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通過自信塑造法則,消除自卑心理

1.你是自卑的人嗎?自卑的判斷標準

2.自卑通常都伴隨著虛榮

3.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4.我們為什么會自卑

5.催眠治療帶你走出自卑的泥淖

6.自信塑造法則幫你消除自卑

你能否想到那些看起來極度高傲的女人其實是十分自卑的?你是否相信那些看起來自尊心極強的人其實是自卑障礙患者?你是否明白其實過分虛榮的人,內心是極為自卑的?如果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自卑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無處不在,是的,自卑是我們生活中的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卑感,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淺層次的自卑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可是如果自卑的程度過重,那么就會形成自卑障礙。此時你或許會問,什么是自卑障礙,自卑障礙有什么表現,自卑障礙能否治愈?不要著急,繼續往下看,本章會詳細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1.你是自卑的人嗎?自卑的判斷標準

我的很多患者在找我治療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庫埃先生,我經常會感到自卑,這種感覺困擾著我,讓我感覺很糟糕。”確實,現在好像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自卑的困擾,在生活中有些人地位顯赫,乍看上去霸氣十足、剛愎自用、盛氣凌人,似乎與自卑全然無緣。然而當我在對他們進行深層次心理分析之后,卻驚訝地發現他們大都具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他們的外在表現只不過是一種掩飾。

所謂自卑,其實就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它是很多心理障礙的構成因素,而自卑本身也是一個讓人很頭痛的心理問題。擁有自卑感的人通常會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比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那么,你是自卑的人嗎?

人們的自卑感通常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過分敏感,自尊心強。敏感是人們擁有自卑感的主要表現之一,擁有自卑感的人都十分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視,他們唯恐自己會被人忽略。他們過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任何負面的評價都會使他們的內心產生強烈的沖突,有時甚至還會因此扭曲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算他人對自己表現出真誠的夸贊,他也會認為對方是在挖苦自己。所以在同擁有自卑心理的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謹小慎微,否則你不經意間的一句玩笑話就有可能在對方的心中掀起軒然大波。

艾爾瑪性格外向,但是又十分敏感。這樣性格的她偏偏極愛與人交談,每當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她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話題的中心或者話題的發起人,但是很遺憾她的每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這讓艾爾瑪感到十分失望,并且有一種失敗感。漸漸地,艾爾瑪開始否定自己,她認為自己很失敗,并且沒有什么值得夸贊的地方。有一次,艾爾瑪穿著新買的裙子去上班,同事見到后由衷地對她說:“艾爾瑪,你的裙子真好看,配你的氣質剛好。”艾爾瑪笑著說:“謝謝。”可是回到家后,她就把裙子脫下來放到了衣柜的底層,并且發誓再也不穿了,因為艾爾瑪始終認為同事的贊美是在挖苦自己,是在向自己傳達“快別穿了,你都不知道你穿這條裙子有多難看”的信息。

第二,心理失衡。自我價值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擁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都感受不到自身的價值,有些時候甚至還會遭到強勢群體的厭棄。自我價值體驗的喪失會引起他們的心態失衡,進而陷入到惡性的心理體驗之中,如果他們無法擺脫這種心理的陰影,那么也很難擺脫現實的困境。當他們遭受他人欺負的時候,內心不但不會負氣,反而認為這是正常的,長此以往,他們會逐漸認可自己的弱勢身份。這種由強烈的自卑心理引發的現象,極易導致自殺行為。

安娜是我見過的典型的自卑障礙患者,她幾乎具有所有自卑障礙患者的表現。當她的男朋友帶著她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覺得眼前這個姑娘真的是羞澀到極點了,不,已經不能用羞澀來形容了。只見她低著頭,兩頰因為害羞而變得通紅,她不安地躲在男朋友身后,一句話也不肯說。安娜的男朋友對我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安娜變得越來越怪,她整天小心翼翼的,而且還經常說一些貶低自己的話。她還十分敏感,通常別人一句無心的玩笑都能讓她郁悶很久。有時別人對她講一些很過分的話,她也不會生氣,反而覺得是自己不好。我不知道她究竟是怎么了。”

第三,情緒化。自卑感嚴重的人不論面對什么境遇都會逆來順受,然而這樣過分的壓抑恰好積聚了隨時爆發的能量。因為他們缺少應對能力,所以生活中諸如失業、生病等事件很容易導致他們的心理壓力。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時,常常會因為難以忍受而產生過激的言行。他們經常因為一點小事便大動干戈,拳腳相向。當他們無力對抗危機時,甚至會選擇自殘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艾薇是一個好脾氣的女孩,她見到每個人都會熱情地打招呼,開心時就爽朗地笑,不開心時就痛快地哭。可是最近不知道為什么,艾薇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她經常會因為他人一句玩笑話就對對方大吼大叫,有些時候甚至還會拳腳相向。

