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昆蟲記彩圖館
  • (法)法布爾
  • 8548字
  • 2019-01-03 23:03:23

第三章

我的鄰居圓網蛛

圓網蛛似乎是一個天才的繼承者。它們無師自通地一出生就成了織網的高手,在此后的一生中,圓網蛛不斷鞏固本領,積累經驗,但是織網的行為卻從來沒有什么創新。我們已經知道了新生兒的出色表現,現在再來考察一下年長者,看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自然有沒有對它們提出新的要求。

在盛夏的兩個月里,當酷熱的白天結束,暮色降臨,晚上有一絲涼意的時候,我提著手提燈,去荒石園的迷迭香上拜訪一位“鄰居”。那是一只大腹便便、高傲漂亮的角形蜘蛛。它一身灰衣,兩根暗色飾帶勾勒在身體兩側,在后部匯聚成尖狀。在短時間內,它從左右兩側把下腹脹得鼓鼓的。這位胖婦人是去年出生的,它那威風凜凜的富態樣在這個季節是罕見的。它端莊地坐在一排柏樹和一叢月桂之間,面向夜蛾常常光顧的小徑,看來它很喜歡這個位置,因為整個夏天,我的鄰居一直守在這個地方。

☉蜘蛛織網時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將網織成什么樣子。這只蜘蛛只是按照本能行事,網便被慢慢織成了。

知識鏈接

事實上,結網蜘蛛一生的時間幾乎都與其吐出的絲線聯系在一起。蜘蛛一出生就能織網——甚至不用上一堂課,它們天生就是技藝精湛的技師。蜘蛛們總是不停地進行復雜的運算,比如網要覆蓋多大的面積、自己能吐多少絲、絲在哪幾個點上固定,以及許多其他問題。實際上,蜘蛛具有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本領,即根據周圍環境靈活地運用織網的技藝。比如,盡管織一個網用三個點固定就行,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固定點的話,蜘蛛們也會很樂意使用。如果某處的網不能捕獲足夠的獵物,它們就會考慮搬家。最讓人吃驚的是,擁有這些本領的絕大部分蜘蛛都沒有視覺,它們所能依靠的只有觸覺而已。

蜘蛛的吐絲器里吐出來的絲又細又堅韌。外形像有許多小套管的蓮蓬頭的吐絲器最多有6個,且每個吐絲器都與一個專門的絲腺相連。蜘蛛的腹部最多會有7個絲腺,從每一個絲腺中吐出來的絲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結繭、包扎帶、黏糊糊的小球、安全用途或牽引絲(用一個附著盤固定在蛛網或某些點上)。受驚的蜘蛛通常會吊在一根牽引絲上像石頭一樣落下去,等到危險過去后,又利用牽引絲爬回來。

圓蛛擁有所有類型的絲腺。而捕獵蜘蛛由于不織網,通常只有4個:壺狀腺,提供牽引絲和干燥的用于蛛網主要架構的絲;梨狀腺,提供兩根絲之間的橫向黏合細絲(附著盤);葡萄狀腺,提供精液網用絲和包裹獵物的包扎帶,以及裝飾蛛網的隱帶用絲(羊毛狀的);柱狀腺(成年的雄蛛沒有這種腺)提供卵繭用絲。圓蛛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鞭狀腺,能吐出黏性的螺旋狀絲,通常這種絲被集合在一起用來粘住別的東西。球蛛科的纏網編織蛛也有鞭狀腺。

這個大腹便便的婦人成了我關注的對象。在七月一整月和八月的大部分日子里,每晚八點到十點,我不必犧牲太多睡眠時間就可以追蹤它那怡然自得的織網全過程。因為蛛網每晚在捕捉飛蟲時多少有些毀壞,到了第二天,破得太厲害了,就必須重新編織。

