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展現魅力,贏得好感(3)

五、選擇贊美的話題。

托爾斯泰曾說:“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單純的人際關系中,稱贊和贊許也是必要的,正如潤滑油對輪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輪子轉得快。”沒有人不喜歡聽到贊美的話,哪怕明知那是虛假的。因為贊美能使人心理愉悅,所以,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就要學會不失時機地贊美別人。在交談中選擇贊美對方的話題時,需注意贊美對方的具體細節,而不是籠統地夸這個人好;并且要注意贊美必須發自內心,這樣的贊美才顯得真誠,這樣的話題自然可以使交談其樂融融地進行下去。

六、拋磚引玉,投石問路。

面對不同的場合和對象,話題選擇的技巧是不一樣的。面對眾多的陌生人,應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為話題,圍繞人們的注意中心,拋磚引玉。與陌生人初次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安全話題,在略微了解對方的興趣后,再有目的地選擇對方熟悉或有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如此便能交談得較為順暢。

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那些幽默風趣、驚險刺激或怪誕恐怖的事件才值得談起。其實人們除了愛聽一些奇聞趣事外,更多的還是談論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話題。所以,對話題的選擇大可不必畫地為牢,要根據具體情況,自我把握。

引起對方共鳴

千金易求,知己難尋。伯牙摔琴謝子期,荊軻赴死謝知己。歷代帝王們坐擁后宮佳麗三千,還有滿朝的文武百官,卻感嘆沒有能把酒言歡的知己,常稱自己為孤家寡人。就好像經常有一大幫人陪你玩兒,但真正談得來的人卻沒有幾個。有些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有些人相處了一輩子,友情也只是淺嘗輒止。在你的朋友圈、工作圈、生活圈中,你有知己嗎?如何快速地打開別人的心門,交到真心相對甚至引為知己的朋友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溝通和交流中讓彼此感同身受,引發雙方共鳴。

情感活動是人的主觀活動,它受社會環境、政治環境、人的生理狀況等多方客觀因素制約,也與人的內心需要緊密相關。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今天,人們在交往中越發注重心靈上的溝通和契合。快樂的連接在于溝通中的共鳴。如何在交往中引起對方的情感共鳴呢?

一、尋找感情共鳴的觸發點。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即情緒和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人們都在試圖尋找滿足自己情感需要的人、事、物,甚至是回憶。20世紀60年代的鳳凰牌自行車,70年代的喇叭褲,80年代的小霸王學習機。每個時代都有充滿時代烙印的東西,它或許是一首熟悉的歌曲,或者是一件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服飾,抑或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同齡人好相處的原因在于雙方擁有相似的回憶或者經歷,所以,在尋找共鳴觸發點時,可以從對方的年齡迅速切入,即便是初次見面的朋友,也可以從他的年齡來大致推測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共鳴點。隨后,在接下來的相處中,留意對方的興趣愛好等,這樣便能始終與對方情感共鳴。

二、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有句諺語說:當你穿著別人的鞋子走了一英里,才能夠真正了解這個人。這句話說明:只有設身處地,才能理解他人的境遇,這樣在交流中才能引起共鳴。當一個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內心很苦悶向你傾訴時,你不但沒有站在他的立場替他說話,還想去糾正他。即使他現在說的是錯誤的,但現在他只想要一個情緒宣泄的地方,你卻苦口婆心地想要改變他的觀點,你們的友情很可能會因為這件事徹底瓦解,甚至會割袍斷義。

當你的朋友向你傾訴她的煩惱,說她爸爸如何如何不好,經常和媽媽吵架,在外喝酒,很晚都不回家;她的老板對她如何不公正……你該怎么辦?如果你一直和她講道理,回應她“你這么想不對,你作為女兒怎么能這么說你爸爸呢?你的老板說你,你肯定有需要努力的地方……”這樣一番自以為幫她的道理,卻難免引起對方心理上的不適。這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和她一起罵她的老板,說她老爸的不是,然后聊一聊我也曾經受到過類似不公正的待遇,現在流行的方法是“比誰慘”,這自然是開玩笑的說法。但是相似的經歷會使雙方在交流中產生情感共鳴。在交流中,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為對方考慮,這是引發情感共鳴的關鍵一點。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都希望跟有相似經歷的人交流,這是自然規律。

三、以心換心,真誠相處。

真誠的溝通是引發情感共鳴的前提,虛偽的附和終將原形畢露。交往中要尊重對方、以誠相待、平等相處。這樣的交往才能產生親切感,歸屬感,留戀感,引發雙方情感上的共鳴。交流時應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語言表達的方式方法,以對方容易接受的方式為好。當觀點不同時,不要自以為是、心浮氣躁,多替對方考慮,多聽對方的想法,這樣才能真正的以心相處。