原來前一段時間艾薇的公司有幾個重要客戶流失了,而艾薇恰好是負責這些重要客戶的人,于是老板就遷怒于艾薇,他不僅當著公司全體員工的面狠狠地批評了艾薇,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從此之后,艾薇就變得不再說笑,她認為公司的損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內心很痛苦。她覺得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在嘲笑她的無能,有一次同事拿這件事情跟艾薇開玩笑,忍無可忍的艾薇終于爆發了。

延伸閱讀

虛榮心之所以會產生與人的需要有著密切的聯系。人類的需要主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權威、名譽、地位、聲望等方面。一個人的需要應當與自己的現狀相符,否則就會通過不恰當的手段來滿足自身的需求,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達到自尊心的滿足就產生的虛榮心。因此,說虛榮心是一種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道理的。

自卑感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體現。當你詢問別人“你是否有自卑感”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都會搖著頭對你說“不”,而且語氣異常堅定。有些人甚至還會跟你說:“哦,我并不覺得我有自卑感,恰恰相反,我覺得我比周圍的人都要優秀!”其實,此時對方的自卑感已經在我們面前暴露無遺。當一個人在講話時手勢過多或表情過于豐富,那么我們就能斷定這個人有很強烈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自己說的話加以強調,使其顯得更具分量。而這種掩飾自己自卑的方式就像是在吵架中處于下風的人,他們總會努力抬高自己的音量,以使自己顯得很強勢一樣。

自卑產生的前提是自尊,當一個人的自尊得不到滿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人們一旦形成自卑心理,就會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無法表現自己的能力,從怯于與人交往到孤獨地自我封閉。原本經過努力便可以達成的目標也會因為自卑心理而放棄追求。擁有自卑心理的人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也領略不到生活的樂趣,更不敢去憧憬明天的美好。

2.自卑通常都伴隨著虛榮

我們總是在生活中看到這樣一種人,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一定要比別人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而當他們受條件所限,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與他人的差距中感受到折磨和痛苦。

安妮自幼家境貧寒,父母靠給別人打零工為生,一家人生活得十分拮據,除了能夠滿足溫飽之外再也沒有多余的財力來應付其他的物質生活了。由于沒錢買衣服,所以安妮永遠都是班里穿得最土的一個,她的衣服從來都不是合身的,款式也永遠都是老舊的,因為安妮的很多衣服是她母親的,肥大的衣服套在瘦小的安妮身上顯得那么邋遢,她也因此飽受班上孩子們的嘲笑。安妮也想讓父母給自己買幾件合身的衣服,但是幾次她都忍住了。一年圣誕節,媽媽問安妮想要什么禮物,安妮說:“我想要一件漂亮的公主裙。”終于等到圣誕節這一天,安妮滿心歡喜地拆開禮物,她以為自己會擁有一件夢寐以求的公主裙,但是卻發現盒子里面裝著一條圍巾。

安妮氣憤地去質問父母,為什么她的禮物不是公主裙,誰知父母回答說:“現在是冬天,你要公主裙干什么?你以為穿上公主裙你就變得像公主一樣了嗎?”父母的話深深刺痛了安妮的心,此后安妮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稍有不滿意就沖著父母大呼小叫。

后來,安妮終于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于是她開始去購買一些時尚的服裝和奢侈品,因為它們能讓她有一種自信心與安全感,而且每當安妮穿著新買的衣服去上班,總會引來周圍同事的贊美,她很喜歡這種感覺。剛開始的時候安妮還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后來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了能夠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得到他人的贊美,她每個月不僅花光自己的工資,甚至還會向朋友借錢去買奢侈品。時間一久,再也沒人敢借錢給安妮了。

人們的虛榮心體現在多個方面:對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過高的估計;喜歡處處炫耀自己的特長和成績,喜歡表揚,憎惡批評;常會向外人夸耀自己有權勢的朋友;對上級極盡溜須拍馬之能事;總是會應承下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打腫臉充胖子;不論什么都爭強好勝,覺得自己什么都比別人強,而且自命不凡;總是會將錯誤歸咎到他人身上,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對自己的缺點百般掩飾;對他人的才能充滿了嫉妒……

通常而言,虛榮心較強的人往往都是比較自卑的。他們總是會拿自己的弱項與別人的強項來比較,而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又會使他們的虛榮心增強,于是他們通常會以貶低別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

