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奇特的蛇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崇拜老鼠的,有崇拜牛的,也有崇拜蛇的。一提起蛇這個爬行動物,人們不禁會渾身起疙瘩,誰會崇拜這么可怕的動物呢?

斯里蘭卡舞蛇人
其實,人們對蛇的崇拜由來已久,而且遍布世界各地。
意大利的哥酋洛每年舉行游蛇節
歷史悠久的意大利古鎮——哥酋洛則被稱為蛇城。哥酋洛位于離首都約170千米的阿布魯齊佐地區,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蛇。平時,兒童總把蛇當做玩具,新婚夫婦則把蛇當做珍貴的新婚禮物。
在這個古鎮上,至今仍保持著中世紀流傳下來的一些神秘而古老的傳統,其中,最特別的就是每年5月第一個周四所舉行的多明我修會節,俗稱“游蛇節”。
游蛇節這一天,人們會將自己家養的蛇放出來,讓大家觀賞。蛇滿街爬行,路人看到若無其事。有的人手里還拿著幾條蛇,以示對蛇節的祝賀。如果人們在路邊遇到蛇或蛇爬到家里,就會認為是“福之將至”。
屆時,這里會有游蛇活動。這個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頗具特色,當屬意大利最出名的活動之一。在通往廣場的街道上,走在游行隊伍最前面的是一群捕蛇的獵人,他們畢恭畢敬地將一條長長的毒蛇用雙手高高托起。這些參加活動的毒蛇,是獵人們趁其冬眠的時候捕捉回來的,蛇的毒牙早已被拔掉了。接著,當地居民所崇敬的圣像被抬出來,小小的街道被擠得水泄不通,捕蛇人將蛇掛在圣像上,而一條條蛇順從地由著捕蛇人恣意擺弄,盤繞在塑像身上。這時,整個活動到了高潮,被蛇纏繞的圣像被人群抬過了頭頂,沿著鎮里的各條小道游行。一直到游行結束,這些節日的主角——蛇才會被放生,重新獲得自由。
據說,當年該地區以蛇滿為患,這里經常有惡狼出沒,于是莊稼人便將一切歉收、疾病、痛苦歸罪于這些看上去陰險可怕的動物上。不過,古代的百姓們是向意大利蒙難女神——安吉齊娃求助,將捕獲的毒蛇奉獻給她。如今,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活動演變成對能醫治猛獸毒蛇咬傷的師父的崇拜。

印度蛇節的玩蛇人
印度極其崇拜蛇,蛇節花樣更多
在印度,蛇極受崇拜。印度有許多寺廟供奉著蛇,許多節日專門為蛇而設,有的神的塑像的脖子上也纏著蛇。在印度的一些地方,每年都要過一個盛大的蛇節。節日到來之際,男女盛裝,向置于濕婆像前的眼鏡蛇奉獻貢品并頂禮膜拜。
走進任何一個有名的印度旅游景點,人們都會發現戴頭巾的舞蛇人在吹著木笛,柳籃中的眼鏡王蛇則聞樂起舞。舞蛇是印度許多人祖傳的職業,人們世代就靠它為生。
自古以來,印度人對舞蛇人一直是心存敬畏的。舞蛇人戴著與眾不同的琥珀耳環和珠鏈,被尊奉為印度神話中的“瑜伽修行者”或圣人。
在距孟買160千米的雪拉村,每年的蛇節在8月8日舉行。節前,婦女們沐浴更衣,打掃庭院,虔誠祈禱,而男人們則去田野捕蛇。節日的早晨,人們高擎著旌旗,吹響螺號,敲鑼打鼓,向廟宇進發。在廟宇前的空地上,人們把帶來的野蛇從瓦罐里放出來。婦女們用滿盤牛奶和米飯供奉“蛇”神,并用鮮花輕拂蛇頭,將彩色香粉撒在蛇的身上,其余的人有的向蛇磕頭跪拜,有的對蛇號啕大哭,有的與蛇“竊竊私語”。說來也怪,每到此時,野蛇兇殘的本性便蕩然無存,而是溫順地任人撫摸擺弄。蛇節結束,這些蛇被一一放生,又恢復了它們本來的生活習慣。
逢年過節,人們都要蒸一種盤著面塑小蛇的棗糕饃,將它的嘴巴處塞上一枚硬幣,名曰“神蟲”,意為“招財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