黃昏的時候,我們全家都會準時去拜訪它。它隨意地在顫動的繩索上完成高難度的動作,輕巧又準確地拉出一條條建筑物的輪廓,這讓大人小孩們都贊嘆不已。不久,一個完全遵循幾何規律的網就搭建好了。于是,這些天真的人們就再也不能忘記那一張晶瑩剔透的絲網,在手提燈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令人懷疑這是不是月光幻化而成的寶物。如果我想弄清些細節,就在荒石園待晚點回家。全家人雖然都已經躺下,卻都在清醒地等著我回來。“今晚它干了些什么?”家人問我,“它抓到夜蛾了嗎?”我便講述事情的經過。第二天,沒有人舍得離開蜘蛛的工廠了,直到把整個過程看完才肯回去睡覺。

我把角形蛛的偉績記錄下來,首先了解了構成建筑物的框架的絲線是怎樣紡成的。晚上八點左右,圓網蛛莊嚴地從白天蜷縮的柏樹綠葉叢中出來,來到樹杈梢。居高臨下的它不慌不忙,首先對環境進行審查,當它感覺今晚會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時,我的鄰居就開始編織計劃了。

忽然它的八只步足伸得開開的,身體吊在從紡絲器抽出的絲上,垂直墜落下去。就像搓繩工有規則地后退,把繩子從麻里抽出來一樣,圓網蛛利用自己的體重作為拉力,從紡絲器里把絲抽出來。但是它的下墜并沒有因為重力而加速,這位胖婦人通過收縮紡絲器,或擴張或閉合紡絲器的紡管,使得它的下落顯得華貴典雅。它在離地面兩法寸的時候突然停住,原本悠閑地懸展在空中的步足得到了命令,緊緊地抓住剛剛拉出來的絲,回轉身,一邊紡絲一邊迅速地從原路往上爬。這次的拉力不再是體重了,它通過后面的兩只步足交替迅速運轉,把絲從絲袋里扯出來,又逐漸把絲拋棄掉。這時我清晰地看見它爬過的身后結下了一根雙股絲,而它前進的上方依舊還是輕細的一股絲。在手提燈光的籠罩和微風的吹拂下,隱約依稀可見它輕柔的存在。

原本這時應該是呈環柄狀的雙股絲發揮作用的時候,它會借著風力黏附到附近的細枝上,但我卻不愿意等待那么長的時間,便給了蜘蛛一點幫助。我用麥秸挑起飄浮在空中的環,把它放在一根高度適中的細枝上。圓網蛛對我的舉動好像沒什么不滿意。它感覺到網被黏住,便從一端跑向另一端,每跑一趟都在絲橋上加一股線。于是,這座纖細的絲橋就慢慢成為絲纜了。

☉吐絲的口實際上是長在吐絲器上的一個微小的“龍頭”。1.蜘蛛一般有3對吐絲器。2.篩網蛛的第一對吐絲器特化為一塊篩狀的區域,即篩器,上面共有4萬個能吐出極細極韌的蛛絲的“龍頭”。

☉這是一張放大了170倍的用人工色彩顯示的電子顯微照片——一只蜘蛛的吐絲“龍頭”上正在吐出一股股的細絲,這些細絲在右下方合成一股。

☉一只蜘蛛正在織網。我們能看見從吐絲器正往外吐絲。吐絲器是腹部底部一串短短的、手指狀的附器。

框架的主要部件懸掛纜就這樣鋪設好了。它看上去很簡單,但兩端卻像開花似的分解成枝狀。角形蛛來回多少次,便有多少個分叉。這一股股分叉的絲,黏著點各不相同,使得絲纜兩端固著得更加牢靠。

如果圓網蛛的下方沒有足夠的空間使它得到雙股絲時,它便使用另一種方法。它還是利用體重下落,然后又順著絲線爬上來;不過這一次絲的一端就像蓬松的畫筆,細叉沒粘在一起,就像從紡絲器的蓮蓬頭里灑出來一樣。然后這根像狐貍尾巴的濃密細絲,就好像是用剪刀剪斷似的延伸開去,整根絲拉長了一倍,達到了蜘蛛需要的長度。于是蜘蛛把一端固定好,另一端依舊靜靜地等待著,那陣吹向灌木叢的微風。