虛榮心強的人通常是自私的、虛偽的、帶有欺騙性質的,這與人們常常強調的謙虛謹慎、光明磊落等傳統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虛榮心強的人通常會因為表揚而去做事,并且對自己受到的表揚沾沾自喜。虛榮心強的人通常都是外強中干的,他們不敢對他人袒露自己的心扉,而是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人們的虛榮心通常表現為兩種:一種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這類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比別人強,而他們也在不斷努力讓自己比他人強,在強過他人之后,就會從與他人的差價中獲得快樂與滿足;另一種是當這一切因為條件限制致使自己無法強過他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在與他人的差距中感受折磨與痛苦。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虛榮心強的人活得都很累,因為他們生活在極度的自信和極度的自卑兩個極端,沒有中間地帶。“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這種人的心理和行為。

自卑心理會不僅會對學生的生活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對他們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危害。不過,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變的,學生們一旦發現自己擁有自卑心理,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調試自卑心理:

(1)注意自我激勵。自卑的人神經往往都比較敏感和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因此應當注意,要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在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太高。適宜的目標,可以使你獲得成功,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激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適當調整目標,爭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心。

延伸閱讀

蘇格拉底其貌不揚,但是他在思維方面卻極為擅長,于是他發揮自身的長處,最后在哲學領域大放異彩。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自我調節,揚長避短,克服自卑。

(2)正確地補償自己。學生在克服自卑心理時,可以通過這兩方面進行補償:一是勤奮。在清楚了自身的缺陷以后,下定決心,通過頑強的毅力去克服這些缺點,慢慢的就能建立起自信;二是揚長避短。

3.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自卑是人人都會有的一種情緒狀態,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體現,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種自卑心理在生活中的折射。

首先,是無限膨脹的自尊和自傲。

自卑是一種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情緒體驗,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表現為個體輕視自己或對自己不滿意。在取得成功時,會將所有的原因都歸于外部,而在遭挫或失誤時則將原因歸于自身,會過分自責,認為自己是無能的。

自傲是個體認為自身比別人高明、聰明而感到驕傲,是一種過度的自我接受傾向,是自尊心過度膨脹的表現。自傲的實質其實是個體對自我評價過高以及對他人評價過低,在面對成功的時候夸大自己的作用和評價,并且將原因歸于自身,而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往往會掩飾自己的失誤,并且將失敗的原因歸于外部。

盡管自卑與自傲的表現形式是截然相反的,但其實它們屬于同一種心理傾向,都是內心的自卑情結被觸動時,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態度。兩者都是從自我出發,并且在潛意識里都有害怕受傷的自卑感。當一個人無法將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的位置擺正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就會向著正負兩個方面發展,有的表現為自卑,有的表現為自傲。其實無論自傲還是自卑,都是人固有的天性,它們永遠存在于同一個體中,只是比例和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通常情況下越自卑的人就會表現得越自傲。

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毫無自卑感的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存留。自卑感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它既會使人羞怯退縮,也能使人奮發進取。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自卑感也是人們走向成功的踏板。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去發現它,承認它的存在,并設法彌補它,以達到我們人生的目標。

同學們都不喜歡愛德拉,因為她特別自傲,對所有人都不屑一顧,她的話總是透著一股居高臨下的感覺,讓所有人都感覺不舒服。所以,愛德拉在班里向來獨來獨往,不過她對此倒并不介意。“我覺得他們是在嫉妒我的才華,而且他們都太平庸了,我不喜歡跟平庸的人交往。”愛德拉在回答“為什么”的時候這樣說。

后來,我了解到,愛德拉的身世其實十分坎坷。她在出生后不久母親就因病去世了,在她長到兩歲多的時候,負債累累的父親殘忍地拋棄了愛德拉。幸運的是,她被養父收養了,不過愛德拉的養父是一名精神失常患者。愛德拉和養父一起生活了三年后又不幸被精神失常的養父拋棄。后來愛德拉的姨媽收留了她,從此她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短短幾年的時間,孤兒、異鄉人、貧窮等不幸都降臨到了愛德拉的頭上。

在愛德拉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她一直都表現得十分謹慎,而且情緒低落,與他人交流的時候眼睛都是看著地面的,整天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愛德拉,但唯獨她的音樂老師除外。這主要歸功于在一次音樂課上愛德拉的出色表現,那是一首很難唱的曲子,全班同學都唱得亂七八糟,唯獨愛德拉的音準十分到位。音樂老師聽到愛德拉的歌聲,對她贊不絕口,并宣布以后音樂課上由愛德拉來領唱。從那之后,愛德拉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通常來講,自傲的人一般在某個方面都是有優勢的。其實,自傲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就如同自卑一樣,自傲也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有時它會讓人目空一切、狂妄自大,但有時它也能增強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樹立個人的自尊。從某些方面來講,傲氣是自信自尊的表現,是實力的表現。

在驕傲和自卑之間,人們寧可選擇驕傲也不要選擇自卑,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驕傲比自卑好一百倍,不過我們應該鼓勵有資本的驕傲、有節制的驕傲。如果一個人的自傲心理毫無節制地膨脹,那真是比自卑還要可怕一百倍的事情。

