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蜘蛛的遷徙

成熟后的種子,離開孕育它的果實,散落在泥土的表面,開始了它盎然的小生命。

蝴蝶花的蒴果裂成三瓣,中間凹陷成一個吊籃。由于蒸發作用,果瓣的邊緣會卷曲起來,原本在吊籃里面安睡的種子就會被擠出來,面對新的世界。

有一種葫蘆科的植物,與椰棗差不多大,果實味道非常苦。它的學名叫“彈性噴瓜”,俗稱“驢瓜”。這種植物成熟時,果肉融化成液體,給種子提供了一個溫暖的游泳池。當這個游泳池的墻壁收縮,種子被擠到肉柄的底部,這時一個塞子似的東西堵住了出口,種子們只能慢慢倒流回去,而塞子脫落后,種子和果肉便氣勢磅礴地一齊從出口噴射出來。所以,當你搖動噴瓜植物時,記得要小心機關槍般的掃射,別被這莫名的襲擊弄得狼狽不堪。

花園里熟透的鳳仙花只要被人碰一下,花果就會卷曲成五個瓣,把里面的種子噴射出去好遠。人們給它取名為“急性子”,生動地描繪了它不能忍受碰觸的樣子。另一種與鳳仙花同屬一科的植物,由于這種噴射現象而得到了一個更可愛的名字“別碰我鳳仙花”。

那些很輕的種子,特別是菊科類的種子,有浮空器、冠毛、翼以及羽狀冠毛,風一吹便飛離了依賴的花托,生命之旅由此開始。除了羽狀花冠以外,最適合的靠風傳播的器官就是翼了。黃色紫羅蘭的種子借助膜狀的鱗片,隨風飛進巖石縫和老墻的墻縫里,在那里生長發芽。榆樹的翅果有一個又大又輕的翼,中間嵌著種子;槭樹的兩個翅果連在一起,呈現鳥兒展翅的姿態;白蠟樹的翅果如同槳葉,在暴風雨的席卷下才能進行遙遠的遷徙。

植物傳播種子、遠途旅行的方式是如此多樣。那么,昆蟲是不是也像植物一樣有旅行的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植物的種子和動物的卵都是一回事。

圓網蛛是一種了不起的蜘蛛,捕食的時候會在兩棵垂直的灌木前拉開大網。我們這里最有名的就是一種身上橫紋有黃、黑、白三色相間的彩色圓網蛛。它梨狀的卵袋是一個絲綢縫制的小袋子,兩極間隨意地分布著棕色的經線,不禁讓人感嘆這小東西的精美絕倫。打開卵袋,你會更加驚訝,里面吊著一個頂針狀的小絲袋,裝著500枚左右的橘黃色的卵。這些漂亮的小寶貝們正幸福地享受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小絲袋的外面有一團棕紅色煙霧似的絲團,輕輕地籠著,就像一床暖暖的羽絨被。

知識檔案

蛛形綱

11個亞綱,約8萬種。

分布:全世界;有些亞綱的分布范圍很小。除了有45科螨和1種蜘蛛為水棲,蛛形綱動物基本上都是陸棲,分布于各種棲息地,包括森林,林地、草地、沙漠、海岸、巖洞、山脈。

體型:體長0.08毫米至18厘米。

特征:身體分為2部分——頭胸部(前體),分為6節;腹部(末體),分為12節。體節從外面一般看不到。頭胸部有6對附器:刺、鉗(或鉗狀螯肢)、附肢(或鉗狀須肢)和4對爬行足。腹部除了櫛(蝎子)和吐絲器(蜘蛛)之外沒有其他附器。蛛形綱動物沒有昆蟲那樣的觸角、上顎和翅膀。排泄系統包括腿基節腺;許多種群都長有書肺。大部分種類都是食肉動物,但有些螨和所有蜱是寄生性的,盲蜘蛛和部分螨為植食性動物。

