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三堂課:行動的力量,勝過任何浮夸的語言
- 西點軍校人生規劃課:培養精英男人的9堂課
- 牧誠
- 12416字
- 2016-11-21 15:25:58
西點人的字典中沒有“借口”二字
西點學員中,很多人都是“沒有任何借口”這一理念最完美的執行者。就是秉持著“沒有任何借口”這一行為準則,成功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
——西點軍校優秀畢業生,美國陸軍上校
安德魯·羅文
西點軍校有一個廣為傳頌的悠久傳統——遇到軍官問話,只能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
“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了200多年的行為準則,是每個西點新生要學會的第一理念。它告訴學員,不管面對什么任務,都要想盡辦法去完成,而不是給自己找各種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也不行。其核心目的是提高責任心、行動力。
巴頓將軍畢業于西點軍校,是美國陸軍上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先后指揮美國陸軍第7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而聞名遐邇。
巴頓將軍有一個著名的“挖戰壕選將法”,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有詳細的描寫:“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聚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伙計們,我要在倉庫后面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么多。這個倉庫帶有后窗,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觀察他們。”
“我看到伙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后面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鐘后開始議論我為什么要他們挖這么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伙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干挖戰壕這么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后,有個伙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后離開這里吧,那個老家伙想用戰壕干什么都沒關系。’”
最后,巴頓寫道:“那個伙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務的人。”
這個被提拔的伙計是眾多候選人中唯一一個沒有徒有抱怨,而是馬上去做的人,正是他這種品質讓巴頓將軍很欣賞,并最終決定提拔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缺少的正是這種品質:想盡辦法完成任務,而不是尋找借口。我們總是喜歡給自己找借口,因為找借口比做成一件事情要來的簡單得多。殊不知,找借口的代價是無比高昂的,借口只能讓我們逃避一時,但往往讓我們錯失很多良機。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用思想捆綁腳步,雖說“三思而后行”是必要的,可是很多人往往“百思而不行”,總覺得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條件還不成熟。其實,世界上沒那么多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只要想好了的事情,就要馬上去做,因為很多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很多事情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將要面對什么。所以,趁今天你有機會、有實力邁步的時候就去做。如果只是習慣思考而不行動,那么即使再好的想法和目標都只是空談。
想開店就去做市場調研,想進修就去買書籍、報輔導班,不要想著自己工作多忙,面臨的問題太多,當你真正邁出一步之后,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迎刃而解。不要因為未知的恐懼,耽誤了現在的幸福。
史丹,美國混合保險公司的創始人。他說,對他這一生影響最大的來自媽媽逼他遵守“立即去做”的行為準則。
史丹的成功之門開啟于他偶然聽到的一個消息:曾經生意興隆的賓夕法尼亞傷亡保險公司受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已經停業了,該公司屬于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所有,他們決定以160萬美元將這家保險公司出售。
看到這則消息后,史丹想出了一個自己不花一分錢就能得到這家保險公司的主意。這個主意實在太妙了,讓他有些不敢相信,甚至讓他準備放棄。但是,放棄的念頭一出現,媽媽那“立即就做”的準則就占據了他所有的思想。于是,史丹馬上帶著自己的律師,來到巴爾的摩商業信用公司與公司管理者進行談判。下面就是那場精彩絕倫的對話:
“我想購買你們的保險公司。”
“可以,160萬美元。請問你有這么多的錢嗎?”