其次,自卑與無所適從的恐懼。

恐懼癥是自古便有的一種神經性障礙,人為什么會患上恐懼癥呢?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自卑心理與恐懼癥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可以這樣說,自卑心理是導致恐懼癥的性格基礎,所以,患有恐懼癥的人都具有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大都缺乏安全感,而他們由于性格過于偏執,要求很容易變味,他們經常到最后會要求絕對的安全感。為了得到所謂的絕對安全感,他們甚至要防范所有具有危險性的事物,這樣在超過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形成強迫癥,而當事者也會發覺這種動作本身不見得有什么實際效果。具有完美主義人格的人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時,會產生相當強烈的焦慮感,他們總會覺得渾身不對勁,所以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必須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如果有什么事當天無法完成,他們就會感到緊張萬分。跟別人一起做事時,如果他人沒有根據他的標準來做的話,他就會感覺如坐針氈。在強迫癥狀和焦慮癥狀的催使下,時間一久,自卑障礙患者就很容易在強烈的心理壓力下產生恐懼癥。

戴夫從小家庭狀況并不差,但是他的父母都是很節儉的人,他們平時很少給戴夫零花錢,而由于家庭教育的影響,戴夫也從來不會向父母索要零花錢。冬天天氣寒冷,他的母親因為節儉很少使用取暖設備,只有戴夫和他的哥哥從學校回來的時候,母親才會取暖,母親的手每年都會因為寒冷而凍裂。戴夫每次回家都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對得起母親受的苦。平日里,母親與鄰居的關系很好,從不與人發生爭執,每當家里有好吃的,母親總是忘不了給鄰居送一點。盡管鄰里關系十分和諧,但戴夫卻覺得這像是在巴結對方一樣,他很不喜歡母親的這種行為,甚至為此感到羞恥。

后來戴夫和哥哥陸續出現了一些狀況,他們一遇到同學就緊張,與對方說話怕說不好,讓對方不高興,如果不說話又覺得沒禮貌;每當聽到別人談論事情,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人家比自己聰明;走在路上遇到有人在路邊就覺得是在看他,不想從這里路過,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走過去,尤其是有女孩子在路邊時,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總覺得自己學東西太慢,好像誰都不如,眼睛不敢正眼看人,心里有想法卻不知道說還是不說,說出來會不會造成對方的不滿。

在人際關系與交往中,雙方的視線接觸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在彼此接近時最初是靠眼睛來交流的。而對于自卑障礙患者來說,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與他人視線接觸,如果投向他的視線越多,他會越覺得害羞不安,于是就會導致他在大家面前不敢看人、不敢說話甚至不敢走動。

有些自卑障礙患者在感覺到他人投過來的視線時,臉上的肌肉會立刻變得僵硬起來,不僅會感覺嘴巴張不開,甚至連喉嚨也會出現阻塞感。嚴重的甚至會恐懼他人投向自己的視線,并形成對人的恐懼。有些自卑障礙患者不習慣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或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覺得那將會讓自己“出丑”。有些自卑障礙患者其實并不很內向,可是他們的表現卻會讓外界以為他人際關系不佳、朋友很少,性格內向,這多是由患者自身的自卑及不安全感所致。

自身的不安全感會導致自卑,自卑的人由于內心覺得自身無能而更加缺乏不安全感,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惡性循環。而這個惡性循環的過程中會產生焦慮、強迫、恐懼等癥狀,再加上自卑的人本身的自卑性格,會讓他們陷入一個怪圈:自卑越來越嚴重,不安的癥狀也越來越嚴重。

通常而言,患者強烈的不安全感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系所致。很多患者都表示,自己自幼就與父母分離,多是由保姆或其他人帶大的。孩子早期的成長環境直接影響到他成年后的人格建立。一個人的兒童期特別是3歲之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自卑障礙患者缺乏安全感,往往就是這個時期出了問題。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對孩子極為關愛和照顧,那么孩子一生都會特別有安全感。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托付給他人照看,頻繁的環境轉換為孩子的成長埋下隱患,他們會從內心產生被拋棄感,心中充滿對失去愛的恐懼。孩子只有與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戀關系,日后才能與他人建立起親密和信賴的關系,才能遠離自卑障礙和恐懼癥。

延伸閱讀

多數患有自戀障礙的女性都有一個必須要接受的問題,那就是她們的體形和體重。有時候她們不論吃再多也無法平靜下來,因為這種饑餓感并非是來自生理,而是來自心理。尤其是當遭遇挫折、寂寞、沮喪和孤獨的時候,都有可能會使很多在飲食方面并沒有障礙的自戀障礙患者出現暴飲或厭食的現象。

