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疾病護理要點解析
- 涂紅星 胡珍主編
- 1190字
- 2019-01-03 20:11:15
第六節 手術流產
適用于妊娠10周以內子宮。主要采用負壓電吸引的方法,吸出早期妊娠產物即胚囊與蛻膜組織,稱為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或簡稱負壓吸引術和鉗刮術。
【適應證】
(1)妊娠在10周以內要求終止妊娠而無禁忌證者。
(2)因某些疾病或遺傳性疾病不宜繼續妊娠者。
【禁忌證】
(1)各種疾病的急性期階段: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塞、急性肝炎、急性血液系統疾病、急性腎臟疾病、急性外科疾病等。生殖道炎癥,如陰道炎,急性化膿性宮頸炎或亞急性宮頸炎,急慢性盆腔炎、性傳播疾病等,未經治療者。
(2)全身情況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
(3)術前兩次體溫在37.5℃以上者。
【術前準備】
(1)詢問病史:應詳細詢問病史、月經史、婚育史、特別注意有無停經史、早孕反應及以往流產史。詳實的病史采集對于醫生評價手術的難易程度,手術中操作的重點,減少手術并發癥非常重要,不應隱瞞病史,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手術并發癥。
(2)體格檢查:測體溫、脈搏、血壓,心肺聽診,行心電圖檢查。做婦科檢查,了解子宮位置、大小,確定妊娠月份,排除生殖器官畸形,確定早孕診斷。
(3)B超檢查:做B超確定宮內胚胎位置、大小,排除宮外孕、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葡萄胎等病理妊娠,并能提高手術準確性,減輕損傷、防止殘留。如胎囊過小手術容易發生漏吸,故1周后復查B超再決定手術時機。
(4)常規化驗
1)妊娠試驗:血或尿HCG測定。
2)查血尿常規、評估陰道清潔度,常規白帶涂片,分泌物培養,排除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等常見生殖感染性疾病。如有異常,應先治療感染再行手術。
3)查乙肝表面抗原,HIV, RPR, HCV等。
【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
(1)檢查、核實患者手術知情同意書簽署情況,告知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心理護理。
(2)核對病歷相關內容(如患者姓名、年齡、手術名稱、術前化驗、病史及禁忌證、高危因素、診斷、B超檢查)。
(3)手術前常規測體溫,兩次體溫超過37.5℃以上者暫停手術,告知醫生處理。
(4)按醫囑進行術前用藥,并記錄。
(5)術前排空膀胱,準備好衛生用品。
2.術中護理
(1)再次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手術名稱及B超結果等。
(2)會陰及陰道消毒準備:會陰沖洗、陰道灌洗。
(3)術中配合醫生查找并核對宮腔吸出物,協助完成手術操作及術中用藥治療。
(4)觀察患者一般情況并安撫患者,警惕羊水栓塞、子宮穿孔、子宮大出血、手術綜合征等并發癥的發生,積極配合搶救。
(5)手后送患者至觀察室留觀。
3.術后護理
(1)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
(2)觀察患者血壓、脈搏等一般情況,聽取患者的主訴,如有不適及時報告。
(3)記錄患者離室時間,并簽名。
(4)健康教育
1)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和盆浴,保持外陰清潔。
2)陰道出血時間少于l0天為正常,若超過10~14天,或有腹痛、發熱。若有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增多隨時就診。
3)多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
4)術后輕體力工作,適當活動。
5)育齡婦女注意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