“沒有,但是我可以向你們借。”
“什么?”對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丹胸有成竹地解釋道:“你們商業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嗎?我有把握將保險公司經營好,但我得向你們借錢來經營。”
這實在是一個既荒謬又精妙的想法:商業信用公司出售自己的公司,不但拿不到錢,還得借錢給購買者經營。而購買者借錢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擁有一群出色的保險推銷員,一定能經營好這家保險公司。
商業信用公司最終同意了史丹的提議,因為他們調查后對史丹的經營才能很有信心。就這樣史丹沒有花一分錢,就擁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險公司。后來,他將這家公司經營成了美國非常有名的保險公司之一。
即使我們和史丹擁有同樣的機會,可能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去做,因為會提前給自己“找借口”說:這實在荒謬透頂,保險公司根本就不會同意。但是史丹做了,效果出乎意料。換一個思路,就算荒謬又怎樣?嘗試一下會有什么損失呢?最壞的結果就是對方不同意,但萬一實現了呢?不做就沒有任何的可能性,但是立即行動一切都有可能。
不要因為未知的困難,而不敢邁出現在的腳步。生活中有很多人,當看到別人成功時,總是后悔不已:“我原來也想到了,只可惜我沒像他那樣去做。”這樣的后悔有什么意義呢?關鍵是要記住這樣的教訓,在以后的機會面前果斷地選擇,抓住機會稍縱即逝的尾巴。
“兵貴勝,不貴久。”拖延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忌,尤其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戰場局勢就會有重大變數。因此,西點軍校對于確定的目標和計劃,只會用四個字來應對:“立即行動”。這個準則也幫助西點軍校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精英。
人生沒有借口,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困難,遭遇怎樣惡劣的環境,我們都要對夢想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在無謂的借口中浪費大好光陰,一個強有力的執行者往往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人生規劃箴言
借口,信手便能拈來,但借口有用嗎?除了宣布面前事情的失敗和自己的無能,它一無是處。實際上,人生是自己的,我們不需任何借口搪塞,沒做的就去做,失敗了就再去做好,把找借口的時間抽出來行動,你將獲得更多成就。
實踐一個想法,遠比空想更有意義
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的,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執行,一個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西點軍校1915年畢業生,美國陸軍五星上將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的踐行,再完美的目標,也只是劃過心間的一道光亮,不會真正照亮人生。一個人若是思想超前,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機遇,說明他已經具備了贏的基礎,也就是說,他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但能否笑到最后,就要看行動力了。
在西點軍校,空談是不被允許的,他們注重行動與結果,認為空談是無能的表現。西點軍校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把信送給加西亞》,文中主角安德魯·羅文的行動精神影響著一代代西點學員。
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馬上與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可是加西亞藏身于古巴遼闊的群山峻嶺里,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位置。但是,美國總統必須盡快與他取得聯系,建立起合作關系。
就在這緊要關頭,美國情報局局長阿瑟·瓦格納上校對總統推薦說:“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亞將軍,那這個人一定是羅文了。”于是,總統把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了羅文,羅文接過信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如何找到他”“怎么去找”,而是一分鐘都沒有拖延就去做這件事情了。歷盡艱險,3個星期后,信終于順利地交到加西亞手上。