4.我們為什么會自卑

通常而言,引發自卑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生理方面的缺陷。能夠引發人們自卑感的生理缺陷有很多,比如外貌畸形、身材矮小、肥胖、四肢殘缺、聽覺或者視覺機能喪失、語言障礙等。不過,生理缺陷并不是導致人們產生自卑感的絕對因素,因為生活中也不乏一些有生理缺陷但少有自卑感的人,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他們還可能憑借著其巨大的人格力量創造出不凡的成就,比如天生失明又失聰的海倫·凱勒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名篇;有口吃的迪莫斯·弗斯在經過不斷訓練后,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演說家。歸根結底,在生理缺陷與自卑感之間,主體狀態及評價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主體對這些缺陷十分看重并且自暴自棄,那么自卑感就會從心底生出;而如果主體自身并不在意這些缺陷,那么,自卑感就不會產生,即便是產生了,主體也能予以超越。

其二,幼年期的經驗。自卑感通常在人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生成,原因大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一旦孩子在某個方面出現問題,父母就會責備孩子無能或愚笨,因此,孩子為了免于責備而不敢對陌生的事物進行嘗試,遇到事情時畏首畏尾,躊躇不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卑感。

其三,觀念上的錯誤。作為群體來說,人類的能力是無限的;但是作為個體來說,個人的能力卻是有限的。而且,人們的能力都有其強項和弱項。如果個體在發現自己的某個弱項后,生出矮人三分的念頭,同時又沒有考慮到自己也有他人所不能及的長處的時候,自卑感就會油然而生了。

其四,弱化的自我概念和負面的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產生涉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性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但究其本質原因和生成機制只有兩個,那就是弱化的自我概念和負面的自我評價。

人們對自我形象的認識就是自我概念。人們的自我認識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小學生對自我的認識比較情景化和片面化,而且這些自我認識基本上都來自于外界,比如“我是一個好孩子”、“我喜歡畫畫”、“我要對人有禮貌”等,這都是自我認識的一些碎片,它們無法連貫起來。中學生對自我的認識相對而言就是較為全面和系統的,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對自身形象產生興趣,他們主動地探索自我,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也讓他們擁有了把過去對自我認識的碎片慢慢整合起來的能力,并且形成系統的、全面的、抽象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價值觀。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對青少年未來的人格、個性、心理健康、人際適應等各方面都起著長期的、深遠的影響。同時,自我形象的形成通常會伴隨強烈的情緒情感波動,是長期且艱難的過程,因而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及行為問題,比如自卑心理、自負心理、閉鎖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等,這基本上是所有青少年都必經的心理歷程。

那么,自我概念來自哪里?自信和自尊又來自哪里?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四處尋找自信和自尊,可他們從不曾找到,他們把“只要……就……”, “如果……就……”掛在嘴邊,仿佛只要實現或者得到什么,他們就可以瞬間變得自信起來。

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會影響其所有的重大決定和選擇,并因此塑造了他為自己所創造的生活。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將社會給我們的評價內化為自我的評價,并且影響我們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自我的評價,他人的評價只有通過自我的評價才能對自身起作用。

不自信的人通常都會放棄自身的獨立思考,也不會思考他人對自己評價的真實性,他們將他人的評價當成是自己的評價,這種將自己托付給外界的做法是徹底的自我逃避行為。他們逃避自我的責任,他們毫不留情地將自己出賣了,在向外界屈服的同時也喪失了自我。連自我都沒有的人,又哪來的自信呢?

綜上所述,自卑感是消極的自我暗示的產物。自卑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無法認同自己的心理表現。

“自卑”在大部分人眼中都代表著消極,是一個貶義詞。盡管自卑是消極的自我暗示的產物,是自我否定的表現,但是這不代表自卑就沒有好的一面,其實自卑也能引發人們積極的行為。所有人在還是嬰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具有自卑感了,因為嬰幼兒的一切都要依賴于成人,父母在他們眼中是無所不能的,當他們看到成人處處優于自己時,每個孩子都會產生自卑感。但是,此時自卑并非壞事,相反,它是人在發展時的主要力量,自卑感會讓人們產生尋求力量的強烈愿望。

當人們在感到自卑時,就會力圖去做成某些事情,希望以成功來克服自卑。在取得成功后,人的內心會變得相對穩定。可是,當他們看到別人的成就之后,就又會產生新的自卑,這會促使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如此周而復始。當然,自卑也并不總是催人進步。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時,那么,為了維護心理的健康(自我的統一),他就會設法擺脫它們。而擺脫的方法類似于自我安慰法,整日生活在自己虛設的精神世界里,可是外界造成自卑的情境卻沒有改變,因此,他的自卑感會越積越多,其行為也就陷入了自欺當中,最終形成自卑情結。

