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常用中藥(4)
- 常用中藥速查手冊
- 劉小平 林如文 黃正德主編
- 4933字
- 2016-12-20 09:39:09
青黛 Qingdai
《藥性論》
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團塊或顆粒。秋季采收以上植物的落葉,加水浸泡,至葉腐爛,葉落脫皮時,撈去落葉,加適量石灰乳,充分攪拌至浸液由烏綠色轉為深紅色時,撈取液面泡沫,曬干而成。研細用。
【性味歸經】咸,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用于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
【用法用量】內服1.5~3g,本品難溶于水,一般作散劑沖服,或入丸劑服用。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胃寒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備注】大青葉為菘藍葉;板藍根為菘藍或馬藍的根;青黛為馬藍、蓼藍或菘藍的莖葉經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體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作用。相比較而言,大青葉涼血消斑力強;板藍根解毒利咽效著;青黛清肝定驚功勝。
貫眾 Guanzhong
《神農本草經》
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帶葉柄基部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洗凈,除去葉柄及須根,曬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苦,微寒。有小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用于時疫感冒,風熱頭痛,溫毒發斑,瘡瘍腫毒,崩漏下血,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4.5~9g。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服用本品時忌油膩。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蒲公英 Pugongying
《新修本草》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堿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夏至秋季花初開時采挖,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曬干。鮮用或生用。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注意事項】用量過大,可致緩瀉。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蛀。
紫花地丁 Zihuadiding
《本草綱目》
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洗凈,切碎,鮮用或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苦、辛,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疔瘡腫毒,痛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事項】體質虛寒者忌服。
【貯藏】置干燥處。
野菊花 Yejuhua
《本草正》
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頭狀花序。秋、冬二季花初開時采摘,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肝、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制膏外涂。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野菊花與菊花為同科植物,均有清熱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勝,長于解毒消癰,瘡癰疔毒腫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較強,長于清熱疏風,上焦頭目風熱多用之。
重樓 Chonglou
《神農本草經》
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樓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葉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Hara的干燥根莖。又名蚤休、七葉一枝花、草河車。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涂患處。
【注意事項】體虛、無實火熱毒者、孕婦及患陰證瘡瘍者均忌服。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拳參 Quanshen
《本草圖經》
為蓼科植物拳參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莖。又名紫參。春初發芽時或秋季莖葉將枯萎時采挖,除去泥沙,曬干,除去須根。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澀,微寒。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血。用于赤痢熱瀉,肺熱咳嗽,癰腫瘰疬,口舌生瘡,血熱吐衄,痔瘡出血,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無實火熱毒者不宜使用。陰證瘡瘍患者忌服。
【貯藏】置干燥處。
漏蘆 Loulu
《神農本草經》
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殘莖及須根,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經下乳,舒筋通脈。用于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疬瘡毒,乳汁不通,濕痹拘攣。
【用法用量】煎服,5~9g。外用,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氣虛、瘡瘍平塌者及孕婦忌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土茯苓 Tufuling
《本草綱目》
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glabra Roxb.的干燥塊莖。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殘莖和須根,洗凈,曬干;或趁鮮切成薄片,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解毒,除濕,通利關節。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用法用量】煎服,15~6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肝腎陰虛者慎服。服藥時忌茶。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魚腥草 Yuxingcao
《名醫別錄》
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鮮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干品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迅速洗凈,切段,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微寒。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煎服,15~25g。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注意事項】本品含揮發油,不宜久煎。虛寒證及陰性瘡瘍忌服。
【貯藏】干魚腥草置干燥處;鮮魚腥草置陰涼潮濕處。
金蕎麥 Jinqiaomai
《新修本草》
為蓼科植物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挖,除去莖及須根,洗凈、曬干。切成厚片,生用。
【性味歸經】微辛、澀,涼。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排膿祛瘀。用于肺癰吐膿,肺熱喘咳,乳蛾腫痛。
【用法用量】煎服,15~45g。亦可用水或黃酒隔水密閉燉服。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防蛀。
大血藤 Daxueteng
《本草圖經》
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干燥藤莖。又稱紅藤。秋、冬二季采收,除去側枝,截段,干燥。切厚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平。歸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痛。用于腸癰腹痛,熱毒瘡瘍,經閉,痛經,跌撲腫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敗醬草 Baijiangcao
《神農本草經》
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nk.、白花敗醬P.villose Juss.的干燥全草。夏、秋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凈,陰干或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用于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瘡疔,瘡癤痛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后腹痛,痛經。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食少泄瀉者忌服。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備注】據本草記載,上述敗醬科植物應為敗醬草正品,但在北方地區習慣將菊科植物苣荬菜(北敗醬)Sonchus brachyotus DC.的帶根全草作為本品使用;在南方地區習慣將十字花科植物菥冥(蘇敗醬)Thiaspi arvense L.的帶果全草做為敗醬草使用。應注意鑒別。
射干 Shegan
《神農本草經》
為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莖。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以秋季采收為佳。除去苗莖、須根及泥沙,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項】本品苦寒,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婦忌用或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山豆根 Shandougen
《開寶本草》
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莖。本品又名廣豆根。全年可采,以秋季采挖者為佳。除去雜質,洗凈,干燥。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用于火毒蘊結,乳蛾喉痹,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過量服用易引起嘔吐、腹瀉、胸悶、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過大。脾胃虛寒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附藥:北豆根
為防已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莖。切片生用,為北方地區所習用。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肺、胃、大腸經。功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用于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熱毒瀉痢及風濕痹痛。煎服,3~9g。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馬勃 Mabo
《名醫別錄》
為灰包科真菌脫皮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大馬勃Calvatia gigantean(Batsch ex Pers.)Lloyd或紫色馬勃C.lilacina(Mont.et Berk.)Lloyd的干燥子實體。夏、秋二季子實體成熟時及時采收,除去泥沙,干燥。除去外層硬皮,切成方塊,或研成粉,生用。
【性味歸經】辛,平。歸肺經。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止血。用于風熱郁肺咽痛,音啞,咳嗽;外治鼻衄,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1.5~6g,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患處,或作吹藥。
【注意事項】風寒伏肺咳嗽失音者禁服。
【貯藏】置干燥處,防塵。
青果 Qingguo
《日華子本草》
為橄欖科植物橄欖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成熟果實。又名橄欖。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打碎生用。
【性味歸經】甘、酸,平。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腫痛,咳嗽痰黏,煩熱口渴,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4.5~9g;鮮品尤佳,可用至30~50g。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備注】本品與藏青果非同科屬植物,后者又稱西青果,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幼果。藏青果的效用與本品基本相同。
金果欖 Jinguolan
《本草綱目拾遺》
為防己科植物青牛膽Tinospora sagittata Gagn.或金果欖T.capillipes Gagn.的干燥塊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腫痛,癰疽疔毒,泄瀉,痢疾,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研末吹喉或醋磨涂敷患處。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木蝴蝶 Muhudie
《本草綱目拾遺》
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種子,又名為千張紙,玉蝴蝶,云故紙。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曝曬至果實開裂,取出種子,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甘,涼。歸肺、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熱咳嗽,喉痹,音啞,肝胃氣痛。
【用法用量】煎服,1.5~3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