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人點燈求平安
“燈節”是尼泊爾的重要節日之一,是敬奉烏鴉、狗、黃牛等動物,以取悅神靈、禮贊生命、慶祝豐收、祈求富裕和光明的喜慶節日。而如今,在戰亂不止的尼泊爾,人們希望通過燈節寄寓對和平的渴望。“燈節”在尼歷的每年8月15日開始,為期5天。
請烏鴉吃大米
“燈節”源自一則古老的傳說。傳說古時有一位國王,得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便聽從巫師的建議,每天通宵達旦地點油燈祈求安康。死神化身成毒蛇把油燈弄滅了,王后知道自己的丈夫馬上就要死去,就不顧一切地向死神苦苦哀求。王后的深情終于感動了死神,換得國王一時的壽命。于是,國王頒布法令,以后每年全國都要點燈過節。

燈節
節日第一天的活動是敬烏鴉。屆時,人們會往地上撒大米請烏鴉吃。烏鴉在印度教中被視為“死神的信使”。烏鴉一年到頭從事“清道夫”工作,只有節日這天才能休息,接受人們的供奉。據說,如果有人對烏鴉不敬,烏鴉就會通報壞消息,讓他在未來的一年里不得安生。
狗是死神的看門人
在節日這天,有時候,大街上的流浪狗也能得到人們的優待。有人認為,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且在尼泊爾,狗還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死神的看門人”。人們相信,狗能保證亡者的靈魂到達天堂。
敬財神“拉克希米”
這天也是燈節里最重要的一天。人們會早早起床,把屋子打掃干凈,有的人甚至還要重新粉刷墻壁,因為人們相信財神喜歡去最干凈的房子。同時,人們還要敬母黃牛,給它洗澡,在它頭上點朱砂,給它戴花環,在牛尾巴處系上從祭司那里求來的圣線。
晚上,家家戶戶都點上燈,有電燈、油燈,也有蠟燭。房門前,臺階上,甚至屋頂上,人們盡可能地使自己的屋子變得亮堂起來,以吸引財神的注意。如果那天碰巧是星期六,店鋪都一改往日不營業的規定,張燈結彩,大開店門,歡迎財神的光臨。整個加德滿都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這時,孩子們也不閑著,他們三五成群地前往鄰居門前唱祝福歌,要求主人施舍金錢或美食,否則他們會搞惡作劇進行“報復”。由于近來尼泊爾的社會治安狀況不佳,少年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必須到警察局備案或提前通知準備去拜訪的人,讓他們有思想準備,不至于受到驚嚇。
燈節放鞭炮慶祝

按照傳統習俗,當晚人們還要放鞭炮慶祝,但因為尼泊爾反政府武裝分子經常在首都襲擊政府官員,所以政府2006年下令節日期間禁放鞭炮,以免槍聲與鞭炮聲混淆難辨。
姐妹兄弟“點紅”日
在這天,家里的兄弟都要前往姐妹的住所接受多種顏色的“點紅”、花環和祝福,增進兄妹間的感情。沒有姐妹或姐妹不在身邊的人,可請鄰居的姐妹賜予祝福。多數人選擇前往加德滿都市中心的王妃池,在那里拜神并接受祝福。
王妃池位于王宮大道南300米處,池中心是一座白色的印度廟,周圍是一個很大的水池,有一座長橋與廟相接。該廟一年只開放一天,人們爭先恐后地進入王妃池,本來空間狹小的印度廟變得擁擠不堪。在廟的一側,兩位身著紅色紗麗的婦女正在給前來朝拜的男人“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