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老子·莊子彩圖館
  • (春秋)老子 (戰國)莊子著 黃威編
  • 2字
  • 2018-11-08 17:11:29

道經

第一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非常名[3]。無,名天地之始[4];有,名萬物之母[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6]。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1]道:構成宇宙的實體與動力。[2]道:用語言表達出來。[3]常:恒久不變。[4]名:這里指道的名稱,文化思想。[5]名:用語言表達出來。[6]徼(jiào):蹤跡的意思。[7]玄:幽昧深遠。

【譯文】

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根源。所以,常從“無”中觀察天地的奧妙;常從“有”中尋找萬物的蹤跡。有和無,只不過是同一來源的不同名稱罷了。有和無都是幽昧深遠的,它們是一切變化的總門。

【解析】

這是《道德經》的第一章。本章開篇名義:“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內涵。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老子是第一個把道作為一種哲學范疇提出和加以闡釋、論證的思想家。道作為老子哲學的核心,貫穿其思想體系始終。關于對老子道的認識和詮釋,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一般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萬物運行的規律。陳鼓應在其《老子譯注及評介》一書中引用楊興順的觀點,將道的基本特點歸結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則,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二、道永遠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質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是無限的。三、道是萬物的本質,它通過自己的屬性(德)而顯現。沒有萬物,道就不存在。四、作為本質來說,道是世界的物質基礎“氣”及其變化的自然法則的統一。五、道是物質世界中不可破滅的必然性,萬物都從屬于道的法則。道摧毀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六、道的基本法則是:萬物與一切現象,處于經常的運動與變化中,在變化的過程中,萬物與一切現象都轉化為自身的對立物。七、萬物與一切現象,都處于相互聯系的狀態中,這種聯系通過統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我們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邏輯思維中,它是可以認識的。由是觀之,道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當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萬事萬物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貫穿萬物的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始終,作為一種自然規律客觀地存在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一提起道,我們不免會在頭腦中想象它的模樣,然而我們的想象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觀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是客觀存在,但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正所謂“大道無形”。我們憑主觀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樣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稱為名。“名”這個概念也是不能用語言和文字來描述形容的,語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道,只能與道背道而馳。既不能用語言又不能用文字來描述道,那如何才能認識道呢?鑒于語言文字的局限性及道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通過抽象的概念,即“無”和“有”這兩個名來一窺道的真正面目。所謂無,是指天地生成以前的混沌狀態,說明天地是從無中生出來的。所謂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種正在孕育萬物的狀態,是萬物的生母,即萬物是從有中孕育生產出來的。

所以我們可以將道理解為一種無的狀態,一種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無,卻可以生出天地萬物。正因如此,我們可以采取無的態度去體認道的玄妙。道的原始是空無,我們要想體認大道,就必須拋卻所有的雜念,將自己回復到毫無思想意識的嬰兒時期,達到一種完全虛無的境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道的奧妙和玄機。無和有是我們必須把握的兩個概念,它們是打開“眾妙之門”的鑰匙,只有通過它們,我們才能領悟道的實質。

所謂“常無”,就是一種永恒的無,或叫“大無”;與此相對應,“常有”就是一種永恒的有,也叫“大有”。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忘卻自我一切的常無,體悟到天地初生時的“妙”;通過這種包容萬物的常有,觀察到萬物未生前的“徼”。妙,按漢字的組字法,可以拆分為“少”和“女”,少女不但處于妙齡,而且是純真、純潔的象征,這里用在道中,可以理解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義為邊界,這里引申為開端、端倪的意思。在這里,不論是常無還是常有,都只是對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狀態的描述,還停留在概念這一層面上,都是名。常無在前而常有在后,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們都是由大道生出來的,都是對大道的發展和變化,統稱為“玄”。玄意為深奧而不可理解、不可測知。“大道無形”,變化多端,變化來變化去,就構成了天地萬物的“眾妙”,即老子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回過頭來看原文,我們不難發現,文中著重講了這樣幾個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無和有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這些概念統稱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話“名可名,非常名”來說,這些概念并沒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內涵,這是因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語和文字都無法揭示出道的真義。我們學習和研究這些概念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道,它們可以作為理解道的橋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宿州市| 鱼台县| 汾阳市| 调兵山市| 徐闻县| 盐源县| 麻栗坡县| 潮安县| 红原县| 澄迈县| 泰安市| 梨树县| 嘉义市| 泸溪县| 峡江县| 汪清县| 诸城市| 阿瓦提县| 札达县| 惠来县| 杭锦后旗| 日喀则市| 连江县| 鹿泉市| 如皋市| 康乐县| 慈溪市| 兴安县| 那曲县| 长治市| 邵阳县| 兰考县| 合江县| 宜宾县| 玉树县| 观塘区| 托里县| 汉中市| 湾仔区|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