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 陳致導讀 陳致 黎漢杰譯注
- 2425字
- 2019-01-04 01:01:15
周南
本篇導讀
朱熹指出,所謂《周南》、《召南》,應泛指周室以南,江漢流域一帶的小國,統稱為“南國”。方玉潤《詩經原始》:“竊謂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大略所采詩皆周南最多,故命之曰《周南》。”西周初,周公旦與召公奭分陜而治(今河南陜縣),所轄南國之地,曾分封許多小國,包括一些姬姓諸侯國,其地則在“江、漢、淮、汝之間”,即現今長江中下游至汝水漢水之間。舊說《周南》作品成于殷末周初周公旦時,但今按其內容,應作于西周末至東周初。《周南》包括《關雎》、《葛覃》等十一篇詩。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
賞析與點評
本詩以雌雄水鳥和鳴起興,引起君子追求淑女的意念,然后刻畫他求之不得而輾轉難安的心情,繼而以君子設想之辭作結,描寫他將以琴瑟、鐘鼓追求所愛。鐘鼓、琴瑟等樂器皆為周人宮廷禮樂中所用,都不是平民所能擁有的。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
,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
,為絺為绤,服之無
。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
,歸寧父母。
賞析與點評
此詩詳細描寫收割葛藤的情景。由葛藤生長、成熟、收割到烹煮、整理、制作,清楚交待。詩作重點刻畫宮廷中的女子采集葛藤,織成麻布的過程,讓現代讀者了解了古代婦女的日常生活。作者身份應是宮廷中的女性,從后妃到女侍都有可能。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
,寘彼周行
。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
,維以不永懷
。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
,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
。
賞析與點評
此詩為婦人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而作,她一邊采摘蒼耳,一邊想象出外遠行的丈夫的各種情況。第一章是作者自述懷念遠人,第二章以下都是作者的想象。本詩描述征人擁有“馬”、“金罍”、“兕觥”、“仆”等財產和仆從,可知非尋常百姓。作者應當是貴族婦人。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只君子
,福履綏之
。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
賞析與點評
古人或認為這是后妃的歌詩,或認為此詩為諸侯慕文王之德所作。現代詩經學者如聞一多等多以為這是一首祝賀新郎新婚的詩。詩以樛木比喻夫家,葛藟比喻出嫁女子,具有民歌性質。可是,本詩第一章末句“福履綏之”這句話,與后面的“福履將之”和“福履成之”是一種祭祀中祝福的成語。西周金文中多“惟用妥(綏)福”、“用妥(綏)多福”、“妥(綏)厚多福”等祝頌語。與金文相比較,倒像是祭祀中一般的祭禱之辭。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
。宜爾子孫
,振振兮
。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祝福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以蝗蟲詵詵、薨薨、揖揖形容其聲音之盛,借以形容蝗蟲之多子,更以此類比人的多子。應該是祭祀時贊美君主多子多孫的詩篇。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賞析與點評
詩作因祝賀女子出嫁而寫。以桃花在春天燦爛地盛開起興,推想到女子正值出嫁之期。每段末句則為祝愿之詞,希望女子婚后能與丈夫家人和睦共處。三章由桃之始華,到桃之結果,再言其葉繁茂,分別喻女子成婚、生子,乃至子孫繁衍。
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贊美武士的詩。詩中描寫了武士隨國君畋獵的情景,詩人看到他們布置兔網的才干,稱許他們將是國之棟梁,可成為公侯的“干城”、“好仇”、“腹心”。“腹心”一詞,為當時常用詞語,西周中期的史墻盤銘文“遠猷腹心”,與“公侯好仇”、“公侯腹心”義同。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歌詠女性采集芣苢的詩歌。方玉潤《詩經原始》說:“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但采集者未必即為田家婦女,古代貴族的生活亦很接近自然,國君有自己所屬的公田,宮廷中的婦女也會從事采集、紡織、耕種等勞動。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
,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賞析與點評
這是一首男子愛慕一位女子卻求之不得的情歌。首段以喬木與漢水比喻愛情那段難以接近的距離,之后想象將來與她結為連理的種種情景。
汝墳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
。未見君子
,惄如調饑
。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
魴魚赪尾,王室如毀
。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
賞析與點評
此詩寫婦女懷念遠征在外的丈夫,從未見到已見的情景。“遵彼汝墳”寫婦人每天在江邊等候丈夫回家,未見之時,如饑餓時思念美食般思念,到相見之時,則慶幸丈夫沒有遺忘自己。全詩刻畫女子心理變化,可謂入微。聞一多認為這是一首情詩,其中魴魚赪尾等詞多為性的暗示。其說尚不能確證。由“王室如毀”一句可以推測此詩可能作于東周早期,宗周傾覆之后不久。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
,于嗟麟兮
。
麟之定,振振公姓
,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賞析與點評
此詩贊美在上者子孫延綿。孔子去世的前兩年,公元前四八一年,魯哀公西狩獲麟,孔子認為亂世獲麟不祥,乃作《獲麟歌》,有人認為就是這首詩。但在西狩獲麟之前,孔子就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詩應在其中。故從詩的內容和時間判斷,《獲麟歌》是《麟之趾》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