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劑量突擊療法:用于嚴重中毒性感染及各種休克,宜短期內用大劑量,如氫化可的松首劑可靜脈滴注200~300mg,1日量可達1g以上,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3日。
(3)一般劑量長期療法:用于結締組織病、腎病綜合征、頑固性支氣管哮喘、中心性視網膜炎、各種惡性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一般開始用潑尼松(強的松)10~20mg每日3次,產生臨床療效后,逐漸減量到最小維持量,持續數月。
(4)短程療法:用于結核性腦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等。通常選用潑尼松每日40~60mg,分3~4次口服;待病情控制后,逐漸減量以至停藥,療程為1個月左右。
(5)中程療法:用于急性風濕熱等,一般選用潑尼松每日30~40mg,維持4周,待病情控制后改為每日15~20mg,緩解后每周遞減潑尼松5~10mg至最后停用,療程不宜超過2~3個月。
(6)局部用藥:用于眼病和皮膚病,可用氫化可的松及潑尼松龍等。
在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時,既不要害怕,也不要隨意應用,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并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長期用藥的患者要嚴格遵醫囑控制用藥劑量,并在門診定期復診。當病情穩定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停藥或改用其他藥物和治療方法。平時注意口腔、皮膚衛生,預防感染,適當補充鈣劑。
(2)不要擅自驟然停用,如病情需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因為驟然停藥后,體內腎上腺分泌激素的量來不及相應地增加,而出現疲乏無力、惡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甚至會造成疾病“反跳”或復發。
(3)不要依賴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果過分依賴使用,可能會誘發其他疾病。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某些癥狀的好轉和消失并不等于疾病的根治,某種癥狀的加重也不一定是疾病的復發,千萬不要在癥狀減輕時自己隨意減藥,在癥狀加重時自己隨意增加激素用量。
2011年7月,國內外媒體紛紛報道奧地利“音樂神童”莫扎特英年早逝的死因之謎。據稱,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卒于維也納,死后三天即入土,未做解剖,死因就此成謎。如今,有科學家宣稱,太陽曬得少以致缺乏維生素D,是莫扎特健康欠佳的根本原因。據英國媒體稱,莫扎特每天日夜顛倒,埋頭寫曲,又住在全歐日照最少的國家奧地利,讓他失去了許多曬太陽的機會,因而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來維持健康,35歲就因病去世。美國科學家葛蘭特稱,缺乏維生素D是他健康下滑及英年早逝的主因。
為何莫扎特在死后200多年才揭開其死因之謎,并把“罪魁”歸咎于維生素D缺乏呢?顯然是隨著對維生素D研究的進展有關。當今發現缺乏維生素D不僅只是影響骨骼健康,而會導致多種嚴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啟發了科學家注意到莫扎特每天“不見天日”可能就是早逝之謎。
維生素D(VD)是類固醇的衍生物,可分為維生素D?和維生素D?。維生素D?多含于植物性食物中,它由植物的麥角固醇經陽光照射而合成;維生素D?由人體皮膚和脂肪組織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而合成。因此,它又叫作“陽光維生素”。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藥學家對各種維生素的研究都有不少新的發現,除了上述關于維生素D的新認識外,對于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等的研究一直是“現在進行時”,而且是步步深入。目前,各種維生素在保持人體的健康體質和增強人體抗病力方面均有新認識和新應用,某些維生素還是搶救危重病人不可或缺的藥物。
維生素,顧名思義,是一種與維持生命健康有關的物質,但這種營養素不同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它們在體內既不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氧化產生能量,它們的作用就是在物質代謝中起最重要的調節作三、第三方面軍——維生素
用。機體對維生素的需求很少,每天僅以毫克或微克計算,但由于其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須經常由食物提供。
人體有如一座極為復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其反應與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關系。酶要產生活性,必須有輔酶參加。已知許多維生素是酶的輔酶或者是輔酶的組成分子。因此,維生素是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的重要物質。可以認為,維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質”的形式,存在于人體組織中。
維生素大部分不能在人體內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因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較少,人體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卻是絕不可少的物質。膳食中如缺乏維生素,就會引起人體代謝紊亂,以致發生維生素缺乏癥。如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夜盲癥、干眼病和皮膚干燥;缺乏維生素D可患佝僂病;缺乏維生素B?可得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陰囊炎;缺乏PP可患癩皮病;缺乏維生素B??可患惡性貧血;缺乏維生素C可患壞血病等等。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按其溶解性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主要有B族和C族維生素等。目前醫學上發現的維生素主要有:
(1)脂溶性維生素:1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力,預防夜盲癥;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干眼病。2維生素D——調節人體內鈣和磷的代謝,促進吸收利用,促進骨骼成長。3維生素E——維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謝;維持中樞神經和血管系統的完整。4維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還能促使肝臟制造凝血酶原。可治療小兒維生素K缺乏癥。
(2)水溶性維生素:1維生素B?——保持循環、消化、神經和肌肉正常功能;調整胃腸道的功能;構成脫羧酶的輔酶,參加糖的代謝;能預防腳氣病。2維生素B?——又叫核黃素,它是體內許多重要輔酶類的組成成分,這些酶能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傳遞氫,它還是蛋白質、糖、脂肪酸代謝和能量利用與組成所必需的物質。能促進生長發育,保護眼睛、皮膚的健康。3泛酸(維生素B?)——有抗應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毒性和消除術后腹脹等作用。4維生素B?——它在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可治療神經衰弱、眩暈、動脈粥樣硬化等。5維生素B??——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中的貯存;促進細胞發育成熟和機體代謝;治療惡性貧血。6維生素B??(乳酸清)——可防肝病及未老先衰,有助于對多種硬化癥的治療。7維生素B??(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組織的氧氣代謝率;有時用來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8維生素B??——它并非B族維生素(因為它的任何組成部分都不能作為輔酶)。有人認為其具有控制及預防癌癥的作用。9對氨基苯甲酸——在維生素B族中屬于最新發現的維生素之一,在人體內可合成。10肌醇——維生素B族中的一種,和膽堿一樣是親脂肪性的維生素。11維生素C——其可防止壞血病,故稱為抗壞血酸。它有連接骨骼、牙齒、結締組織結構作用;對毛細血管壁的各個細胞間有黏合功能;增加抗體,增強抵抗力;促進紅細胞成熟。12維生素P——是由柑橘屬生物類黃酮、蕓香素和橙皮素構成的。在復合維生素C中都含有維生素P,也是水溶性的。它能防止維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壞,增強維生素的效果。能增強毛細血管壁,防止瘀傷。13維生素PP(煙酸)——在細胞生理氧化過程中起傳遞氫作用,具有防治癩皮病的功效。14葉酸(維生素M)——抗貧血;維護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免疫系統的功能。15維生素T——幫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16維生素U——在治療潰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雖然可從食物中攝取,但是由于人們三餐所進食的并非均有含有各種維生素的食物;有的人有偏食的習慣;有些疾病食欲減退或消耗體內的某種維生素增加,因此,不少病人需要通過維生素制劑來補充每日必需的維生素。目前臨床上在搶救病人中往往通過靜脈輸注大量維生素C;對出血性疾病肌注維生素K;采用維生素E抗衰老等等。近年來,人們發現維生素D有不少新用途包括對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多發性硬化等)、癌癥(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心臟病、肺病、哮喘、糖尿病、高血壓、少女體形矮肥、年長者抑郁癥等疾病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