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程志忠 田琳 汪洪主編
- 535字
- 2019-01-03 23:43:24
第六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腦血流量減少而導致的新生兒的腦損傷,腦組織以水腫、軟化、壞死和出血為主要病變,是新生兒窒息重要的并發癥,重者常有后遺癥,如腦性癱瘓、智力低下、癲癇、耳聾、視力障礙等。是導致兒童神經系統傷殘的常見原因之一。臨床上按病情不同分為輕、中、重三度。
輕度:主要表現為興奮、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肌張力正?;蛟龈?,一般無驚厥,出生24小時內癥狀最明顯,持續2~3天即消失,預后良好。
中度:以抑制癥狀為主,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吸吮反應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癥狀在出生24~72小時最明顯,約1周內消退,少數癥狀持續較長者,可能有后遺癥的發生。
重度:患兒神志不清,昏迷,肌張力松軟,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多在1周內死亡,少數存活者癥狀持續數周,留有后遺癥。
表2-4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分度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包括給氧、控制驚厥、治療腦水腫,后期治療主要有應用腦細胞營養藥物,康復治療。但本病的治療效果有限,最重要的是預防,盡量減少新生兒窒息和宮內窘迫的發生,可適當放寬剖宮產的指征,對宮內窘迫的胎兒,應及時結束妊娠,以防止長時間的缺氧,使胎兒腦組織產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