生命周期:屬于間接受精;新孵化的若蟲像體型小的成蟲。

☉多樣的蜘蛛

蜘蛛的代表種類:1.黑寡婦;2.雛菊上的弓足梢蛛正在守候獵物;3.一只水蜘蛛將一尾鯉魚抓進了它的潛水鐘里;4.在蛛網上的一只橫紋金蛛;5.草叢跳蛛。

這顆卵袋被太陽曬熟開裂以后,里面的幾百枚卵會分散到不同的區域,各自找到一塊領地,從來不需要擔心鄰里間的競爭。但是,這些脆弱的小生命,它們是運用了什么交通工具,才能找到遙遠的歸屬地呢?我在一種比較早熟的圓網蛛中找到了答案。

五月,荒石園里一棵絲蘭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棵植物去年已經開花,現在只剩干枯的花莖豎立在那里,大約有一米多高。劍形的綠葉上爬滿了剛孵化出來的兩窩小圓網蛛。這些小家伙的尾部有一個三角形的黑色斑點,今后它們將以背上三個白色十字圖案清晰地告訴世界,它們不是彩帶圓網蛛的孩子,而是冠冕圓網蛛的后代。陽光移動到荒石園的時候,這些小家伙們自發形成了熱鬧紛亂的集市。兩群小圓網蛛中有一群非常激動,一只一只地爬上花莖,走一段又興致勃勃地折回來,它們就這樣絲毫沒有倦意地反反復復。

這時,微風吹來,這群小家伙行動的隊形被擾亂了,它們一只一只地從花莖上出發,就在我睜大了眼睛想看清楚它們的小動作時,這些小東西仿佛長了翅膀一樣,一下子就消失在我的視線里。我當時多么希望這是在寧靜的實驗室里而非喧鬧的露天,那樣的話我也許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剛才到底發生了什么。

我把剩下的小蜘蛛裝進一個小盒子,蓋起來帶回了實驗室,放在離敞開的窗戶兩步遠、正對窗戶的一張小桌上。想起剛才小蜘蛛爬高的喜好,我找了一捆半米長的細樹枝給它們作為場所。一轉眼,小家伙們全部爬到了高處,漫無目的地四處拉線,形成了以樹枝梢為定點,桌子邊緣為底邊的一張網。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小生靈變成晶瑩閃光的小點,懸掛在乳白色的細網上,就好像望遠鏡里那些遙遠的星座。只不過這片星云不是靜止的,而在不停地變化著。

許多小蜘蛛從網上摔下來,就在我擔心它的安全時,它突然在空中停住,又安然地順著那根絲重新爬上去。如此反復好多次,把絲捆扎成束。其他的伙伴們還在網上不停地忙碌,好像在編織一個網袋。原來絲不會自己從紡絲器流出來,而是需要用力拉出來的。所以蜘蛛必須利用自己的重力往下掉,或者行走,才能得到一點細長的絲。

這時,我看見幾只圓網蛛在桌子和敞開的窗戶間跑。我明明知道它們不可能在空中劃槳,經過上下左右觀察,只看見小家伙的身后有一條細絲,有時候會顯現出一閃即逝的光線。但是,在小蜘蛛們運動的前方,什么支撐物都沒有看見。但事實證明,這座看不見的天橋的的確確是存在的。我用棍子在那只向窗口跑得蜘蛛前面劈下去,這一舉動就好像施了一個魔法,小家伙們立即停止前進,直直地跌落下來。

原來,進行高空行走的蜘蛛,會同時拉出一根線來保衛自己的安全。因此它的身后有兩根線,比較容易被看到;而在它前面只有單根細線,所以幾乎看不出來。不論多小的微風都給予小蜘蛛幫助,將這一根看不見的絲線帶走、拉長,就像房頂上裊裊的炊煙。我想起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借助藤蔓蕩過山脈中的深澗,而小蜘蛛卻是靠著看不見的不可丈量的天橋跨越空間。

在我的實驗室里,敞開的門和窗給了小蜘蛛這個條件,而這陣風如此微弱以至于我看見煙斗冒出的煙往一個方向飄才恍然大悟。外面的冷空氣從門口進來,房間里的熱空氣從窗戶流出,小蜘蛛們利用空氣的流動,悄無聲息地出發了。