不論用什么方法,絲纜的搭建都是一個相當困難的過程。在這期間,不僅需要蜘蛛本身的高超技藝,還需氣流的幫助,把細絲送到灌木叢中去尋找落腳點。如果遇上沒有風,或者絲線掛到了不合適的地方,工程就會拖延很長時間。所以當好不容易架起又牢固、方向又好的懸掛纜以后,除非發生極其嚴重的事件,圓網蛛一般就不再更換懸掛纜了。幸而這一根懸掛纜比整個網的其他部分都牢靠得多,所以能存在很久。每晚的捕食讓網有所損壞,第二天傍晚幾乎都要重新編織。雖然蜘蛛每晚都要翻新絲網,但是對于絲纜卻一直采取保留的態度,它在上面走過,又走過,用新的線來加固。因為,重織的網是要懸掛在這根絲纜上的。

這根絲纜成了蜘蛛的活動基地,可以隨意接近或者離開作為依托的枝丫,同時也是它擬建工作的上限。它從絲纜的最高處開始下滑,然后又沿著下降時抽出來的絲向上爬,形成了兩股絲。當蜘蛛在大絲橋上行走的時候,雙股絲一直延伸到系著絲橋的細枝,把絲自由地一端固定在細枝上,位置或高或低,這樣便從左邊和右邊產生了幾條斜向的橫線,連接了絲纜和枝丫。

這些橫線同時又支撐著其他各個方向都有變化的橫線。當橫線數目相當多時,蜘蛛拉絲的辦法就輕松多了。它從一根繩索到相鄰的繩索,一直用后步足拉絲,一步步把絲架設好,由此產生了一系列不按順序排列的直線的組合,保持在接近垂直的同一平面上。這樣就劃分出了一個相當不規則的多邊形空地,而中間編織著一個非常規則的網。

我們曾經在幼年圓網蛛那里看見過這個杰作的產生過程。圓網蛛以中心瞄準點作為標桿,等距離鋪設下輻射絲;都有輔助螺旋絲,這些臨時的框架用完即丟;也有圈圍緊密的捕蟲螺旋絲。

這時,鋪設捕蟲螺旋絲這個微妙的操作讓我捏了一把汗。在如此喧鬧的環境中,它能不能靜下心來工作呢?工程的要求需要嚴謹的規則性,它又會不會偶然慌亂地犯錯誤呢?我很慶幸,我在它身旁和燈光并沒有使它受到影響,它依舊很平靜地轉動紡車,沒有一點分心。這對于我進行實驗來說,是一個好兆頭。

于是我們迎來了八月底的一個星期天,這天是村里的主保圣人節。星期二是慶祝的第三天,晚上九點的煙花象征著歡送節日。煙花就在我家門前的大路上燃放,蜘蛛正在幾步路遠的地方認真鋪設大螺旋絲。這才是我關注的重點。當人們手舉火把,身后跟著一群頑童,敲鑼打鼓地走近時,天空綻放著金色的煙火,鞭炮噼啪作響,火花如雨般落下,紅、白、藍光乍現交織在一起。蜘蛛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紡織工作,仿佛在寧靜無人的夜里一樣。

蜘蛛在休息區邊緣猝然結束了大螺旋絲的鋪設工作,便把中間的坐墊吃掉了,那是由節余的部分做成的。在吃掉這一口標志織網結束的消夜前,蜘蛛目中只有彩帶蛛和絲蛛會對工程進行檢查和蓋章。它要從中心到休息區下部邊緣鋪上一條緊貼的白色“之”字形帶子,有時在上部還要付第二條形狀相同但稍短的帶子,但并不是非有不可。