延伸閱讀

自卑感之所以會出現,在于一個人感覺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不過自卑感有時能使人克服缺陷,這種努力被阿德勒稱為“補償”。

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補償》一文,并在文中指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會有一種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須通過發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發展其他功能而使這種缺陷得到補償。

5.催眠治療帶你走出自卑的泥淖

催眠是改變人們潛意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催眠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睡眠狀態,催眠狀態是由催眠師用言語、行為和動作暗示的方法引發出來的。催眠狀態和自然的睡眠狀態在生理表現上完全相同。人在催眠狀態下,存在著一種令人費解的心理現象,那就是被催眠者在催眠狀態下和催眠師保持著一種特殊的感應關系。

也正是由于這種感應關系,使得催眠性睡眠與自然的睡眠狀態存在顯著的差異。催眠性睡眠可以迅速進入深度睡眠,此時人們不會再對外界的任何刺激發生反應,無論周圍如何嘈雜都不會使其醒來,甚至被針刺也感覺不到疼痛。但催眠師的低聲自語以及姿態手勢等卻可以在被催眠者的身上產生強烈的效果,可以命令被催眠者做出某些動作和行為,甚至可對其植物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誘導出惡心嘔吐、出汗、心跳加速或減慢、血壓升高或降低等現象,這也是催眠術為何可以治病的原因之一。當然,催眠師也可以隨時讓被催眠者醒來,此時被催眠者會遺忘掉全部或大部分在催眠狀態下發生的事情。

更神奇的是,催眠師甚至可以命令被催眠者在醒來之后去做某件事并得到有效執行,而被催眠者本人并不一定知道為什么要那樣做。比如催眠師在催眠狀態下命令被催眠者第二天早上8點會有強烈的饑餓感,并吃一大片面包喝一杯牛奶。結果第二天早上8點,已經完全清醒的被催眠者果然吃了一大片面包并喝了一杯牛奶。如果你問他為什么要吃這些東西時,他大概只會回答你“因為我餓了”這樣的話。

催眠術最廣泛的用途是用來治療疾病、調節情緒、激發潛能。催眠術能夠治愈人們的自卑心理,讓人們重新建立起自信。

自卑感是人們消極的自我暗示的產物,因此,在進行催眠治療的時候,催眠師們會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不斷地給患者積極暗示,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增加自信。催眠師們遵循這一基本指導思想,創造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

通常催眠師在將受術者導入催眠狀態以后,會對患者進行“條件反射”訓練,從而達到強化自我、克服自卑感的目的。其訓練程序大致是這樣的:

(1)將感覺都說出來。當感情自然涌出時,患者要全部以聲音語言表達出來。如果是生氣的情緒,那么就把生氣的情感轉化為恰當的語言。如果是感情受傷的話,那么也不要保持沉默,大聲地把自己的內心表達出來,無論你的內心有什么樣的感情都一定要全部表達出來。不要寄希望于平時來做這件事情,因為這種狀態只有在催眠狀態下才最容易獲得。

(2)要辯駁。當他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相悖時,你千萬不要勉強表達茍同,這不僅會讓自己感到十分煎熬,而且當對方洞悉了你真正的意見之后會顯得十分尷尬。所以,你可以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委婉地說出你的意見。這表明你自己也能夠坦誠地表達感覺。

(3)要經常使用“我”字,而且要加強語氣。如“我認為”“我覺得”等,這時候“我”這個字的語氣應為最強。

(4)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贊美,不需要謙虛地說“沒什么”,應該承認自己的確不錯。

(5)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為了能夠好好地運用時間,不要將未來的事計劃得過于周密。

一般來說,這五個階段在催眠狀態中經過數次訓練之后,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掉自卑感。

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思考預演法”來解除自卑障礙患者的自卑感。所謂“思考預演法”是指讓受術者在催眠狀態中經過思考和預演,來適應某種以往會令其感到不安的場面,以減少他們的不安、恐懼和自卑。通過催眠師暗示誘導下的思考和預演,患者可感受到能順利克服曾因自卑和不安而無法積極行動的場合中的心像,使其產生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和緊張不安感。下面就是我自己在這方面的應用來觀察一個患者案例:

一位口吃患者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口吃變得越來越重,而且在和家人相處時也變得不愛說話,有時甚至還會回避家人的問話。經分析得知,他的口吃與他的自卑感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流露出的自卑感有很大關系。于是。催眠師將其導入催眠狀態,然后對其施予思考預演法進行治療。

催眠師:現在你正在外面野炊,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在和誰野炊?(我期望受術者能回答的是家人)

受術者:嗯……同學!

催眠師:好!現在已經換成家人了,你知道你和家人在哪里野炊嗎?

受術者:不,我是和同學在一起!