我關上門窗,用棍子將全部的天橋切斷。遷徙者沒有了空氣的流動,就沒有了出發的原動力。

不過多久,蜘蛛沿著一個意料不到的方向再次出發了。火熱的太陽照到了地板上,使這里溫度較高,向上涌起了一股輕輕的氣流。蜘蛛們真的爬向了房間的天花板,只是絕大部分已經在之前飛向了窗戶,剩下的數量不足以進行實驗,我必須重新開始。

第二天,我又在那株絲蘭上捉來了第二窩小圓網蛛,數量與第一窩差不多。在這群小家伙忙忙碌碌地做著出發前的準備工作時,我關上了房間所有的門和窗,使空間處于靜止狀態。

然后,我開始了準備工作:在桌子腳邊點了一盞煤油燈,不是很熱。我在燈上方、桌面齊平處撒了一把蒲公英毛,大部分都緩緩飛到了天花板上,因此我相信,產生的上升氣流柱應該也足以把絲線拉送到高處。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在場的三個人依舊什么都沒看見,但是一只圓網蛛正在慢慢地上升,八條腿懸在空氣中劃動,就像有魔法在召喚著它向上。其他的圓網蛛也開始出發了。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的奧秘,一定會被眼前幾百只蜘蛛上升的現象驚得目瞪口呆。

我不禁佩服起這些小家伙了。只有一個微小的卵球,小家伙們在沒吃任何東西的情況下爬上了高四米的天花板,也就是說拉出了一根至少四米的絲。工廠加工鉑線時必須把材料燒紅,而小蜘蛛拉絲只需要陽光加熱,這是多么精細的產品加工方法啊!

幾分鐘之內,大部分蜘蛛都爬到了天花板,還有一部分竭盡全力卻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下滑。那是一個很簡單的物理題。絲線沒有到達天花板,是飄動的,只要長度適當,盡管晃動依然可以支撐小蜘蛛的體重;但是小蜘蛛越向上爬,飄浮的線就越短,有時會出現重力等于向上的浮力達到平衡,到最后超過浮力的現象。這使得絲線更加縮短,所以雖然蜘蛛在向上爬,但看起來在倒退。

我不能讓失敗的登高者死去,不盡快找到停泊處吃點東西,它們無法再造出絲來。我打開窗戶,煤油燈的熱氣帶著蒲公英的毛緩緩飄向了窗外的世界。那么,小蜘蛛的遷徙應該也不成問題。

我看準了幾根小蜘蛛身后的絲線,小心地用剪刀剪斷,線是雙股的,較粗,不會看錯。這次又如同施展魔法一般,原本吊在細絲上的小家伙好像長了翅膀,優雅地隨風穿過了窗戶,消失不見了。微風啊,你要把這些柔弱的小生命帶去什么地方呢?也許幾步之內,也許百步之外。請給這些可愛的小家伙找一個適合的落腳點,因為它們完全聽命于你,不能自己選擇停止旅行的時間。

我相信,只要在廣闊田野間,小家伙們天生的疏散本領絕對不需要人工的輔助。它們爬到細枝梢上,給自己身下留有足夠的空間,隨后從小小的制繩場里拉出一根細線。太陽炙烤的大地涌起了一股上升的氣流,將細線輕輕地托起,使它在上升飄搖波動中不斷地被拉長。紡絲主則悠閑地在上面散步,等待絲線終于被扯斷的那一刻,旅行就開始了。

剛才這種帶白色十字的圓網蛛,給我們提供了最一手的遷徙資料,但它用來蓄卵的容器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絲球,與彩帶蛛織的氣球相比,實在是太寒酸了!為了得到最有價值的資料,我繼續進行實驗。

秋天,我用飼養雌彩帶蛛的方法,儲備了一些小蜘蛛。在這里我進行了充滿期待的準備工作。我把大部分在我眼前織出來的氣球分成兩組,一半留在實驗室里有小捆荊棘作為支撐物的金屬網罩下,另一半放在室外的迷迭香樹籬上。

