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中國制造”當前的困境

對以上ISC與IPD的分析可以看到,過于依賴原料成本優勢的中國制造企業終有遇到“硬1元”這堵墻的時候,總要找到繞墻而過或者穿墻直入的出路。盡管今天的中國企業逐漸認識到需要從制造業的整個供應鏈角度尋找出路,意識到ISC與IPD的價值,但整體來說,中國企業對待生產和價值仍是進行孤立的處理,尚未做到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優化和提升整個生產系統。

時至今日,對于尚未找到出路、尚未實現整體供應鏈優化的中國制造企業來說,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新壓力更是有增無減。


·人民幣長期升值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趨勢,已經在一步一步地削弱中國產品物美價廉的競爭優勢;

·單純的低成本競爭對資源與環境造成不合理的長期損害,日益難以為繼;

·在同樣低成本地區制造業興起的替代威脅下,脆弱的低成本優勢被進一步擠壓;

·僅僅依靠低成本在市場中競爭,面對國際貿易盛行的質量標準與環境標準等借口,難有足夠的回旋余地來應對。


可以說,中國企業運用原料生產成本優勢創造價值的能力已經越來越低,而所缺乏的是核心技術,包括:產品創新能力、高效率的生產、快捷的物流、便利的倉儲、營銷渠道的掌控,以及全面的客戶信息管理等其他更高價值環節。這些弊端暴露得越來越明顯。顯然,如果不能在每個生產環節形成資源配置的優化,不能使整個生產系統一體化,不能持續提升生產系統,不能持續進行產品研發的創新,“中國制造”就無法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競爭的挑戰。

某種程度上說,現今全球制造業的競爭已經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誰能利用全球資源優化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誰就能取得競爭的優勢。誰能夠不斷完善供應鏈系統,誰就能保持競爭優勢。

盡管大多數中國制造企業還處在摸索階段,它們還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供應鏈系統。但是,從全球領先企業的成功經驗中,我們可以縮短學習的過程,可以從已經取得成功經驗的中國企業身上學習適合自己的經驗。即使是失敗的案例亦能提供難得的經驗教訓,從反面獲得有益的啟示。在優化供應鏈過程中,采用的ISC與IPD策略無疑是值得中國企業普遍借鑒的有益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丹江口市| 宣汉县| 拉萨市| 峡江县| 洛南县| 北京市| 荣成市| 浦北县| 广西| 高要市| 邛崃市| 安化县| 迭部县| 海原县| 晋宁县| 静安区| 邵阳县| 磐安县| 临汾市| 疏附县| 吉隆县| 武胜县| 枣强县| 肇庆市| 鄂托克前旗| 通城县| 阿拉善盟| 凤台县| 漾濞| 屏南县| 剑川县| 锡林郭勒盟| 临桂县| 哈密市| 平乡县| 鄱阳县| 沅陵县| 安康市| 肃南|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