這些古怪的印章顯然是年長的圓網蛛留下的痕跡,年幼的圓網蛛目前還對未來無憂無慮,不懂得節約絲,依舊每晚都興致勃勃地重編織一張嶄新的網。相反,到了秋末冬初,成年蜘蛛感到產卵期將至,便不得不精打細算了。它們盤算著卵袋、網面的耗絲量,在接下來的每一個工程中都盡量節約,使網更加耐用,以免在織卵袋的時候絲儲存用光了。處于這個原因或我尚不知道的原因,彩帶蛛和絲蛛會用一根橫穿的帶子來鞏固他們的捕蟲網,而其他圓網蛛的卵袋如此簡陋,就像一個小丸子,不需要多大的用絲量,所以也沒有用來加固絲網的“之”形帶。它們很奢侈地每晚織一張新網,就像年幼的圓網蛛。

☉1.為了織一張圓形的網,蜘蛛必須首先拉一根橋線,然后從橋線上向下引一根絲線形成“Y”字形。2.“Y”字形的中點形成網的圓心,各半徑線即從這個圓心伸出。3.一旦基本的架構建立起來,并通過固定的絲線鞏固之后,蜘蛛就會吐出一根臨時的、無黏性的螺旋絲線。4.最后一階段始于蜘蛛返回圓心的時候,它會剪斷那根臨時的螺旋絲線,取而代之以一根有黏性的絲線。

知識鏈接

織一個圓形網

垂直的、二維的圓形網也許是最容易辨認的蛛網。觀察蛛網的建造過程通常需要運氣和耐心,尤其是開始的階段,工程常常會受到干擾而長時間地暫停。開始編織蛛網的時候,蜘蛛會挑一個比較突出的位置,借著微風的力量飄出一根極細的絲線。接著蜘蛛會靜靜地等待,好像釣魚一樣,直到這第一根絲(跨越線)粘到附近的某個物體上。直到絲固定住了以后,它會將其拉緊,然后順著跨越線爬過去,同時將多根絲束在一起造一條更堅韌的絲線——橋線。接著,它將另一根絲線系在橋線的中點,然后拉著它垂直下落,將它縛在下面的某個固定點上。收緊這根絲后,一個“Y”字形的結構就出現了,為建造中的圓形網提供了最初的3個半徑,3個半徑相連的那個點,就是網的圓心。

下一步就是繼續引出更多的從圓心到圓周的半徑線,數量為10~80條不等,視種類而定,圓周的輪廓已由結構線決定了。通常,蜘蛛會用自己的附肢丈量半徑線之間的角度,這個角度非常一致——花園蛛所織的網,24~30根半徑線之間的角度均為12°。此外,蛛網的下半圓中所包含的半徑線比上半圓多,這就意味著下半圓的結構力被更多的半徑線分擔了,因此每根線上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較小。

當蜘蛛忙于布置半徑線的時候,一個繞著圓心的復雜網絡結構就逐步顯示出來了。當網完成以后,它會趴下來,用圍繞圓心的3~4根圓圈形的線(加強區)將圓心附近加固。加強區中,一根臨時的螺旋形線朝向圓周邊緣展開,作為一根無黏性的導線將各半徑線系在一起,一直用到當永久性的、黏性的螺旋線出現——蜘蛛返回圓心后會開始這項操作,同時剪斷那根臨時的螺旋線。當蜘蛛的某一個前肢觸到下一根半徑線時,第四肢會從吐絲器中扯出一根黏性的絲線,這根絲線被輕輕拍在半徑線上,然后蜘蛛用力地拽它,于是這根線斷成一串黏性的珠子。螺旋線會在接近圓心前中斷,留下一塊地方(自由區域)方便蜘蛛從網的一側躲避到另一側。

