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程志忠 田琳 汪洪主編
- 749字
- 2019-01-03 23:43:23
第五節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缺血、缺氧,出生后1分鐘仍遲遲不出現自主呼吸者,是圍生期小兒死亡和導致傷殘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新生兒窒息的常見原因有:母親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嚴重貧血、糖尿病,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足,臍帶異常,如臍帶繞頸、脫垂、打結,產程延長,常由于胎頭過大、胎位不正、頭盆不稱、產力異常所致,胎兒異常,如巨大兒、早產兒、足月小樣兒等。
當胎兒缺氧時早期有胎動增加、胎心率增快,≥160次/min,由于胎動增強,孕婦可感覺到胎兒在子宮內掙扎;晚期胎動減少甚至消失,胎心率變慢,則是嚴重缺氧的表現,出生時羊水可被胎糞污染成黃綠色或深綠色。
新生兒娩出時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分鐘內的Apgar評分來區分,0~3分為重度,4~7分為輕度,8~10分正常。如1分鐘評分較低,應繼續作5分鐘或更長時間評分。如果5分鐘評分仍低于6分者,常提示神經系統受損較嚴重。
表2-3 新生兒Apgar評分法

新生兒窒息可并發多臟器功能受損,如胎糞吸入綜合征、缺氧缺血性腦病和顱內出血、心肌受損、腎臟受損等。嚴重窒息可有后遺癥,如腦性癱瘓、智力低下、癲癇、耳聾、視力障礙等。根據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對734個新生兒窒息隨訪至3~5歲的資料統計,重度窒息兒智能異常者占4.1%,輕者窒息兒占2.6%。慢性宮內缺氧,出生后5分鐘評分仍低于6分者后遺癥發生率較高。
新生兒窒息的復蘇搶救必須爭分奪秒,首先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然后彈足底或刺激皮膚引起啼哭,同時給氧,使用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整個復蘇搶救過程中要注意保暖。輕型病例復蘇后可以恢復正常,重度窒息患兒復蘇后要針對并發癥作進一步治療。
新生兒窒息重在預防,孕婦要定期做產前檢查,發現不正常現象及時處理,高危妊娠進行胎心監護,及早發現胎兒宮內窘迫并進行處理,產時做好新生兒復蘇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