催眠師:現在你的同學回家了,你應該和家人在一起的呀!(我開始用半強迫的語氣)

受術者:哦,是的!……是和家人在一起。(受術者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接受了暗示)

催眠師:你都和哪些家人在一起?

受術者:爸爸、媽媽還有哥哥。

催眠師:爸爸、媽媽更喜歡和你一起玩,還是和哥哥一起玩?

受術者:哥哥。

催眠師:現在你爸爸更喜歡和你一起玩。

受術者:不,不是我,是我的哥哥。

催眠師:好!現在你爸爸最喜歡和你一起玩,你會覺得你父親寬大的胸懷是你依靠的港灣,你父親非常疼你,勝過疼你哥哥。(語氣堅決而強硬)

受術者:是的,我感覺到了,我感覺到爸爸就在我身邊,我不再孤單,我非常快樂!但我還是擔心爸爸哪天會不要我了。

催眠師:不會的,你現在感覺到你媽媽也在你身邊,非常細心地呵護著你成長,你將不再孤單,父母視你為珍寶,哪怕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你的周全。

受術者:我感受到了,我是爸媽的最愛。

催眠師:在今后的生活中你生活得很開心,你將不再有口吃,你會打開自己的心扉,并開始喜歡與人交流。當然,你會時刻感覺到父母就在身邊呵護你,你太幸福了!

受術者的臉色逐漸紅潤起來……

受術者:會的,一定會的。

以上這個案例,充分顯示了思考預演法在治療自卑感以及自卑感派生的心理障礙方面的獨特魅力。之所以能產生這樣的效果,是由于產生自卑感的核心因素是缺乏對自我能力的肯定,以緊張、恐懼、膽怯的心態去應付現實,換來的卻是害怕、逃避,這樣的結果是不理想的。

延伸閱讀

人類在經過千百年的進化之后,早已具有了利用自我意識和意象的能力,這是人類獨有的一種能力。在生活中,除了被催眠師催眠外,人們自身也能夠進行自我催眠,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資源,對自身進行催眠,以此達到自我強化、教育及治療的目的。

催眠暗示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當人們處在清醒狀態下的時候,暗示盡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卻遠遠沒有人們在催眠狀態下來得強大和持久。當人們處在催眠狀態下的時候,催眠師給人們的暗示能夠通過潛意識發揮更加強大而持久的威力。當人們處在催眠狀態中時,催眠師給出的暗示不僅能夠讓人們的身體感覺、意識和行為等發生變化,而且還能影響內臟器官的諸多功能。

6.自信塑造法則幫你消除自卑

自卑的前提是自尊,當一個人的自尊無法得到滿足,同時又無法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時,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如果想要消除自卑心理,就一定要塑造自己的自信。

幾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名叫海倫的25歲的女性來訪者,她是一名打字員。初次見面,海倫低著頭,動作緩慢,說話聲音十分細小。海倫告訴我,她有個和自己同齡的表姐凱麗,而她的存在是自己苦惱的根源。兩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成了雙方父母比較的對象。原本海倫對比較之事并不在意,但是小學三年級的一次考試改變了她的觀念。

海倫記得那次考試她得了98分,并且受到了父母的表揚,然而當得知凱麗的成績是100分時,她的父母對凱麗大加稱贊,還拿出巧克力給凱麗吃,以致海倫頓時生出了一種由天堂落入地獄的感覺,她甚至覺得自己什么都比不過表姐。

工作后,父母們開始稱贊凱麗辦事認真細致,又能和同事搞好關系,可總是批評海倫做事不夠細心,和同事相處不懂得變通。慢慢地,海倫自己也開始不自覺地與表姐進行比較。就連穿件新衣服,她都會想是不是凱麗穿起來更好看。海倫發現,越和凱麗比較,自己就越沒有自信,她因此感覺十分痛苦。現在,凱麗已經成為部門經理,還有了一個高大帥氣的男朋友,大人們對她的“成功”贊不絕口;再看海倫,依舊是一名普通的打字員,拿著微薄的薪水,過著沒有男朋友的生活,別說父母,就是她自己都感覺慚愧。因此她不敢參加兩家的家庭聚會,也不敢和家里人談論自己的工作和感情。只要一聽見父母提到凱麗,海倫就感覺渾身不自在,想立刻起身離開。除此之外,海倫在工作上也開始經常出錯,打字的時候不是丟三落四,就是錯別字連篇,以致她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失去自信的她,逐漸失去了獨自上街的勇氣,因為她覺得周圍任何一個女生都比自己優秀、漂亮。

通過海倫的表述,我意識到她出現了自卑心理,而且這種心理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她的工作和生活。為了對海倫的實際心理情況做出較為準確的測定,我用自卑感量表對海倫進行了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海倫在社交、自尊、外表方面有少許的自卑感,而在學習和體能方面的自卑感較高。從總體測試結果來看,海倫的自卑感為中度,她偶爾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覺羞愧、擔心被人看不起,但大多數時候相信自己并不弱于他人。雖然海倫相信自己有價值、有能力,但她卻會在遭遇挫折后產生懷疑、畏難情緒。盡管海倫有時會因信心不足而逃避社交,但其實她的社交能力并不差。

根據海倫的測試結果,我對她進行了必要的心理指導,此外還告訴她要通過自信塑造法則積極地樹立自己的自信,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自卑。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塑造自己的自信呢?