我的目光鎖定在我的胖鄰居角形蛛身上。暮色降臨的時候,它離開柏樹葉子,小心翼翼地來到捕蟲網的懸掛纜上。審視一番后,它來到網上,大把大把地把廢網收攏來。螺旋絲、輻射絲和框架,除了懸掛纜之外,全部都耙到步足下面。蜘蛛用它靈巧的足,使勁把廢網捏成了一粒小丸子,然后津津有味地吞了下去,就像對待捕獲的獵物一樣,一點也不剩。我在前面看到,蜘蛛完成織網以后,會對著中心的瞄準點吃下去,原來那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口,現在它們品嘗的整個蛛網才是豐盛的大餐。這些舊網的材料又被紡織工人重新利用,經過胃又變成液體,為將來的工程做準備。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圓網蛛對絲的節省,那么除了對絲線的回收,它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說明它的勤儉持家呢?

清理干凈以后,場地上只留下一根懸掛纜,角形蛛就在上面開始編織框架和網。我替它謀劃了一番:鉤破的衣服補一補還能再穿,那么修補破網不也一樣嗎?而且,就在剛才,我的胖鄰居不是已經向我展示了它聰慧節約的一面嗎?但是我可沒有那么大膽,能夠斷言它有如此清晰的思路:補上了裂開的網眼,更換斷掉的絲線,把新舊部分銜接得天衣無縫,最后把毀壞的部分收攏起來。這個過程實在是太有意義了,蜘蛛是不是真的會修葺它的網呢?

我挑選了一天進行實驗,試圖解開疑團。那是一個天氣極好的夜晚,樹梢紋絲不動,正適合尺蠖蛾出來活動,蜘蛛的狩獵一定會有不少收獲。角形蛛在晚上九點終于織好網,鋪設完大量的螺旋絲。于是,它吃掉了中央的小坐墊,然后安居在休息區,靜靜等待今晚的獵物。

這時,我的實驗也開始了。我用小剪刀把蛛網剪成兩半,一經輻射絲的收縮,網上出現了一個可以放進三個手指頭的空洞。我的近鄰躲在絲纜上,對我這樣不禮貌的舉動并沒有氣急敗壞、大動肝火。我剪完以后,它心平氣和地走回來,當一側身體的步足沒有地方放,它很快就察覺到自己的工程已經被損壞了。它馬上拉了兩根絲橫穿在缺口上,沒有依托的那些步足伸到這兩根絲上。然后它就滿意地停下所有的動作,安心等待捕蟲。

我有點吃驚,本以為它拉完兩根線以后還有更進一步的縫補,至少在缺口的兩端拉上密密麻麻的絲,即使不夠美觀,也足以像完整、有規則的網一樣能有效使用。然而,這位紡織女一整晚居然再也沒干什么事,它就一直用那張剪破的網將就著捕蟲。直到我第二天晚上再去拜訪,這張網依舊停留在昨晚我離開時的狀態,完全沒有任何縫補的跡象。

橫拉在缺口上的那兩根絲,并不能當作是試圖進行修葺的證據。由于身體一側的步足沒有地方依托,蜘蛛要去打探情況時,便從裂縫中穿過去。來來回回的路途中,它像其他圓網蛛一樣,留下了一根絲。不過,這只是不安走動所帶來的結果,它還是沒有縫補的想法。

是不是這位被試者認為,只要網還可以使用,就沒有必要進行修補呢?我審視了一下被我剪壞的網,雖然分成了兩半,但面積還跟原來的一樣大;而且中間架起的兩根絲,保證了蜘蛛就算在裂縫處也能找到步足的依托。我必須想一個更好的實驗辦法才行。

第二天,蜘蛛把前一天的網吞下后,又織出了新網。完成工作以后,圓網蛛一動不動地待在休息區。這時,我用一份麥秸小心翼翼地撥動螺旋絲并把它拉出來,同時不破壞輻射絲和休息區。我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呢?因為只要輻射絲毀了,網就沒用了,蜘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尺蠖蛾從那里飛過,也不會被黏住。

可是我又一次失望了。圓網蛛一直待在休息區,守著這張無用的網,等待捕捉獵物。第二天早上,我發現網仍然像昨晚一樣殘缺不全。它明明已經經受了一整夜的饑餓,卻還是不肯去稍稍修復那殘破的大網。我開始揣測,這會不會對它的謀生手段來說要求過高了?畢竟鋪設了大量的螺旋絲以后,它很可能將紡絲器里的絲用完了,不進食就不可能再連續吐絲。但是我還想再看看,到底它不修補是不是因為沒有絲呢?

