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七理財(第23期):實用投資進階指南·專家講座精華第二輯
- 簡七財團
- 607字
- 2019-01-09 14:28:04
個人投資債券的渠道
剛剛講到個人投資債券是不如投資股票那么方便的,我來跟大家說一下個人投資債券有哪些渠道。
第一個渠道是交易所債券市場。
我們買賣股票就是在交易所市場進行的,同樣的交易所市場也有些債券可以進行買賣。個人投資者只要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開設債券賬戶就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來買債券,而且可以實現債券的差價交易。
和買股票相比,在交易所買債券,交易成本比較低,不收印花稅,所以這點比較好。
但問題是,如果你買的是企業債或公司債這種不是國債或者政策性銀行發的債券,在利息兌付的時候,需要付20%的利息稅。這是第一個投資渠道,就是交易所市場。
第二個投資渠道是商業銀行柜臺市場。
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我們可以去那買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儲蓄式國債等。但是現在國債的收益率普遍比較低,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收益率要求看是否要投資這種產品。
第三種途徑是銀行間債券市場。
銀行間債券市場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參與的。上面可以買賣的債券有很多,其實我國的銀行間市場是比交易所市場更加發達,交易量更大的一個市場,我們既然參與不了銀行間市場怎么辦呢?我們可以購買相應的委托理財,買債券基金,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這些產品是作為機構投資者可以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
所以對個人投資者而言,如果想持有一定比例的債券,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資產,比較好的選擇是投資固定收益的產品,你買了產品,機構可以去進行銀行間市場的參與、交易所市場的參與,可以提高整個產品的收益率。
推薦閱讀
- 雪球/島ISLAND3: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 她理財(第8期)
- 雪球專刊219期:投資入門必讀:如何分析公司
- 迎接全面注冊制,“看門人”開啟“大考模式”( 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09期)
- 爆款基金“塌房”調查:“躺贏”策略失靈,差異性選股成王道(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8期)
-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23期)
- 哈佛商業評論(增刊):如何找回自我
- 商業評論(2019年2/3月號)
- 經濟學課件XV:軟預算約束
- 比較(總第88輯)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9期)
- 左手茅指數右手寧指數:公募基金二季度調倉路徑解析(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9期)
- 成功避開戰略“陷阱”(《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新經濟導刊(2021年第3期)
- 比較(總第92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