可惜這樣的處理并沒有讓我看見預想中與居住環境相應的壯觀的遷徙場面。不過我還是記錄了很多有價值的結果。

孵化是在近三月時進行的。我用剪刀把彩帶蛛的圓形巢剪開,發現一些小蜘蛛已經完成了孵化,從小房間里爬出來,慵懶地躺在外邊的絨被上,而其他的橘黃色的卵還簇擁在一起,靜靜地享受酣睡。小蜘蛛不是同時孵化的,斷斷續續地要持續兩周。小彩帶蛛有白色的肚子,前半段像覆蓋了一層粉,后半段則是黑棕色,除了眼睛在前面形成黑框外,身體的其他部位都是淺棕色。這些懶洋洋的小家伙們,在羽絨被上一動不動。受到干擾時,它們沒睡醒似的動動腳,或者再漫無目的地打幾個轉兒,仿佛還很眷戀這個地方,過段時間再出去吧。

它們的確還不夠成熟。在接下來的四個月里,氣球會慢慢變大。那是因為所有的小蜘蛛都從小房間里爬出來,在羽絨被上成長壯大。這個精美的絲團不僅是接待站,更是健身房。小家伙們在那里使自己的肌肉變得結實有力,做好準備在炎熱的天氣到來的時候面對廣闊的新世界。

小蜘蛛們大約有六百只,這么多全部來自一個豌豆大的卵袋。蜘蛛是用了什么神奇的辦法,讓如此大的一個家族擠在里面并且不會因擠壓而扭傷腿腳呢?

卵袋是一個底部呈弧形的短圓柱體,是用一塊結實得像無法穿透的屏障似的白色綢緞縫制的。卵袋上面有一扇圓形的門,門里嵌著一個同樣結實的蓋子。柔弱的小家伙當然不可能穿過小蓋子鉆出來,那么,它們是怎樣使自己解脫出來的呢?

假設這個蓋子是活動的,不是封死的;假設這一窩圓網蛛是同一時間孵化出來的;那么可以想象,在所有小蜘蛛背部合力的推動下,那扇門會被輕而易舉地推倒,就像沸騰的水把壺蓋頂開一樣,小蜘蛛們隨即如潮水般一瀉而出。然而,蓋子和袋子是緊密連在一起的,孵化是斷斷續續的,并不是因為小蜘蛛的微弱力量聚集在一起而打開的。事實上,蓋子應該是像植物的囊袋那樣自動開裂的。在孵化期間,這個蓋子會自動啟封、翹起,讓新生兒通過。

每一種植物都有一把神奇的鎖,掌控著種子盒的開啟關閉。而這把生命系統的鑰匙,就是陽光的愛撫。龍頭花的干果熟透時會打開三扇小窗;海綠果會分成兩個像香皂盒形的球冠;石竹的果瓣會部分裂開,頂端打開一個星形的洞口。

而彩帶蛛的“卵盒”也像干果一樣,只要未完成孵化,蓋子就鎖得緊緊的;一旦感應到里面有小蜘蛛的動靜,它就自動打開。

炎熱的六七月來到了,小圓網蛛們也迫不及待地要享受它們最喜歡的季節了。

要從牢固的球壁上開辟一條通道是很困難的,盒蓋必須自動開啟。但是盒蓋的開啟并不遵循一般的設想,因為蓋子是這個卵袋最后一道工序,所以我們總幻想蓋子的邊緣不會被完全焊牢,可以裂開。但不論我在什么季節,除非把整個建筑物毀壞,我的鑷子都不能夠把它撬開。最后,它的開啟很不完美地展現在我的眼前:裂痕毫無規律,綢布像石榴皮似的在強日光下突然裂開。看著撕破的布都往外翻,我猜想爆裂應該是由于內部空氣受陽光加熱膨脹所造成的。噴出來的棕紅色絨棉,再也不能充當小蜘蛛的溫床,小家伙們顯得驚恐不安。

讓我們來看看室內和室外的區別。室外迷迭香樹籬上的氣球在驕陽下轟轟烈烈地炸開了,噴出了棕紅色的絲團和小蜘蛛。在田野里,七八月的烈日照射到毫無遮攔的荊棘叢中,小蜘蛛的住所炸開的情景仿佛在為它們餞行。而在溫和的實驗室里,大多氣球都沒有裂開,除非我插手。但是我觀察到有幾個氣球上出現了一個圓洞,像是由鉆頭鉆過的,顯然這是里面耐不住寂寞的小蜘蛛輪流用大顎在某一點上鉆洞的結果。