我的堅持終于有了回報。那一天我正密切注視著蜘蛛繞大螺旋絲,一只獵物不慎落入了殘破的陷阱。角形圓網蛛立即停止織網,奔向那個冒失鬼,把它用絲捆綁起來,就在那里美餐。這是一個搏斗的過程,紡織女親眼看見網的一角被狠狠地撕破了。事故就發生在蜘蛛的腳下,它不可能不知道;同時,紡織廠正在充分運轉,紡織器不會沒有絲。我很興奮地想知道,面對這樣一個礙事的大窟窿,影響了網的作用,蜘蛛會采取什么行動呢?

在這一個有利于織網的大好時機,圓網蛛居然對大洞置之不理。它把獵物吮了幾口就扔掉了,想起來方才為了捕獲尺蠖蛾而中斷了工作,又跑回原來的地方繼續鋪大螺旋絲,而撕破的部分依舊張著大口子留在那里,就好比由機械齒輪控制的織布梭,沒有回到破碎的布上。

是不是因為這位胖婦人心不在焉,偶然犯下了一個小錯誤呢?當然不是。其實所有的蜘蛛都有類似的不修補的怪癖,彩帶蛛和絲蛛尤其值得注意。相比每晚都要將網翻新的角形蛛,彩帶蛛和絲蛛越來越少修補自己的網。就算網已經破得不成樣子,卻仍然繼續用它來狩獵。我每次都把那些我認為破損到極致的廢墟的樣子記錄下來,但每天早上看到它依舊還是那樣,甚至破損得更加厲害。圓網蛛居然從來沒有進行過修補。

我為它們的名聲而感到遺憾:蜘蛛完全不會補網。盡管它一動不動地擺出深思的樣子,但卻沒有一點有用的思考,在因事故而產生的窟窿上補上一塊布。

其他一些蜘蛛不會編織大網眼的網,比如家隅蛛,絲線隨意交叉,它們的紡織品就成了連續不斷的布匹。家隅蛛在我家的墻角鋪開了一塊寬大的絲布,固定在墻角突出的地方。業主的豪宅就在側面的角落里,那是一根絲管,也是一個洞口呈錐形的長廊,能讓蜘蛛安全地躲在里面,不被別人察覺地監視著外面的一舉一動。這塊布的其余部分,是我見過的最精細的平紋布料。這塊布絕不是用來捕獵的,而是一座平臺。在夜間,家隅蛛在上面巡邏,密切關注領地里的一切。

真正的捕獵工具是一堆張在絲布上的亂繩子。家隅蛛編織捕獵器的規則跟圓網蛛不同,它的網上沒有黏稠的線,只有簡單的圈。然而我們不能小看了這些密密麻麻的圈,一只小飛蟲撲到這個錯綜復雜的陷阱里,就絕對逃不出來了,它越掙扎就越捆得緊。被纏住的蟲子掉到絲布上,家隅蛛便跑過去把它卡死。

☉捕獵的技術:1.圣安德魯十字網蛛這樣的織網者利用黏糊糊的蛛網捕捉蠅類和其他昆蟲,獵物一旦被網粘住后,它會用絲把獵物裹起來,然后吃掉。2.活板門蛛是伏擊的獵手——等著突襲那些經過它們洞穴的獵物。3.撒網蛛會織一張網,看準目標后將網扔過去罩住獵物。4.蜘蛛強有力的顎部(螯肢)武裝著毒牙。

