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設計心理學1:日常的設計(增訂版)作者名: (美)唐納德·A·諾曼本章字數: 1354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20:03:20
可憐的設計人員
設計出好的產品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廠商希望盡量降低成本,銷售商希望產品能夠吸引顧客。用戶在商店采購時,會注重產品的價格、外觀和品牌,但在家中使用這些產品時,則會更在乎產品的功能和操作。而修理人員所關心的則是產品拆裝、檢查和維修的難易程度。與產品相關的各方有不同的需求,而且這些需求還經常相互沖突。即便如此,設計人員也是能夠做到讓各方都很滿意的。
電腦用的3.5英寸磁盤是一個優秀的設計。一張表面涂有磁性材料的圓薄片,封裝在硬塑料套內——這個塑料套是為了保護磁性材料免遭損害,早期的軟盤上沒有這一保護裝置。用一個可以滑動的金屬套保護著容易受損的磁面,當磁盤插入電腦時,金屬套就會自動打開。磁盤呈方形,將其插入電腦有八種可能的方法,但只有一種是正確的。萬一插錯了怎么辦?我試著把磁盤的另一側插進去,發現設計人員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只要你稍加觀察就會發現塑料套并非正方形,而是長方形,因此你不可能從長的那一側插進去。我又試著把磁盤前后倒置地插入,發現只能推進去一點。磁盤上小的突起、凹陷和切口使可能的八種插入方法中只有一種是正確的。這真是絕妙的設計!
我所用的氈制粗頭記號筆是另一個成功設計的例子。這只筆的一側有凸起的羅紋,以別于其他各個側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記號筆的筆尖有一個小角度,使用時如果把帶羅紋的一側朝上,食指握在羅紋處,就會產生最好的書寫效果。其他的握筆方式也可以,只是寫起來效果欠佳。羅紋的設計是一個小小的使用方法提示,它非常有用,而且不影響視覺的美觀。
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發現這類設計優秀的小產品,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淺。設計人員仔細考慮了產品的使用方法、用戶可能犯的各類錯誤以及用戶希望產品所具備的各項功能后,才在設計中加入了一些小細節。
那么,為什么有很多良好的設計構想卻未能在市場產品中得到體現呢?為何有些好的東西總是曇花一現?我曾經和一位設計人員談論過在生產優秀產品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要想設計出一個好的產品,通常需要嘗試五六次。如果這類產品已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設計人員可以接受這種一次次的嘗試,但若設計一類全新的產品,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假若某家公司想推出一種具有市場轟動效應的產品,問題是,如果這真的是一種具有革新性的產品,就不大可能有人會在首次嘗試中就把它成功地設計出來,而是必須經過數次的錘煉。但是如果某種產品被投放到市場后不幸遭到失敗,那它就恐怕很難再有翻身之日。這種產品也許還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進入市場,但若還是不能成功,它的壽命就該宣告終結。
我問這位設計人員:“你的意思是說一個成功的設計需要經歷五六次的嘗試?”
“是的,至少要嘗試五六次。”他回答道。
“但是你也說過,如果一個新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兩三次后,銷路仍舊不佳,那么這種產品就徹底失敗了,是嗎?”我問道。
“是這樣的。”他說。
“那就意味著一項新產品,不論設計構思有多好,注定都會失敗。”
“現在你終于明白了,”這位設計人員說道,“有人試過用語音控制照相機、軟飲料機和復印機之類的復雜設備,但卻失敗了,之后再也沒有人嘗試。真可惜,因為這種設計構想非常好。當你的手或眼睛忙于其他事情時,能用語音對機器下指令,將會是多么方便。但由于早期的幾次嘗試不成功,遭到了公眾的嘲諷,此后,就無人敢再嘗試了,盡管有很多地方需要這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