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猛崴傷了腳
Q 自從發現打羽毛球可以瘦身、健身,我就愛上了這項運動,每周至少要打一次。有一次跳起接球后,因為用力太猛,就崴了腳,腳跟一直隱隱作痛,很多天都沒有好轉。昨天穿著高跟鞋逛街,提著大包小包,忽然腳下一疼就歪在地上,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腳跟腱斷裂。
A 你的腳部長期疼痛不愈,其實是患了慢性跟腱炎,而起因就是崴腳。更糟糕的是,患了慢性跟腱炎你自己并不知道,不去治療,導致跟腱部位越來越弱,最后甚至斷裂。
許多運動都可能造成一些常見的損傷,如下所述。
跑步:足部的跟腱發炎或跟腱退行性變化。
游泳:肩部的肌腱炎、肩卡住癥候群(手臂上舉、外展或屈曲時疼痛)。
爬山:膝部肌腱炎。
排球運動:膝部韌帶炎、肩胛神經麻痹引起的肌肉萎縮。
籃球、羽毛球、網球運動:膝部韌帶拉傷、膝部半月板破裂。
舉重:大腿肌肉拉傷或斷裂。
跆拳道:最易受傷的部位為踝部、足背、膝前部、小腿、大腿、腰椎、手指等。最常見的癥狀包括挫傷(撞傷)、肌肉拉傷、韌帶扭傷、骨膜炎、關節炎、肌腱炎等10多種。
芭蕾舞:足拇趾肌腱炎。
出現了上述運動損傷后,處理及時是最重要的。
運動損傷的急救
“休息、冷敷、加壓、抬高”的8字原則是救治運動損傷的基本方法。
專家親診 運動損傷急救主要是處理挫傷、撞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脫位及骨折。掌握“休息、冷敷、加壓、抬高”的8字處理方法是救治的基本原則。
休息
停止運動,馬上休息。好好休息可以促進較快的復原,可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
冷敷
休息15~20分鐘后進行冷敷。以冰塊冷敷時,不可讓冰袋直接接觸皮膚,應以濕的彈性繃帶或冰毛巾保護皮膚再冷敷患部;冰敷15~20分鐘后,拿開冰塊休息5分鐘后再敷。
冰敷時皮膚的感覺有四個階段:冷→疼痛→灼熱→麻木,當變成麻木時就可以移開冰敷袋。移開冰敷袋之后,在受傷部位以彈性繃帶壓迫包扎并抬高。冰敷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傷處的腫脹、疼痛及痙攣。每次冰敷不要超過30分鐘,以免發生凍傷或神經傷害。如果患者有循環系統疾病如雷諾氏病則不可冰敷。
不要太早停用冰敷而轉用熱敷,太早使用熱敷會引起腫脹與疼痛,傷后2日內每天使用冰敷至少3~4次,較嚴重傷害建議在使用冰敷3日后、且腫脹有明顯消退時,才考慮使用熱敷。在寒冷環境下,不使用濕的彈性繃帶或濕毛巾。
加壓
先以干凈敷料(最好是無菌的)蓋住傷口后,用手、彈性繃帶等壓迫患部,可以減緩傷勢惡化及減少疼痛。
包扎壓迫時,從傷處幾寸之下開始往上包,稍加點壓力做螺旋狀重疊包扎,但經傷處則較松些。加壓可止血止腫,但要注意傷肢的血液循環暢通,避免組織壞死,觀察露出腳趾或手指的顏色,若有疼痛、皮膚變色、麻痹、刺痛等癥狀出現,表示包扎太緊,應解開彈性繃帶重包。為避免腫脹應維持用彈性繃帶包扎18~24小時。
抬高
把傷處抬高于患者的心臟高度,可以減少出血。抬高傷部加上冰敷與壓迫,可減少傷部血液循環,避免腫脹。盡可能在傷后24小時內,都抬高傷部。當懷疑有骨折時,應先固定夾板后再抬高。但有些骨折是不宜抬高的。
若皮膚表面軟組織受傷害有出血時,先用生理鹽水清理傷口上的臟東西,再以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傷口若傷到皮下深層時,可以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避免感染;若出現皮膚淤紫表示有內出血,受傷后的48小時內,最好冷敷患部,并及時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