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中國制造業:產業鏈理論實踐案例(全集)
- 郎咸平 馬行空
- 495字
- 2019-01-03 17:38:16
第四節 “中國制造”的出路在何方
中國制造企業沉迷在低成本的陷阱中已經太久了,它們總是習慣于把低成本當作競爭的不二法門,不是對內剝削——雇用廉價勞動力加班加點生產,就是對外壓榨——采購原材料時將價格視為首要要素。
但價格并不是越低越好,低價競爭的結果只能是慢性自殺。今天,中國制造企業面臨著重重壓力: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資源價格的上漲,生產效率的低下等等,市場已經沒有太多空間留給中國制造企業繼續低價競爭的游戲。
如果企業繼續依靠低價競爭,只會失去提升產品質量的空間,最終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進而導致企業沒有足夠資源去升級設備,研發新產品,提升生產效率。
ISC與IPD的思路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套制定策略的新方法,通過對市場需求和生產流通全過程作整體的系統規劃,使企業能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參與競爭,創造盈利。它們所反映的供應鏈的思路,就是由客戶需求開始,把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供應、生產、批發、零售等過程融會貫通。這個過程就是要以最少的成本完成從采購到滿足最終顧客的所有流程,并持續提高流程的效率和產品的品質。
我們相信,這就是中國制造行業擺脫低附加值困境的法寶。創造更高價值是這個行業的本質,也是中國制造企業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