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常用中藥(12)
- 常用中藥速查手冊
- 劉小平 林如文 黃正德主編
- 4994字
- 2016-12-20 09:39:09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凝氣滯,胸痹心痛,頭痛,牙痛。
【用法用量】煎服,1~3g。外用適量,研末塞齲齒孔中。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蓽澄茄 Bichengqie
《雷公炮炙論》
為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于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濕郁滯,小便渾濁。
【用法用量】煎服,1~3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八、理氣藥
凡以疏理氣機為主要作用、治療氣滯或氣逆證的藥物,稱為理氣藥,又名行氣藥。
理氣藥主要用治脾胃氣滯所致脘腹脹痛、噯氣吞酸、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肝氣郁滯所致脅肋脹痛、抑郁不樂、疝氣疼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肺氣壅滯所致胸悶胸痛、咳嗽氣喘等。
陳皮 Chenpi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干燥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采摘,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切絲,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煎服,3~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附藥:橘核、橘絡、橘葉、化橘紅
1.橘核為橘的種子。性味苦,平。歸肝、腎經。功能理氣散結,止痛。適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煎服,3~9g。
2.橘絡為橘的中果皮及內果皮之間的纖維束群。性味甘、苦,平。歸肝、肺經。功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適用于痰滯經絡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橘葉為橘樹的葉。性味辛、苦,平。歸肝經。功能疏肝行氣,散結消腫。適用于脅肋作痛、乳癰、乳房結塊等。煎服,6~10g。
4.化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var.tomentosa Hort.(C.grandis Tomentosa)或柚C.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層果皮。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功能理氣寬中,燥濕化痰。適用于咳嗽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煎服,3~6g。
青皮 Qingpi
《本草圖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干燥果皮。5~6月間收集自落的幼果,曬干,稱為“個青皮”,7~8月間采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去瓤肉,曬干,習稱“四花青皮”。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功能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于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癖,乳癰,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醋炙疏肝止痛力強。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備注】陳皮、青皮二者皆可理中焦之氣而健胃,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癥。但陳皮性溫而不峻,行氣力緩,偏入脾肺,長于燥濕化痰,用于痰飲停滯肺胃之咳嗽氣喘、嘔噦、腹痛、泄瀉;青皮性較峻烈,行氣力猛,苦泄下行,偏入肝膽,能疏肝破氣,散結止痛,消積化滯,主治肝郁乳房脹痛或結塊,脅肋脹痛,疝氣疼痛,食積腹痛,癥瘕積聚等癥。
枳實 Zhishi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C.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5~6月間采集自落的果實,除去雜質,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用時洗凈、悶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麩炒用。
【性味歸經】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于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結胸,臟器下垂。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較平和。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附藥:枳殼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接近成熟的果實(去瓤),生用或麩炒用。性味、歸經、功效與枳實同,但作用較緩和,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法用量同枳實,孕婦慎用。
木香 Muxiang
《神農本草經》
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切段,大的再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生用或煨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生用行氣力強,煨用行氣力緩而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貯藏】置干燥處,防潮。
沉香 Chenxiang
《名醫別錄》
為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及白木香A.sinensis(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樹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陰干,打碎或銼末。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用于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磨汁沖服,或入丸、散劑,每次0.5~1g。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檀香 Tanxiang
《名醫別錄》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樹干的干燥心材。以夏季采收為佳。除去邊材,鎊片或劈碎后入藥。生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心、肺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開胃止痛。用于寒凝氣滯,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法用量】煎服,2~5g,宜后下;入丸、散,1~3g。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實熱吐衄者慎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川楝子 Chuanlianzi
《神農本草經》
為楝科植物川楝樹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用時打碎。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炒用寒性減低。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持續服用,以免中毒。又因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備注】同科屬不同種植物苦楝樹M.azedarach L.的果實苦楝子,性狀、成分及藥效與本品略有不同,苦楝子毒性較川楝子為大,應區別用藥,不能混淆。
烏藥 Wuyao
《本草拾遺》
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生用或麩炒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荔枝核 Lizhihe
《本草衍義》
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種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質假種皮,洗凈,曬干。生用或鹽水炙用。用時打碎。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劑。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香附 Xiangfu
《名醫別錄》
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曬干,或燎后直接曬干。生用,或醋炙用。用時碾碎。
【性味歸經】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用于肝郁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用法用量】煎服,6~10g。醋炙止痛力增強。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備注】木香與香附均有理氣止痛之功,并能寬中消食,均用于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諸癥,二者可配伍應用。但木香藥性偏燥,主入脾胃,善治脾胃氣滯之食積不化,脘腹脹痛,泄痢里急后重,兼可用于治療脅痛、黃疸、疝氣疼痛以及胸痹心痛,為理氣止痛之要藥;香附性質平和,主入肝經,以疏肝解郁、調經止痛見長,主治肝氣郁結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癥瘕疼痛等癥,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佛手 Foshou
《滇南本草》
為蕓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剛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干或低溫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濕化痰。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煎服,3~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香櫞 xiangyuan
《本草拾遺》
為蕓香科植物枸櫞Gitrus medica L.或香圓C.wilsonii Tanaka的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趁鮮切片,除去種子及瓤,曬干或低溫干燥。香圓亦可整個或對剖兩半后,曬干或低溫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痞滿,嘔吐噫氣,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煎服,3~10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玫瑰花 Meiguihua
《食物本草》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采摘,除去花柄及蒂,及時低溫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
【貯蔵】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梅花 Meihua
《本草綱目》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干燥。
【性味歸經】微酸、澀,平。歸肝、胃、肺經。
【功能主治】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疬瘡毒。
【用法用量】煎服,3~5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娑羅子 Suoluozi
《本草綱目》
為七葉樹科植物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葉樹A.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或天師栗A.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種子。霜降后果實成熟時采收,剝去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生用。
【性味歸經】甘,溫。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氣滯,胸腹脹悶,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3~9g。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防蛀。
薤白 Xiebai
《神農本草經》
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chinensisg.Don的地下干燥鱗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用法用量】煎服,5~10g。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大腹皮 Dafupi
《開寶本草》
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又名檳榔衣。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實,煮后干燥,縱剖兩瓣,剝取果皮,習稱“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煮后干燥,剝取果皮,打松,曬干,習稱“大腹毛”。生用。
【性味歸經】辛,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行氣寬中,利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5~10g。
【貯藏】置干燥處。
甘松 Gansong
《本草拾遺》
為敗醬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葉甘松N.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為佳。除去泥沙、雜質、殘基和根須,曬干或陰干,切段。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