當羅文接到這個艱巨的任務后,并沒有因為任務有難度而推諉,也沒有胡思亂想,而是用一種軍人保證完成任務的態度默默地執行,最后摘下勝利的果實。這種精神,是一種極強的行動力,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
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思考的行動是魯莽的冒險,但有希望走到最后,而沒有行動的思考卻是純粹的虛度,只是一直停留在起點。”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思考了100分,但如果不行動,那他的成就還抵不上一個思考了50分,但行動了10分的人。
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把夢想照進現實的人。如果愛迪生只將自己的發明寫在紙上,而沒有用雙手在一次次失敗中探索,那么我們今天用來照明的可能還是煤油燈;如果貝多芬只是讓靈感在腦海中回蕩,而不把它搬到樂譜上,那今天黑白鍵間將少了多少天籟的旋律。
即使想法再好,沒有具體的行動,這一切還是零。有人說:“大部分成功的人一生也只是用了30%的時間在思考,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行動、在迸發,在實現自己的靈感。”因此,不要做一些無謂的遐想,因為,判斷成功標準的并不是想法的多少和優劣,而是做成了些什么。
當你有了一個很好的想法后,不要輕易放棄,不管因為什么原因,要相信自己的實力,要盡力去做,即使奮斗之后沒有獲得意料之中的成功,那也值了,失敗是在為成功找經驗。
成功只屬于那些伸手去抓的人,你“伸手”的次數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你總是在心中默默渴望,等待機遇主動砸在你腦袋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當他全部的積蓄加起來也不足以買一件像樣的衣服時,他仍舊想成為一個明星。為此,他帶著自己的劇本一一拜訪美國所有的電影公司。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一輪下來后,沒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但這位年輕人并沒有就此灰心,繼續進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結果仍遭到了所有公司的拒絕。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三輪拜訪,第三輪情況相同。直到第四輪拜訪最后一家公司時,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把劇本留下看看。
幾天之后,年輕人接到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而這個年輕人理所應當地成了劇本的男主角,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洛奇》,而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史泰龍。
如果史泰龍只是空想自己要成為一個明星,會站在萬人矚目的臺上,而不主動推薦自己,那么就沒有后來的成就,即使他做了,但在前幾次遭到拒絕后放棄,也不會成為電影史上的巨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曾冒出過一些不錯的想法,比如,創業、寫一本小說、開一家店,做一名模特……產生這些想法的時候,我們可能激情澎湃,幻想著實現后我們成功的樣子,來自父母、親朋好友,乃至社會的贊揚,可以擁有充足的資金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也許我們會為這個不錯的想法徹夜不眠,可是后來呢?沒有后來。很多好的想法在第二天醒來時被擱置在了一旁,可能這些想法會在我們心中存在一段時間,也可能被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新想法更替。這種空想帶給了我們什么?又產生了什么實際意義?
沒有實踐的想法完全沒有意義,只是徒勞浪費了那段幻想的時間。而行動了的想法則不同,它會真真正正帶給我們一些東西,或是經驗,或是成功,或是財富,或是人脈。人生經不起多少幻想的留白,別再羨慕別人的成功,別只在腦海里欣喜著自己功成名就的樣子,從當下開始著手去做,給自己的思想安一個閘門,當好的想法產生后,就關上幻想的門,邁開自己的腳步,動起來,才有成功的可能。
人生規劃箴言
