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蒙學三書彩圖館
  • 任媛媛
  • 1367字
  • 2019-01-03 23:02:23

蘇sū

【姓氏來源】

蘇姓的起源主要有三:

其一:出自己姓,為顓頊帝高陽氏后裔。傳說,帝顓頊裔孫陸終有六子,長子名樊,賜己姓,封于昆吾,以封地名為姓,稱昆吾氏。后分為四姓,分別為蘇、顧、溫、董。昆吾國夏朝時,為諸侯國。至周朝時,有司寇名忿生,因為能夠教化百姓,被周公旦分封于蘇,稱蘇忿生。春秋時期,蘇國為狄人所滅,蘇忿生后裔遂以國名為氏,稱蘇氏。

其二:出自少數民族姓氏。《漢書》上記載,遼東烏桓族漢武帝時有改姓蘇的。

其三: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鮮卑族復姓跋略氏為漢字單姓蘇氏。

【郡望堂號】

蘇姓的郡望主要有武功郡、扶風郡、藍田縣、河南郡、河內郡等。

武功郡:戰國時秦置縣,治所在今陜西眉縣東四十里、渭河北岸。

扶風郡:漢時置右扶風,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今陜西興平東南)。

河南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

蘇姓的堂號主要有“蘆山”、“忠孝”、“藍田”等。

【繁衍變遷】

蘇姓發源于河南,西周末期,周王室為犬戎所滅,周天子遷都洛陽,隨行為官者中有蘇姓。春秋時期,蘇姓人已經定居湖北、湖南地區。漢朝初期,蘇姓氏族進入陜西地區。漢朝末期,蘇姓人又遷至四川,之后大規模遷居江南。唐朝初年,蘇姓人進入福建。北宋時,湖南等地的蘇姓人因避難,逃至兩廣、云南地區,更遠至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南宋時,有居住在福建的蘇姓人徙居廣東。歷宋、元、明三朝,蘇姓人已經有渡海入臺,繼而移居海外的。清朝時,蘇姓人遍布全國。

【歷史名人】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游說六國合縱抗秦,任六國宰相。成語“懸梁刺股”中的“刺骨”正是出自蘇秦發奮讀書的典故。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豪放派詞人代表。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武:字子卿,西漢時期著名使臣。出使匈奴時被扣留,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死后被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蘇頌:字子容,宋朝出色的天文學家、藥學家。以制作水運儀象臺聞名于世。

【姓氏名人故事】

蘇軾赴宴吟詩

蘇軾20歲的時候,去京師參加科舉考試。當時同去應試的六個好事的舉人聽說蘇軾特別有名,心里很不服氣,決定備下酒菜邀請蘇軾前來赴宴,然后在席間戲弄蘇軾一番。

蘇軾接到邀請后欣然前去。到了酒席,見桌上一共有六盤菜,蘇軾剛剛入座,還未動筷子,一個舉人便提議行酒令,但是酒令內容必須引用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另外五人紛紛表示同意。其中一個年紀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罷便端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也不甘示弱,立即端走了一盤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神氣地拿走了一盤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不可待地伸手把肉端了過來。“關云長荊州刮骨!”第五個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眼看一桌子的菜都被端走了,六個舉人正興致勃勃地準備看蘇軾的笑話的時候,只見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將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笑著說道:“諸位兄臺自便啊!”六個舉人瞠目結舌都愣在一邊,游戲規則本是六人事先商量好的,如今反被蘇軾弄得不知如何應對,六人至此才信蘇軾其名不虛,都被蘇軾的才學與機智所折服。

蘇軾赴宴吟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闽清县| 芦山县| 中方县| 大渡口区| 浦北县| 定襄县| 马关县| 鲁山县| 芦山县| 嘉义县| 威海市| 革吉县| 海宁市| 哈巴河县| 巴东县| 托克逊县| 定西市| 越西县| 赣榆县| 阜新| 湘潭县| 黑山县| 岳普湖县| 商水县| 潢川县| 西藏| 天柱县| 丹东市| 江永县| 河曲县| 金寨县| 广水市| 全州县| 神农架林区| 龙陵县| 饶河县| 隆回县| 南丰县| 洪江市|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