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常用中藥(11)

茵陳 Yinchen

《神農本草經》

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陳蒿A.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time news roman時采收或秋季花蕾長成時采割。春季采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茵陳蒿”。除去雜質及老莖,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濕瘡瘙癢。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蓄血發黃者及血虛萎黃者慎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金錢草 Jinqiancao

《本草綱目拾遺》

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甘、咸,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用于濕熱黃疸,膽脹脅痛,石淋,熱淋,小便澀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煎服,15~6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

【貯藏】置干燥處。

【備注】金錢草的品種甚多,全國各地作金錢草用的植物還有以下幾種:⑴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藥材稱連錢草,為江蘇、浙江等地區所習用。⑵豆科植物廣金錢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藥材稱廣金錢草,為廣東、廣西等地區所習用。⑶傘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des Lam.var.batrachium(Hance)Hand.Mazz.,藥材稱江西金錢草,為江西等地區所習用。⑷旋花科植物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藥材稱小金錢草,為四川等地區所習用。以上諸藥功效不完全一樣,但各地均用于結石癥與肝膽疾病。

虎杖 Huzhang

《名醫別錄》

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趁新鮮切短段或厚片,曬干。生用或鮮用。

【性味歸經】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濕熱黃疸,淋濁,帶下,風濕痹痛,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經閉,癥瘕,跌打損傷,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適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防蛀。

地耳草 Diercao

《生草藥性備要》

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曬干。生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甘,涼。歸肝、膽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黃疸,癰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適量。

【貯藏】置干燥處。

垂盆草 Chuipencao

《本草綱目拾遺》

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鮮或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切段,曬干,生用,或用鮮品。

【性味歸經】甘、淡,涼。歸肝、膽、小腸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鮮品250g。

【貯藏】置干燥處。

雞骨草 Jigucao

《嶺南采藥錄》

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除去雜質及夾果(種子有毒),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甘、微苦,涼。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濕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痛腫痛。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貯藏】置干燥處。

珍珠草 Zhenzhucao

《生草藥性備要》

為大戟科植物葉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或帶根全草。夏、秋二季采集地上部分或帶根全草,洗凈泥土,除去雜質,鮮用搗汁或搗敷?;驎窀?,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甘、苦,涼。歸肝、肺經。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明目,消積。用于濕熱黃疸、泄痢、淋證,瘡瘍腫毒、蛇犬咬傷,目赤腫痛,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苦涼之品,陽虛體弱者慎用。

【貯藏】置干燥處。

七、溫里藥

凡以溫里祛寒,治療里寒證為主的藥物,稱溫里藥,又名祛寒藥。

本類藥物均味辛而性溫熱,辛能散、行,溫能通,善走臟腑而能溫里祛寒,溫經止痛,故可用治里寒證,尤以里寒實證為主。部分藥物尚能助陽、回陽,用以治療虛寒證,亡陽證。

附子 Fuzi

《神農本草經》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片(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時,久煎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

【注意事項】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萎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芨同用。生品外用,內服須炮制。若內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干燥處,防潮。

干姜 Ganjiang

《神農本草經》

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莖。冬季采收,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者稱為“干姜片”。生用。

【性味歸經】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項】本品辛熱燥烈,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肉桂 Rougui

《神農本草經》

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多于秋季剝取,刮去栓皮、陰干。因剝取部位及品質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種規格,常見的有企邊桂、板桂、油板桂等。生用。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功能主治】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元。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痛經經閉。

【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里有實熱,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慎用。不宜與赤石脂同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備注】肉桂、附子、干姜性味均辛熱,能溫中散寒止痛,用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然干姜主入脾胃,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而止嘔;肉桂、附子味甘而大熱,散寒止痛力強,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濕痹痛證,二者又能補火助陽,用治腎陽虛證及脾腎陽虛證。肉桂還能引火歸源、溫經通脈、用治虛陽上浮及胸痹、陰疽、閉經、痛經等。附子、干姜能回陽救逆,用治亡陽證。此功附子力強,干姜力弱,常相須為用。干姜尚能溫肺化飲,用治肺寒痰飲咳喘。

肉桂、桂枝性味均辛甘溫,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用治寒凝血滯之胸痹、閉經、痛經、風寒濕痹證。肉桂長于溫里寒,用治里寒證;又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陽痿宮冷,下元虛衰、虛陽上浮之虛喘、心悸等。桂枝長于散表寒,用治風寒表證;又能助陽化氣,用治痰飲、蓄水證。

吳茱萸 Wuzhuyu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吳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實。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曬干或低溫干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用甘草湯制過應用。

【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本品辛熱燥烈,易耗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陰虛有熱者忌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小茴香 Xiaohuixiang

《新修本草》

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鹽小茴香暖腎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經寒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慎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附藥:八角茴香

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實。又名大茴香、八角。生用或鹽水炒用。性味、功效與小茴香相似,但功力較弱,主要用作食物調味品。用法用量與小茴香同。

丁香 Dingxiang

《雷公炮炙論》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習稱公丁香。通常于9月至次年3月,花蕾由綠轉紅時采收,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肺、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于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用法用量】煎服,1~3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

【注意事項】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不宜與郁金通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附藥:母丁香

為丁香的成熟果實,又名雞舌香。性味功效與公丁香相似,但氣味較淡,功力較遜。用法用量與公丁香同。

高良姜 Gaoliangjiang

《名醫別錄》

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n Hance的干燥根莖。夏末秋初采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地上莖、須根及殘留鱗片,洗凈,切段,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熱。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胃止嘔,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附藥:紅豆蔻

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干燥成熟果實。性味辛溫,歸脾、肺經,功能散寒燥濕,醒脾消食。用于寒濕所致的脘腹冷痛,食積脹滿,嘔吐泄瀉,飲酒過多;亦可研末摻牙,治療風寒牙痛。用量3~6g,入湯劑,生用。陰虛有熱者忌用。

胡椒 Hujiao

《新修本草》

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采收,曬干,為黑胡椒;果實變紅時采收,水浸,擦去果肉,曬干,為白胡椒。生用,用時打碎。

【性味歸經】辛,熱。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用于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

【用法用量】煎服,2~4g;研末吞服,每次0.6~1.5g。外用適量。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花椒 Huajiao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或花椒Z.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除去種子及雜質。生用或炒用。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蟲積腹痛;外治濕疹,陰癢。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附藥:椒目

為花椒的種子。性味苦寒。歸肺、腎、膀胱經。功能利水消腫,降氣平喘。用于水腫脹滿、痰飲咳喘等。煎服,3~10g。

蓽茇 Biba

《新修本草》

為胡椒科植物蓽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9~10月間果穗由綠變黑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辛,熱。歸胃、大腸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伊宁县| 泾阳县| 扎兰屯市| 乌审旗| 红河县| 东丰县| 白银市| 水城县| 霍城县| 嘉义市| 仁布县| 桑植县| 西城区| 彭山县| 龙陵县| 齐齐哈尔市| 平远县| 阜南县| 砚山县| 体育| 沽源县| 连云港市| 墨脱县| 和硕县| 南开区| 津市市| 城固县| 纳雍县| 尉犁县| 平江县| 固原市| 湖北省| 南昌县| 大悟县| 永定县| 集安市| 青阳县| 鄂尔多斯市| 新绛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