知識檔案

蜘蛛亞目

中突蛛亞目

1科:巨型活板門蛛(節板蛛科,40種),或稱為節板蛛。被認為是一類原始的蜘蛛,腹部有分節(一般情況下,蜘蛛的腹部沒有作為節肢動物的分節的痕跡);僅見于東南亞。

原蛛亞目

15科,包括:鳥蛛(捕鳥蛛科,800種),是非常大、毛茸茸的蜘蛛;眼睛小,排列很緊湊,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包括墨西哥紅膝鳥蛛和巨型鳥蛛等。

活板門蛛(蝗蛸科,400種),螯肢上長有耙子一樣的齒,用來挖洞,洞口有活板門,大部分氣候溫暖的地方都能發現這種蜘蛛。

漏斗蛛(長尾蛛科,250種),織的網會有一個漏斗狀的凹進。熱帶和亞熱帶都有分布。有些種類有毒,如悉尼漏斗蛛。

新蛛亞目

也就是“真正的”蜘蛛。超過90%的蜘蛛屬于這一亞目。90科,包括:

管網蛛(石蛛科,100種),體長,織的網有管狀凹進,并有放射狀的觸發線。全世界都有分布。

噴液蜘蛛(噴液蛛科,150種),只有6只眼睛;圓屋頂一樣的殼里包裹著大大的毒液腺或黏液腺;捕獵時會朝獵物噴出黏糊糊的絲和毒液的混合物。除寒冷的地區外到處都有分布。

纏網編織蛛(球蛛科,2200種),通常為小型蜘蛛,腹部如球形,織的網糾纏在一起,全世界都有。有的蜘蛛有毒,如美國黑寡婦。

錢蛛(皿蛛科,3700種),大部分體型微小或小型,織的網是一張一張的,全世界都有,偶爾像飛行員一樣落在人身上。

圓蛛(圓蛛科,2600種),身體通常很寬,用黏黏的絲織網,全世界都有,包括常見的歐洲花園蛛和熱帶的流星錘蛛,后者織的網非常簡單。

大顎圓蛛(肖蛸科),典型的肖蛸科蜘蛛體型細長,螯肢巨大,網有開放的輪狀。還包括大金圓蛛,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都有。

球腹蛛(球腹蛛科,800種),能在大張的網上走得很快,全世界都有,包括常見的家蜘蛛。

狼蛛(狼蛛科,2200種),是體色昏暗的地面獵手,長有4只大眼、4只小眼,這類蜘蛛到處都有,數量豐富。盜蛛(盜蛛科,600種),長得像狼蛛,但眼睛較小,有些會為幼蛛織育兒網,許多都是半水棲(筏蜘蛛);全世界都有。

夜行蛛(平腹蛛科,2200種),夜行性獵手。體色很暗,通常長有銀色的橢圓形眼睛。全世界都有。

管巢蛛(管巢蛛科,1500種),與平腹蛛相似,但體色較淡。母蜘蛛和幼蟲一起待在卵囊中。全世界都有。漫游蜘蛛(櫛蛛科,350種),是相當大且跑得快的獵蛛,常有毒。熱帶和亞熱帶都有分布。

狩獵蛛(巨蟹蛛科,500種),體型很大,跑得快,附肢向側面伸展(側行)。見于熱帶和亞熱帶,包括泛熱帶區的香蕉蛛。

蟹蛛(蟹蛛科,2000種),大部分是慣于久坐的伏擊獵手;附肢像蟹足(側行);前兩對附足比后兩對長。全世界都有。

跳蛛(跳蛛科,4400種),是生性活潑的獵蛛,善跳躍;常常體被迷人的色彩,前(中)眼很大,視力奇佳。全世界都有分布,熱帶最多。

燈罩網蛛(古篩器蛛科,10種),這是一類長腿的蜘蛛,織的網像燈罩。有兩對書肺。分布地區很分散,包括北美、中國、塔斯馬尼亞。

篩網蛛(主要包括隆頭蛛科、卷葉蛛科、暗蛛科、縮網蛛科、怪面蛛科等,總共近1000種),用干燥如羊毛的絲編織有花邊的,或一張一張的,或圓形的網。怪面蛛科的撒網蛛非常獨特,它們將網撐在附肢之間,用網舀起昆蟲。