知識檔案

巨人食鳥蜘蛛

這種巨型蜘蛛生活在蘇里南和圭亞那的熱帶雨林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雌性蜘蛛被雄性蜘蛛還要重,可以達到80克左右,是雨林中最小鳥類的體重的十幾倍。當這種蜘蛛繁殖時,雌性蜘蛛能夠產下1000多個卵,存放在洞穴里的絲繭中。

我迫切地想看看它的修補技能如何。我在家隅蛛的絲布上開了一個圓洞,有兩個手指那么寬。這個洞一整天都張得大大的,但是到了第二天,我發現了一片很細的薄紗輕柔地蓋在了缺口上,缺口黑漆漆的,與四周不透明的白布形成了鮮明對照。這薄紗不容易被看見,我用一根麥秸輕觸薄紗,依據絲布的搖晃,我才意識到缺口已經被封上了。那么,應該是家隅蛛在夜里修補了它的網,給破損的網打上了補丁。我正要稱贊家隅蛛比圓網蛛聰慧得多,進一步的研究又得出了另一個結論。

家隅蛛的網是個監視哨和開發地,也是一張捕獵網,昆蟲被上面的吊索抓住并掉到絲布上來。因為墻上脫落的細泥灰會掉下來把絲布弄破,所以屋主必須不斷地加固絲網,每天夜里都要在上面加一層絲,這樣才能迎接撞上來的獵物。不過,屋主在網的表面加絲并不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過程。每次從管狀的隱蔽所出來或回去,它總是把系在身后的一根絲牽到所到之處。根據線的方向可以證明:這些線是隨著散步者的心意或直或彎,但全部匯聚到管狀的入口處。這樣看來,它的行走就是在給絲布添線。

這一點跟松毛蟲很相似,夜間從絲屋里出來覓食或者返回去休息時,它們總是在住宅的表面放上一點絲線,每次行動都會使房屋的圍墻加厚一點。松毛蟲們在我剛剪了一長條縫的絲袋上爬來爬去,似乎根本就不在意這條裂縫,正常地進行編織。過去在沒被損壞的房屋上怎么做,現在還是怎么做。在這樣不經意的工作中,裂縫漸漸彌合了,這僅僅是紡織習慣使然罷了。家隅蛛不也正是這樣嗎?每晚的散步都會給平臺添上一層絲,不知不覺中,竟將大窟窿都修補好了。

不過,出色的結果并不能說明它意識清晰,這只是習慣性的工作。如果它真的有意修補,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那塊撕破的地方,一次織出一塊跟其余部分沒多大差別的布來。然而我并沒有發現蜘蛛那樣的心意,只有一塊幾乎看不見的薄紗而已。所以,蜘蛛對它的工程中的每個部分都同樣用心,它厲行節約,平均地把絲分配到整張網上。一層層的紗加固了蛛網,缺口也被慢慢地堵住了。

不過,這個過程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兩個月以后,我打開天窗還可以看見這塊絲布的曾經受到傷害的疤痕——在這塊布沒有光澤的白色上還露著一個黑點。

可見,不管是地毯女工還是紡織姑娘,都不會修補它們的作品。但是我們的縫衣女工,即使是最沒有本領的,因為有上天給予的理性,都能補好襪子的破后跟;而那些織網的高手們,卻從來沒有那樣的理性。我只能拋棄這種錯誤而有害的想法:蜘蛛網檢察員的職業可能還是有必要存在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永丰县| 丰县| 鹿邑县| 千阳县| 永川市| 图木舒克市| 东海县| 苏尼特左旗| 富川| 凤山市| 金溪县| 彭山县| 滨海县| 高陵县| 铜山县| 遂溪县| 青龙| 常宁市| 武强县| 乡城县| 和平区| 炎陵县| 扶余县| 怀化市| 道孚县| 清流县| 凌云县| 武强县| 金华市| 富蕴县| 东辽县| 丹江口市| 平塘县| 青河县| 安顺市| 宜宾县| 湘乡市| 蕲春县| 林州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