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書名: 管人先做人,帶人要帶心作者名: 志朝本章字數: 3499字更新時間: 2016-08-01 08:55:47
對于公司老板以外的所有管理者來說,一定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安上”,另一方面是“安下”。安上,即讓上司安心、滿意;安下,即贏得下屬的認可和信任。之所以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是由管理者所處的位置決定的。
只要你不是老板,那么就意味著你有上司,在上司面前你是下屬,在普通員工面前你又是上司。你既是普通員工的領頭羊,又是他們的“教練員”,負責指揮、安排、監督他們的日常工作。既要成為下屬眼中的領袖,又要成為上司眼中的實干家、執行者。能否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是評判你作為管理者出色與否的重要標準。
微軟公司的副總裁鮑伯在自己的管理生涯中,曾經歷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他堅持要裁掉一位名叫艾立克的部門經理,因為此人桀驁不馴、傲慢專橫,從不把上司放在眼里。盡管他很有能力,但鮑伯卻忍受不了他的毛病。當時有不少技術專家替艾立克求情,但鮑伯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他說:“艾立克聰明絕頂不假,但是他的缺點同樣嚴重,我永遠不會讓他在我的部門做經理,因為這只會帶壞我辛辛苦苦打造的團隊。”
后來這件事驚動了比爾·蓋茨,出于愛才之心,比爾·蓋茨把艾立克留在身邊,讓他做自己的技術助理。這件事使傲慢自負的艾立克不得不進行自我反省。
艾立克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無法讓上司滿意,那么,你可能在企業里待不下去,因為上司是決定你飯碗的人。艾立克為什么會惹怒鮑伯呢?很簡單,因為他身為管理者,沒有做好“安上”工作。他能力突出、業績卓著,但非常自負、不甘心服從上司的指揮,這是身為管理者最大的弊病。
管理者既要對上負責,也要對下負責。愚蠢的管理者不能同時協調好這兩方的關系,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兩頭不討好:高層覺得你執行不力,下屬覺得你瞎指揮。而聰明的管理者則善于安上安下,適當的時候搞好上級的關系,得到上級的有力支持,并讓下屬知道他“上邊有人”,這樣就能把管理工作做得如魚得水。
身為中層管理者,首先要做好一名下屬,聽從命令,服從指揮,準確地傳達上司的旨意,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與此同時,還應在下屬面前做好表率,該親自出馬時要親自出馬,該一線執行時必須堅決執行,這樣的中層在下屬面前才有威信和影響力。
在企業管理中,“權術”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管理者癡迷于玩弄權術,以為這樣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強化自己的管理能力。然而,玩弄權術會帶來頗多的問題,不但達不到應有的管理效果,還容易導致管理偏離預計的軌道。
蔡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板,他有一個管人的習慣,每當公司來了一個新人,他就會給對方布置一個任務,只是為了馴服對方。比如,銷售崗位上來了一名新員工小李,蔡總會對他說:“一周之內,制定一個改變現有市場占有率下降、銷售疲軟的可行性方案。”
小李年輕,充滿闖勁,事業心很強,接到任務后馬上緊鑼密鼓地進行市場調研、訪談、分析,尋找市場衰退的原因,制定了一個完整的市場運作報告,按時上交了方案。可是兩個星期過去了,小李也沒有聽到蔡先生的反饋。
一個月以后,蔡總又安排小李開始另一個市場開發項目,小李忍不住提起那個市場運作報告,蔡先生卻說:“那個方案不用了,你再做另一個方案。”說完這句,蔡先生還不忘提醒小李:“記住了,以后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問東問西。”小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又毫無辦法,這也讓小李感受到蔡先生的“威嚴”十足。
像蔡先生這樣,為了“馴服”下屬,故意布置一個不是任務的任務,讓下屬忙活幾天,費盡心思完成,最后卻把下屬晾一邊,這是不人性的權術手段,雖然表面上能控制下屬,讓下屬聽話,但絕對帶不出忠誠的員工。
事實上,真正的管理智慧并不是玩弄權術,而是讓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作為管理者,不應該狹隘地以個人感受、得失、態度來評判下屬,而要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本著對員工負責,關愛員工的心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下屬對其工作負責,對企業負責。這樣的管理才有領導力,才有影響力。
某集團公司的總經理方總一旦有空,就會到車間去轉悠,問員工工作累不累,家中有沒有困難;過節的時候,他又問員工單位發的禮品有沒有領;還鼓勵員工好好干,公司不會虧待他們。大家都能從方總那里感受到一種被領導關懷和激勵的感覺。
為什么員工跟著方總都能士氣高漲呢?因為方總采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讓員工感受到了關懷和鼓勵。這才是激發員工積極工作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見,作為管理者,有權力可以,但不要玩弄權術,否則,只會引起員工的反感,對管理并無好處。
俗話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管理者玩弄權術,帶給員工的是壓迫感,最終會激起員工的反抗。如果改變管理方式,用人性化管理,用人格魅力來影響員工,所產生的管理效果將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說,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去為員工做表率。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管理者每天上班不守時,怎么要求下屬守時呢?一個上班常打私人電話、上網聊天的管理者,怎么要求下屬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地工作呢?一個背后說客戶壞話,吃公司回扣的管理者,怎么要求下屬真誠對待客戶、忠于公司呢?