泰萊穴蛛(泰萊蛛科,100種),分散在全世界。

☉小蜘蛛們拉出一條條細線,隨風飄走了。

來到新世界的小彩帶蛛們,在遷徙之前,要給自己換一身新衣服。一小部分的蜘蛛隨著絲團被噴出來以后,絕大多數還在裂開的絲團袋子里面。小蜘蛛們一點都不著急出去,因為整裝待發也不是同時進行的,好幾天以后,小家伙們才一批一批疏散出去。

小蜘蛛們一邊經受著陽光的洗禮,一邊有條不紊地進行遷徙工作。它們跟冠冕圓網蛛一樣都是紡絲的好手,拉出一條細線,隨風飄蕩著飛走了。同一天早晨只有小部分蜘蛛離開,場面冷冷清清,一點都不熱鬧。沒有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飛走,我有點失望。

不過,這一次小蜘蛛在蛻皮前是傾巢出動的,也許是因為輕微擦傷的表皮大可不必換掉。圓錐形的袋子遠沒有氣球形的袋子寬大,小蜘蛛們想從擠成一團抽出身來,很可能會扭傷,因此統一行動,到附近的小樹枝上安頓下來再作打算。

同樣因沒有看見熱熱鬧鬧的遷徙場面而失望的,是對于絲蛛的遷徙。它也有一個非常精美的卵袋,一個僅次于彩帶蛛的杰作:一個星形的圓盤封在鈍圓錐形的卵袋頂上,制作袋子的布料比彩帶蛛的更加厚實,因此更有必要自動破裂。開裂的原理似乎同樣是空氣受熱膨脹,也需要七月的炎炎烈日。

小蜘蛛們共同編織,發揮集體的力量,很快就搭好了一頂透光的帳篷。它們在這個臨時營地住上一周,完成蛻皮的過程,把舊皮堆積在營地的地面上。換上新衣的小蜘蛛們爬上高高的秋千,在那里養精蓄銳。等它們足夠成熟的時候,就陸陸續續開始出發了。可是,它們不像用絲線飛行的蜘蛛那樣大膽,相比而言,它們的旅途是一段一段的,顯得亦步亦趨。吊在絲端的蜘蛛,在離地一柞高的地方垂直下落,一陣風把它搖晃地吹成了一個鐘擺,好不容易落在附近的一棵小樹上,算是到達了旅行的第一站。隨后,蜘蛛又繼續下落,將絲線拉到最長,等著微風把它送到充滿期待的下一站。它挑剔地尋覓完美的居所,直到降臨到一個滿意的地方才會停止前進。

當然,如果風力大,遠征也變得比較方便快捷。擺線一斷,小蜘蛛就會被飛出的絲帶到一定距離以外。總之,蜘蛛遷徙的方式在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彩帶圓網蛛和絲蛛雖然是我們地區編織卵袋技藝最精湛的紡織姑娘,但遷徙時的表現都讓我大失所望。我懷念冠冕蛛旅行時的氣勢,于是我將轉向那些被我忽略的普通蜘蛛,重新看見了同樣甚至更加驚心動魄的場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武邑县| 礼泉县| 荆州市| 布尔津县| 巴南区| 肥东县| 革吉县| 渭源县| 元朗区| 开原市| 当阳市| 蒙城县| 吴江市| 库伦旗| 涿州市| 富民县| 赫章县| 德江县| 杨浦区| 宣武区| 维西| 黔西县| 金门县| 岢岚县| 富民县| 炉霍县| 多伦县| 吴堡县| 老河口市| 临西县| 阿尔山市| 新竹县| 临颍县| 同心县| 灌云县| 长乐市| 中牟县| 吉木萨尔县| 古田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