黃粱一夢醒來空,春種一粒,秋收一棵。再絢麗的想法,再美好的夢想,沒有行動都只是泡影,與其在腦海中幻想鮮花滿天,不如動手種下種子,你會發現,任何行動都比幻想要有意義得多。
立即行動,不要拖延
要立即行動,不要拖延。
——西點軍校校訓
想做成一件事,光嘴上說說是不行的,關鍵要落實于行動。比爾·蓋茨談起他的成功之道時說:“我發現,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動手去做,空談無濟于事!”比爾·蓋茨這句話很有道理。
真正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嘴上說得天花亂墜而毫無行動的人,也不是那些活在幻想之中的人,而是切切實實付出行動的人。西點軍校尤為注重行動力,因為對于一個軍人來說,在戰場,拖延帶來的后果不僅會誤事,還可能丟了性命,影響到整個戰局和國家安危。
西點軍校校長羅伯特·愛德華·李曾多次和學員談起行動力,在他看來,拖延是一種習慣,而要改掉這種壞習慣,就需要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他對學員說:“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甚至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人生的起步階段就應該通過接受一系列教育,培養良好的習慣。”在管理學員行動力,不拖延方面,西點軍校是極其嚴格的。
在一次訓練的過程中,西點教官讓全體學員站半個小時軍姿,并趁機來了一次突擊檢查——檢查學員的個人衛生。
教官進入學員的宿舍后,看著整齊的被褥,干凈的地面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突然,教官的面色沉了下來,因為他看見臉盆下有一雙臭襪子,教官非常生氣地來到學員面前,大聲質問道:“誰昨天的襪子沒有洗,給我站出來。”
巴頓從隊伍中慢慢地挪了出來,教官當著所有學員的面毫不留情面地訓斥巴頓,并命令他將襪子拿到訓練場上當著所有學員的面洗干凈。最后巴頓不得不當著所有學員的面洗自己的襪子,并向全體教官和學員保證,以后絕不會將當天的事情留到第二天做。
在西點人心中,效率就是一切,如果有人在執行任務中有拖延的表現,必然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也正是因為西點人總是在第一時間付諸行動,并把事情做好才會比一般人抓住更多機遇,大概這也是西點人能夠成為社會精英的原因之一。
在今天的社會中,無論你是身處職場還是獨自創業,競爭都十分激烈。同事之間,誰做事效率高,誰更能得到老板的賞識,而自己創業更需要抓住機遇,因為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永久昌盛,只有抓緊時間,才不會失去機遇。所以,無論如何,想要從社會大環境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奉行西點軍校的效率理念,第一時間做好手上的事。
如果你是老板,當你問員工:“工作什么時候能完成?”你最希望聽到的答案自然是:“工作已經完成了”,而不是“可能還需要幾天”。而當你今后有緊要任務的時候,也絕對不會托付給愛拖延的員工。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你是老板還是職員,立即行動都是必須要養成的好習慣。
法國電力公司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部門經理準備到海外公干,在此期間,他需要在一個國際商務會議上發表演說。為此,他讓助手準備會議演說資料。大家忙了許久,把資料準備妥當后,交給部門的文員阿德萊德去打印。
當經理要離開公司前,秘書找到阿德萊德問:“給經理準備的資料打印好了沒有?”阿德萊德說:“經理不是還沒走嗎,等他到了目的地后,我再把資料打好傳給他。”
經理著急趕飛機,可資料遲遲沒拿回來,他親自找阿德萊德要資料,阿德萊德又把給秘書說的話重復了一遍。經理聽完后,生氣地呵斥道:“你知不知道這次的行程很緊迫!我正準備在路上好好看一下資料,這下全讓你耽誤了!”
經理轉身離開了辦公室。不久之后,阿德萊德被“請”出了公司。
任何時候都不要像阿德萊德這樣自作聰明去拖延工作,因為后果只會像阿德萊德一樣,不僅得不到上司的賞識,甚至連工作都難保。
西點軍校的競爭非常殘酷,而這種殘酷的競爭環境讓西點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拖延不如準時,準時不如提前,提前不如超前。走得慢的人總是會被走得快的人所代替。人生中沒有插隊,如果你來晚了,那么你的一切,都可能遠遠落后于他人。
即使今天你依然處于社會最底層,相對于很多人來說你都遠遠落后,但只要你對未來充滿希望,對工作充滿熱情,凡事都能第一時間積極完成,經過努力,你一定能超過那些在你前面但凡事拖延的人。同樣,如果你本來就落后于人,還不懂得提升效率,那你就會被原本落在你后面的人打敗。
