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常用中藥(5)

  • 常用中藥速查手冊
  • 劉小平 林如文 黃正德主編
  • 4991字
  • 2016-12-20 09:39:09

白頭翁 Baitouweng

《神農本草經》

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葉及殘留的花莖和須根,保留根頭白絨毛,曬干。切薄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

【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虛寒泄痢忌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馬齒莧 Machixian

《本草經集注》

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o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殘根和雜質,洗凈,鮮用;或略蒸或燙后曬干后,切段入藥。

【性味歸經】酸,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忌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鴉膽子 Yadanzi

《本草綱目拾遺》

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去殼取仁,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痢,截瘧;外用腐蝕贅疣。用于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用法用量】內服,0.5~2g,以干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包裹吞服,亦可壓去油制成丸劑、片劑服,不宜入煎劑。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對胃腸道及肝腎均有損害,內服需嚴格控制劑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膠布保護好周圍正常皮膚,以防止對正常皮膚的刺激。孕婦及小兒慎用。胃腸出血及肝腎病患者,應忌用或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地錦草 Dijincao

《嘉祐本草》

為大戟科植物地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錦E.maculate 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洗凈、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辛,平。歸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用于痢疾,泄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

【用法用量】煎服,9~2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委陵菜 Weilingcai

《救荒本草》

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干燥全草。春季未抽莖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鮮品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備注】委陵菜有翻白草之別名,有些地區作翻白草入藥,然正品翻白草為同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全草或根。二者功效大體相同,唯品種不同,以委陵菜效佳。

翻白草 Fanbaicao

《救荒本草》

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帶根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未開花前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歸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止痢。用于濕熱瀉痢,癰腫瘡毒,血熱吐衄,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貯藏】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半邊蓮 Banbianlian

《本草綱目》

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收,拔起全草,除去雜質,切段,曬干。鮮用或生用。

【性味歸經】辛,平。歸心、小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臌脹水腫,濕熱黃疸,濕疹濕瘡。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虛證水腫忌用。

【貯藏】置干燥處。

白花蛇舌草 Baihuasheshecao

《廣西中藥志》

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洗凈。或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微苦、甘,寒。歸胃、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陰疽及脾胃虛寒者忌用。

【貯藏】置干燥處。

山慈菇 Shancigu

《本草拾遺》

為蘭科植物杜鵑蘭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獨蒜蘭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獨蒜蘭P.yunnanens Rolfe的干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后二者習稱“冰球子”。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開大小,置沸水鍋中蒸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搗碎用。

【性味歸經】甘、微辛,涼。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用于癰腫疔毒,瘰疬痰核,蛇蟲咬傷,癥瘕痞塊。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正虛體弱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熊膽 Xiongdan

《新修本草》

為脊椎動物熊科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的干燥膽汁。夏秋季獵取為宜,迅速取出膽囊,干燥。去凈膽囊皮膜,研細用。現多以活熊導管引流的熊膽汁干燥后入藥,稱為“熊膽粉”,用法相同。

【性味歸經】苦,寒。歸肝、膽、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內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嘔吐,故宜用膠囊劑。外用適量,調涂患處。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忌服。虛寒證當禁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千里光 Qianliguang

《本草圖經》

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利濕。用于癰腫瘡毒,感冒發熱,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服。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白蘞 Bailian

《神農本草經》

為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細根,洗凈,切成縱瓣或斜片,曬干。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心、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用于癰疽發背,疔瘡,瘰疬,燒燙傷。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研成極細粉末敷于患處。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服。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四季青 Sijiqing

《本草拾遺》

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的干燥葉。秋、冬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澀,涼。歸肺、大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用于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痢疾,脅痛,熱淋;外治燒燙傷,皮膚潰瘍。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適量,水煎外涂。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腸滑泄瀉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綠豆 Lüdou

《日華子本草》

為豆科植物綠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干燥種子。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秋后種子成熟時采收,簸凈雜質,洗凈,曬干。打碎入藥或研粉用。

【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用于癰腫瘡毒,暑熱煩渴,藥食中毒,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腸滑泄瀉者忌用。

【貯藏】置干燥處。

附藥:綠豆衣

為綠豆的種皮。將綠豆用清水浸泡后取皮曬干即成。性味甘,寒。歸心、胃經。功同綠豆,但解暑之力不及綠豆,其清熱解毒之功勝于綠豆;并能退目翳,治療斑痘目翳。煎服,6~12g。

(四)清熱涼血藥

本類藥物性味多為苦寒或咸寒,偏入血分以清熱,多歸心、肝經。因心主血,營氣通于心,肝藏血,故本類藥物有清解營分、血分熱邪的作用。

生地黃 Shengdihuang

《神農本草經》

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干燥塊根。秋季采挖,去除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

【注意事項】脾虛濕滯,腹滿便溏者不宜使用。

【貯藏】鮮地黃埋在沙土中,防凍;生地黃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玄參 Xuanshen

《神農本草經》

為玄參科植物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根莖、幼芽、須根及泥沙,曬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復數次至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防蛀。

【備注】玄參與生地黃,均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治熱入營血、熱病傷陰、陰虛內熱等證,常相須為用。但玄參瀉火解毒力較強,故咽喉腫痛、痰火瘰疬多用;生地黃清熱涼血力較大,故血熱出血、內熱消渴多用。

牡丹皮 Mudanpi

《神農本草經》

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細根和泥沙,剝取根皮,曬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曬干。前者習稱“連丹皮”,后者習稱“刮丹皮”。生用或酒炙用。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跌撲傷痛,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煎服,6~12g。清熱涼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注意事項】血虛有寒、月經過多及孕婦不宜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赤芍 Chishao

《開寶本草》

為毛茛科植物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莖、須根及泥沙,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注意事項】血寒經閉不宜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紫草 Zicao

《神農本草經》

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內蒙紫草A.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咸,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注意事項】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虛便溏者忌服。

【貯藏】置干燥處。

附藥:紫草茸

為紫膠蟲科昆蟲紫膠蟲Laccifer Lacca kerr.在樹枝上所分秘的膠質物。主產于云南、四川、臺灣等地,西藏及廣東也產。7~8有間采收,置干燥、陰涼通風處直至干燥。性味苦寒,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治麻疹、斑疹透發不暢、瘡瘍腫毒、濕疹,作用與紫草相似,但無滑腸通便之弊。用量1.5~6g,或研末服。外用適量,研末撒。

水牛角 Shuiniujiao

《名醫別錄》

為牛科動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取角后,水煮,除去角塞,干燥,鎊片或銼成粗粉。生用,或制為濃縮粉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用于溫病高熱,神昏譫語,發斑發疹,吐血衄血,驚風,癲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桑日县| 衡南县| 阜南县| 唐海县| 和龙市| 梁平县| 黄浦区| 天柱县| 上饶县| 泸定县| 左云县| 山阴县| 河西区| 怀远县| 潜江市| 沭阳县| 普定县| 上思县| 西林县| 蕉岭县| 宜州市| 灌阳县| 房产| 曲阜市| 辰溪县| 桦南县| 临夏市| 平原县| 平泉县| 阜新| 贺州市| 探索| 洮南市| 石首市| 长白| 合肥市| 阿图什市| 黎城县| 栖霞市|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