古老的城門上掛著一把沉重的巨鎖,鐵棒和鋼鋸都想打開這把鎖,以此顯示自己的實力。鐵棒開始對鎖子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它一會兒砸,一會兒敲,但還是無法打開巨鎖。鋼鋸不屑一顧地說:“看我的!”它鉚足勁開始鋸,但還是無法撼動巨鎖分毫。在它們倆十分沮喪的時候,一把小鑰匙出現了,它想試一試。在鐵棒和鋼鋸的嘲諷中,小鑰匙小巧地鉆進巨鎖,“吧嗒”一下打開了巨鎖。鐵棒和鋼鋸詫異地問小鑰匙:“你是怎么做到的?”小鑰匙回答:“因為我走進了它的心里。”

“交心”的交往才能產生情感共鳴,“交心”意味著尊重和理解對方的真實情感,可以給予對方需要的慰藉和關懷,可以開誠布公地暢所欲言。

學會巧妙自嘲

魯迅在他的詩作《自嘲》中留下了一句千古傳頌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在這自嘲中不失其一身的傲骨。文人勇于自嘲,且善于自嘲,不是貶低輕賤自己,而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是內心充滿自信的表現。自嘲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法,巧妙的自嘲能制造和諧的氛圍,使雙方都輕松灑脫,更可化解尷尬,能使人感受到你的善意,能迅速拉近人與人的距離。自嘲不是一味自輕、自賤,妄自菲薄;也不是一再地自辱、自羞,嘩眾取寵,而是通過自嘲這種特殊的形式體現自己的品格、骨氣和人格魅力,從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或不愉快的情況,恰當地自嘲,能迅速幫你走出尷尬,擺脫不愉快,讓尷尬和不愉快變成笑聲,在自嘲中展現出你非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自嘲適用于什么時機呢?

一、盛情難卻時。

生活中總是由于種種原因,在親戚、朋友和同事有事相求時你無法提供幫助。如何拒絕才能不傷感情?這是個傷腦筋的問題,這時候你需要巧妙地自嘲來化解尷尬的局面。

有一次,林肯的一位報界友人邀請他來編輯大會上發言,但林肯對編輯工作一無所知,覺得出席編輯會議不合適,但他又無法直接拒絕好友,便給他的朋友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里禮讓了一位騎馬的夫人,可是她卻停下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她對我說:‘我覺得你是我見過的最丑的人。’我說:‘您或許講得對,可是我又有什么辦法呢?’她回答:‘你的長相是無法改變的,但你可以待在家里不出來啊!’”好友不禁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啞然失笑,也明白了林肯的意思,不再勉為其難。

二、以退為進、應對突發事件時。

當雙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陷入僵局時,用以退為進的方式自嘲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應對一些措手不及的突發事件時,“自嘲”能巧妙地化解尷尬。

三、巧妙回擊挑釁。

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窘境和別人的挑釁時,不要生氣動怒,因為這不會讓你擺脫窘境,而幽默風趣的“自嘲”會是一件有力的反擊利器,既能表明你的立場和態度,還能回擊對方,從而體面地從窘境中脫身。

雙方發生摩擦針鋒相對時,互不相讓,容易加劇矛盾沖突,甚至釀成悲劇慘案。但在公共場合,在眾人的圍觀中,好面子的人又不想委曲求全。那么如何保住自己的面子呢?這時候的“自嘲”既能化解矛盾、避免沖突升級,又能緩和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還可彰顯你處世大度,胸懷廣闊。

四、初來乍到、化解敵意時。

在新的環境中,鋒芒畢露會使得你樹大招風,如何迅速地融入新環境,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呢?可以試著自嘲一下你某種容易引起他人妒忌的能力,如此便會無形中化解別人對你的敵對情緒。比如你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取笑自己與他人同樂,會有利于他人接受你,喜歡你。

既然“自嘲”有這么多的用途,那如何恰當地化解尷尬、維護尊嚴并快樂地“自嘲”呢?

一、自己胳肢自己笑。

自我解嘲就是自己把自己胳肢幾下,自己先笑起來。比如在處境尷尬時,適當地自嘲能很快找到臺階下,是一種高明的脫身手段。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的話語變得生動有趣。自嘲時可以拿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趣事舉例,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介紹自己的性格、脾氣、缺點、愛好;也可以說說自己有驚無險的經歷、汲取的經驗教訓。自嘲時需注意把握分寸,不要演變為自我辱罵,反而讓自己出丑。

一個胖子摔倒后,不慌不忙地站起來說:“幸好有這一身肉托著,要不還不把骨頭給摔折了?”一句妙語,逗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依此類推,換成瘦子時可以說:“還好我重量輕,要不這一摔就成了肉餅了!”