生活中有很多人,做好了計劃卻總是無法按時完成,最后感嘆時光流逝太快,或者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努力,白白浪費了大把光陰。其實懊悔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既不能改變事實,還浪費了現在的時間。泰戈爾說過:“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那么你也要錯過群星了。”因此,意識到自己曾經的浪費后,馬上糾正錯誤,充分利用好今天,讓明天的自己不為今天而感到可惜。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陳安之在指導年輕人擺脫拖延時說:“我發現視覺的力量實在是非常大,所以我在我的‘夢想板’上貼了四個字‘馬上行動’。每一次我看到‘馬上行動’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去多做一點事情。非常奇怪,一旦你擺在那邊提醒自己,你就會去做。所以你應該在書桌前面貼一個‘馬上行動’,當你很明確地看著它,它就會刺激你的潛意識,進入你的腦海里,迫使你馬上行動。”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時間就是生命。”年輕人,不妨借鑒陳安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行動力,從而提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規劃箴言
不給自己拖延的機會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準則。當一個想法在心中成熟后,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采取行動,因為未來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總是拖延,那么任何事情最終都會成為拖延的傀儡。
拖延導致平庸,行動成就卓越
習慣性拖延的人常常也是制造諸多借口與托詞的專家。如果拖延、逃避,你自己就會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來辯解為什么不能把事情完成。
——西點軍校1915年畢業生,美國陸軍五星上將
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
羅伯特·愛德華·李,1829年畢業于西點軍校;朗斯特里特,1842年畢業于西點軍校。
1862年葛斯底堡戰役中,朗斯特里特奉羅伯特·愛德華·李將軍的命令于7月2日上午向敵人發起進攻。可就是因為拖延,朗斯特里特的行動比預定的時間晚了好幾個小時,因此失去了最佳進攻時機。就在拖延的這段時間里,敵方的部隊第一時間占領了陣地。
僅僅幾小時的拖延,就導致了一場戰役的失敗,對于西點人來說這是恥辱的。因為西點軍校向來推崇今日事今日畢。每一個西點學員在剛進校的那一刻起就被告知,所有行為都要做到“令行禁止”。為了營造更好的速戰速決氛圍,學校還明文規定老師不得有拖堂行為。
在軍事任務中,要求每位軍人都要做到迅速、及時、準確,因為就作戰而言只有做到快速準確,才能夠出其不意,使敵人措手不及,才能把握戰機,占據主導地位,并最終獲得成功。其實不僅僅在軍事中要做到不拖延,在人生任何一個環節,拖延都是敗筆。
凡事拖延,會讓人在墮落中失去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包括夢想和追求。有些機遇只是靈光一現,毫不夸張地說,可能因為你拖延了一秒,機遇就與你擦肩而過了。
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日復一日,可誰能保證還有多少個明日呢?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里達成最多的目標,實現最大的價值。所以,要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就不要耽擱,馬上去做。
15歲的麥迪遜·羅賓遜是一個陽光與青澀參半的女孩,她最大的愛好就是繪畫,只要手握彩筆,她就能感覺到快樂的細胞從腳趾跳至發梢。她還有些膽怯,尤其是在課堂上發言時,任誰也想不到,這個女孩已經是美國百萬富翁了。當然,她的財富并不是來源于父母,而是靠她自己。
麥迪遜出生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島,在這個小島上生活的麥迪遜·羅賓遜最喜歡的事就是背著畫夾和父母一起去海邊畫畫。
8歲那年的一天,麥迪遜和父母在沙灘上玩耍至天黑,麥迪遜·羅賓遜找不到自己的人字拖了。這件事引發了她的奇想——為什么只有兒童閃燈運動鞋,卻沒有一雙發光人字拖呢?這樣即使再晚去沙灘也不會弄丟鞋。