一、培養自己全面看待事物的眼光

患有自卑障礙的人通常都會把目光集中在自己不利或者消極的一面,而看不到積極有利的一面,他們通常都缺乏全面客觀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所以,這就要求自卑障礙患者努力提高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做到客觀準確地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積極和消極的方面,尤其是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和潛力,培養自信心,而不是妄自菲薄。

二、在積極進取中彌補自身的不足

擁有自卑心理的人內心大都較為敏感,而且十分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極暗示,從而讓自己陷入到自卑的怪圈中無法自拔。其實,如果自卑障礙患者能夠正確對待自身的缺點,把外界和內心的壓力轉變為讓自己奮發向上的動力,就一定能取得成績和成功,進而增強自信,讓自己從自卑的泥淖中擺脫出來。

自卑會使一個人的意志和雄心在不知不覺中被消磨掉,會讓人們感到悲觀和泄氣。年輕人不論是事業還是生活都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所以,即便有時自己的成績不如身邊的人,也不要灰心泄氣,人生還很長,一時的結果并不能代表一世。如果你看到身邊的很多同齡人都比自己強,也不要感到自卑,讓自己靜下心來,冷靜地反思一下,總能找到自己落后的原因。

三、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

自卑的人往往十分重視并且樂于接受他人對自己的低估評價,而不愿接受別人的稱贊。每當他與別人比較時,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去比較。這樣一來,越比越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越比就越泄氣,時間一久自然就會產生自卑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自卑的人也不是沒有優點,只是他們不愿意去發現和相信罷了。

因此,要想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就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可以經常回憶一下自己經過努力做成了哪些事情;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取得的成績,并以此來激發自己的自信心,不要因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缺點而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以偏概全,悲觀地認為自己什么都干不了。

四、坦然面對挫折,加強心理平衡

通常來講,自卑的人心理防御機制多數是不健全的,而且他們的自我評價認知系統大都偏低。因此,當他們在遭受挫折與失敗的時候才會顯得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這樣一來又會加重他們的自卑。所以,在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輕視自我,要客觀地分析環境與自身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心理平衡,才會發現原來人生處處是機會。

五、廣泛社會交往,增強生活勇氣

自卑的人性格和表現大都比較孤僻、內向、不合群,他們時常會把自己孤立起來,很少會與周圍的人群交往,由于缺少必要的溝通,他們的心理活動極易走向片面和極端。所以,如果自卑障礙患者能多參與社會活動,就能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豐富自身的生活體驗;通過與他人的交往,自卑障礙患者可以發泄被壓抑已久的情感,增強生活勇氣,從而走出自卑的泥潭;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情感,使自己的心情變得開朗,自信心得到恢復。

六、理想激發動力,信念堅定信心

通常,自卑的人大都沒有自己的夢想,也沒有屬于自己的信念。所以自卑的人通常都不會有自信的體驗,因為自信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自己的信任,是一種堅信沒有發生的事情一定會發生的信念。夢想和信念能夠激發人們的動力,當人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產生堅持和克服它們的力量和勇氣,進而增強自身的自信。

延伸閱讀

現在,很多催眠專家認為,任何形式的催眠其本質都是屬于自我催眠。其實,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有催眠師的誘導暗示才能夠進入到催眠狀態。只要能夠讓人們進入恍惚的狀態并且對對方加以暗示,就是催眠的最基本要素,人們只要掌握了這一要素,那么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并且將這一方法直接應用到自己身上,通過暗示的方式,進行自我催眠,簡單安全的把自己的潛意識給釋放出來,積極去尋找催眠中所蘊含的神奇而巨大的能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佛教| 广州市| 舞阳县| 卢湾区| 台南县| 大余县| 南宁市| 宁波市| 茶陵县| 仙游县| 德江县| 津南区| 绍兴县| 武鸣县| 永新县| 永济市| 北宁市| 金堂县| 玛曲县| 元朗区| 杨浦区| 樟树市| 苏尼特右旗| 西昌市| 新野县| 陇西县| 叙永县| 泰州市| 新乡县| 成安县| 宁强县| 大田县| 济南市| 磴口县| 大足县| 绥化市| 乃东县| 雷州市| 满洲里市| 环江|