可見,對自己某個缺點猛烈開火自嘲時容易妙趣橫生,別人一般會陪著你笑,這樣就順利地化解了尷尬。

二、說自己最安全。

能笑自己的人才有權利開別人的玩笑。當你想說笑話或一則趣談時,最安全的目標就是自己。如果你笑的是自己,誰會不高興?如果你取笑的對象是他人,別人可能覺得你指桑罵槐,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拿別人來開玩笑總是不妥當的,說自己才是不變的金科玉律,至少自己罵自己是最安全的。

三、機智地將話題引向自己。

交流中錯話出口之后,自嘲是不可多得的靈丹妙藥,通過對自己進行善意的攻擊來消除對方的敵意,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在不露痕跡的情況下緩和緊張氣氛。如此,既照顧了對方的自尊心,又保全了對方的面子。

四、審時度勢、適可而止。

自嘲要相機而用,它不過是一種輔助的表達手段,有明顯的局限性,在座談討論、調查訪問時不宜到處濫用。如果不看場合時機,隨意自嘲,就會弄巧成拙。自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通常“點到為止”,意會即可,不能喋喋不休。過度的自嘲會給別人留下玩世不恭的印象,可能會導致交際危機。所以,自嘲時要看時機是否恰當。

由此可見,自嘲是內圣外王的利器,可以卸掉別人對你的防備,拉近雙方的距離。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修養的體現,更是一種別樣的豁達,還是一種充滿魔力的交際技巧。

幽默必不可少

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高度贊揚幽默的作用:“沒有幽默感的語言是公文,沒有幽默感的人是尊雕像,沒有幽默感的家庭是家旅店,而沒有幽默感的社會是無法想象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生活中的幽默如同戲劇一樣,暗藏著藝術的智慧,許多時候,幽默像是一種減輕失望和悲觀的緩沖劑,又像是一種使人關系親密友善的黏合劑。某國內著名節目主持人曾說:“懂得了如何收集、開發、運用幽默的資源,就知道了如何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無不體現了幽默的重要性。

阿Q是一個自我幽默和自我安慰的典范,即使身陷囹圄也不悲悲戚戚,這種態度正像某網絡流行語:“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兒’。”幽默是一種豁達的態度,調侃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會使缺陷和不足顯得微不足道,他人也會樂于接受你。幽默不是滑稽,不是單純的玩笑,而是一種咀嚼人生后的境界,是一種混合酸甜苦辣咸,集人間百味于一體的機智思維。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的主持人孟非是一個非常機智幽默的人。在一期節目中,一位男嘉賓說:“我要向孟老師學習,經常做些筆記。”孟非的搭檔樂嘉拆臺說:“孟非老師是從來不做筆記的。”這時候孟非急忙接話:“不不不,別別別,我的老板在看節目。我每次上電視前都通宵做準備,推開窗戶,已見東方之既白。”

孟非的這句幽默回答充滿了智慧,一方面表達出了自己為節目的錄制勤奮地做準備,另一方面用“已見東方之既白”回應樂嘉的揶揄。這種夸大而又不失機智的自圓其說,是幽默運用的典范!

由此看出,機智賦予幽默更深厚的內涵,幽默與機智密不可分。幽默讓人忍俊不禁,使人輕松舒適,但這笑聲中包含著高超的語言技巧和智慧。

幽默還能傳達出人們的善意。當面對他人的錯誤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粗暴的指責往往令人不歡而散;當雙方發生嚴重的意見分歧時,針鋒相對往往會使人兩敗俱傷。如果一方能以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指責或表達觀點時,對方不僅更容易接受,也會感覺到你的善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莱西市| 平山县| 连城县| 静海县| 尉氏县| 景谷| 漳平市| 探索| 赣榆县| 肃南| 房山区| 苍山县| 剑阁县| 铜梁县| 平利县| 宜川县| 儋州市| 梁平县| 遂平县| 林甸县| 如东县| 玉门市| 黄龙县| 宿迁市| 图们市| 定襄县| 灵台县| 吴川市| 凤冈县| 监利县| 南宫市| 湟源县| 全南县| 黔东| 洞头县| 蒙山县| 通州市| 长寿区| 且末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