可能很多孩子都曾有過很多大膽奇想,但是多數人想想就過去了或者想等自己長大了再說。可麥迪遜沒有拖延,她馬上開始著手設計安裝LED燈,設計以可愛海洋生物為圖案的人字拖。父母對麥迪遜·羅賓遜的創意很支持,但并沒有把她的設計想要變成成品而當真。但麥迪遜設計出來后,就開始把自己的設計圖紙寄給一家家工廠,因為一直沒有回應,麥迪遜決定尋求父母和親友的資金支持。
后來,麥迪遜的設計終于順利變成了樣品,而這樣品很快打動了零售商,商家們紛紛來訂購,就這樣麥迪遜成立了Fish Flops品牌。麥迪遜的人字拖大賣后,她又發展了這個品牌的帽子、T恤以及她自己的兒童讀物和視頻游戲等。
在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時,麥迪遜說了一句話:“未來還很遠,抓住當下最重要。”試想,如果麥迪遜在產生發光人字拖的想法時沒有馬上行動,而是拖延,那么會有今天的成就嗎?顯然不會,如果她等自己長大后再實施這個想法的話,可能這個想法已經被別人實現了。
不行動,永遠也不會取得成就。多數人和麥迪遜的差別不在于智商,而在于習慣。他們總是習慣找各種借口拖延,比如,我現在情緒不好,等心情好了再去做;我現在沒有時間,等時間富裕了再去做;這件事不太容易完成,放一放再說……恐懼困難,懶于行動,把事情一拖再拖,最終后果就是:喪失了主動的進取心。
拖延是最具破壞性、最危險的惡習。卡耐基說過:“做以前拖延下來的事,我們會很不愉快;當初可以很愉快、很容易做好的事,拖延了數日之后,就會顯得討厭與困難了。”所以,我們要養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把握住當下,把握住今天。
更何況,拖延這種懶惰消極的表現會慢慢上癮,找借口比行動要容易得多,長此以往,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掩蓋自身的懶惰和消極就變得非常順理成章,對任何事都不想再去動手。可是,決定我們人生價值和事業成敗的并不是我們的思想,而是我們的行動力,所以,奉勸大家,任何時候都不要找任何借口拖延,因為拖延只會讓你的人生一點點淪為平庸,只有行動力才能讓我們脫胎換骨。
人生規劃箴言
養成拖延的習慣,任何一個理由都可以把事情推向明天。但事實上,每個人的明天都是有限的。眾多人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們后悔的往往不是這輩子做了什么,而是沒做什么。想做的事情總能找到時間,不如就在今天,趁現在行動起來。
任何環境中你都可以選擇奮起
不要沉淪,在任何環境中你都可以選擇奮起。
——西點軍校校訓
西點軍校是培養軍人的圣地,而軍人在戰爭中,面對的環境相對于今天的社會來說,要更加復雜、嚴峻、危險,甚至命懸一線。但西點人無論在什么環境中都能選擇奮起,正因為這樣,他們一次次創造了奇跡。
今天的你處于西點軍人那樣命懸一線的境遇中嗎?顯然不是,很多人只是生活不盡如人意。生活不盡意就自甘墮落、自我沉淪,但沉淪能解決問題嗎?不管將要面對的是什么,都唯有振作起來,用行動才能改變眼前不堪的局面。
每個卓有成就的人都是跨過了層層的阻礙才到達成功的頂點。所以,苦難并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能否用行動去戰勝苦難。
雅克妮是美國一家知名企業的董事長,她原本只是一位十指不沾陽春的貴婦人。但突然有一天,一個噩耗打破了她幸福的生活——丈夫車禍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措手不及,著實給了她沉痛的打擊。她還有家人和三個孩子,這些原本丈夫挑著的重擔全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
她甚至來不及迷茫,就不得不外出打工賺錢養家。那之后,她每天早上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后,就利用晚飯前的時間幫別人做家務,晚上孩子做功課時,她又替人洗衣服。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很多工作中的女性都沒有時間整理家務,于是她想:如果我能為她們整理家務來換取報酬,或許可以得到一筆不小的費用。于是,她開始主動和有工作又有小孩的婦女商量,剛開始她只給幾家做,慢慢做大后她就開始雇其他人一起做,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雅克妮面對命運的噩耗,最終選擇了奮起,戰勝了命運。有些人總是抱怨世界太殘酷,覺得命運很不公。其實抱怨沒有用,自暴自棄也沒有用,只有行動才能讓你擺脫不滿意的現狀。
困境或順境都不會一成不變,身處困境,只要努力向上爬,終能一改陰霾;身處順境,如果不腳踏實地,繼續努力,很可能就會樂極生悲。可能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還沒有看透這一點,所以他們在困難、挫折面前郁郁寡歡,自哀自憐。殊不知,應對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起來,不斷改變。
