兒(公元前六九八—前六八六);而平王之孫指周平王的曾孫女,齊襄公夫人。
騶虞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
,于嗟乎,騶虞
!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
,于嗟乎,騶虞!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贊美牧獵官狩獵的詩,畫面聚焦在獵人射中獵物的剎那,洋溢著快樂和睦的氣氛。聞一多指出古代看管山林的官員叫騶虞,其音與于菟(楚人對虎的稱謂)、柷敔(古代木制虎形打擊樂器)相近而轉。古人或認為為一歲的小豬;豝為二歲的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