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車的父親
『父親』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滿足的角色之一,只要因他而來的那個小孩對他表現出一點點的依賴或是喜歡,他就燦爛得無法自拔。
兒子的圍棋班里剛剛來了一個小女孩兒,齊耳的短發在她一蹦一跳的時候輕舞飛揚,迸發著綢緞一般的光亮。檸檬黃的毛衣上一個綠色的蝴蝶結,翠綠翠綠的,讓小姑娘越發地招人喜愛。小姑娘有一個特點,就是每次上課總是騎著她的小自行車去,粉粉的車架上有個白色的塑料筐,大概是用來放水或零食類的小物件。
但小姑娘的車技顯然并不太好,總是把車騎得東倒西歪、搖搖欲墜。這樣的技術不僅看的人很累很緊張,騎的人更是疲憊不堪。所以,每次下課回家的時候,小女孩騎不了二十幾米便停下來,跳下車,說不想騎了。于是,孩子的爸爸便一手將女兒抱起,一手拉著車子,車子太矮,他又不得不斜著身子,看的人更加的累。
這累都只是在別人眼里,小女孩是不管的,她只管在爸爸的懷里撒嬌,兩只小手時而松松地搭在爸爸的肩頭,時而又攬緊爸爸的脖頸。與此同時,她還不停地和爸爸說著什么,笑得咯咯的,斜扭著的爸爸則笑容滿面地應和著。無論哪里,那滿足和幸福都滿滿地寫在他的眼里,一漾一漾的,好像一不留神就要溢出來一樣。
這讓我想起老公的自行車。老公的自行車最初是個名牌,為了上下班騎著舒服且拉風,所以花了不少銀子。不料,這自行車養眼的同時也被盜賊盯上了,在拉風半年后正式消失。“吃一塹,長一智”,有了前車之鑒,老公在網上弄了個二手山地車,重新加油、換鈴鐺等一共不過幾百元,每天下班往樓下的車棚一鎖,踏踏實實地上樓吃飯、睡覺,一點不用擔心被偷。
但這輛破自行車上也有著數不盡的笑聲。這是因為兒子早晨上幼兒園的出門時間與老公出門上班的時間恰好一樣。于是,早晨我們總是一家三口一同出門,兒子便要求坐在老公的自行車上,但那二手車沒有后座,橫梁又是斜的,兒子只能坐在自行車座上,兩腳向前蹬住橫梁,兩只手則緊緊摟著老公的脖子,以確保自己不掉下來。老公則一只手攬著兒子的腰,一只手握著車把歪歪扭扭地走著。
爺兒倆一路上都緊緊地摽在一起,說著各種事情,常常視我為無物。有幾次我忍不住插嘴,兒子則說:“我和爸爸說呢。”就只這一句話便拒我于千里之外,但卻讓老公得意得忘乎所以,他常會在這時撇著嘴對我說:“跟我說呢。”每次都會將“我”字加重好幾倍,好像兒子就是他一個人的。我則在心里想:德性,一句話就把你美成這樣,沒見過世面。
偶爾我也會回想起我小時候坐父親的車子。父親的車子不是四個輪子的汽車,也不是兩個輪子的自行車,而是只有一個輪子的手推車。這樣的手推車在農戶人家隨處可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父親的推車原本與別家并無二樣,只是因為我常常坐在上面而顯得有些不同。那時,父親不管推了多重的東西,只要我說坐,都會被允許坐上去,然后在同齡小朋友的羨慕中一路風光地前行。
那時我還小,且是背對著父親,看不見父親的臉。現在想來,父親當時也是幸福和滿足的吧。
哪個父親不是呢?看到自己的孩子高興,他們就很滿足了。或許他們永遠不會說“孩子,爸爸愛你”,但只要你對他微微一笑,或用小手拍拍他的臉,用小嘴親一親他的額,父親心里的幸福就一下子溢了出來,眼睛里、嘴角上、額頭的皺紋處,哪兒哪兒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