格蘭特從小愛馬,雖然他身材矮小,個性溫和,但一跨上馬背,那種矯捷勇猛的氣概頓時讓他與平日的表現判若兩人。高超的騎術讓他在西點軍校博得了“超級騎手”的稱號。但是他成績平平,1843年畢業時,在全班39人中名列21。由于當時騎兵部隊沒有軍官缺額,格蘭特被分配到第四步兵團當了一名少尉軍官。
1846年,美國發動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第四步兵團奉命南下作戰。雖然格蘭特本人并不贊成這場戰爭,但他在扎卡里·泰勒將軍的指揮下,作戰還是很努力。1847年格蘭特所屬的團歸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指揮。格蘭特在溫菲爾德將軍麾下,一直戰斗到1848年戰爭結束,而在此期間,格蘭特由少尉晉升到了中尉。
1853年8月,格蘭特晉升為上尉。但遠離妻兒的軍營乏味且單調,于是他像大多數低級軍官一樣沉溺于杯中物。格蘭特的頂頭上司布坎南上校對軍官要求非常嚴格,最終格蘭特因酗酒受到了訓斥。有人說他是主動辭職,有人說是布坎南上校要求他辭職,如若不然他會受到軍法審判。
格蘭特辭去軍職后,于1854年8月回到了圣路易斯與家人團聚,此后四年他靠岳父所給的80英畝土地務農為生。低微的農場收入與沉重的家庭負擔迫使格蘭特不得不另謀他職。
1858年冬天,他棄農來到圣路易斯市內,與人合資經營房地產,但以失敗告終;1860年5月,他舉家遷到伊利諾伊州加利納,在父兄經營的皮鞋廠內當雇員。這個階段是格蘭特人生的最低谷,但是格蘭特始終沒有自暴自棄。
1860年,主張解放黑奴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至此,美利堅合眾國完全分裂,南北戰爭開始。格蘭特積極響應林肯征召志愿軍的號召,在加利納組織了一支志愿軍應召入伍。之后,格蘭特屢建戰功,一路晉升,揚名全國。1866年4月晉陸軍上將;1867年8月至1868年1月任代理陸軍部長;1869年至1877年連任兩屆美國總統,格蘭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軍人總統。
正是因為格蘭特在人生的低谷中,依然沒有放棄,而是抓住機遇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才有了之后的輝煌成就。
如今有些年輕人提倡“拼爹”,仰仗父母的能力,優越感極強,而有些家境貧寒的年輕人,甚至有些埋怨社會不公。其實,現在的處境不能決定將來,不要羨慕別人殷實的家庭背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是他們父母奮斗的結果,如果他們不懂得自己努力,很可能最后就像劉禪一樣,縱使劉備把整個江山都給他了,而他卻一手造就了蜀國的滅亡。
出生起點低的人也不要覺得不公,比“富二代”更榮耀的是成為“富一代”。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更好的平臺,就要為后代建造一個更高的臺階,讓自己成為一個分水嶺,成為改變后代命運的那個人。
總之,只要生命還在繼續,那一切都還沒有定型。人們常說,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所以不要被眼前的烏云擋住了前進的心,只要邁步前行,哪怕一天一小步,你的人生也會呈現向上的趨勢。
人生規劃箴言
再糟糕的現實也可以用行動去擺脫。既然問題已經來到我們面前,既然困難已經降臨我們身邊,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揮動自己的拳頭擊敗眼前的“惡魔”。
帶著細心去行動
最聰明的人設計出最偉大的計劃,執行時必須從小處著手,整個計劃的成敗就取決于這些細節。
——西點軍校第53任校長
大衛·理查德·潘莫
“魔鬼隱藏在細節中,永遠不要忽視任何細節。”這是西點軍校的校訓之一。細節的重要性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歐陽修說:“禍患常積于忽微。”《中庸》道:“致廣大而盡精微。”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很多失敗的原因并不來源于什么大錯誤,因為大錯誤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惕,而小問題就不一樣,往往因為你難以注意到而成為禍害的開端。
西點軍校是出了名的注重細節。據記載,西點學員喬治·S.格林在“獸營”期間,曾來回向班長報到12次,才通過服裝儀容的檢查。前11次都是因為在匯報時有一些細節沒有處理好,而被班長要求返回宿舍重新整理。很多西點學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由此可以看出西點軍校內對細節的重視度。但也正是這種比旁人更注重細節的精神,讓西點人比一般人更優秀。
西點人認為衡量一個學員優劣與否不僅要看他行軍打仗的能力,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在他們看來,不注重細節的人,到了戰場上就會把一些重要的細節也忽略,這對整個戰爭來說是很危險的。