相反,如果管理者不論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準時上班,那么他的下屬還好意思遲到?如果管理者嚴于律己,上班時認真對待工作,那么他的下屬還敢為所欲為?如果一個管理者對客戶畢恭畢敬、真誠地為客戶服務,下屬如何敢傲慢滑頭呢?所以,如果你想要求下屬,請自己先做到,你做到了,下屬相應地也會自覺起來。
李嘉誠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給員工做榜樣。他經常對自己的員工說:“自己沒有做好,怎么能要求別人做到呢?”雖然李嘉誠是董事會主席,但是他和普通員工一樣遵守公司的制度,從來不會輕易違反公司的規定。為了節省時間,提高開會的效率,他要求高階主管開會要注意控制時間,最長不能超過45分鐘。如果超過了規定的時間,一定要立即終止,如果有的事情沒有處理完,必須自行找時間處理。
制度剛出臺時,很多人一時間適應不了,開會經常超時。有一次,李嘉誠和幾名董事開會忘了時間,當他們看表時發現已經超過了一個小時。李嘉誠當即決定散會,幾位董事提醒李嘉誠事情非常緊急,希望破例處理完。但李嘉誠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公司的高層人員,如果我們做不到,怎么要求員工做到呢?公司上下有數千雙眼睛,都在盯著我們呢,我們一定要做出好榜樣。”
海爾的張瑞敏曾經說過:“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管理者不加強自我約束力,不做好表率,部下就會更加放松、放縱,這樣就無法管好企業。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員工,才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
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現代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努力以身作則,給部下樹立良好的榜樣。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很難把企業經營好。
身為管理者,要有一顆公正之心,正確地把握公與私的界限。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如果你在管理中做到公正無私,對下屬一視同仁,那么,你就容易贏得下屬的敬重。
私心不可有,但野心不可無。因為任何一支偉大的團隊,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作為管理者,必須想辦法用自己的野心激發出全體成員的斗志,使大家追隨你去創造豐功偉績。拿破侖曾經說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肯定能夠打敗一只羊帶領的一群獅子。”如果你是一只獅子,即便你帶領的是一群羊,也能取得驕人的戰績。
安德魯·卡耐基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大王”,但是他本人對鋼鐵制造和生產工藝流程卻知之甚少,那么他為什么能成就一番偉業呢?原來,他在用人方面沒有私心,但他又是一個充滿野心的人,他善于將手下的精兵強將放在適合他們的崗位上,充分激發他們的斗志,使他們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才能。正因為如此,他才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反觀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和他們的子孫三代,他們在事業的頂峰剛愎自用、嫉賢妒能,不允許下屬“威高震主”,甚至將那些為公司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的部屬辭退,從而導致福特公司陷入衰退。最終,福特三世只好將掌管了35年的經營大權讓給福特家族以外的菲利普·卡德維爾,讓他組建管理層來領導公司,這才讓福特公司衰退的腳步停止下來。
拿破侖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若非擁有這般雄心壯志,拿破侖也不可能從一個小小的炮兵,成長為法蘭西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統帥。同樣,不想創造豐功偉業的老板、管理者不是好老板、好管理者。作為管理者,你既要有雄心壯志,又不能有狹隘和私心,這樣你才有可能帶領一群信任你的員工,開創屬于你的事業。
野心,可以把一個普通的管理者推到優秀的管理者的行列;私心,可以把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推到愚昧、劣等的管理者的行列。作為一個企業的領頭人,如果你想讓事業越做越大,就必須保持野心,摒棄私心,有了這個欲望引擎,成功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