雖然西點人尤其注重細節,曾經就任西點軍校的奧爾登·帕里奇校長,曾因在工作中不注重細節,而使西點軍校進入過一段黑暗時期。
奧爾登·帕里奇于1812年出任西點校長。帕里奇自認是一個全能型人才,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從新兵訓練到文化教育,從完善學校規章制度到設計新校服,甚至編排學員作息時間表,他全都要親自來做。
奧爾登的工作能力確實很強,就拿訓練新學員來說,他訓練出來的學員個個動作標準,英姿勃勃,他為西點軍校在教學上確實創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正因為這樣,1815年的時候,奧爾登被麥迪遜總統任命為西點軍校專職校長。
然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在后來的學校管理中,奧爾登忽略了一些他認為不太重要的因素,因而把西點軍校帶入了一段黑暗史。他任人唯親,不執行部分上級命令,不考試讓學員畢業等。這些看似小問題,卻導致西點軍校內部結黨營私,幫派主義滋生蔓延,西點軍校幾近毀滅。
1814年,美國總統免去奧爾登在西點軍校的職位。起初,他很惱怒,后來經過反思,才知道自己差點葬送了西點軍校。
之后,塞耶出任西點校長。他勤奮工作,嚴抓細節,著手于西點軍校的整頓與改革,最終把西點重新帶回了正軌。
很多大事都是由絲絲縷縷的小事牽制促成,也許一個細節疏忽了就致使滿盤皆輸,也許一個細節到位了就帶來了全局的成功。正所謂:“一顆棗核支撐大壇。”如果把這個小小棗核拿走,大壇就會瞬間傾倒,可見小細節看似不起眼,卻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很多人常常用“做大事不拘于小節”來給自己的粗心大意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如果我們不注重細節,在洽談時,可能會因為一句不當的話而失去一次合作機會;在職場上,可能會因為一次失誤而徹底被領導打入冷宮;在記賬時,可能會因為一個小數點的失誤,而導致整盤的錯誤。問題會找上任何一個你可能忽略的細節,以此來阻斷你的成功。
所以年輕人在做事時,要靜下心來,切勿心浮氣躁、粗心大意,要知道任何巨大的成功都源于無數小成功的積疊。正如居里夫人說的那樣:“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累積多了,也便成了大事。”
一位醫學院的教授,在給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課時對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就是膽大心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名醫生要見很多血腥場面,膽大是必要的,而作為一個醫生如果不心細,那么可能會害死很多病人。
教授說完這句話后,便將一只手指伸進了桌子上一只盛滿尿液的杯子里,然后又將手指放進了自己的口中。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后,教授將那只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學著他的樣子做。所有學生都強忍著惡心,演示了教授剛才的做法。看著學生們忍著嘔吐的狼狽樣子,他微微笑了笑說:“很好,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
但緊接著教授的表情轉為嚴肅,說:“只可惜你們看得不夠心細,沒有一個人看清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而放進嘴里的卻是中指!”
相信嘗過尿液的學生對于這次“教訓”終生難忘,這也正是教授的本意。現在不細心,嘗到的只是尿液,作為一名掌握病人生死大權的醫生,稍有不慎,斷送的則是他人寶貴的生命。
教授的做法看似有些偏頗,但這是對學生最深刻的警醒,讓作為未來醫生的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其實不僅是醫生這個特殊的職業尤其需要注重細節,很多事情,都離不開細節的完善。比如,高考中一道題的失誤,就會影響你整個人生的軌跡;一個煙頭的失誤,就可能帶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一個司機的大意,就可能引發悲慘的車禍……為了在人生這條單行線的道路上走出不后悔的軌跡,我們需時刻保持謹慎,尤其是在做大事時,因為失敗的后果太嚴重,所以,要用細心為成功護航。
人生規劃箴言
細節決定成敗,小小螻蟻尚能毀壞千里長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不能忽略細節的重要性,小心駛得萬年船,不要讓長期的苦心經營毀于一旦,方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